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明月惊鸿宴 诗意语文最中国

漫步云端

<p class="ql-block"> 8月7日,恰逢立秋,没有喝上秋天的第一杯奶茶,却迎来了王崧舟老师的“惊鸿宴”——最中国系列之“月是故乡明”,以诗意为魂,文化为根的课堂,总是让人沉醉,久久回味。回顾王老师的整堂课,我们到底看到了什么样的风景呢?</p> <p class="ql-block"><b> 一、用大概念统整教。</b>大概念上通核心素养,下连接知识技能,它将零散的知识结构化,可迁移可运用,有利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形成。王老师以“文学意象是文学作品所描写的客观物象,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意。通过对文学作品中意象的关注与分析,有助于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思想感情”为大概念,以《月是故乡明》为主体文本,统整了《走月亮》和《月迹》两篇文章,丰富了学生对故乡明月这一意象内涵的理解,沉浸在文字间,悟熟悉的乡土、温暖的乡情、快乐的乡趣、永远的乡愁,月亮的文学意象自然而然在学生,在课堂的每一个人潜意识里建构。</p> <p class="ql-block"><b> 二、用大情境驱动学习。</b>新课标指出,要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经历知识产生的过程,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本课以“月是故乡明”为主题,为“中秋节”申遗写一段推介语为情境大任务,这个情境真实,有价值。学生围绕这一任务开展了一系列学习活动,从走进文本深入阅读,解读明月悟其内涵,情感浸润产生共鸣,到学习语言自主表达,形成了学习流程的闭环,让学习意义和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p> <p class="ql-block"><b> 三、用进阶的实践活动促素养落地。</b>王老师的课堂紧紧围绕任务情境,首先引导学生走进《月是故乡明》寻找五个月亮,区分在季羡林先生的文字中他乡月与故乡月的不同,从字里行间感受故乡月蕴含着季羡林先生对熟悉的乡土的眷恋之情,披文入情回环朗读;然后走进《走月亮》,在我和阿妈走月亮的动人情景中,感受那浓浓的亲情;接着走进《月迹》,去月下寻找快乐的情趣;最后在每个人心中种下那永远的乡愁。丰富了对月是故乡明内涵的理解,丰厚了对月是故乡明情感的积淀,写推介语,文如泉涌,汩汩流淌。从读到写,完成了文学阅读到创意表达的宗旨。学生的素养就是在这样一次次语文实践活动中积累形成的。</p> <p class="ql-block"><b>  四、用朗读贯穿教学始终。</b>本节课的大任务是要为“中秋节”申遗写推介语,要写推介语,首先得明白推介语是什么样的?于是,王老师让同学们读季羡林先生的《月是故乡明》,找哪一段文字像推介语。于是,同学们在寻找中默默读,在汇报中练习读;在看图中入境读,在师生配合中入情读,在理解中深入读,在结课时升华读,整节课读得层次逐步深入,读贯穿教学始终。学生的朗读能力、语感,是在朗读中培养起来的。而王老师的高明之处在于,他的朗读指导不着痕迹。或凭借着自身充满磁性的语气语调的浸润影响,仿佛他一开口,学生顺理成章就能读得声情并茂;或恰如其分的导语,一语中的,学生就能心领神会;或情境交融营造浓浓氛围,学生沉浸其中,感情自然流露。总之,入情入境的朗读,让语文课具有浓浓的语文味。</p> <p class="ql-block">  课堂风景俯仰皆是,课堂生成落地有声。这堂课在王老师诗意语文教学理念下被赋予了新的生命和灵魂,学生不仅收获了知识和能力上的提升,更在心灵上得到了深深的滋养和启迪。如果说,“明月”寄托乡情、安放乡愁、感怀乡土,最中国。我想说,诗意语文,根植文化,诗情画意,最中国!</p>

故乡

学生

王老师

朗读

情境

语文

推介

课堂

意象

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