八月清晨,清风习习。仿佛在一夜间,绣球花失去了娇艳,薰衣草香气散尽,金百合只剩下干枯的叶片,掉下来的苹果要比树上的多,空气中飘过了几分秋意,哗哗落叶也在告诉人们,伦敦的夏天实在太匆忙了。<br><br>这天,要去国家美术馆。便捷的轨道转换,一个小时后从查令十字火车站附近的地铁站出来,便去到了闹市中心的特拉法加广场。<br><br>远远看到广场北面高于广场的国家美术馆,一切都那么熟悉又陌生,久违的记忆重新被激活——那些年,我们近乎崇拜地去逛一个个美术馆,去看一场场音乐剧——有梦的日子。 <p class="ql-block">不见阳光,云层散淡,时间尚早,游客稀疏。广场中央的喷水池被围蔽正在修缮,美术馆往日的出口处也搭起了脚手架,高冷的长臂吊车硬生生打破了一众古老建筑物的天际线,令昔日庄重恢宏的广场失去了应有的风华。唯有伟大的纳尔逊将军雕像依然伫立在55米高的圆柱上,散发着日不落帝国曾经的荣耀和光芒。</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位英国海军的传奇人物是在西班牙南部的特拉法加海战(1805年)中战死。当年是他指挥的海战,成功迫使拿破仑放弃进攻英国的计划。特拉法加战役的胜利,确定了英国在海上的霸权地位。后人为了彰显和纪念这位民族英雄,特定建造这尊醒目的纪念柱,并以这场战役的名字命名伦敦中心的大广场。</p> 好吧,转入正题,说说英国国家美术馆,又译为国家艺廊。这座已有200年历史的美术馆,从一开始只有38幅作品,到现在馆藏作品2300件。与泰特美术馆(下图)不同的是,国家美术馆收集的是从13世纪到19世纪的绘画作品,而后者偏向1900年后的作品。所幸的是,两家美术馆均免费向大众开放,所以终日观众甚多。<div><br></div> <p class="ql-block">网上喜欢盘点英国国家美术馆不得不看的珍品,从画家凡·戴克的《阿尔诺芬尼夫妇像》到威尼斯画派创始人乔凡尼的《雷翁那多·罗雷丹总督》,从意大利风景画家卡纳莱多的《石匠的院子》再到梵高的《向日葵》,从达芬奇的《岩间圣母》又到意大利画家提香的《酒神巴库斯和阿里阿德涅》,等等。</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不知道这些盘点是否专业和权威,也不论我们是否能看懂这些画作,其实这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在我们这个千疮百孔的世界里,还有一个叫做美术的东西,在默默地修补着我们的生活,告诉人们如何在野蛮和平庸的日子里,活得更加淡定和自洽一点。</p> ——“如果你厌倦了伦敦,你就厌倦了生活。”这话出自于18世纪英国文坛大师Samuel Johnson(赛缪尔·约翰逊)的名言。大师对伦敦的解读可谓充满哲学意味。如今,年迈却依然睿智的伦敦,仍然有足够的本钱去吸引人们。<div><br>只要你愿意,伦敦西区有着几十家常年不谢幕的经典音乐剧,其他的音乐会、话剧、芭蕾舞、流行音乐则轮番上演。纷繁多姿的博物馆从大英博物馆、国家美术馆到福尔摩斯博物馆、帝国战争博物馆、影像博物馆等等都向你敞开大门。<br><br>那些出现在创意市集的个性产品,散发着特立独行的个人精神,从一个手工包一张手绘画中,让人领略到个体设计的创意和理念,体现了伦敦赋予艺术和文化创造自由的态度和关注。<br></div> 这是小妮老师在2018年初夏写下的笔记,6年过去后感觉仍然如初,这或许就是伦敦的魅力,一种跨越时空的艺术光芒。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