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滋味少六十 第十章 </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雏鸣</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四十八</b></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直以来,.党的各级组织非常重视在人民群众中,特别是在青少年中进行社会主义,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艰苦奋斗思想教育。工业学大庆,农业学大寨,全国学解放军已蔚然成风。黄继光、董存瑞、雷锋、焦裕禄等英雄模范是人民心中的偶像。</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风华中学是松北市农村重点中学,除了在课堂教学上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外,开展各种活动上也很积极。请战斗英雄、劳动模范、著名歌唱家来学校做报告,参与活动,以此激发学生的政治热情,提高学生的思想认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大约是在三月份,市里放映了一部很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影片叫《年轻的一代》。不知是什么原因,该片的放映场次很少,在松北只能停留很短的时间,然后就要流转外地,市委宣传教育部门要求农村中学派代表观看,然后回学校宣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风华中学把这个任务交给了文亮。</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亮骑着自行车走20里地到市内电影院,看完了电影回到学校,下午就在学校礼堂做影片观后的讲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文亮以他记住的电影主题歌,开始他的宣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电影讲述了几个上海毕业生来到艰苦的边远地区对待生活,友谊,爱情和事业的故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肖继业是上海地质学院毕业生,他满怀革命热情来到青海高原工作。在一次作业中,不慎砸伤了腿,领导让他回上海参与地质报告审批答辩,并了解离队半年没有归队的林育生的情况。</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林育生是烈士遗孤,和肖继业是同学加战友。因害怕艰苦生活,以看病为由返回上海。之后,他伪造疾病证明不肯回青海,还在其恋人的毕业去向上,出回避艰苦奋斗的点子。</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林岚是林育生的妹妹,活泼上进的她与青海回来的肖继业一起做哥哥的思想工作,共同的革命理想让林岚与肖继业相爱了,最终林岚也奔赴祖国最需要的地方。</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林育生的爱人夏倩如没有回避艰苦奋斗的意见,反而积极做林育生的工作。</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老革命林坚是上海某厂厂长, 林育生不知道林坚不是自己的亲生父亲,一直以为痛爱他的林坚是自己的生父。</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林坚痛心养子的行为,用林育生亲生父母英勇就义前留下的遗书对其进行教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亮讲得绘声绘色,有时还进入角色,用人物的表演和声调来演讲。</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在讲到林育生要偷着去买一件价值148元的裤子时,林坚气愤的说:“我今天打你个148!”文亮模仿的身姿表情及讲话声音很逼真,令台下的同学报以热烈的掌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亮用林岚奔赴边疆时的告别演说来结束自己的讲演:</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爸爸妈妈再见,老师同学们再见了!我们离开你们,就要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去,像种子撒在大地上一样,我们要在那儿生根发芽开花结果,再见了,我们走了,我们带着你们的希望和祝福去创造美好的未来,再见!”讲到这里,文亮干净利落的结束了自己的讲演,快速的走下了讲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台下的同学们对文亮的讲演产生了热烈的反响,掌声持续了许久。</span></p> <p class="ql-block">“是那山谷的风吹动了我们的红旗,是那狂暴的雨洗刷了我们的帐篷……”文亮以轻轻地唱着电影主题歌,开始他的宣讲。</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青少年的思想是活跃的,他们在接受教育的同时,头脑里的许多思考也反馈出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亮他们讨论问题的圈子很快就形成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天,下一年级的文长路同学碰到文亮,两个人很快就说到了一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长路问文亮怎样交朋友,怎样读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亮说,我说的不一定对,朋友不是交的,是碰的:有的是志同道合走到了一起,有的是兴趣爱好相同走到了一起。</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长路说,是的,鲶鱼找鲶鱼,嘎鱼找嘎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亮说,对,就是这么一回事。有时候刻意去交朋友,未见得能交上,交上了也未见得能走得长。</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两个人讨论起来,说交朋友不一定是亲人近人,也不一定是同乡同学,也不在于山盟海誓……你看古代有一个砍柴人锺子期,能听出琴师俞伯牙在山野弹出的琴声是“高山流水”之意,他们虽然没有见过面,但却成为知音,成为神交s。而尽管在同一师门下的孙膑与庞涓,虽然拜过把兄弟,但后来却成了仇敌。</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亮说,交友学问深去了,不是义结,不是神交,很难交上真正的朋友。</span></p> <p class="ql-block">不是义结,不是神交,很难交上真正的朋友。</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两个人又谈起了读书。</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长路说,我读书都是看热闹,找乐趣儿,看这些没用的书能看下去,可看有用的书,比如知识性的,工具性的,我就看不进去,看一会儿就累……</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亮说,我也是,这很正常。不过,文长路,我有点好为人师了,我认为看热闹,找乐趣的书也有用。有名人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不是坏书,烂书,低档次的书都可以读,开卷有益嘛!</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长路说,《红楼梦》能读吗?它可是禁书,现在市面上找不到。</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亮说,谁说是禁书?毛主席还看《红楼梦》呢,毛主席说《红楼梦》不仅当做小说看,还要当做历史看,还说不看三遍,没有发言权,毛主席竟看了五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亮接着说说,说它是禁书,只是限制青少年读,我看越是限制越要读。我那儿有一部,改天我给你拿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就这样,文亮和文长路有了共同的话题,成为了朋友。</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很快,除了文亮和文长路以外,文亮班的语文课代表赵魏学,班长白凤山,“大人物”徐剑,文亮同桌王振清,小作家姚远,文长路的朋友蒋春仁等,经常三五成群的汇聚在一起。大家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点海阔天空的味道。</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例如“右派”为什么多?“右派”是阶级敌人还是犯了错误的人?我们风华中学竟有四名“右派”,他们的教学水平都很高,怎么“右派”都是能人呢?</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再比如,为什么国家不多盖些学校,让更多的农村孩子都能读上中学?那样的话,升学率总不该是现在这个样子吧?</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再比如,为什么不能从政策上保证大幅度地缩小城乡、工农差别?农村还是挺穷的,农民生活不如城里工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你简直不会相信这些十七八岁的初中生,一旦放开他们大脑的闸门,思考的波涛就会汹涌奔放。</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再比如,苏联和咱们中国掰交了,仅仅是道义上的分歧吗?有没有权利上的斗争?有没有国家利益上的斗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战争能打起来吗?苏联会打中国吗?等等,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尽管同学们的议论有的有时偏激,可能他们只看到支流,没有看到主流;有的只强调局部利益,没有注意国计民生发展的整体平衡和长远发展布局;只看到局势或者形势的表面,没吃透风云变幻的实质,等等。</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但是,能够拓展开大视野,进行独立思考,这对身上还有泥巴的农村孩子来说,不能不是绝大的进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那天文长路的朋友蒋春仁同学提了一个问题:“人,可以做到大公无私吗?”他认为“自私”是人的天性,做到无私的人不多。</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小作家姚远说,大公无私,除非伟人能做到,圣人能做到。提倡“大公无私”是一种美好的理想。但有的人有时为了获得更大的“私”,也可能“公”上一把,“公”上一时,但最终还是为了捞取更大的“私”。</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这个问题好像应该这么说”,大人物徐剑抢过话,他说,“私”是剥削阶级的思想核心,这个问题必须用阶级分析的观点看,否则容易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只有马克思主义的公私论才是正确的。</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我的天,大人物这是哪来的宏论?</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亮也说了几句,他说,人首先是动物,然后才是人。如果人还停留在动物时代,几个饥饿的“人”遇到一块蛋糕,肯定是谁先抢到谁先吃,不存在“大公无私”的思考。同样,寒冷得几乎要冻僵的几个“人”,山洞里只有一块羊皮,谁来披?肯定不会让来让去。之所以这样,是因为他们还不是完全的人。人类不断进化,开始有了“公”“私”的概念,于是,即使是封建社会的早期也有“大公无私”的提法。“天下为公”绝不是只有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过的口号,更不是只有无产阶级革命家才有的倡导。</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文亮还说,毛主席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不是提共产党人应成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我认为其中“纯粹的人”是核心。什么是纯粹的人,就是彻底脱离了动物生存的低级欲望,这样你才能脱离低级趣味,你才能高尚,你才能为他人着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同学们说,鞠文亮的蛋糕论,羊皮论还真有点耐人寻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未完待续)</span></p> <p class="ql-block">感谢网络图片。</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