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三星堆博物馆是梦寐以求想近距离欣赏的博物馆,所以从喀什返程时特意在成都做短暂停留。60岁以上的人无需预约,可直接进馆参观。</p> <p class="ql-block"> 三星堆博物馆(Sanxingdui Museum)于1992年8月奠基,1997年10月建成开放,位于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三星堆遗址东北角,地处广汉城西鸭子河畔,南距成都40公里,北距德阳26公里,是中国一座现代化的专题性遗址博物馆。</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遗址类博物馆单体建筑。三星堆博物馆有两个展馆,其展示面积近12000平方米。2023年7月27日,三星堆博物馆新馆开馆,1500多件(套)新老文物集中亮相。</p> <p class="ql-block"> 俯瞰博物馆中庭——“时空螺旋”序厅,螺旋楼梯环绕放大6倍的青铜大立人雕塑,让游客切实感受古蜀文明“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 三星堆博物馆馆体外形追求与地貌、史迹及文物造型艺术的相结合,融原始意味和现代为一体,旨在表现出三星堆文化及三星堆文明。馆外配置有仿古祭祀台和供现代文体活动的大型表演场;有古典风格的附属建筑群和餐饮娱乐设施;有草坪、水域湖面、假山、水车;还有儿童乐园。博物馆主体建筑外形追求与地貌、史迹及文物造型艺术相结合的神韵,也体现了博物馆“馆园结合”之特色。</p><p class="ql-block"> 三星堆博物馆新馆总投资14.33亿元人民币,新馆位于三星堆博物馆内,占地面积66亩,建筑面积5.44万平方米,截至落成开馆时,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遗址类博物馆单体建筑,现有展馆的5倍。除了青铜神树等1986年出土的珍贵文物移步新馆,还有近600余件文物首次和观众见面,共展出陶器、青铜器、玉石器、金器、象牙等各类文物1500余件(套),数量为原展出文物的3倍。</p> <p class="ql-block"> 三星堆遗址位于四川德阳广汉市鸭子河畔,发现于20世纪20年代末,是我国西南地区迄今所知规模最大、延续时间最长的先秦时期古城古国遗址。</p><p class="ql-block"> 近百年的考古发掘与研究表明,三星堆遗址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时期已发展成为大型聚落。约当商代前期,已有城墙和大型建筑。约当商代中期,城址规模宏大,冶金、制玉、丝织技艺达到高峰,独特信仰体系建立,展现出王都气派。</p><p class="ql-block"> 1986年、2019年,三星堆先后发现八个祭祀坑。两次发掘出土珍贵文物近2万件,包括青铜大立人像、青铜神树、青铜神坛、青铜人头像、青铜纵目面具、金面具、金杖等稀世之珍,被誉为最伟大的考古发现之一。</p><p class="ql-block"> 三星堆的发现实证成都平原是长江上游的文明起源中心,是中华文明满天星斗中的璀璨星辰,是中华文明多元一体、兼容并蓄、创新创造的典型范例,在世界青铜文明史上占有重要地位。</p><p class="ql-block"> 上世纪20至30年代,广汉月亮湾燕家院子发现玉石器,原华西协合大学博物馆进行了首次发掘。50至6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三星堆遗址不断开展调查和试掘。1980年后,三星堆考古进入系统发掘和研究阶段,"三星堆文化"命名。1986年,两个祭祀坑的发现"一醒惊天下"。随着考古工作的推进,城墙、大型建筑基址等重要遗存发现,三星堆古城格局逐渐明晰。2019年以来,六个祭祀坑的发现再次引起广泛关注。</p><p class="ql-block"> 百年逐梦,矢志追求。几代学人筚路蓝缕,薪火相传,谱写了三星堆考古的世纪华章。</p><p class="ql-block"> 图中是石璧,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1956年三星堆遗址采集,四川博物院藏。</p> <p class="ql-block"> 图中是石璧,商代(公元前1600~前1046年),1927年燕家院子出土。</p> <p class="ql-block"> 青铜铃,商代前期(公元前1600~前1300年),1975年三星堆遗址采集,广汉市文物保护研究所藏。</p> <p class="ql-block"> 陶尊形器,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第三发掘区出土。</p> <p class="ql-block"> 陶兽头勺把,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4年三星堆地点出土。这件鸟头勺把的喙部如勾,粗壮有力,或是鹰类的猛禽。器物纹饰简洁。</p> <p class="ql-block"> 陶高领壶,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第三发掘区出土。</p> <p class="ql-block"> 陶瓶,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第三发掘区出土。</p> <p class="ql-block"> 左为陶高领壶,商代后期(</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第三发掘区出土。</p><p class="ql-block"> 右为陶盉,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第三发掘区出土。</p> <p class="ql-block"> 陶盉,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第三发掘区出土。</p> <p class="ql-block"> 陶盉,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第三发掘区出土。此器顶有一半圆形口,一侧有一管状短流;器身宽胖,一侧有一宽鋬;有三个中空的袋状足与器身相通,这既可以增加容量,又方便生火加温。陶盉是一种温酒器,亦是夏代二里头文化的典型器物,三星堆遗址出土大量的陶盉,可能受到了二里头文化的影响,同时也说明当时的农业生产已相当繁荣,已有大量的剩余粮食用于酿酒。</p> <p class="ql-block"> 陶盉,商末至西周前期(公元前1100~前900年),2013年真武宫城墙出土。</p> <p class="ql-block"> 陶子母口壶(残件),商末至西周前期(公元前1100~前900年),1986年三星堆第三发掘区出土。</p> <p class="ql-block"> 陶高领瓮,商末至西周前期(</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100~前900年),1986年三星堆第三发掘区出土。</p> <p class="ql-block"> 三星堆遗址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时期已发展成为中心聚落。约当商代早期,出现城墙、大型建筑。商代中期以后,城址面积达3.6平方公里。高度发达的青铜铸造、黄金加工、制玉、丝织业,复杂的社会结构,成熟的祭祀体系,彰显其统治中心、宗教中心、经济中心的独特地位,可能是某代蜀王的都邑所在。</p><p class="ql-block"> 图中是陶三足炊器,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第三发掘区出土。陶三足炊器的三足成鼎立之势,足下可生火加温。容水量很大,宽大的盘面类似今天四川地区泡菜坛的坛沿,可盛水或置物。陶三足炊器独特的造型及硕大的形体极为罕见,一般认为是古蜀人蒸煮食物的炊器,有人猜测这是四川火锅的源头。</p> <p class="ql-block"> 陶罐形鼎,商末至西周前期(公元前1100~前900年),1999年月亮湾城墙出土。</p> <p class="ql-block"> 陶鸟头把勺,商代前期(公元前1600~前1300年),1980年三星堆地点出土。</p> <p class="ql-block"> 陶凤鸟头勺把,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第三发掘区出土。</p> <p class="ql-block"> 后为陶高圈足杯,商末至西周前期(公元前1100~前900年),1984年西泉坎地点出土。</p><p class="ql-block"> 前为陶折肩罐,商代前期(公元前1600~前1300年),1980年三星堆地点出土。</p> <p class="ql-block"> 陶猪,商末至西周前期(公元前1100~前900年),2019年联合遗址出土。</p> <p class="ql-block"> 陶人,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99年月亮湾城墙出土。</p> <p class="ql-block"> 三星堆陶器器类主要有盛贮器、食器、酒器、炊器等。器型以小平底罐、尖底罐、鸟头把勺、子母口壶、高柄豆、三足炊器等最具地方特色。陶器表面饰有绳纹、方格纹、网格纹、菱形纹、圆圈纹、附加堆纹、米粒纹等纹饰。部分陶器盖钮、足、耳等装饰动物形象。</p> <p class="ql-block"> 青铜人面像,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 。</p> <p class="ql-block"> 青铜人头像,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 玉璋,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青铜人身形牌饰,商代后期(</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 黑曜石珠,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公元前2500~前1600年),1998年仁胜墓地出土。</p> <p class="ql-block"> 用现代技术展现三星堆出土过程,称为考古方舱。里面恒温恒湿,并配备先进的考古平台、仪器设备等。</p><p class="ql-block"> 将考古方舱陈列在博物馆中,可使参观者更加直观地看到考古的过程及文物出土的最初模样。</p> <p class="ql-block"> 青铜扭头跪坐人像,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2021年三星堆四号祭祀坑出土。有专家推测这件青铜器可能是屏风的底座。</p> <p class="ql-block"> 青铜着裙立人像,商代后期(</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300~前1100年),2022年三星堆八号祭祀坑出土。</p><p class="ql-block"> 用现代语言形容,这就是一个肌肉型男。</p> <p class="ql-block"> 展厅。</p> <p class="ql-block"> 青铜鸟形饰,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 青铜鸟,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 小展厅。</p> <p class="ql-block"> 青铜尊残件,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 青铜人头像,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2022年三星堆七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 青铜人头像(残件),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2021年三星堆三号祭祀坑出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青铜人头像(残件),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2021年三星堆三号祭祀坑出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强烈的视觉冲击力。</p> <p class="ql-block"> 微笑的青铜头像。</p> <p class="ql-block"> 祭祀坑出土的青铜雕像群蔚为大观,是三星堆青铜文化重要标识之一。青铜人头像造型生动、内涵丰富,头冠、发型和服饰各异,是当时族群构成与等级秩序的反映。青铜大立人像既具王者之风,又有大巫之仪,应是集神、巫、王身份于一体的古蜀国最高统治者的形象。金杖是古蜀王国最高权力的象征,黄金面具与黄金面罩具有特殊意义。</p> <p class="ql-block"> 青铜神兽器盖,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2022年三星堆八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 玉璋,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 玉 戈,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玉 璋,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 青铜顶尊人头像,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2021年三星堆三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 青铜顶尊人头像局部。</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青铜牌饰,商代前期(公元前1600~前1300年),1987年仓包包地点采集。</p> <p class="ql-block"> 石跪坐人像,商末至西周前期(公元前1100~前900年),1986年三星堆第三发掘区出土。</p> <p class="ql-block"> 这造型太酷了。</p> <p class="ql-block"> 宛如一群天外来客。</p> <p class="ql-block"> 面部轮廓如此立体。</p> <p class="ql-block"> 神态惟妙惟肖。</p> <p class="ql-block"> 是男?是女?</p> <p class="ql-block"> 金扙,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金杖系用金条捶打成金皮后,再包卷在木杖上;在金杖一端,有一段图案,图案共分三组:靠近端头的一组,合拢看为两个前后对称,头戴五齿巫冠,耳饰三角形耳坠的人头像。另外两组图案相同,其上下方分别皆是两背相对的鸟与鱼。</p><p class="ql-block"> 金杖是三星堆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全长142厘米,直径2.3厘米,金杖上刻有精美的图案,反映了古蜀人的图腾崇拜和文化特色。</p> <p class="ql-block"> 金扙上的纹饰。2013年,商金杖被国家文物局列入第三批禁止出境展览文物。</p> <p class="ql-block"> 金面罩,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 戴金面罩青铜圆顶人头像,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2022年三星堆八号祭祀坑出土。</p><p class="ql-block"> 三星堆青铜人头像上包贴金面罩,与古蜀人的宗教习俗有密切关系,且说明当时的古蜀人已视黄金为尊。作为常设于宗庙的祭祀神像,在其面部饰以黄金,并非仅仅为了美观,其宗教功能应是用为娱神以使神更加灵验,同时,给铜人头像特别加饰金面罩当也表明了其象征特别高贵、权威的身份。</p><p class="ql-block"> 三星堆金面罩等文化形式较为接近西亚近东文明,推测商代中国西南地区与古代南亚、中亚和西亚地区之间已存在文化交流。</p> <p class="ql-block"> 戴金面罩青铜平顶人头像,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p><p class="ql-block"> 金面罩是用金块捶拓成金皮,然后依照人头像造型,上齐额,下包颐,左右两侧罩耳,耳垂穿孔,眼眉镂空。面罩与人头像的粘和方法,系用生漆调和石灰作为粘和剂,将金面罩贴于铜头像上。 </p><p class="ql-block"> 该文物通宽19.6厘米,通高42.5厘米,整件人头像金光熠熠,仿佛人头像中的将帅首领,气宇轩昂、高贵不凡。</p> <p class="ql-block"> 金面具,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五号祭祀坑出土。残高11.3厘米,残宽21.5厘米,厚度仅为0.2毫米,用金箔在铜头像上捶拓而成,大小和造型风格与同出土的铜像相同,可能原是粘在铜头像上的。</p> <p class="ql-block"> 商金面罩有两件,先后分别于1986年一号祭祀坑和2021年三号坑出土,现都收藏于三星堆博物馆。这是2021年出土的金面罩,宽28.5厘米、高17.4厘米,净重97克,整件器物保存相当完整。金面罩的出土,说明当时的人们已视黄金为尊,进一步证实了古蜀文物中金器崇拜。</p> <p class="ql-block"> 金面具残件。</p> <p class="ql-block"> 青铜大立人像,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p><p class="ql-block"> 立人像采用分段浇铸法嵌铸而成,身体中空,分人像与底座两部分。人像浓眉直目,高鼻阔嘴。头戴花状高冠,身着三层窄袖半臂式右衽上衣。人像双臂抱握于胸前,双手环握中空。脚戴足镯,赤足站立于方形怪兽座上。</p><p class="ql-block"> 青铜大立人像是三星堆博物馆的标志性文物之一,高180厘米,通高260.8厘米,重约180公斤。它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被誉为“世界铜像之王”。青铜大立人像的身上穿着三层衣服,上面装饰有夔龙纹、鸟纹等图案,双手环抱在胸前,象征着当时的王权与神权。</p> <p class="ql-block"> 手里拿的是什么呢?有人认为是琮,有人认为是权杖(但两手空洞不在一条直线上,手握直线型的物件不太可能),有人认为是大象牙,也有人认为是类似彝族毕摩(祭司)的神筒或签筒,还有人认为他是在空手挥舞,表现的是祭祀时的一种特定姿态。</p> <p class="ql-block"> 它是谁?又代表着何种身份?</p> <p class="ql-block"> 人像身佩的方格纹带饰,具有表征权威的“法带”性质。其衣服上的几组龙纹装饰似有与神灵交感互渗的意义,其所穿之衣很可能是巫师的法衣。</p> <p class="ql-block"> 底座。</p> <p class="ql-block"> 三星堆青铜雕像群(包括全身青铜人物雕像、青铜人头像及青铜人面具等)即生动地反映了古蜀先民的神巫文化意识,形象地揭示出三星堆古蜀国拥有严密的社会组织结构和高度集中的政治宗教权力,是古蜀国已进入文明社会的重要实物佐证。</p> <p class="ql-block"> 商代铜人头像,通宽17.2厘米,通高34.8厘米,这件青铜人像为平头顶戴回字纹冠,面部似戴有面罩。颈后有发际线,可知头发原是扎束敛收于冠内。其颈下端前后铸成倒三角形,有何特殊用意?包括一号坑多数人头像颈部也与此基本相同。是与使用方式有关还是具有形式上的某种象征?有观点认为人头像的这种颈部构型表明它们是杀殉奴隶的替代品,但多数观点认为青铜为当时的贵重金属,是富有战略意义的物资,不可能作为杀殉奴隶的替身或象征。以这件头像为例,从其颈下右侧有一穿孔的情况分析,推测这类人头像颈部作如此处理是应另有铜质或其他材质的身躯或木桩与之结合使用。</p> <p class="ql-block"> 神态迥异。</p> <p class="ql-block"> 青铜人头像,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2022年三星堆八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 青铜人头像,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2022年三星堆八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 青铜尊残件,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 青铜罍(Lei)残件,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土。</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金箔制品。</p> <p class="ql-block"> 金饰。</p> <p class="ql-block"> 金箔虎形饰,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该文物是用金箔捶拓成形,遍体压印“目”字形的虎斑纹。虎头昂起,张口作咆哮状,眼部镂空,前足伸,后足蹲,尾上卷,呈奔跑状,金虎呈半圆形。</p> <p class="ql-block"> 金面具,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2022年三星堆八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 金面罩,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一号祭祀坑出土。</p> <p class="ql-block"> 青铜羽翅饰,商代后期(公元前1300~前1100年),1986年三星堆二号祭祀坑出。</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