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作者:王平</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我是1972年5月从昌图县大洼公社公安大队的青年点去上大学的。众所周知,那个年代上大学都叫“工农兵大学生”。我上的学校1966年前名为“西安军事电讯工程学院”, 1966年“5.16”后,学校交到四机部,改名为“‘西北电讯工程学院”,现在名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我入学时被分到二系,雷达工程专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我入学那年,是西电第一次招收地方学员。因为原是军事院校,所有专业都是与军队装备有关的专业。所以招生时有三分之一的学生来自部队,其余的大部分来自军工厂(这部分人也大都是部队转业或复员的),只有少部分人是来自农村的知青。</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当时学校的教学、管理都延续了部队的模式。院里有院长、政委,系里有主任、系政委,班级里有班主任、指导员。对学生也是军事化管理。因为大多数学生来自部队或有过部队生活的经历,他们就比较适应学校的管理。对我们几个知青来说就需要适应一段时间了。好在有一个月的军训,算是给我们补上这一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军训时在学校主楼前留影。</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现在回忆大学生活,觉得真是没法和文革前的老大学生和后来的大学生比。我的大学生活很单调,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偶尔学校大操场放电影我也没去看过,因为总是觉得时间不够用,没有时间也没有兴趣去做别的事。因为单调,所以没有特别的记忆。只是有几件事因为特殊,所以留下了印象。</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一、 野营拉练去延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1972年陕西省主管教育的部门规定:凡是在陕西上大学的学生们必须拉练去延安,接受革命传统教育。西电曾是军校,组织拉练很有经验。当时,每个学生配备了水壶、雨披(连起来可以搭帐篷),每个班有宣传员,发了竹板、铁皮筒喇叭。我们班让我和广东省实验中学的一个女生做宣传员。拉练的路上,我们俩跑前跑后的打着竹板做宣传鼓动。</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我们先乘火车到铜川,从铜川开始步行,到达延安后停留一周,再从延安出发,步行到韩城,从韩城乘火车返回西安。</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这是当时的行军路线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我们行军快到延安时,要过一条河,我记得叫界子河,(我没有在地图上找到这个名字。不知是我记错了还是当时学校领导的南方口音让我听错了。)这条河是红区和白区的分界线。当年有很多进步青年去延安都要过这条河,半夜过河时被阻击,牺牲在河里。为了体验前辈的艰难险阻,学校决定我们也要夜里过河,下午四点出发。沿途路上有一段路一边是崖,一边是山壁,又是夜行军,还下着雨,大家都小心翼翼的。即使是这种情况也不能停止宣传啊。我和那个宣传员一起大声的喊着说,我估计也没有几个人能听见,因为雨声太大了。可能看我们两个女生太难了,有两个男同学主动拿起喇叭,一边走一边大声的朗诵“海燕”,那句“让暴风雨来的更猛烈吧”,让同学们都为之动容。另一个男同学朗诵的是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牺牲前那段背景音乐中的几句朗诵词,具体什么词记不清了,只记得大家叫好。好多同学都激动的流下眼泪。(至今同学们都记忆犹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那天的夜行军直至早晨五点才到达目地,走了13个小时。有的同学体力不支被炊事车“收容”了。好在我是知青,有农村锻炼打的底。顺利走过来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这是当时过延河时的情景。找不到我在哪里了。但照片上的同学都是我们班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 到了延安,凡是毛主席住过的地方我们都去参观了:凤凰山麓、王家岭、杨家坪、枣园。我们还去了南泥湾参加劳动。那时的延河水很清澈,水流很急,但不深,我们涉水过的延河。在宝塔山上,党支部、团支部分别组织了活动。这次野营拉练是大学生活印象最深的。2018年,同学们在西安相聚,又去了延安,在宝塔山下我们又留下了纪念。</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这是当年我们在宝塔山下的全班同学及教员的合影。</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前排右四为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这是46年后的2018年,同学们又在宝塔山下相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color:rgb(22, 126, 251);">(前排左三为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二、停课风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1972年正是所谓的“复辟”“回潮”之时,我们的学习生活还是很紧张的。学校抓的紧,教员们都特别负责,甚至教学参谋都到班级来了解课程安排是否合适,是否需要修正。白天上课,晚上辅导教员都到教室来答疑。这样的学习生活持续了一年。1973年出了“白卷”的事,有些人借题发挥,要各大专院校停课开展大讨论。当时学校发通知说要停课时,学生们坚决反对。学生代表到系里、院里交涉,主要提出的是:我们是来学习的,把教学的时间用来”开会讨论“,是对学生不负责。那些所谓的”讨论题“对我们不适用,因为我们来自基层,来到学校就是要接受系统的理论学习教育。其实,学校也是不愿停课的,学生们集体提出意见,学校立即就同意了学生们的诉求。仅仅停了半天的课,又恢复了教学秩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经过停课风波,学校的教员们对我们有了新的看法。有的教员私下对我说:你们这些学生还是头脑清醒的。其它学校都按上面的要求停了两周的课。</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三、奠定专业基础</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经过三年半的学习,1975年12月我们毕业了。在学校学习期间,大多数同学都是非常努力的。尽管基础参差不齐,但同学们努力拼搏、不甘落后的顽强精神还是应该肯定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大部分同学们是“哪来哪去“,回到部队,回到工厂。我们知青是被统一分配的。那时很多工厂和研究所搬迁到”三线“,我被分到”三线“的研究所,在陕西省的秦岭北侧太白山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因为西电的学习,奠定了专业基础,班上很多同学后来都在专业发展的道路上做出了成绩。从事专业的同学都被评为“高工“,还有的当了”总工“,师、军级的技术干部。同学们相聚时,一些同学拿出了自己的专著,说是”请斧正”,其实是一种骄傲。我认为是值得骄傲的。</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这是当年我在西电的毕业证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这是前几年同学们相聚时的合影。他们当中至今还有人为国防建设继续在工作岗位贡献力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中间排左二为作者)</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本文作者、编辑:王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font-size:22px;"> 老三届初二一班。1968年下乡到昌图县大洼公社公安大队插队。1972年5月到西北电讯工程学院雷达专业学习,1975年12月在四机部1039研究所工作。(地址陕西眉县)1980年调回沈阳,在和平区政府工作至退休。</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