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晚与观众的距离

看看

  除夕夜,央视新春联欢晚会,带着众多百姓的热切期盼,伴着欢天喜地的锣鼓声声拉开了帷幕。   随着科技进步与发展,近些年的现代舞台造型,尤其灯影效果,越来越现代化,美轮美奂,渲染气势。整台晚会,貌似无法更改的公式下,按部就班地演绎着。   暂且不说春晚内容,仅就其承载整台春晚内容的形式来看,越来越多的场面更像是大型史诗般的场景,这不能说不好。   不过,只是觉得如今的春晚舞台,越来越如夜晚天空中绽放的礼花,更多的是耀眼炫目,光鲜亮丽,虽可以一饱眼福,却缺少暖人的温度,而与受众的距离渐行渐远。   或许年龄大了怀旧,总觉得刚开始春晚时的春晚才有意思,喜欢80、90年代那“飞入寻常百姓家”的央视春晚。那时春晚舞台虽小,但它好似一个大家庭,与每家每户小家庭的距离拉得很近很近。   在这万家灯火中呈现的春晚,能否走进千家万户,深入百姓,是同受众只要求“别离开饭桌前”这样一个基本诉求的审美要求分不开的。   我们常说,春晚是一道“年夜饭”,这怎么理解?若是远离了饭桌,就失去了“年夜饭”团圆的味道。 <p class="ql-block">  至于春晚好还是不好,现在少有人关心评价,为什么?就是听不进观众的建议!如今在很多事情上,都与以往不同,民间少有议论,更无评说。</p>   春晚这台戏,就是要在除夕夜给千家万户带来欢乐。若只注重舞台规模,自然会产生脱离“家庭式”的距离感,就会少了贴近百姓的温度而离开百姓,失去春晚意义。   春晚这台戏,更多在于它的内容,而非形式。其内容关键在于,或是百姓切身感受的喜闻乐见的故事,或是百姓切盼解决的热焦难点问题,这样的拉近百姓距离的内容。   春晚这台戏,还需重视一个“戏”字,要把戏中的戏份唱足。其演戏要有主、次角色之分,一旦成了名家名角的,这台戏就不该少了他们。假如一台戏的主角今天是这个,明天是那个,后天又一个,没有个主次之分,一定不会有观众愿意欣赏。   为什么这些年春晚的观众越来越少?曾经的受众不愿意再看了,年轻人更是不屑一顾。   其实,作为观众总还是“那么多人”(如同如今的粉丝)的人数,切记这是最为基本的受众,晚会就该围绕这些人制定内容,离开这些人另寻其他,我觉得就是愚蠢,虽然总还会有新的年轻观众的不断补充注入;   而相对于观众的演员,则总还是“那么少数”的人数,虽然也总会有新的年轻演员的成长来壮大演员队伍,但是相比较之下,受众认可和喜爱的大抵不过还是“那么少数”的人数居多。   名家名角及其演绎的经典名曲,为什么总能打动观众而产生共鸣?就在于流传百世而经久不衰的本身,这也就是打动观众、产生共鸣的根由和根据所在。   名家名角、经典名曲,就该是春晚这台戏的台柱和主戏,即使“原汁原味”的再现,受众也是百听不厌、百看不烦的。   可否来个名家名角悉数登场亮相,全力打造出一个“全新”的春晚之最呢?这样做或许有一定的难度,给央视春晚组委会提出了难题。   当然,春晚还是要有新人参与的,尤其那些游曳在民间的高手。“新人”可以给一台晚会带来新的活力和新的看点,虽然说仅凭借新人是难于打造出崭新春晚的。   然而,所谓的“新人”,大多已不在于“新”,并非只因没上过央视春晚、第一次在春晚舞台露面的演员才叫“新”,其实,他们之前就业已名声大噪,而被广大受众认可所熟知,并于喜爱之中了。   新老交替的自然规律也好,新陈代谢的自然法则也罢,如其新人使用最多也不大可能超过整台晚会演员的三分之一份额,因为春晚的举办,说白了就是一台戏,演戏就有主、次角色之分,一旦成了名家名角的,这台戏就不该少了他们。   一台春晚如何让它亲民,拉近与百姓间的距离,而让它与百姓走得更近?无非形式和内容,当然了主要还是在于其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