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但凡房屋,便有门窗。门,供身体出入,终受时空局限;窗,供灵魂来往,却可渺无边际。这便让窗比门似乎更多了几分闲情与诗意。</p><p class="ql-block"> 我家的书房,亦开有一扇窗。不过一米来宽,最为寻常的金属推拉玻璃窗,上面垂着一帘轻柔的白纱。窗下置一案,一灯,几本闲书,窗外是湛蓝的天空,苍绿的竹林与花园......我不太喜欢出门,却最爱在这窗下闲坐。或伏案读书,或举头望月。任花开花落,流年飞渡⋯</p><p class="ql-block"> 我爱极了凌晨五点的光阴,那亦是我每日晨起的时刻。</p><p class="ql-block"> 若是隆冬,趁着天还没亮,我便起身。梳洗,烧水,煮茶,再倚窗而坐......比起冬日被窝的温暖,我更贪恋那一大片只属于自己的静谧时光。不打扰别人,亦不被别人打扰,仿佛一个人置身于旷野,无忧无虑,自在逍遥。冬日的清晨,天地尚未醒来,明月悬于西窗,世界尤如一片薄脆又透明的冰。因为天光尚早,窗外不见人影,亦无人声,清心随性,安然闲坐,便仿佛能听到天地沉睡时均匀的呼吸声。风起、叶动,万籁、俱寂,而自己早已与天地融为一体,同呼吸,共血脉,乘风而去,自由飞翔。</p> <p class="ql-block"> 若是仲夏,虽然晨光熹微,但太阳还没来得及现身,天地万物仿佛都镀上了一层冷蓝色的光影。飞鸟繁花热烈地绽放,它们毫无保留地展露着这个世界无穷的生机与活力。这时候,我常常穿一身干净的布衣,摇一把蒲扇,再用银簪束发,开卷读书。“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大音希声,天籁齐鸣,是另一种形式更为高级的安宁。如同一个人沉浸在乱花迷眼又翰墨飘香的文字里。书,是心灵之窗。打开书页,便仿佛堕入了红尘飞扬的最深处,闭目,静思,再轻轻地伸出手,直抵人心。</p><p class="ql-block"> 人间冷暖,天地辽阔。一扇窗,可见天边云卷云舒,一本书,方知人间潮涨潮落。风花雪月,原本寒凉,这世界是因为有了人,才有了温暖。我一直觉得,人间最大的智慧莫过于有情,最强的力量莫过于温柔。譬如阳光雨露,春来秋去。</p> <p class="ql-block"> 我尤其喜欢读一些历尽岁月磨砺的经典的旧书。仿佛风景似曾相似,却终又脱胎换骨。一本旧书,如同一个老去的故人,明如玉,皎如月,经得起世人的一读再读。</p><p class="ql-block"> 早已不记得是我第几回读《西游记》。只记得那是一个初春的清晨,窗外淅淅沥沥地下着雨,轻柔地雨点敲打着碧绿的芭蕉,令人觉得细雨如柳,岁月情长。我翻开书,用手指轻轻地抚摸着洁白的纸页。一字一句,玲珑剔透,如珠玉在手,满目明澈。悟空、悟能、悟净......突然,我只觉得风吹帘动,云开雾散。唐僧师徒四人,或许根本就只是唐僧一个人!而悟空不过代表了理想,因为理想必须纯粹,所以要悟空;而悟能不过代表了欲望,因为只有回归到最为本质的能,才会最大化地消除欲望,因此悟能又名八戒;而悟净大抵代表了一个人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供养吧。所谓净,无非苦行僧的极简......唐僧一路西行,降妖伏魔,终于取得真经。究其根本,或许他只不过是在这风雨飘摇的十万八千里路上,学会了与自己相处。所以,悟净、悟能,而终于悟空了吧!</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惟有学会了与自己相处,方能温柔地拥抱全世界!</p> <p class="ql-block"> 当天光渐亮的时候,我开始为家人洗手做羹汤。若是暮春,金色的阳光已落满大地,天地灿烂,岁月熔金。若是清秋,晨风婉转又轻柔,萎黄的落叶随风飘落,让人觉得天空那么澄澈高远,清新又明净。</p><p class="ql-block"> 我的灶台,只是明窗之下一只极小的磁炉,点火,洗米,熬粥,新年里刚刚收获的稻米,在银色的锅里翻卷出特有的清香。一粥一饭,一蔬一果,本是寻常,可是经了人手,上了心,用了情,便觉得人间至味,莫过于这最为简素的粗茶淡饭,一日三餐。有时候我会想,很多很多年以后,或许我已老得不成样子,或许早已不在人世,孩子们会不会也像今天的我这样,独自临窗,追忆似水流年,然后低叹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p><p class="ql-block"> 一个雨后初晴的夏日的黄昏,窗外小池碧水微澜,红莲初绽,劈头便想到了苏东坡的诗:“水风清,晚霞明,一朵芙蓉,开过尚盈盈。”这朵初绽的莲,如一个明媚的少年,悠然立于清凉的晚风之中,那般风姿绰约,端然明静又不染纤尘。枕着这一盏莲的幽香,不知不觉,我竟安然睡去。直至清晨醒来,猛然想起昨夜的莲。起身,披衣,立于窗前......不过一夜之间,只见那莲竟然从花至蕊,尽数凋落,惟留碧绿的莲蓬,如陌上公子,遗世独立。</p><p class="ql-block"> 莲是盛开在瑶池里的佛前之花,花开悄然,花落安然,该来时来,该走时走,像极了人间的圆满与寂灭。</p> <p class="ql-block"> 风凉如水的秋夜,正在窗前读书,突然停了电,周遭瞬间漆黑。索性抬头遥望天边明月。没有了万家灯火、霓虹璀璨,反倒衬托得窗外明月如霜,天地寂然。想起千年前,李义山,同样是在这巴山渝水之间,秋夜西窗之下,将万千愁肠,吟成了一句温柔了千年的诗:“何当共剪西窗烛?”而今夜的明月,是否亦是对这苍茫的千年的时光一次深情的回响?</p><p class="ql-block"> 夜已深沉,落叶无声。远方,对面楼的窗口亮起一盏温柔的灯。不知道千年以后,是否还有人,立于这夜色未央,是否还有人,可共剪烛西窗......</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