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朝花夕拾》 ——荒唐的名医怎能治好“父亲的病”

九九归一.Mr .Hu

<p class="ql-block"> 初一 .19 胡孟麟</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父亲的病》是鲁迅先生写的一篇回忆性散文,最初发表于 1926 年 11 月10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二十一期,后被收录在《朝花夕拾》中。</p><p class="ql-block">鲁迅先生回忆年少时为父亲延年治病的情景,对两位“名医”的行医态度、作风、开方等种种表现进行了形象的描述,带我们一起了解封建体制下庸医们故弄玄虚、勒索钱财、草菅人命的实质。</p><p class="ql-block"> 文章写了两位医生。</p><p class="ql-block"> 第一位是“脸圆而胖”的医生,他收取诊金比其他医生高,晚上要加倍,出城也要加倍。他给一个城外人家的女儿看病的时候,随意收取人家一百银元,也只是草草一看,胡乱开了个方子。也许是误打误撞,病人竟然有所好转。第二天人家又来请他看,他在病人冷冰冰、没有脉象的情形下,又开了一个方子,还是索要一百银元。在这里,先生没有交代这个孩子是否被治好,但是在那个年代,别的医生收一元四角,他胡乱一看,就收了二百银元,这已经是够“昧良心”的了。</p><p class="ql-block"> 第二位是“脸长而胖”的名医——陈莲河。先生父亲的病被第一位“脸圆而胖”的医生的医治了两年,始终没见好转。那个医生于是推荐另外一位名医——陈莲河。陈名医看病的诊金还算公道:一元四角。但是他的药方里,“总兼有一种特别的丸散和一种奇特的药引。”常见的芦根和经霜三年的甘蔗,他就从来没有用过。最平常的是竟然是“蟋蟀一对”,旁注小字道:“要原配,即本在一窠中者。”这令先生大为不解:难道“昆虫也要贞节,续弦或再醮,连做药资格也丧失了”。不过先生自有应对方法,他去百草园找一对绑在一起扔进药罐了事。不过那个什么“平地木”却是难倒先生了,几经周折,终于搞明白这原来就是“是生在山中树下的一种小树,能结红子如小珊瑚珠的,普通人都称为‘老弗大’”的。</p><p class="ql-block"> 根据陈名医的药方,还要找一个找奇怪的“丸散”——:败鼓皮丸。这“败鼓皮丸”其实是用打破的旧鼓皮做成;水肿又名鼓胀,他们认为用打破的鼓皮自然就可以克伏他。先生还举例说清朝一为将领憎恨“洋鬼子”,准备打他们,为兵营取名为“虎神营”,取“虎吃羊、神伏鬼”的意思。就算是先生竭尽全力找齐了这些“药引”和“丸散”,陈名医竟然还说“医能医病,不能医命。”自然,鲁迅先生的父亲最终还是在饱受折磨之后撒手人寰了。</p><p class="ql-block"> 医学,是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理应实事求是,尊重事物内在的客观规律。而那些“名医”们却是满脑子的 “天命”和“天意”。这里的两位还是当时S城的名医,要是其他医生的医术那岂不更是不值一提,他们不更是在草菅人命?所以,先生气愤地说:“这就是中国人的‘命’,连名医也无从医治的。”</p><p class="ql-block"> 先生父亲的病是肺痨病,在那个年代无论中医还是西医,都没有攻克的良药。因此先生结合切身的体会,批判了当时中国医学的落后。因此,先生在父亲生病后,目睹了所谓“名医”的那些荒唐做法,最终还是没能挽救父亲,他决定自己去学医,探究医学的真相。</p><p class="ql-block"> 但国人真正要治的“病”,恐怕当时的鲁迅先生也没有清醒的认识,不过这也让我们能继续跟着先生脚步,认识了一位心有大爱,无国界的良师。朝花可以夕拾,我们继续跟着鲁迅的脚步前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