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老房子拆了,会有再建的时候么?</p> <p class="ql-block"> 时间是一道转轮,寒来暑往,兜兜转转…… 房子盖起来的时候,我从没有想到有哪天会拆掉它,所以从来也没有觉得,要好好看看它一砖一瓦的烟火沁润,要好好欣赏它周围一草一木秀丽芬芳,要好好感受它空气里一分一秒的温暖甜蜜~</p><p class="ql-block"> 这房子修建于1992年,到2020年是28年。修房子时我上小学,当时农村的房子都还是单间平铺的户型,我家这个是前后套间设计,还算时髦啦!😜 </p> 门前 <p class="ql-block"> 我爸说,那年我们学校组织去韶山春游,我回来问他要钱,30元。他叫我别去算了,我说不行,一定要去,和同学春游多开心呀,他就让我去了。我参加工作后,他说,你看我多疼你,盖完房子还欠了好多债,我都挤了钱给你春游。我说,那你告诉我不让去的原因,我就不去了呗~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有时候想想,天真与现实之间,到底给孩子留多少空间比较合适?感谢爸爸给我一个“富足”的童年。</p> <p> 2002年10月,我哥结婚在这里办的喜事。2003年7月,侄儿在这里出生。 </p><p> 2009年10月,我结婚时,车子是从这里把我接走出发的。</p> <p> 大家都喜欢把电动车停在角落的玉兰树下,然后坐在前坪聊聊天,吃点我妈做的坛子菜。我妈做坛子菜、泡菜都蛮厉害,但这手艺我没有传到。</p> <p> 这个林荫道,夏天可凉快了。</p> <p class="ql-block"> 阳光明媚、灿烂、肆意…… 捧一杯热茶,闻着田间的青草香,不管聊点什么都觉得有滋有味~</p> <p class="ql-block"> 过年、过节的时候,我们也是这样闲坐着吃吃东西,聊聊天。 </p><p class="ql-block"> 现在看着这聊天的场景,特别怀念小时候在这泥巴晒谷坪或欢跑、或待在奶奶身边纳凉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 我奶奶叫尹淑纯(1927——2003),长沙东屯渡人。她16岁时在逃兵逃难时期来到这里,嫁给大她16岁的我爷爷。家里人要找给她找个手艺人,我爷爷是木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奶奶一直穿那种缝纫店做的衣服,扣子是用小布条盘起的,她挺精致的,有点儿大户人家的气质,她讲话从来不粗声大气,总是透露出一种心平气和。她说,小时候她弟弟上了学堂,她是女孩上不了,有空时就偷偷在门外听,记住了一些歌谣。小孩子,原本来对读书就向往,弟弟能读自己却不能,就特别馋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她最喜欢在门口守望着她喜欢的子子孙孙们回来。她不会像现代的奶奶那样,说一句“爱孙孙,你回来了。”或者,“我好想你呀!” 她们那个年代的人,从不说肉麻的话。她会提前算日子,默默地等待;看到谁回来了,她慈眉善目带着微笑唤一声,带着那种宁静平和,但也完全看得出她的欢欣。她的平和,总是让人感觉到舒服。</p> <p class="ql-block"> 奶奶和孙女李薇、孙子李博</p><p class="ql-block"> 我奶奶最疼的是我叔叔,但她最喜欢的,应该是我小姑。她和我小姑从没闹过不愉快,直到我表姐初恋, 小姑无论如何不同意,但我奶奶觉得不要太阻止年经人,也不知道她们聊了什么,那一年起,我奶奶去我小姑家住得少了,有事时还是去,只是不怎么住了。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小姑情商很高,善解人意,所以不仅我奶奶喜欢她,就连我脾气粗暴的爸也只和我小姑聊得来。每次娘家人去小姑家,她都特别欢喜,要拿出最好吃的来招待,很多小零食都是特意留了好久,等我们去时才拿出来的。桃酥、柿饼、糖果、焦切……还有那种特大号的板粟,不是很多,她就一颗一颗给我们分,每人两粒。小姑是2010年8月去世的,肺癌。她最后一次来这个老房子,是当年端午节,刚下车就特精神地清清亮地唤着她的哥嫂:“拜节噢!……”</p> 房间 <p> 这大堂屋有点儿乱糟糟,但也觉得亲切。屋里放着一些工具、瓜菜之类,小朋友们玩一下五子棋。</p> <p> 大姑父80岁了,他以前是厨师,会做大包子。我大姑爱干净,稍微有点洁癖。大姑父性格温和,总是特别耐烦。过年过节时,大姑父骑单车载着大姑过来,有时午餐准备好了,他们还没有到。大姑父描述大姑的慢性子说:“出门时要用衣叉推,回家时要用钩子钩啊。”</p> <p class="ql-block"> 女眷们喜欢坐在另一个房间拉家常。大伯母喜欢养花,她种的花,是整栋楼阳台上最养眼的。奶奶说,大伯母生了我堂哥后在这边老家土砖房住过一年,那时她在门前种了一排鸡冠花,可漂亮了。我奶奶跟我说这些时,我还没有看到过鸡冠花,但总在想着鸡冠花美丽的样子。多年后,我在伯父家,看到伯母种的三角梅,红艳艳一群群在风中摇曳,完全惊艳了整座楼。顿时想到奶奶口中关于鸡冠花的那段描述,有多么真实! </p><p class="ql-block"> 大伯是最令我奶奶骄傲的,他在公安局工作,算国家干部,这让我奶奶在村里挺有面子。在九十年代初,猪肉三四元一斤的日子里,农村人家一般过年给老人们封两百元红包,而我大伯都是拿一千元给我奶奶,所以奶奶算富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漆已剥落的墙壁,有几丝苍凉。以前流行的门框,上方有个小玻璃窗,后来不流行了,就把那窗封上了。</p> <p> 楼上小客厅,安装的是当时洋气的蓝色玻璃呢。九十年代的时候,好流行在家里KTV的,这里也曾经放着两个高高的音响,两小箱碟片。</p> <p> 从窗子可以看到外面的石榴树,五月的时候,红果子都咧开了嘴。</p> <p> 我爸妈的房间</p> <p>我哥嫂的房间</p> <p> 我的房间,现在已经搬空,以前还是布置得张灯结彩,花花绿绿的。</p> 小古董 <p> 这木桌子,好像是我爸妈结婚时添置的。小时候,我们在这桌上写过作业。</p> <p> 后院的石桌,这是食材粗加工的好场所,洗刷小龙虾、拔鸡毛……</p> <p>我妈结婚时的箱子</p> <p> 老电风扇和燕子窝,我爸看得可宝贝了。夏天,我爸不准大家开这房里的电扇,因为小燕子曾经被碰到受过伤。我爸总是很粗暴很突然地制止别人开电风扇,他也不提前提醒不能开、也不好好说话表达意思,也不告诉别人原因是怕转动的风扇打到小燕子。他就那么简单粗暴如一声惊雷跳出来,扯着嗓子喊:“哪个开的?给我关了!!!”</p> <p> 木坐篮,我哥、我……小时候都用过的。</p> <p class="ql-block"> 风车,一撮撮谷子倒进去,摇动着风车的手柄,木扇转动起来,谷粒一层层散落,稻叶、穗须等杂物被手摇的风吹起、带着夏天的炎热和浪漫从风车尾端飘出去了。</p> 菜地 <p> 小时候,我家有一亩地全种的黄瓜,爸妈带着我哥把黄瓜藤蔓用稻草松松地绑在指头粗的竹竿上,让它们顺着竹架攀援。第一拨黄瓜摘下来的时候,我爸清早担箩筐去卖黄瓜,他会挑出最直最匀称好看的摆在箩筐最上面,但在头天晚上,他也会在那最好的里面拿一根给我,嘱咐我:“你要分一半给哥哥吃噢。” </p> <p> 在那个物资还不算丰富的年代,我爸有时候挺豪气的。每年夏天,他都会买一担西瓜回来,别人家偶尔买一个两个,我家一买两大筐。在稻谷一季成熟二季插苗的“双抢”季节,我最开心了,因为每天都有西瓜吃。那时我还小,也从没有下过地,其实后来我也没去田里干过活~ 我们生产队的人都说我爸是我们那片儿最疼女儿的,疼女儿比疼儿子多。</p><p><br></p><p> 我爸在“双抢”时期买西瓜的风格,让人觉得他挺懂生活,可是当我妈在“双抢”时期杀只鸡犒劳大家补身体时,他却责怪在这么繁忙的季节弄鸡吃太费时间,把我妈骂了个透。仿佛,吃西瓜是一门高雅艺术,吃鸡竟成了原始土著一般粗野。我常常觉得,他俩,真不适合生活在一起。</p> <p>红枣树,结的果子味道好极了。</p> <p> 桔子树,挂满了果实。小时候,我家有三棵很大的桔子树,和小时候的大枯树相比,这个只能算一根小枝丫。我们可以坐在大枝丫上边吃桔子边玩游戏。有一年,我爸摘了两大箩筐桔子去卖,收入不错,家里可高兴了。</p> <p> 屋后的石榴树,其实还有柚子、柿子、枇杷……</p> <p> 2020年春,有次我妈感冒很严重,我爸便从我妈手里接管了这个菜园。他总是为他种的菜感到自豪,我妈说:“以前是我种菜,我除了种菜还要洗衣做饭、搞卫生,菜种得不比他差,他怎么就只觉得他种得好?”</p> <p> 可能有时候,丈夫在妻子眼里,看哪儿哪不好。可儿子在母亲心里,那是无时无刻不完美。我奶奶一直觉得我爸超级能干,年轻的时候当队长,算盘打得好;别人种西瓜种不好,我爸种的西瓜又大又甜;别人种蘑菇种不好,我爸种蘑菇成了这镇的技术员;后来进百多人的乡镇企业,和人家专业出身的财务人员一起工作,几乎只上了小学的爸爸还成为了主办会计……</p> <p class="ql-block"> 奶奶说我爸从小就脾气暴躁,我爸小时候不愿意洗脸,如果奶奶强行给他洗,他就洗完后故意在地上抓一把灰抹在脸上。姑姑们说爷爷太老实,又去世得早,家里穷就有点儿受欺负,我爸不怕事,喜欢跟别人吵架,别人都怕他,他被老队长称为“疯球子”。奶奶觉得幸好有我爸,别人也没那么敢放肆欺负失去丈夫的奶奶一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爸其实不是个不讲道理的人,他只是想站出来保护当时的穷家。他骨子里很正直、善良的,村里修路的时候,他愿意多出钱,还几次出钱买炉渣、石头修补村里的马路。村里有一户姓师的人家,家里有四个儿子,我爸总是想办法帮他们,有次介绍税务所的干部去这户师家了解情况,准备资助他们读书,后来因为超生,而没有办下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他外表语言的粗暴和他内心慈悲的温柔不怎么匹配,不然他怎么一边那么大声地骂着开电扇的人,一边在心里却疼着那些不会说话的小燕子。</p> <p> 我爸喜欢读书,他曾经在他放牛的岁月里,看完了了镇上小小图书馆的所有的书。在农村人都不怎么读书的时代里,他读四大名著也很溜,我小姑当老师,曾找他借三国演义,都觉得看不太通。队上的人还记得,以前开会前,都是我爸给他们读报纸。</p><p><br></p><p> 据说,我爸妈吵架时,我妈曾偷拿了我爸的书去烧了,我妈是积累了多少恨去烧我爸的书?这哪是烧书,是去烧她的恨呀。明知我爸即将前方爆怒高能,还在老虎屁股上拔毛,带着视死如归的凛冽,这肯定是恨意大于生死高于天了。哎~ 不得不说,人们天生就懂得如何在争吵打架时找到对方的致命要害。</p><p><br></p><p> 我爸也一直特别支持小孩子们读书。那时我们家的经济条件在我们村还算马马虎虎,时不时会有人来我家借点儿钱。我爸跟我妈说,平时借不借可以看着办,但遇到是九月、正月,别人给小孩子交不起学费来借钱,就一定要借给他们。</p> <p> 2007,我妈和她四岁的孙子俊佗。 </p><p> 我妈是那么慈爱,每个朋友来我家,都觉得我妈特别有亲和力,会为她的善良打动。可她,却一辈子没有被我爸温柔以待过,我爸觉得他把经济搞好就足够了,我妈应该感恩戴德才是。听我奶奶说,我爸曾经喜欢的,应该是城里下放来的知青,后来人家走了,我爸经人介绍才和我妈结婚。他们没领过结婚证,只有户口本显示是夫妻关系。有时候,我也觉得遗憾,我妈多么可爱的一个人,怎么就没遇到一个疼她的人,除了我外公。她说她喜欢我爸读过书,可是有时候对女人而言,读过的书如果不能变成一种温柔,而只是居高临下的优越感,那还不如选择没有读过书的。我问她为什么没有离婚,她说一是自己没有工作,二是有我哥和我两个孩子,丢不开。</p> <p> 我十三、四岁的时候,第一次看到我妈小时候的照片,在我姨外婆家里。当时我很惊讶,原来我妈小时候拍过这珍贵的一张照片,原来她曾经也是个可爱的小女孩,原来她并不是一出生就是我妈妈呀~ </p><p> 她是家里最大的孩子,十来岁就开始用桶子帮着我外公担谷子、担米。她看到她爸爸那么累,她总想多帮点儿忙。但是,从此以后的担谷小帮手,就是她了,哪怕她也只比大舅大2岁。这么可爱的女孩子,她的童年,是从挑担子的那天开始没有的吧?</p> <p class="ql-block"> 我妈的妹妹,她三十多岁时,姨父骑三轮打米车摔下一个土坡,意外身故。从此,姨独自抚养三个孩子,她没有工作,家里有好几亩地,可能只有舅舅们有空帮一下她。她没有再找过一个伴,没有人知道当初她心里的煎熬,不知道她怎么硬扛过来的。现在,姨家三个孩子都很出色,可能母亲的勤劳、善良和坚强,就是孩子们成长路上最好的榜样吧。</p> <p>我姨的小儿子和孙子。</p> <p> 在2013年7月到2016年7月期间, 小钰儿曾放在外公外婆家,在这儿度过三年幸福的童年时光。</p> <p> “外婆——这里有一只蚱蜢,我们回去拿个瓶子把它装起来吧!”</p> <p> 2018春节时,门口所拍。</p> <p> 《贝多芬传》中提到,贝多芬17岁时失去了他挚爱的母亲,那一瞬间他突然领悟道:“当我能喊出'母亲'这一甜蜜的称呼,而她能听见的时候,世界上有谁能比我更幸福?” </p><p> 拥有的时候,总是那样不知不觉和理所当然;所以失去的时候,才那样的恍然大悟和惊如隔世~</p><p> 我很庆幸,每次回家,依然可以甜蜜地呼唤爸爸妈妈这个称呼,依然可以倾听他们琐碎的唠唠叨叨和互相“告状”,依然可以凝视他们为我们采摘各种蔬菜瓜果的身影…… </p><p> </p> <p> 寒来暑往,秋收冬藏;微风细雨,来日方长……房子在的时候,我从不觉得这儿的天,是那么蓝;这儿的花,是那么香;这儿的鸟语虫鸣,是那么悦耳悠长~ 有时甚至觉得穷乡僻壤无聊无趣荒凉凉。等它斑驳老旧要拆了,才发现就算在外多么热闹地骑马喝酒走天涯,也会想念这里的一草一木一枝丫~ </p><p> 房子不在了,明年燕子还会飞回来看一眼么?房子不在了,枣树、橘子树、枇杷树依然会展绿挂果么?房子不在了,我的心还会跟脚步在这片土地上停泊么?</p><p> ……</p><p> 也许,人搬走了,物搬空了;这片我爸住了七十年的土地上,什么都没有了;留下的,只剩下天边的云彩……可是,老房子在我心中的记忆——永远搬不走,它也将是我心中——永远最美的云彩~</p><p><br></p><p><br></p><p><br></p> <p>昔我往矣,杨柳依依……</p><p>今我来思,岁月可期……</p> <p>祝福大家幸福安康!</p> 鸣谢 <p class="ql-block">主要人物:长沙县榔梨花园村居民李炳松、尹淑纯一家及后人 </p><p class="ql-block">友情出演:亲友及乡亲</p><p class="ql-block">房子村号:榔梨镇花园村卫星组165号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