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方言”者,依地域不同,人们互相之间交流所用的语言,意同而音不同。据说在外国也有方言。但是在我们中国,各地都有各地的方言,各地有各地的乡音,种类之多,难以计数,也可以算是一种中华民族文化特色的传承吧。 就拿我们山西省来说,上百个县、市好像都有自己的方言。面积大一点的,比如说忻州,据说住在靠南面和靠北面的老乡,说话的口音都有细微的差别,当地人听说话就能区别出来。 我自己生长在太原,听家乡话没问题,和自己家里的人说话,也能插上一半句。但是要是让我完全说五台话,那是有很大差别,自己也觉得不正宗,非常别扭,尤其是把“我”要说成是“们”,舌头绕不过来自己也觉得好笑。 </p><p class="ql-block"> 在太原生活的五台人很多,与我们那位很有名的老乡确实有很大关系,但是要是说,“会说五台话,就把洋刀挎。”,有点言过其实。估计那时候说着五台话,讨吃要饭的也多的是。 五台话听起来有点僵硬,让人感觉拙嘴笨舌,土得掉渣。当年闫夫人说了一句“们不饥”(我不饿),连见多识广的宋美龄也不知所以,成为调侃五台人的经典用语。至今,街上还有五台人开的小饭店,以“焖不鸡”命名,作为噱头,来招引顾客。 但是出乎意料的是,五台的女人吵起架来,却完全是另外一番景象。 我听到过几次五台女人吵架,那真是口吐莲花、妙语连珠;引经据典、滔滔不绝。大有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之势,让旁听的人,瞠目结舌,奇怪她们从哪里来的那么多的文化底蕴。 </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别人猜我是哪里人,不会有人猜五台家,倒是有人猜清徐家,究其原因,可能是因为三姐嫁的是清徐家,我年轻的时候,经常往那里跑的原因。 三姐夫的老家是清徐西青堆村,用方言说叫做“西齐疙瘩”。三姐夫的父母,是两位纯朴善良的农村老人,我去了的时候总是给予最大可能的热情接待。 我记得他们住的院子,是那种老式的三进院,从上房到下面的东厨房,有一段不小的距离。院子里经常上演的场景是,老太太坐在上房炕上,老大爷在厨房做饭,烙好一张煎饼,放到盘里,乘热紧跑几步,端到上房。就有了下面的对话:“则腻刷”(怎么说),“克衣答”(可以的)。 见的多了,两个外甥女,也学会这一套,经常拿来作情景剧的剧本。她们一个人盘起腿来坐在地上,另一个端着一些草根树叶,或者是一些乱七八糟的砖头瓦片,急匆匆地跑来:“则腻刷”,“克衣答”。 </p><p class="ql-block"> 时光荏苒,两位可敬的老人早已作古,就连大外甥女也意外地英年早逝,不管不顾的就走了。但是生活还是得继续,正如一位长辈曾经说过的:我们迟早都还会见面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