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印象(二)——西关、南关清真大寺、白塔寺、水车博览园、读者博物馆、敦煌艺术馆

Liuyans

<p class="ql-block">  7月1日,今天周一,博物馆不开放,那就逛一逛公园,看看兰州特色建筑。第一站兰州西关清真大寺,大寺据说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原寺在WG中被损毁,现在的清真大寺是1986年开始重建的。</p><p class="ql-block"> 高高的宣礼塔是信仰呼唤的使者,洁白的圆形穹顶建筑,充满了异域风情。门口可以看见枝繁叶茂古老的大树遮荫蔽阳。里面是不允许女性进入,尊重别人的信仰,打卡拍照走过后前往白塔寺。</p> <p class="ql-block">  穿过红灯高挂的中山桥,踏过脚下涛涛黄河水,迎面而来的就是白塔寺公园,公园绿树成荫,鸟语花香,拾级而上,曲曲折折。到达“地天泰”牌坊。</p> <p class="ql-block">地天泰牌坊</p><p class="ql-block"> “地天泰”显示明清白塔山建筑群布局的奇特:山顶建代表“地”的地藏寺;山下建代表“天”的玉皇阁。这样的布局呈现《易经》泰卦的卦象,则能天地交合而万物通泰,生养畅通。山顶塔院准提殿之北为地藏殿,山麓三台大厅为玉皇殿,地天相望,昭示白塔山古建筑群“地天泰”的文化内涵,以臻天地阴阳和谐,万物通泰。</p> <p class="ql-block">继续拾级而上,来到凤林香袅牌坊</p><p class="ql-block"> “凤林香袅”牌坊建于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由皋兰县举人、云南浪穹(今洱源县)知县李存中题额:正面题“凤林香袅”意为寺庙香烟袅袅,缭绕在凤林关(明代建,位于白塔山下烧盐沟口)上;背面题“秀映三台”,提示游人转身遥观皋兰山三台阁,阁内奉祀掌管文运的三台星,祈盼兰州人多中进士,多出俊秀之士。</p> <p class="ql-block">穿过牌坊就是法雨寺</p><p class="ql-block"> 法雨寺原称罗汉殿。始建于清乾隆年间.清光绪时重修,1996年被指定为宗教场所,比丘尼在此潜心研修佛法,每日香火不断,信者云集。</p><p class="ql-block"> 今天是寺院祈祷法事的日子,小小的寺院香火缭绕,诵经之声不绝于耳。</p> <p class="ql-block">  驻足山巅,凭栏眺望,绵延的皋兰山如蟠龙,山下高楼大厦,鳞次栉比,脚下的黄河水,穿城而过,千百年来哺育这里的人们生生不息,河上时而飞驰的游艇在水面划出优美的弧线,张灯结彩的中山桥是飞架黄河靓丽的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走过法雨寺,拾级而上,山巅之上有一寺院,内一绿顶白塔,谓白塔寺。</p><p class="ql-block"> 白塔寺,据记载,塔始建于元代,明正统十三年(1448),由镇守甘肃内监刘永诚在白塔古刹遗址上重建,清康熙五十五年至六十一年(1716-1722)甘肃巡抚绰奇兴修。寺中白塔七级八面,高十七米,具有藏传佛教塔与中原密佛塔相结合的特征,各级每面均有砖雕佛像。寺内有象皮鼓、青铜钟、紫荆树三宝及两碑《响曦碑》(《禹王碑》),清咸丰十一年(1861)酒泉侯建功摹刻,蝌蚪文,记述大禹治水的业绩。《修建北山慈恩寺碑记》,绰奇撰文,暑理甘肃巡抚卢询书丹,记载重修白塔寺等的经过,书法为行草,飘若浮云,矫若惊龙,有王羲之《兰亭序》的风格。</p> <p class="ql-block">  象皮鼓为元代末年一位印度僧人云游白塔山时所献,原物已于战火,此鼓为清朝后期仿制品。</p> <p class="ql-block">青铜钟简介</p><p class="ql-block"> 清康熙五十七年(公元1718)铸造,重153公斤,此钟铸造工艺精湛,造型古朴庄重,声音宏亮有力,与象皮鼓同为镇寺之宝</p> <p class="ql-block">  从白塔寺下山,骑着共享单车来到滨河路上的水车博览园。</p><p class="ql-block"> 水车博览园,是一个展现水车文化的主题公园,是世界上水车品种、数量最多的主题公园。水车博览园由水车园、水车广场、文化广场三部分组成。再现了50多年前黄河两岸水车林立的壮观景象。</p> <p class="ql-block">  沿黄河岸边的木栈道前行,一边蓝天白云下黄河水,一边是亭台楼阁,绿树成荫,鲜花盛开,展示西北风俗的雕像还有供游人休憩的茶馆;大大小小,形态各异的水车沿岸边排开,吱吱呀呀的转动着,哗啦啦的黄河水流淌着,和着凉爽的风,漫步于此,舒适惬意!</p> <p class="ql-block">兰州水车</p><p class="ql-block"> 兰州水车直径16米左右,16对辐条由车轴向车缘辐射构成巨轮,辐条顶端置刮水板,刮水板之间置40个长方体水斗,其下为凌空架设的木槽,可引水流。车轴固定在水巷石坝之上,河水涌入水巷,形成急湍,刮水板受力,驱动水车转动,水斗“倒挽河水”,倾入水槽以灌田,一轮水车可灌溉田地三百余亩。</p> <p class="ql-block">  从水车博览园返回酒店,发现对面就是兰州市南关清真大寺,这里是明清以来兰州最著名的六大清真寺之一,始建于1368—1398年(明洪武年间)。与印象中清真寺具备阿拉伯风格不同,建筑门脸是采用传统宫殿式建筑风格,卷棚顶,绿琉璃瓦当,砖雕脊头,飞檐斗拱,起脊卧阁,有一块由陕甘总督松筠于1809年(嘉庆十四年)三月题赠的“生活”二字的巨幅竖匾。其中清陕甘总督那彦成,杨昌睿亲笔题赠的“道冠古今”和“开天古教”的巨匾更是引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7月2日读者博物馆~敦煌艺术馆~兰州博物馆</p><p class="ql-block"> 来到兰州,带给我们青春记忆的读者出版社就在这里,读者博物馆怎能不去看看。《读者》创刊之初叫《读者文摘》,正值我上初中,文章高雅、清新、隽永,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对于当时课外读物缺乏的我们来说,就像甘泉滋润心田。</p><p class="ql-block"> 来到读者博物馆门前,忽然想起刚刚发行时《读者》一本难求,我和同桌常常一起相约,用父母给的零花钱去买《读者》,以至于报刊亭的小姐姐和我们成了朋友,每期都给我们留着,等着我们去买,四十多年了,我已经退休,来到读者的娘家,读者依然如朋友般陪伴着我,我的同桌却在女孩子最美丽的年华里,没有来得及恋爱成家就去了另一个世界,不知道那里还有没有读者可以看,今天我来代你好好看看,有着我们共同的难忘情怀的老朋友。</p> <p class="ql-block">  离读者博物馆不远就是敦煌艺术馆,这里不需要预约,而且免费参观。原想去过敦煌,就此打卡别过,没有想到,虽说都是复制品,但敦煌精美艺术精髓都在这里呈现。高保真数字技术复制的洞窟、雕塑,尤其是壁画,是对敦煌石窟艺术的一次预习或复习,是领略古代艺术家与现代科学家智慧融合的绝妙体验。不知不觉在里面看了两个多小时。</p><p class="ql-block"> 展览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觉色敦煌”精选敦煌壁画、彩塑、敦煌遗书、经典复制洞窟等近200件展品,以古语新说的视觉呈现,为观众带来沉浸式的艺术体验;第二部分“莫高精神”,讲述一代代莫高窟人秉持“坚守大漠、甘于奉献、勇于担当、开拓进取”的精神力量,择一事而终一生,点燃文化艺术的传承之火,使敦煌文化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我们期待本展览能唤醒根植于观众内心的中华文化基因,并使观众从中感受到敦煌石窟千年不朽的要义一一海纳百用、历久弥新、生生不息。</p> <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说法图(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249窟 西魏(公元534-556年)</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西魏时期说法图代表作之一。佛陀居中,右手结说法印,左手握衣,端立在宝池的莲花之上,两侧菩萨身姿修长体态婀娜。佛光上方高悬装饰着兽头和双凤的华盖;华盖两侧的流云中画四身飞天。图中人物形象、衣饰、华盖融合了西域和中原两种风格。</p> <p class="ql-block">尸毗王本生(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254窟北魏(公元386-534年)</p><p class="ql-block"> 这是早期洞窟的流行主题,讲述尸毗王为救鸽子,自愿割肉甚至奉献生命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在古印度有一位国王名尸毗,久行菩萨道。为了考验其道心的坚固,帝释天变化为老鹰,将他的大臣毗首羯摩天变为鸽子,以鹰逐鸽。鸽子逃至尸毗王处求保护,鹰向尸毗王索取,说若不食鸽,将被饿死。尸毗王为了两全其生,便割自己的肉赎鸽,鹰求肉与鸽体同重,王全身肉将尽,其重犹不如鸽,遂举身坐秤盘内,以身救鸽。</p><p class="ql-block"> 作品中尸毗王割肉的情节画在中心位置,以突出主题。绘画技法采用从西域传入的凹凸晕染法,着重表现人物面部与肢体的立体感,其特点是以朱色(红色)沿人物轮廓的边缘层层叠染,形成深浅不同的色阶,而后在眼睛、鼻梁等高隆的部位加绘白色表现高光。由于颜料的氧化,原有壁画中的红色已变为淡褐色,使得面部表现高光的白色更加突出。</p> <p class="ql-block">夜半逾城 李其琼临摹(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座第329窟 初唐(公元618-712年)</p><p class="ql-block"> 作品描绘悉达多太子离宫出家的故事。恶达多成人后,经常冥思苦想,寻求解脱众生痛苦的真谛,29岁时受天神启示,抛弃王位与妻、子,出家修行。依据佛经,釋迦牟尼出家前的世俗生活以乘象入胎开始,以夜半逾城作结。因此乘象入胎和夜半逾城在敦煌石窟壁画中多星左在对称布局。</p><p class="ql-block">乘象入胎 李其琼临摹(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329窟 初唐(公元618-712年)</p><p class="ql-block"> 古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和王后摩耶夫人多年膝下无子,常为无人继承王位而烦恼。一日,摩耶夫人在梦中见到空中有菩萨乘白象而来,从她的右肋进入腹中。摩耶夫人从梦中惊醒,召相师占卜,知有圣神降胎。梦中受孕的摩耶夫人后来在蓝毗园诞下恶达多,即佛教的创始人释迦牟尼。作品描写释迦牟尼降生的故事,是佛传故事画中最具代表性的题材之一。</p> <p class="ql-block">阿弥陀佛说法图(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座第57窟 初唐(公元618-712年)</p><p class="ql-block"> 莫高唐代说法图代表作之一。主尊阿弥陀佛为西方极乐世界教主,于宝盖、双树下结结跏趺坐,座前有双狮守望,并设熏炉供养。左右侍立观世音菩萨、大势至菩萨与阿弥陀佛合称“西方三圣”。三尊像身后是二比丘、八菩萨、二力士。画面人物众多,构图紧凑,菩萨头冠和衣饰均以沥粉堆金,肌肤略施晕染。其中佛右边的菩萨尤为庄严美貌,被世俗称为“美人菩萨”.</p> <p class="ql-block">菩萨(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401窟 初唐(公元618-712年)</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初唐菩萨画像代表作之一。画中菩萨,头戴宝冠,天衣随身,长裙曳地,其中一菩萨右手托玻璃宝珠盘,左手轻提薄纱飘带,体态轻盈,气质娴雅、仪态端庄,充分体现唐代审美气象。</p> <p class="ql-block">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变(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217窟 盛唐(公元712-766年)</p><p class="ql-block"> 画面依据佛陀波利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序文绘制,记述了宾国僧人佛陀波利翻译《佛顶尊胜陀罗尼经》的缘由。</p><p class="ql-block"> 作品对于自然的描绘十分精彩,画出了一派暮春三月的春游景色。这些山水以线条勾勒轮廓,青绿重彩,应是画史记载的青绿山水画法,在中国绘画史中占有相当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维摩诘经变(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03窟 盛唐(公元712-766年)</p><p class="ql-block"> 佛经说维摩诘本是东方阿閦佛国土的大菩萨,为度化众生来到娑婆世界,化身为古印度毗耶离城的居士。为宣扬大乘佛法,维摩诘佯装患疾,等待释迦弟子登门探访。佛祖知其用意,遂遣“智慧第一”的文殊菩萨前往问疾,维摩诘随即以患病入题,与文殊菩萨展开一场精彩的辩论。</p><p class="ql-block"> 图中的维摩诘能让后人看到唐代士大夫的风采气度。维摩诘的形象以墨线起稿,敷色后再用深色勾勒,线条遒劲流畅,是唐代艺术不可多得的精品佳作。</p> <p class="ql-block">炽盛光佛与天象图(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61窟 五代(公元907-960年)</p><p class="ql-block"> 画面中炽盛光佛右手食指顶一金轮,左手作禅定印,结珈跃坐于装饰华贵的牛车上(前车部分已不存),车尾可见两面龙纹旌旗在飘扬,九曜星神簇拥而行,顶部有文官打扮的人像,象征二十八宿列于云中,浮于虚空的圆形图像则代表黄道十二宫。众神均以祥云承托,在蓝天游列,表示炽盛光佛可随时随地消灾祛难,降福人间。</p><p class="ql-block"> 中国古代的先民们通过观察日月星辰视运动的基本规律,形成了古天文学,从而制定历法,指导农业生产。与此同时,古代天文科学与神秘主义的占星术也长期交织在一起,所有的天象皆被视为是天帝意志的表现,并预示和影响着人间的吉凶祸福。依据佛教经典记载,信众若以炽盛光佛为本尊,建立曼荼罗,持诵炽盛光陀罗尼(咒语),可以祛除变异星象带给人间的种种灾祸。唐代以来随着密教的传播,供奉炽盛光佛以祈福穰灾的信仰在中国民间日益盛行,并相应出现了表现炽盛光佛与天象的图像。</p> <p class="ql-block">普贤变(左)/文殊变(右)(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59窟中唐(公元766-835年)</p><p class="ql-block"> 两铺经变分别以普贤菩萨(左)及文殊菩萨(右)为题材,文殊菩萨以智慧闻名,普贤菩萨以行德闻名,两位菩萨是众菩萨之首,其画像经常成对出现。这两铺是中唐时期同类题材的代表作之一。</p><p class="ql-block"> 敦煌壁画中普贤骑象和文殊骑狮的形象在初唐时已形成,但构图较简单。盛唐以来,随着文殊和普贤信仰兴盛,经变画数量大增,画面亦由简而繁,有八部护卫、帝释天尊、仪卫侍从等相簇拥,青狮和白象由皮肤黝黑的昆仑奴引领,热闹非常。画面敷彩以石绿、赭石、石黄等为主,色调雅淡柔和。面部、肢体薄施晕染,线描细致,色调浓郁绚丽,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p> <p class="ql-block">法华经变观音普门品(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420窟隋(公元581-618年)</p><p class="ql-block"> 法华经变是莫高窟隋代出现的新题材,原壁画绘于窟顶四披,此画面仅为东披部分,主要表现了法华经中观音普门品的内容。《法华经观音普门品》说众生若遇苦难烦恼,只要称念观音名号,观音就能观到此音声,寻声前来拯救。</p> <p class="ql-block">水月观音(复制)</p><p class="ql-block">榆林窟第2窟 西夏(公元1038-1227年)</p><p class="ql-block"> 水月观音为佛教三十三观音像之一,相传为唐代画家周防所创,唐画水月观音已无存。敦煌壁画中的水月观音像始见于10世纪初,至11世纪成为鸿篇巨制,榆林窟第2窟的这两幅水月观音像为这一时期的代表作。画面表现一种幽深、静谧的气氛,使观者见而忘俗,是敦煌晚期石窟艺术中难得的精品佳作。</p> <p class="ql-block">阿閦佛说法图(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465窟元(公元1271-1368年)</p><p class="ql-block"> 此作品表现密宗金刚界五佛中的东方阿閦佛。阿閦佛,意译为“无动佛”、“无嗔恚佛”,住于东方妙喜世界。</p> <p class="ql-block">胜乐金刚(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465窟元(公元1271-1368年)</p><p class="ql-block"> 又称“上乐金刚”,其像为双尊,置于双层莲花座上。主尊明王胜乐金刚有三面,每面各三目,计十六臂,主臂拥抱明妃金刚亥母,其余诸臂持物,裸体,下身挂骷髅,双足踏人。胜乐金刚代表摧破诸难之威力,故称“明王”;金刚亥母示现女相,表示此女性之真言具有怀柔之功德,故称明妃。</p> <p class="ql-block">弥勒经变(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55窟宋(公元960-1279年)</p><p class="ql-block"> 此幅的《弥勒经变》是据义净译《佛说弥勒下生成佛经》绘制而成。画面上部是须弥山与其顶上华丽辉煌的天宫,天宫分为三座院落,每座院落内有二层楼阁,中间院落楼阁顶层内端坐弥勒菩萨说法,楼阁间绘诸赴会佛并菩萨众,象征弥勒上生世界。因此,此铺经变同时反映了弥勒上生与下生,上、下生世界以须弥山和日、月天连接。三会下部为水榭、宝池、莲花等内容。画面下部则是一座瑰丽奇特的三层宝幢。</p> <p class="ql-block">观无量寿经变(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72窟 盛唐(公元712-766年)</p><p class="ql-block"> 画面以多视角来展示复杂的建筑空间,表现众多建筑之间檐牙相接、错落有致的节奏与韵律感。画面以俯视的角度,绘制出一座布局对称、多进深的大型寺院,而中轴线上的殿阁则以仰视的手法,使佛殿更显高大恢弘。与同窟北壁净土寺院都是盛唐建筑画的杰作,而两壁单体建筑形制、分布各有不同,表现了寺院布局的多样性。</p> <p class="ql-block">西方净土变(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217窟 盛唐(公元712-766年)</p><p class="ql-block"> 这是莫高窟最具代表性的经变画之一,表现的是阿弥陀净土。正中是佛及菩萨、天人侍从所在的莲池与露台。中轴线上有前后佛殿,前殿两侧有楼、阁、台、碑阁各一座,后殿建于平座上,佛殿两侧有回廊周绕,呈环抱之势,形成寺院后部的突出部分,成为“凸”字形布局,使回廊产生曲折变化,增加寺院平面的进深,体现出匠意巧思。</p><p class="ql-block"> 莫高窟第217窟北壁经变画中的建筑,是初、盛唐建筑画的重要分水岭。气度非凡的梵宫琳宇居中,左右端各有一座楼阁,在它们之间对称地安置了六座高台,有两座砖台,四座竖楼式木台,台上都设有方亭或歇山顶的小亭。整个组群横向连以通长的折廊,富有规律性的变化。穿越楼台碑阁间的多姿飞天,飘带婉转,流云清逸与建筑的梁枋柱檐方正的直线适成对比,流动和凝重互映,典雅灵动。</p> <p class="ql-block">西方净土变(复制)</p><p class="ql-block">榆林窟第3窟西夏(公元1038-1227年)</p><p class="ql-block"> 西方净土变主要表现阿弥陀佛西方极乐世界的庄严美妙,是唐代以来敦煌石窟历久不衰的壁画题材,但与前代相比,画面中的诸多细节和意趣迥然相异。画面布局中,原有的以主尊阿弥陀佛为核心,“种种庄严尽绕之”的向心模式被打破,阿弥陀佛被安置在建筑的后殿;庭院中,与会的圣众不再围绕主尊阿弥陀佛,呈X形散开,全部面向前方;建筑物布局仍沿中轴线设主殿和配殿,但各栋殿阁已没有唐代的建筑风格,檐下斗拱不如唐代的粗大雄伟,趋向宋代以后的纤细密集;乐舞不再位于主尊的正前方,而是移至前殿的门屋内;极乐世界中没有化生,但有信佛的世俗女子。以上种种皆是前所未有的崭新内容,展现出全新的净土变风貌。</p><p class="ql-block"> 这幅净土变中的建筑界画堪称敦煌壁画中的代表作。“界画”为中国绘画中的一个门类,是用界笔和直尺画直线的绘画方法,以笔直的线条描绘出细致工整的建筑。此画为西夏时期最具代表性的西方净土变相,为当时的建筑营造方法提供了珍贵的研究资料。</p> <p class="ql-block">五台山化现图(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61窟五代(公元907-960年)</p><p class="ql-block"> 五台山位于今山西省五台县境内,相传为文殊菩萨道场(佛陀或菩萨居停和说法的场所),是中国著名的佛教圣地。佛经说:“东北方有国名大震那,其国中有山号五顶,文殊师利游行居住于此,为众生说法”,古代印度称中国为大震那,而五顶之山,正吻合五台山有五台(顶)的地貌。五台山在北魏时即被一些僧人和佛教徒认为是文殊菩萨的居所。</p><p class="ql-block"> 五台山的文殊信仰萌发于南北朝,至唐代大盛,其后文殊信仰东传至朝鲜和日本,西南传播至西藏、尼泊尔、印度和斯里兰卡,五台山也成为中国及邻近国家和地区文殊信仰的源头。</p><p class="ql-block"> 五台山被指为文殊菩萨道场之初,并无五台山图。唐代初年,高僧会颐奉皇命在五台山巡礼,画出五台山小帐,才有五台山图出现。莫高窟现存最早的五台山国绘制于中唐,最初大多为屏风画,其后不断改变绘画形式,并结合名目繁多的五台山圣迹故事,发展出内容丰富,类似经变的五台山图。</p><p class="ql-block"> 61窟的五台山图,面积45.9平方米,是莫高窟同题材中规模最大的一幅作品。画面上部为菩萨、罗汉与天龙的化现景象;中部描绘五台山的山峰及大的寺院;下部表现通往五台山的道路与沿途的地理风貌,充满日常生活气息。</p> <p class="ql-block">供养菩萨像 孙纪元(塑)/鲍明慧(绘)</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328窟 盛唐(公元712-766年)</p><p class="ql-block"> 供养菩萨是指为佛陀和弘扬佛法作供养的菩萨,其地位低于侍立于主尊两侧的胁侍菩萨。这身供养菩萨发警高耸,上身坦露,璎珞长垂,腰系锦裙,肩覆披巾,胡跪在莲台之上,神情虔诚恭敬,气质端庄典雅,体现出朴质而含蓄的美。</p> <p class="ql-block">菩萨坐像 孙纪元(塑)/李冰凌(绘)</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205窟 初唐(公元618-712年)</p><p class="ql-block"> 菩萨坐于莲台上,一腿盘曲,一腿下垂,这种姿态优美的坐式被称为“游戏坐”。这身菩萨像虽然肢体已残,色彩已变,但是其自然倾斜的姿态,肌肉饱满的身躯,以及垂挂在莲瓣周围富有装饰性的锦裙褶纹,都反映出唐代艺术所普遍称尚的“浓丽丰肥”的时代风格。</p> <p class="ql-block">南方增长天王 何鄂(塑)/徐铭君(绘)</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94座 盛唐(公元712-766年)</p><p class="ql-block">佛教护法四大尊天王之一,</p><p class="ql-block">居须弥山腰南天,因能令众生增长善根,故名“增长天王”。这身气势威武雄壮的天王像身着仪仗用绢布甲(用绢布一类的纺织品制成的铠甲,不具实战功能),甲上绘有石榴卷草纹样,明亮富丽,极具装饰性。此像的独特之处在于突破了一般天王凶神恶煞的单一模式,着意刻画其言笑的面部表情,将天王英武豪爽又憨厚善良的形象塑造的别有情趣,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北方多闻天王 何鄂(塑)/王思朦(绘)</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94窟 盛唐(公元712-766年)</p><p class="ql-block">佛教护法四大尊天王之一</p><p class="ql-block">居须弥山腰北天,因多闻多识,以福德名闻于四方,故名“多间天王”。这身天王像是唐代武将形象,头戴兜整(战盔),耳护上翻,身穿仪仗用的连身绢布甲,上绘华丽的纹样;胸甲和背甲以带相连,腰带上半露护脐的圆护,肩覆虎头状披膊,下身战裙飘扬,腿缚吊腿,魁伟的身姿犹如满弓之箭一触即发,极富张力,是敦煌彩塑的代表性作品。</p> <p class="ql-block">东方净土变(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48窟 盛唐(公元712-766年)</p><p class="ql-block"> 这幅经变画依据《佛说药师如来本愿经》绘制,描绘东方净土世界的美妙庄严。佛经说在我们所处世界的东方,由近而远依次有七个佛国,皆是净土世界,其中最远的名为“净琉璃世界”,药师佛为此世界的教主。</p><p class="ql-block"> 在这幅经变画中,宏伟开阔的寺院空间容纳了丰富的建筑形象。庭院中部有一大型露台,前面布置着五座大小错落的小露台。中轴线上有五开间大殿,左右两侧横向展开十八间回廊,犬殿及回廊前,月台宽阔,众多的佛与菩萨、侍从等漫步其间。回廊之后,更是殿宇恢宏,楼阁耸峙,飞虹当空,是当时宫殿寺观豪华建筑组群的写照,殊为罕见。</p> <p class="ql-block">都督夫人礼佛图 段文杰临摹(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30窟 盛唐(公元712-766年)</p><p class="ql-block"> 作品为供养人画像,绘制于莫高窟第130窟甬道南壁。图中人物依据长幼尊卑,依次画出都督夫人及她的两个女儿和九名身着男装的婢女。此画是莫高窟保存至今最为庞大宏丽的一幅人物像。</p><p class="ql-block"> 原壁画因自然原因残缺严重。20世纪50年代段文杰先生在大量研究唐代服装的基础上,复原了此画,使这幅作品成为中国美术史上失而复得的巨作。</p> <p class="ql-block">女供养人像(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61窟 五代(公元907-960年)</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61窟是河西归义军节度使曹元忠夫妇所建的功德窟,窟内画有众多的曹氏家族供养人像。图中供养人从左至右依次为回鹘的公主、甘州回鹘可汗的夫人、于阗国王李圣天的夫人、窟主的母亲。这几位供养人的衣冠服饰具有各自族属的服饰特征。</p> <p class="ql-block">李圣天供养像 冯仲年临摹(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98窟五代(公元907-960年)</p><p class="ql-block"> 这幅李圣天画像、前方有墨书榜题:“大朝大宝于阗国大圣大明天子……即是窟主”。据考证,于阗国王李圣天即于阗国狮子王尉迟沙缚婆。由于前代尉迟氏曾有功于唐室,赐姓李,子孙相袭,到五代后梁时建年号“同庆”,十世纪时与沙州曹氏归义军政权有密切联系,娶曹议金之女为皇后。此像系归义军曹氏将外戚国王尊奉为“窟主”</p><p class="ql-block">画中国王形象高约280厘米,头戴冕旒,冠顶有北斗七星、走龙、宝珠等装饰,冠盖下盘龙缠绕,嵌以绿色宝石,与前后下垂的各六行旗珠互相辉映。身着衮袍,腰围蔽膝,衮衣两肩各绘日月,袖上各绘龙、虎、黻、髓(斧纹)、云纹。</p><p class="ql-block"> 由于李圣天是一方之王,他头上的华盖两端绘有两个飞天护持,这在莫高窟其他民族供养人的华盖装饰上很少见。在于阗国王供养像脚下,有一从地涌出半身的女神承托其双脚。据传说,于阗国王是北方天王毗沙门后裔,始祖从天王额上生出,故特崇北方天王。于阗是产玉之国,画像上也有一定反映,国王双手各戴宝石戒指,腰间佩玉雕拳形柄佩剑,与中原帝王画像有所不同。</p> <p class="ql-block">回鹘王礼佛图(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409窟 西夏(1038-1227年)</p><p class="ql-block">画中的回鹘可汗脸型浑圆,柳眉细眼,八字胡须,面貌圆融丰满;衣饰为典型的回鹘装,头戴桃形云缕冠,身着圆领窄袖团龙袍,腰束革带(下垂解结锥、短刀、火镰、荷包等物件);脚穿白色毡靴,手执香炉礼佛。一少年站其身旁,穿着与回鹘可汗相似,应是其王子。侍从八人,分别持伞盖、宝扇、弓箭、宝剑、金瓜、盾牌等侍立在可汗身后。</p> <p class="ql-block">忍冬莲花纹人字披 黄文馥临摹(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431窟 西魏(公元535-556年)</p><p class="ql-block">人字披是仿木构建筑的形式,在塑出并彩绘的椽子之间画忍冬、莲花、供养菩萨等图案。图中三身供养菩萨作合掌供养状,忍冬、莲花从菩萨掌中生出,布满椽间,莲花上莲瓣成花盆状。图案不仅富于变化,而且体现了画者对整体布局的把握。</p> <p class="ql-block">狮马牡丹纹边饰/龙凤牡丹纹边饰李其琼临摹(复制)</p><p class="ql-block">榆林窟第3窟 西夏(公元1038-1227年)</p><p class="ql-block"> 西夏文化深受中原汉文化影响,佛教深受藏传密宗影响,因此西夏时期的石窟图案明显地呈现出多种文化元素融合的特征。此边饰的主纹饰是缠枝牡丹纹,外层为卷叶形花瓣,花中混合有莲荷、茶花或石榴纹的造型特征,飘浮的白云中各有一只瑞兽。纹样组合律动中多有变化,生动活泼。</p><p class="ql-block">缠枝凤鸟卷草纹 李承仙临摹(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96窟 晚唐(公元836-907年)</p><p class="ql-block"> 在这幅双凤衔花边饰中,两只凤凰共同衔着一朵海石榴花,花叶及花枝似云纹,双凤犹如飞翔在云气之中。凤凰的尾部自然融入卷草纹中,构成连绵不断的动态条状图形,线条流畅,富有节奏感,呈现出生生不息的精神意象。敦煌石窟中缠枝凤鸟卷草纹始绘于中唐,盛行于晚唐,延续至五代,主要绘饰于佛坛背屏、佛龛边沿、藻井边饰层等重要部位,这条边饰是晚唐卷草纹边饰的代表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莲花伎乐边饰李其琼、欧阳琳临摹(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427窟隋(公元581-618年)</p><p class="ql-block"> 这幅莲花伎乐边饰绘在横跨窟顶人字披中间的梁檩上,是隋代罕见的大型边饰之一。图案花形丰硕,蓓蕾与枝蔓穿插蔓延,绿油油的地色衬托着红花绿叶,艳丽而有生机。化生童子手执乐器高坐莲台,清歌奏乐。花叶统一于圆融畅达的白色线纹中,和盘托出色彩、形象、线条、飞动的韵律。</p> <p class="ql-block">宝池莲花平棋 史苇湘、杨同乐临摹(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257窟 北魏(公元386-534年)</p><p class="ql-block"> 平棋图案是莫高窟早期洞窟中常用于装饰窟顶的图形,其目的是为了表现天宫意象,利用方形的大小及位置变化,层层叠进,以示高深。四角饰以飞天或火焰纹,显得空灵生动,仿佛是从方形窗式的镂空处望着天空。这里最为独特的是在平棋中心方格内画一宝池,池中荷花蔓生,四个裸体天人在池中游泳嬉戏,用笔虽然简略,但动感极强。</p> <p class="ql-block">团花藻井 史苇湘、杨同乐临摹(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320窟 盛唐(公元712-766年)</p><p class="ql-block"> 该窟团花藻井以色彩热烈,结构繁密著称。中心方井以莲花为核心,八个青色云头环状向外伸展花瓣,由石榴再生出八个大花瓣组成。层层套叠的方胜、半团花、叠菱、团花、垂鳞、璎珞和帷幔等纹样形成华盖,构图对称平衡,色调沉着富丽。</p> <p class="ql-block">三兔飞天藻井 段文杰、李复临摹(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407窟隋(公元581-618年)</p><p class="ql-block"> 方井中心为展瓣重层大莲花,圆形花心中央是三只旋转飞奔追逐的兔子,三兔共三耳,却有一兔双耳之感,简洁明快。莲花倒悬于碧空,四周飞天翱翔,天花旋转,彩云飘荡,与兔子相呼应,形成富有动感的境界。四周以莲花、忍冬、垂角、帷幔等纹饰装饰,绚丽而精致,是敦煌藻井的杰出代表作之一。</p> <p class="ql-block">狮子莲花藻 关友惠、李其琼临摹(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85窟 中唐(公元766-835年)</p><p class="ql-block"> 这幅藻井中心为狮子莲花纹,四周饰白珠、团花、迴纹、菱格、卷草以及璎珞、帷慢,充分显示出晚唐藻井图案风格。以祥禽瑞兽为井心纹样、边饰层次丰富,帷慢图案繁缛,是晚唐藻井图案的突出特点。</p> <p class="ql-block">葡萄石榴藻井 段文杰、李复临摹(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209窟 初唐(公元618-712年)</p><p class="ql-block"> 这幅藻井图案,并心以石榴、葡萄藤蔓交错构成,四周以团花、联珠纹、方格纹、垂鳞纹为边饰,外层为三角幔帷。该藻井为植物图案中的精华。</p> <p class="ql-block">双凤联泉图案 史苇湘临摹(复制)</p><p class="ql-block">榆林窟第10窟元(公元1271-1368年)</p><p class="ql-block"> 这是窟顶平棋装饰,以双凤环舞为中心,围以五色光轮,以古泉(钱)纹为底。泉孔中心画四瓣花,每一钱廓内绘小飞凤,环环相套,规则律动。这幅图案的色彩以浓厚明亮石黄色与白色呼应夺目,淡雅中灵动跳跃。</p> <p class="ql-block">莲花飞天藻井 史苇湘临摹(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329窟 初唐(公元618-712年)</p><p class="ql-block"> 这幅藻井是初唐代表作之一。藻井中心的莲花形似五色转轮,被四身持花飞天环绕着在蓝天中乘流云飞旋,色彩热烈,变化丰富。边饰卷草、联珠及垂角幔帷等来自中亚的纹样,也是隋唐(6-10世纪)时期丝织品的流行花样。</p> <p class="ql-block">团龙藻井 李其琼临摹(复制)</p><p class="ql-block">榆林窟第2窟 西夏(公元1038-1227年)</p><p class="ql-block"> 这是西夏时代覆盖窟顶的大型藻井,图中边饰层数甚多,纹饰繁复。中央方井内团龙互为逆向运行、翻腾形成圆环,团龙矫健,鳞身五彩,圆环纹追光捉影,律动强烈,形式活泼,设计新奇。</p> <p class="ql-block">莲花伎乐藻井 霍熙亮、欧阳琳临摹(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401窟 隋(公元581-618年)</p><p class="ql-block"> 藻井以石绿涂地,四身伎乐与神禽瑞兽环绕中间的绿心八瓣大莲花,外围边饰连珠,连珠内是一只展翅欲飞的天鹅。藻井四边角画莲台,各有一身化身童子交脚合掌倚坐。在莫高窟各时代的藻井中,这种独特的构图仅此一例,尤为可贵。</p> <p class="ql-block">团龙藻井 李其琼临摹(复制)</p><p class="ql-block">榆林窟第2窟 西夏(公元1038-1227年)</p><p class="ql-block"> 这是西夏时代覆盖窟顶的大型藻井,图中边饰层数甚多,纹饰繁复。中央方井内团龙互为逆向运行、翻腾形成圆环,团龙矫健,鳞身五彩,圆环纹追光捉影,律动强烈,形式活泼,设计新奇。</p> <p class="ql-block">菩萨立像 何鄂(塑)/张元元(绘)</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59窟 中唐(公元766-835年)</p><p class="ql-block">这身菩萨是莫高窟中唐彩塑菩萨的代表作之一。菩萨头束高髻,面庞略方,长眉高吊,特别是眼角上挑,是吐蕃时代菩萨面相上的一大特点。身体的姿态呈轻微的“S”形扭曲,两条胳膊一届一伸自然靠拢躯体,一手上举,一手执掘啵巾,在裙帔的辅助下形成和谐紧凑的波状线条。菩萨上身内穿红色的僧祇支(里衣),上绘茶花、团花等纹饰;外披海石榴卷草纹半臂,下身系团花纹罗裙,衣裙华美精致,极具丝织物的质感。精美的服饰在某种程度上是世俗华衣美服的反映,展现了唐朝富丽的社会气象。</p> <p class="ql-block">菩萨立像 孙纪元(塑)/范丽娟(绘)</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94窟 盛唐(公元712-766年)</p><p class="ql-block">菩萨头挽双鬟髻,曲眉丰颊,朱唇绿须,身着圆领无袖上衣,披巾回绕,长裙覆脚,圆润的双臂和轻盈的体态表现地恰到好处。衣饰色彩清淡,纹样繁复,有织锦刺绣的华丽和质感。在近乎完美的女性化脸上,两撤象征男性威严的胡须,使造像更显神秘而超凡。</p> <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220窟</p> <p class="ql-block">舞乐图(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220窟 初唐(公元618-712年)</p><p class="ql-block"> 这是莫高窟唐代壁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乐舞图之一,表现佛国世界伎乐天奏乐、歌舞的场景。</p><p class="ql-block"> 画面正中有一座灯楼,两侧各立一树灯轮;左右两厢置乐队,共28人,分为两组,演奏来自中原和西域的各种打击、吹奏、弹拨乐器;两对舞伎在小圆毯上旋转腾踏,巾帛飞扬,是表现佛国盛大舞乐场面,也是现实乐舞情景的再现。</p><p class="ql-block"> 该菩萨伎乐乐队大量使用打击乐器,共有八种十三件之多;吹奏乐器次之,为六种十件,弹拨乐器仅使用三件。以编制论,其曲风应该以顿挫的节奏和较快的速度为特点。具体而言,应该与唐代燕乐中的龟兹乐和疏勒乐的编制较为接近。</p><p class="ql-block">(燕乐,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燕乐,如沈括在《梦溪笔谈》中所说:“先王之乐为雅乐,前世新声为清乐,合胡部为燕乐。”是指汉族俗乐与外来音乐的总称。狭义的燕乐则专指唐十部乐的一部,即贞观中张文收所作的燕乐。)</p><p class="ql-block">如《通典》卷一百四十六记载:</p><p class="ql-block">龟兹乐……乐用竖箜篌一,琵琶一,五弦琵琶一,笙一,橫笛一,箫一,筚藥一,答腊鼓一,腰鼓一,羯鼓一,毛员鼓一,今亡。鸡娄鼓一,钹二,贝一。</p><p class="ql-block">疏勒乐……乐用竖箜篌一,琵琶一,五弦琵琶一,橫笛一,箫一,筚藥一,答腊鼓一,腰鼓一,羯鼓一,鸡娄鼓一。</p><p class="ql-block"> 在《药师经变》左右两侧菩萨伎乐乐队中间绘有四身舞伎,以舞蹈服饰和姿态来看,舞伎分为两组,左右侧各一组,每组两身舞伎,这通常被称为“武舞”与“文舞”。目前学界大多认为此处所绘四身舞伎舞姿以快速旋转为特征,与史载胡旋舞相近。胡旋舞在北周武帝时期随康国乐进入中原,之后历经隋、唐两朝不同乐部间的融合创新,在此期间胡旋舞很有可能与龟兹、疏勒等乐部相互影响、融合,之后作为壁画画稿乐舞素材传入敦煌。</p><p class="ql-block"> 综观中原音乐的发展沿革,其总体趋势依旧是多民族音乐文化的融合,如隋唐音乐,其本身就包含大量龟兹乐、西凉乐的成分,第220窟《药师经变》乐舞组合,其实已将文明演进的本质形象地言说于壁面之上。据此我们可以梳理出一条中原乐舞文化传播至河西地区的路径,即西域地区乐舞由于政治变迁、文化交流等原因首先从发源地传播至中原地区,此后在中原与不同民族的乐舞历经长时间的融合与交流,并被重新整理与编配,之后再以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方式传入河西地区。</p> <p class="ql-block">天乐不鼓自鸣(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72窟 盛唐(公元712-766年)</p><p class="ql-block">虚空中,飞舞的乐器,不用人为演奏就能发出声音,</p><p class="ql-block">体现了佛国世界的美妙殊胜。</p> <p class="ql-block">乐舞图(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85窟 晚唐(公元836-907年)</p><p class="ql-block">这幅乐舞图描绘的是佛在宣讲《思益经》的法会时,常伴有舞乐场面。画面中央长方形的花毯上,一名舞伎双手挥舞长长的红绿飘带,翩翩起舞,舞姿稳健优美,渲染了法会气氛。舞伎两侧是十六人组成的大型乐队伴奏,使用的乐器有琵琶、箜篌、凤首箜篌、法螺、羯鼓、拍板、豢鼓、筚、铜钹、笙、筝等十余种,场面壮观热闹。</p> <p class="ql-block">天乐不鼓自鸣(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321窟 初唐(公元618-712年)</p> <p class="ql-block">腰鼓舞(复制)</p><p class="ql-block">榆林窟第25窟 中唐(公元766-835年)</p><p class="ql-block">图中舞伎立于方毯之上,肩上挂腰鼓,伸展双臂作击鼓状;携提左腿腾跃;长巾随节奏回转流动;舞姿矫捷刚劲,富有动感。与两侧奏乐者相配合,整个画面生动和谐,是唐代真实乐舞的生动反映。</p> <p class="ql-block">天乐不鼓自鸣(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217窟 盛唐(公元712-766年)</p> <p class="ql-block">伎乐天反弹琵琶(复制)</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12窟 中唐(公元766-835年)</p><p class="ql-block">画面表现西方极乐世界的伎乐天奏乐、歌舞的场景。图中的伎乐天上身微向前倾,将琵琶反背颈后,左臂伸直握弦,右臂曲于音箱,一腿微曲,一腿曲抬,作“端腿”姿,舞姿矫捷刚劲,造型十分独特。在西藏的定日地区,至今仍有反弹四弦琴的舞蹈。敦煌壁画中反弹琵琶舞蹈形象自中唐以后大量出现,或许与这一时期吐蕃对敦煌的统治有关。</p> <p class="ql-block">人间百态</p> <p class="ql-block">杂耍的艺人</p><p class="ql-block">莫高窟第156窟 晚唐</p> <p class="ql-block">  兰州最后一站兰州博物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