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冠超,1964年出生,1990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艺术摄影系,是国内著名摄影师和行为艺术工作者。 他曾任《中国国家地理》杂志社艺术总监,多次随中国极地考察队深入南北两极,并将京剧脸谱带到了南极。 薛冠超不仅是极地探险的先驱,还是国内采用古帆船航海的第一人。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初见“封舟号”</span></p>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4日傍晚,在浏河口,我和《龙江船厂志》作者李昭祥的后人李吉华先生一起登上了这艘“封舟号”仿古帆船。这艘船长35.18米、宽7.2米,满载吃水2.6米,排水量230吨,最宽处7.2米,采用波罗格木材,船舶结构采用传统水密隔舱技术。今年5月完工,是国内唯一可进行大洋航行的三桅仿古帆船。</p> <p class="ql-block">25米高的桅杆上飘扬着“郑和下西洋”的旗帜,仿佛诉说着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丽篇章;船头两侧的大“鱼眼”似乎在祈求“海商之路”的平安与繁荣。</p> “封舟号”采用传统的升降舵,并配有辅助柴油动力推进系统,和污水处理设备。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封舟图</h3> 薛冠超解释道,“‘封舟’是供册封使臣专用的船,是中国古船图谱中记载最明确的官船。我们研究了上百艘古船,由几代传承的木工师傅遵循古法,耗时3年完成这艘船。‘封舟号’的复原是古船技艺传承的典范。”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封舟号”的故事</span></p> 薛冠超这艘“封舟号”仿古帆船,正在筹备2025年郑和下西洋620周年航海日纪录片的拍摄工作。 他告诉笔者,船体结构为三层主甲板、两层舱室,上层舱室被定义为“宝船博物馆”,此次纪录片的主要拍摄场所之一。 薛冠超团队从各地收集了不少物品,还有一些在复原过程中融入了特殊工艺,比如航海中精准定位、判断时间的古罗盘和牵星板,是团队特地在宜兴找专人打造的,融入了紫砂制作的工艺,成为了文创产品。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古今辉映</span></p> 今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一周年。薛冠超认为,“郑和下西洋促进了当时的文化交流和国家往来,在当今共建‘一带一路’中仍然能看到郑和下西洋的积极影响。”这让他萌生了以郑和七下西洋为主题拍摄纪录片的想法,从文化、旅游、研学等角度重构这一历史记忆,让人们重温“郑和时代”、感知“郑和精神”。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2004年的薛冠超</h3> <h3 style="text-align: center"></h3> 2004年,薛冠超曾乘坐“绿眉毛号”仿古木帆船,与20名考察成员一起从浏河出发,重现郑和下西洋的壮举。“当年,我们‘重下西洋’在16个港口停靠,用实际行动致敬郑和的伟大壮举。” 时隔十九年,再次乘坐仿古帆船重回浏河,薛冠超希望通过拍摄纪录片的形式,讲述郑和七下西洋、开辟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让更多人感受“郑和精神”,“浏河是郑和下西洋的起锚地,我们希望在展现浏河600多年岁月变迁的同时,助推当地文旅产业发展,让更多人因为这部纪录片而想来浏河看一看。”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span style="font-size:22px;">结语</span></p> 薛冠超和他的“封舟号”仿古帆船,不仅是对古代航海文化的再现,更是对历史和精神的传承。在“一带一路”新时代背景下,这艘能够真正航海的中国传统帆船的活标本,兼具实用价值和历史意义。“封舟号”承载着中国古代航海和造船的厚重历史,继续讲述“海上丝绸之路”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