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老”作为一个常用字,日常的多数语境中我们用它表示年龄较大、经历时间长,比如“老人”指年纪大的人;“老房子”指时间久或显得陈旧的房子;“老化”指机器或零件使用时间较长,性能出现下降。</p><p class="ql-block">其实“老”字的引申意还有很多。对于年纪大的人富有经验,办事稳重,“老”即有 “老练”的意思;生活中称呼较年长者“老李”“老赵”,也是一种敬称,同时还有亲切的感觉。还有一部分语境和文化中,我们将“老”视为智慧和尊重的象征,做名词前缀,比如“老者”“老师傅”“老大夫”等,表示其拥有很多专业知识和处世智慧;又如“老糊涂”“老古董”“老顽固”这些词,通常用于自嘲或批评对象人物。</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变老”意味着什么?</b></p><p class="ql-block">“变老”是生命在发展和变化的过程中,经历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头发花白,听力下降,行动迟缓,体力和精力再不如年轻时充沛,这种生理角度的变化是我们对“变老”的基础认知。</p><p class="ql-block">“变老”是生命不可逆转的进程,意味着梦想的褪色和激情的消减,对新鲜事物的好奇心减弱,记忆力的下降、学习新事物的速度变慢,大多数人开始与主流社会进行脱节,社交活动减少,在家庭结构中从承担责任的主角转变为被照顾的对象。</p><p class="ql-block"><b>时间使人衰老,时间亦使人强盛。“每个人都会老,但不是每个人都能学会老。”所谓事物的两面性在于积极乐观的老年人会客观认知到“生理变老”的事实,从而寻找精神层面的成熟和强大。</b></p><p class="ql-block">随着年龄增长,阅历丰富,积极乐观的老人会逐渐趋向宁静与内敛,接受世代更替,尽管身体在衰老,但心智却因岁月的磨砺而更加睿智,“变老”成为积累生活经验、反思过往错误、沉淀智慧的过程。</p><p class="ql-block">从理解“老”的观念开始,才是我们意识和学会“老”的概念差异,更好适应和融入不同阶段的生活环境的基础。摆脱对“老”的固有偏见是认识“老”的开始。</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变老”时老人在期待什么?</b></p><p class="ql-block">“希望自己身体健康,不给子女添麻烦”“希望家人健健康康,平安顺遂”“希望子女能多陪陪自己,多聊天”,这些是人生忆在为老年人撰写人生回忆录时多数老人最朴实的期望和想法。</p><p class="ql-block">因为变老,很多老人正经历社会角色和地位的转变,不再像年轻时那般冲动和激进,逐渐追寻内心平静和人生真谛。即便有的老人的内心足够强大,对生命的有限性有足够的清晰认识,他依旧是一个有情感的个体。<b>从某种层面说,年轻人对于生理和心理的正向需求,老人在“变老”时只会更加强烈。</b></p><p class="ql-block"><b>老人的健康需求。</b>随着身体机能的下降,他们更容易受到疾病的困扰。适当的运动、健康的饮食、定期的体检、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这些都是老年人能够保障健康的基础。</p><p class="ql-block"><b>老人的陪伴需求。</b>陪伴与关爱对于老年人来说至关重要,许多老人在子女成家立业后独自生活,内心常常感到孤独和失落。心灵上的关怀和陪伴是老人最期待的情感需求。</p><p class="ql-block"><b>老人的自我价值需求。</b>老年人都有掌控自己生活的愿望,这是心理学上的自主感和控制感。简单来说,就是“老年人在自己的生活中想做什么事情、不想做什么事情,想买什么东西、不想买什么东西,他们有自己能够说了算的需求”,这同样是老人感受到自己的重要性,被尊重和被需要的需求。</p> <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37, 35, 8);">我们能为老人做什么?</b></p><p class="ql-block">“健全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充分发展、医养有机结合的多层次养老服务体系”,这是国家和社会层面的宏观规划。作为家庭成员,我们能为老去的服务和身边的老人做些什么?</p><p class="ql-block">很多老人喜欢讲自己“过五关斩六将”的故事,“败走麦城”从来都是压到心底,这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很多故事听了很多遍“听到耳朵起茧”,老人一开口就不耐烦的打断或毫无诚意的敷衍,会让老人觉得陷入自卑和无用的伤感情绪。能每次保持“未听过”的新鲜感是“学会倾听”的第一步,愿意给予老年人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表达自己的观点、感受和经历,不打断、不急于评判,真诚的聆听他们的故事和心声。即使不能常伴身边,也通过电话、视频等方式保持密切的联系。</p><p class="ql-block">适当地学习和了解老人成长时期的一些特定历史事件、社会文化背景,有助于理解他们的思维方式。在更多了解之后,才会更客观地洞察他们所经历的时代背景、生活环境和社会变迁,养成“换位思考”的方式,理解他们说话的逻辑。</p><p class="ql-block">陪老人旅行,一起做家务,在共同的经历中慢慢体会他们的行为,慢慢修正他们一些不好的想法,家庭成员之间的坦诚和分享,才能不断增进互相的信任和了解。</p><p class="ql-block">尊重老人的生活经验和智慧,人生忆将每次为老年人撰写人生回忆录的过程当作一次学习和成长的过程,采访和交流拓宽了我们对老年人群体的认知,也引导我们理解那些关于“老去”的人生疑惑。与不同的老年人互动,和老年人聊天是一件有意义的事,同时也是很有意思的事。</p><p class="ql-block">人不应该只关注自己的巅峰时期,下降阶段同样重要。更具同理心地看待老年人在身体上的变化,人都会老,在他们行动不便时伸出援手给予搀扶;在与他们交流时放慢语速,习惯他们的慢节奏和重复;在他们忘记事情时,给予安慰和提醒。</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span></p><p class="ql-block">其实“老去”并没有固定的模式遵循,有些老人追求不一样的人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越活越年轻;也有老人辛劳半生,享受当下的闲适安逸。<b>尝试从未试过的人生体验,都是老年的“新生”。</b></p><p class="ql-block">人生本就由不同阶段组成,每个阶段有各自的状态和精彩。</p><p class="ql-block">就像夏去秋来,西瓜走了,还有酸甜的石榴,美好的事物从不曾间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