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也是秋天的第一个节气,标志着孟秋时节的正式开始。在每年的8月7日或8日,当太阳到达黄经135°时,我们就迎来了立秋节气。<br> 今日立秋。<br> 不管是绿肥红瘦的江南,还是大漠孤烟的塞北,各有秋景,各有千秋。情由境生,境随心转,有人在秋天感到悲凉和凄美,有人感受到的则是波澜与壮阔、大气与磅礴。<br>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睹落叶而悲伤,感秋风而凄怆”,大多数古代诗人将悲情愁绪与草木摇落、万物凋零的秋景联系在一起,悲秋这个传统主题经历数千年的发展、嬗变和积淀,从无意识到有意识,从个体意识到群体意识,最终形成独具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悲秋”文学意识。<br> 对秋的描写,早在《诗经·小雅·四月》“秋日凄凄,百卉具腓”和《楚辞·九章·抽思》“悲夫秋风之动容”等辞句已初现悲秋端倪。战国时宋玉《九辩》云:“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杜甫《咏怀古迹五首》其二诗云:“摇落深知宋玉悲,风流儒雅亦吾师。怅望千秋一洒泪,萧条异代不同时。”此后,“宋玉悲”成为古代文人的悲秋情结的代名词。宋玉之后,古代文坛咏秋的诗词赋作不计其数。悲秋者创作的诗词,常常借秋色、秋景、秋声、秋叶、秋风这些具体意象,表达羁旅之思、老病之哀、黍离之悲、家国之痛,字里行间流淌着一种悲天悯人、忧世伤生的大感喟、大悲哀。<br> 图为宋玉像。<br> 悲秋情结是古典诗词吟咏秋景的主基调。在诗句中每一触及节令之秋,诗人往往会不由自主地隐喻人生之秋,透着一种苍凉之感。赞美秋天的诗人与诗句寥若晨星。<br> 当然秋天并非只有一种颜色,也并非只有一种情感。古代文坛绝非没有不同的声音与格调。唐代诗人王维在《山居秋暝》中把秋天的傍晚写成“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很是明净,一点也不暝暗,而且在诗的最后以“随意春芳歇”一句,把秋天的傍晚写成芬芳的春天。李白写过悲秋的诗“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相思相见知何日?此时此夜难为情!”但他也曾公然反对悲秋:“我觉秋兴逸,谁云秋兴悲?”一开头就和离愁别绪唱反调:秋的感兴是“逸”,飘逸,潇洒。刘禹锡的《秋词》诗云:“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一扫低迷悲凉之气,充满乐观昂扬的主体意识,变悲叹秋意为盛赞秋景,开辟了昂扬向上的新意境。南宋杨万里对秋景的态度与刘禹锡如出一辙,他的《秋凉晚步》写道:“秋气堪悲未必然,轻寒正是可人天。”<br> 图为刘禹锡画像。<br> 毛泽东主席是一位伟大的诗词大家,一生中至少写过150多首诗词。<br> 秋天是大自然打翻的调色盘,色彩斑斓,令人沉醉。秋天,是五谷丰登硕果累累的丰收的季节,是秋风扫落叶的战斗的季节。在春夏秋冬四季中,毛主席对秋天情有独钟,写秋景可谓气势磅礴,胸襟开阔,意象万千。他写于秋季并以秋景秋色入诗入词吟咏秋天的有《沁园春·长沙》《釆桑子·重阳》《清平乐·六盘山》《五律·喜闻捷报》,而多首诗词中都有借喻秋天景物以言志、言事的辞句,如《七律·和柳亚子先生》“饮茶粤海未能忘,索句渝州叶正黄”、《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剑南歌接秋风吟,一例氤氲入诗囊”和《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正西风落叶下长安,飞鸣镝”等。<br> 除《沁园春·长沙》《采桑子·重阳》等诗词专门吟咏秋天之外,毛主席诗词还有很多辞句含有颂秋的意象,不同凡响,耐人寻味,充满生机与活力,绝无哀婉与悲情,足以使千古文人的悲秋文字黯然失色,展现出异样的风采和神韵。分析这些意象,我们不难得出结论:毛主席对待秋天、秋景、秋色、秋风的态度始终如一,都摆脱了悲凉之意,要么不同于古人的悲秋,要么都高于古人的颂秋,体现了他的博大胸襟、伟岸人格、斗争豪情和乐观精神。<br> 毛主席打破肃杀哀婉的文人悲秋传统,高扬古典诗词中微弱孤寂的赞秋情愫,展现了辽阔豪迈的艺术境界,彰显出豁达激越、超凡脱俗的人格魅力。例如《沁园春·长沙》是一篇游故地而观秋景、忆同窗而思往事、励斗志而抒豪情的壮美词章,写秋景而不衰飒,忆往事而不惆怅,纵横捭阖,大气磅礴。特别是身处逆境时写的《采桑子·重阳》,有沉郁的思索,但绝无怨天尤人的牢骚与哀叹。“战地黄花分外香”,将诗词的主题升华为对革命战争的礼赞。“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充满着“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的战斗激情。<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沁园春·长沙</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二五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独立寒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湘江北去,</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橘子洲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看万山红遍,</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层林尽染;</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漫江碧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百舸争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鹰击长空,</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鱼翔浅底,</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万类霜天竞自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怅寥廓,</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问苍茫大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谁主沉浮?</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携来百侣曾游,</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忆往昔峥嵘岁月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恰同学少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风华正茂;</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书生意气,</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挥斥方遒。</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指点江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激扬文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粪土当年万户侯。</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曾记否,</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到中流击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浪遏飞舟?</div> 1925年2月,毛委员回到韶山开展农民运动。8月,湖南省长赵恒惕电令湘潭县团防局逮捕他,他从韶山到了长沙。9月上旬,毛委员奉命赴广州参加国民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离开长沙前夕,他重游橘子洲头,面对如诗如画的秋色和汹涌澎湃的革命形势,回忆过去的峥嵘岁月,不禁心潮起伏。<br> 寒冷的秋天,青年毛泽东独自伫立于寒气袭人的萧瑟秋风中,见湘江经过橘子洲头向北流去,面对万千山峦被层层枫林染成了鲜艳的红色的美景,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于是,他纵笔写下了《沁园春·长沙》这激浊扬清的文字!<br> “寒秋”一词给人一种寒气扑面、秋风凄厉之感,既点明了青年毛泽东到达长沙的时间,又暗示了当时军阀混战社会黑暗的现实,更是青年毛泽东对自己生命处于危险之中的切肤感受。但是,“为有牺牲多壮志,敢叫日月换新天”的革命者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顶天立地,是压不垮的。<br> 毛主席的诗词里有不少佳句提到花、草、树、木,有泛指,有特指,有比喻,或抒发雅兴闲情,或表明赏心悦目,或借此怀德明志。在毛主席笔下的橘子洲,有漫山遍野的红枫树,有碧绿的湘江水,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本应肃杀的秋天,万物却充满了勃勃生机。但是这首词并不是一首单纯写风景的词,毛主席写“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既见树木,更见森林,既有个体,更有群体,是“虚实相生”的写法,更多还是在内心深处的“风景”上着墨,除了写秋天枫叶漫山的景象,也是在暗示长沙当地的农民运动,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红旗插遍了千万座峰头。这充分体现出毛主席的宏观视野和豪放个性。<br> 面对如此多娇的祖国河山,反观军阀混战的残酷现实,迫使青年毛泽东在怅惘中从内心深处发出“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一气壮山河的诘问。这既是对宇宙苍穹的质问,也是对现实人生的严峻挑战,对当时不合理社会的强烈否定。与寻常所谓的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迥然不同,这一诘问集中体现了诗意、诗情、诗味、诗美,流淌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深刻感受,凝聚着他对国家前途、民族命运、百姓疾苦的深深忧虑。这样的内心感受,超越了古今中外一切从个人出发的名利意识,显示出高尚的、纯粹的、真正的崇高美。<br> 词作中最美的秋天风景,其实是指毛主席在风华正茂的少年时代,与同学一起在橘子洲上挥洒“书生意气”,指点江山,谈论家国大事。<br> 《沁园春·长沙》是毛主席的一篇力作,是一篇游故地而观秋景、忆同窗而思往事、励斗志而抒豪情的壮美词章。纵观全首词,写秋景而不衰飒,忆往事而不惆怅,写景、叙事、抒情、议论都紧紧系于变革现实的思想主线,浑然一体,一气呵成,大气磅礴,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词中景物之壮丽、人物之英俊、事迹之卓绝、情感之豪迈,四者格调一致,相互辉映,建构浑成,淋漓尽致地表达了一个世纪伟人的临秋情怀。整首词意境雄伟瑰丽,革命理想崇高。吟之,其情动人,思之,其理感人。<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江月·秋收起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二七年九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军叫工农革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旗号镰刀斧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匡庐一带不停留,</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要向潇湘直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地主重重压迫,</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农民个个同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秋收时节暮云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霹雳一声暴动。</div> 图为毛体书法家李明作品。<br> 《西江月·秋收起义》赞颂秋收起义,是一首带有“诗史”风格的词,无论是对毛主席个人的创作生涯而言,还是对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历史而言,它都同样具有非凡的历史意义。<br> 秋收起义是毛主席生平直接领导发动的第一次军事斗争;同时,本词也是毛主席生平创作的第一首“军旅词”。这首词最早非正式地发表在《解放军文艺》一九五七年七月号,是在一篇评论毛主席诗词的文章中提供的;1986年被收入《毛主席诗词选》的副编,正式面向社会发行。<br> 1927年8月7日,面对国民党反动派背叛革命,疯狂屠杀共产党员的危急局势,中共中央在汉口召开紧急会议,制定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总方针。会后,中共中央派毛委员改组中共湖南省委、发动湘赣边界的秋收起义。9月9日,驻在修水的原武汉政府警卫团(团长卢德铭是中共党员)、安源煤矿工人、平江和浏阳农民义勇军联合举行秋收暴动。毛委员当时在铜鼓指挥平江、浏阳农民义勇军。暴动队伍计划先攻克平江、浏阳,然后从南北两路包抄长沙,但在平江、浏阳先后失利。19日,队伍退至浏阳文家市,毛委员说服众人向江西萍乡撤退。毛委员根据起义部队受挫的实际教训,提出把革命工作的重心由城市转移到敌人统治薄弱的农村去。29日,部队到达江西永新县三湾时,召开了前敌委员会议,对部队进行了著名的三湾改编,确定了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10月27日,毛委员率领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队伍,艰苦转战一个多月,行程4000多里,终于将红旗插上了井冈山,开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创建工作。毛主席从此走上了领导中国革命武装斗争的军事生涯。秋收起义的发动沉重打击了湘赣两省的反动势力,也由此揭开了中国革命斗争由城市转向农村,进行工农武装割据的序幕。<br> “秋收时节暮云愁”,“暮云愁”典出唐代诗人温庭筠《过陈琳墓》:“石麟埋没藏春草,铜雀荒凉对暮云”;宋代欧阳修《圣无忧》词:“珠帘卷,暮云愁,垂柳暗锁青楼”;元代赵孟頫《后庭花破子》词:“歌声起暮鸥,乱云愁”。“秋收时节暮云愁”,指傍晚的云雾带有愁色,象征反动势力气势汹汹,农民生活水深火热。秋收时节是农民收获的季节,也是催农民交租交税的季节。“暮云愁”,既反映了农民愁苦暗淡的心态,也是农民武装暴动之前严峻形势的反映。需要注意的是,“暮云愁”当中的“愁”,不是毛主席个人情感的“愁”,也不同于古代诗人笔下的“愁”,而是广大农民兄弟的“愁”。农民的“愁”不是因为秋景而产生的“愁”,而是因为不合理的社会制度所造成的。毛主席家乡韶山有一首民谣:“农民头上三把刀,税多租重利息高。农民眼前三条路,逃荒讨米坐监牢。”“地主重重压迫”的社会现象,是促使青年毛泽东投身革命,奋勇前进的直接诱因,也是他意欲彻底改变的社会现实。而随之而来的一句“霹雳一声暴动”,突出了“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的真理,农民武装革命以霹雳般的气势和摧枯拉朽的威力,开辟农民翻身解放、当家作主的新时代。<br> 毛主席领导秋收起义以后,从一位文人革命家,正式成为一位军事指挥家,开启了以后长达几十年的革命战争生涯。与此同时,他的诗词创作风格也因《西江月·秋收起义》的问世,发生了一个重大的转折与蜕变。此前的毛主席诗词,也写得心潮激荡、慷慨激昂,也在为中国的前途命运忧患与呐喊,它们更多的是抒发一种“书生意气”,展示了一个热血男儿的宏图大志和壮怀激烈,寄寓了一个革命志士对崇高事业的深邃思考和积极探索。那种“书生意气”与“马背吟诗”相比,无论在内容、题材还是风格上都存在很大的差异。《西江月·秋收起义》之后,毛主席诗词为之一变,诗风转入纪实,走向战争。战场硝烟不再是想象中的场景画面,而是他的生存状态,“鼓角”“炮声”“开战”“战地”“行军”“命令”“席卷”“枪林”“鏖战”“弹洞”,等等,这些用于描写战争的字眼,开始在诗词中频繁出现。毛主席军旅诗词,笔力雄健,是他亲历的战争风云的真实写照。他一面描绘战场的真实景象,一边抒发内心的情感,从最开始的刚健质朴、直抒胸臆,到后来的大开大合,豪放中不失浪漫主义色彩,成为讴歌人民战争的壮丽史诗,也是中国当代诗歌史上的精彩华章。<br> 图为油画《秋收起义》,由何孔德、高泉、冀晓秋、陈玉先于1973年创作,1975年被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收藏展出。<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平乐·蒋桂战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二九年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风云突变,</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军阀重开战。</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洒向人间都是怨,</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枕黄粱再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旗越过汀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直下龙岩上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收拾金瓯一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分田分地真忙。</div> 1928年3月4日,闽西革命根据地和苏区的主要创建者和卓越的领导人之一邓子恢在家乡福建龙岩参与领导龙岩后田暴动,建立闽西第一支农民游击队,开始了创建闽西苏区的斗争。<br> 1929年3月至5月,蒋介石与桂系军阀李宗仁、白崇禧之间爆发了战争。朱德、毛委员率领红四军利用这种有利时机,在赣南开展武装斗争和发动群众,进行土地革命,先后占领兴国、宁都、瑞金、于都、广昌等县。<div> 5月,邓子恢写信告知毛委员,因蒋桂战争,闽西的国民党军队进入广东攻打桂系,当地空虚。毛委员于5月下旬率军进入闽西,占领长汀城。5月至6月,朱毛红军再度入闽西,曾三下龙岩城。至此,以龙岩、上杭、永定、连城、长汀五县为中心的闽西革命根据地初步形成。眼见红军不断壮大,蒋介石急忙调集闽、粤、赣三省兵力,对闽西苏区和红军发动第一次“会剿”。得到蒋军进攻的情报,红四军主力先是向闽中前进,后又折返闽西苏区,连克溪南、漳平,使龙岩守敌望风而逃。与此同时,闽西特委组织游击战争,迫使赣敌、粤敌退守长汀、连城、永定。9月21日,红四军攻占上杭,继而攻占武平,永定守敌弃城而逃。敌人对闽西的“会剿”以失败告终。10月,蒋桂战争再次爆发。在这种形势下,朱毛红军第三次入闽,攻占上杭。至此,闽西革命根据地已拥有长汀、上杭、连城、永定、龙岩、武平、宁洋、漳平等地,数百里区域近百万人民获得解放,根据地各县普遍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开展了土地革命,革命力量得以发展。毛委员为这次胜利所振奋,也为革命前景所鼓舞,于是,《清平乐·蒋桂战争》这首词又在马背上哼成了。<br> 秋季,风起云涌,形态多变,以此比喻变幻莫测的时局,渲染了形势的突然变化,制造出一种浓重的气氛,十分形象地写出蒋桂之战给社会带来的动荡和混乱局面。全词体现了毛主席根据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国情,利用白色政权自相残害的分裂和战争,实行工农武装割据,建立和巩固扩大红色政权,通过军阀开战与革命力量空前壮大之间的内在联系,生动地表现了中国革命迅速发展的趋势,以及毛主席用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光辉思想。<br> 《清平乐·蒋桂战争》是首典型的马背诗词,记载了毛主席的革命战争岁月。1962年4月,毛主席将这首词连同其他五首词(《采桑子·重阳》、《减字木兰花·广昌路上》、《蝶恋花·从汀州向长沙》、《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渔家傲·反第二次大“围剿”》)录寄《人民文学》发表时,曾作了如下简要说明:“这六首词是1929—1931年在马背上哼成的,通忘记了。《人民文学》编辑部的同志们搜集起来,寄给了我,要求发表。略加修改,因以付之。”<br> 1962年5月,《人民文学》发表这首词时仅有词牌《清平乐》,亦无写作时间。不过,早在1959年人民文学编辑部就搜集到这首词,其传抄稿中词题为《进军福建》。词中“军阀重开战”句传抄稿为“宁桂大开战”,“收拾金瓯一片”传抄稿为“收拾张卢残部”。1963年12月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中,这首词已增补了词题“蒋桂战争”,标明写作时间是“1929年秋”。可见,毛主席对这首词也作了精心润饰和修改。<br></div>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采桑子·重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二九年十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人生易老天难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岁岁重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今又重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战地黄花分外香。</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年一度秋风劲,</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似春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胜似春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寥廓江天万里霜。</div> 《采桑子·重阳》是毛主席写秋景的脍炙人口的佳作,作于1929年重阳节,为当年阳历10月11日。<br> “悲秋”是中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而前人以“九九重阳”为题材的诗章词作,更借凄清、萧瑟、衰飒的秋色状景托怨情、兴别恨,少有不着一“悲”字者。毛主席写的这首词却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独步文坛。<br> 文人写秋,注重着力于写花写月,如菊花和明月,那是秋的特征。宋代诗人苏轼《江月五首(并引)》:“吾尝云:菊花开时乃重阳,凉天佳月即中秋,不须以日月为断也。”而写花最能体现毛泽东诗词风骨和神韵的,当属对于秋菊和冬梅的吟咏。“战地黄花分外香”中的“黄花”就是指的菊花。描写菊花的古诗不计其数,但将其和战争、战场联系在一起的为数不多。唐代岑参“遥怜故园菊,应傍战场开”表达思乡愁苦;清代陈维崧“好花须映好楼台,休傍秦关蜀栈战场开”表达厌战情绪;而唐末农民战争领袖黄巢“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则又杀气太盛。毛主席笔下的菊花在战地上绽放,饱经丹心热血抚育,更加馥郁芬芳。这是对革命战争的礼赞,流露出崇高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br> 1929年,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四军创建了闽西革命根据地。6月,红四军召开第七次党代会,会上由于领导者的意见不一致,关于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和建军的原则未能得到正确的解决,毛委员也未能继续当选前敌委员会书记一职,和贺子珍离开部队到闽西指导地方工作和调研土地革命运动。毛委员身处人生逆境,期间险遭疟疾亡命。<br> 1929年9月下旬,红军攻占上杭城后,毛委员从永定合溪来到上杭,指导闽西特委工作。在前往上杭城的路途中,面对川流不息的汀江、绚丽多彩的山乡秋色,又欣逢重阳佳节,触景生情,因成此词,并在住处临江楼写下了富有人生哲理意味和乐观主义精神的《采桑子·重阳》。他写了泞秋的战地风光,写得那么鲜明爽朗;他表现了对自然和人生的看法,表现得那么豪迈乐观。天空海阔,气度恢宏,使人读过以后,毫无感到肃飒之气,而会感到无限鼓舞!<br> 当年12月,红四军召开第九次党代会,毛委员重新恢复前敌委员会书记职务,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古田会议”。<br> 《采桑子·重阳》字浅意深,营造了一个恢宏开阔的艺术境界。诗词大家从大处着眼,从人生感悟落笔,摆脱了个人的荣辱得失,站在历史的、哲学的、人类的高度抒发他的壮志豪情,一扫凄凉寂寞之感。起笔引用他最喜爱的诗人李贺的“天若有情天亦老”,“人生易老”似有感慨之意,“天难老”等句则又展现了“慨当以慷”的大气。“战地黄花”可指重阳之时的遍地菊花,亦可理解为在战地随处可见的黄色子弹壳。奇特的想象给人以强烈的视觉想象和独特的艺术感染力。<br> 上阕从时令入手,着重写重阳菊花,从小处落墨,写得亲切有味。感天时,叹流年,托景物,抒胸怀,赋新意,寄深情。毛主席以胸怀宇宙、囊括四海的气度,含英咀华地歌颂战地黄花,歌颂革命战争。<br> 词的下阕是毛主席对秋景的描写,但又不是单纯描绘秋天的自然景色,而是更多地包含他的主观感受,洋溢着一种天高地阔的豪迈。他以欢乐赞赏的笔触挥写革命根据地的壮丽秋色。他打破那些感秋而伤愁的陈词滥调,创造出崭新的诗情画意,写出了革命家无比旷达的胸怀,显示出对革命前途的乐观和自信。<br>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年年秋风劲吹,秋季不会像春天那样万紫千红,嫩绿娇黄,香郁迷人,这是客观规律。但毛主席于“秋风”之后异乎寻常地用充满感情色彩的“劲”字,极写秋风扫荡酷暑、荡涤尘埃的巨大威力。秋风吹得很猛烈,全然不像春风那样柔顺和煦,只能“吹皱一池春水”。“劲”字写出了秋天强劲有力的个性,也透露出毛主席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他不像古人那样面对重阳秋光叹惋秋风萧瑟,感慨人生悲凉,而是以一个唯物主义者的艺术眼光,深刻感悟人生有限,宇宙无穷。<br> “胜似春光”,秋景比春光更美好。秋天具有双重特性,一边是成熟与丰收,一边是萧条与衰落。取前者,则志得意满;取后者,则凄凉悲切。古代诗人也有将春秋相提并论的,如宋代韩琦《重九会光化二园》“谁言秋色不如春,及到重阳景自新”;宋代秦观《处州闲题》“莫夸春光欺秋色,未信桃花胜菊花”。这种格调与刘禹锡“我言秋日胜春朝”和杨万里“轻寒正是可人天”格调接近、异曲同工。毛主席认为秋天胜似春光,和古代赞秋的诗人心有灵犀一点通。但毛主席不是悠闲自适的文人,而是豪情万丈的革命家,他看到的是革命的美好前景。按自然规律,秋天之后接踵而至的应该是冰冻三尺的严冬,他跳过这个季节,从思维逻辑上讲,比雪莱诗句“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的格调更加激越,更显得乐观豁达。<br> “寥廓江天万里霜”,这是对“胜似春光”的具体诠释。虽是绘景写实,却显胸襟宽广,大有“天高任鸟飞,海阔凭鱼跃”的壮阔之感。如果说“战地黄花分外香”是芬芳秀丽的近景,表达毛主席对战斗胜利的温馨心境,那么“寥廓江天万里霜”则是寥廓壮丽的远景,寄托毛主席对革命前途的美好遐思,余韵悠扬。“万里霜”的“霜”字,不是冷若冰霜的“霜”,而是秋色的代名词,是“霜叶红于二月花”的“霜”。霜是白的,但古典文学作品中却有“丹霜”“紫霜”“青霜”等提法,这就说明古人用的“霜”字并非指“霜”本身,而是指经“霜”变成各种颜色的草树之类,一个“霜”字包含了丰富多彩的秋天画景。如此看来,“万里霜”也不是白茫茫一片,而是五彩斑斓、各种色调都有,“万里霜”就是“万里秋”。毛主席选用了“霜”字,不仅出于押韵考虑,也是由于“霜”字既响亮又含义丰富。<br> 整首词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毛主席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br> 毛主席身处逆境时写的这首词,有沉郁的思索,但全然不见怨天尤人、愤然不平、消沉郁闷的牢骚与哀叹,呈现给世人的是热情、阳光、积极、乐观、豁达、昂扬、奋进的人生追求与洒脱心态。在表达人生感悟和革命豪情方面,《采桑子·重阳》一词独具神韵,别开生面,极富艺术魅力。在这首词中,毛主席从大处着眼,从人生感悟落笔,摆脱了个人的荣辱得失,站在历史的、宇宙的、人类的高度,以特有的胸怀、气魄和艺术眼光,营造了一个恢弘开阔的艺术境界,抒发了一个革命者的壮志豪情,谱写了一曲旷古绝伦的人生颂歌和人民战争的赞歌。<br> 这首词的原稿是下阕在先,先描写秋天的壮美和江天的寥廓,再感悟人生的短暂和宇宙的无限。毛主席进行修改时,将上、下两阕互易位置。采用这种“挪移法”之后,原先字里行间透出的抑郁情绪锐减,先抑后扬,境界变得更加开阔,更使人感受到生生不息的活力。<br> 据专家考证,这首词最早发表于《人民文学》1962年5月号,总题为《词六首》。原先上下阕是相反的,发表时毛主席把它修改调整为现在的顺序。同时将原“但见黄花不用伤”改为“战地黄花分外香”,这一更改凸显了毛主席对革命事业的自信和乐观的情怀。<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渔家傲·反第一次大“围剿”</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三一年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万木霜天红烂漫,</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兵怒气冲霄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雾满龙冈嶂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齐声唤,</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前头捉了张辉瓒。</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二十万军重入赣,</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风烟滚滚来天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唤起工农千百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同心干,</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周山下红旗乱。</div> 图为毛体书法家李明作品。<br> 1930年8月5日,蒋介石任命何应钦为“鄂湘赣三省剿匪总指挥”。自此从以前的各省“会剿”改为国民党中央政府领导下的“围剿”。10月7日,蒋介石占领郑州,胜利结束与冯玉祥、阎锡山的战争。12月7日,蒋至南昌部署第一次大“围剿”,纠集10万兵力,采取“长驱直入,分进合击”的方式,进攻赣南、闽西的红军根据地。毛委员采取诱敌深入的策略,于12月30日在龙冈首战告捷,歼敌9000余人,活捉敌前线总指挥张辉瓒,第一次大“围剿”就此结束。闻听前方捷报,毛主席喜形于色,遂在马背上吟成此词。<br> “万木霜天红烂漫”,写秋冬时节毛委员所领导的中央革命根据地万千枫林被霜打过焕发鲜亮的红色,一派火红,绚丽可爱,反映出根据地红红火火、生机勃勃的喜人景象,热烈地赞美根据地人民明朗欢快的生活和蓬勃高涨的热情,同时也象征着根据地已经完全成了“红区”。“红烂漫”形容红得鲜亮,红得火炽,真是“霜叶红于二月花”了。“万木霜天红烂漫”是写景,也是写情。它是根据地建设和发展的结果,是朱毛红军要努力捍卫的革命果实,也是“天兵怒气冲霄汉”奋勇杀敌的动力。“万木霜天红烂漫”这种秋景意象,表达了毛主席对根据地壮美河山的赞美,同时也激发了他与红军抗击国民党反动派的斗争豪情。<br> 红军战士不仅仅是一腔怒火冲云端,而且为了保卫家园在毛委员的亲自指挥下沉着迎战。词中第三、第四、第五句生动凝炼地再现了战斗场面,虽未正面详细描写激战情况,但毛主席凌云健笔先点出龙冈大雾暗示给读者一种他的一贯的“诱敌深入”伏击之的战略战术,然后是战士的欢呼声,最后进抵战局之结果,并干干脆脆地用一个具体细节指明活捉敌军前线总指挥张辉瓒,犹如王昌龄的“已报生擒吐谷浑”。而当时的情形也的确如此,毛委员亲自指挥红一方面军的一、三两个军团共4万人先是后撤,于12月下旬将敌军先头部队诱至根据地中部,紧接着于1930年最后一天在龙冈作伏击歼敌之战,一举击溃敌军并活捉张辉瓒及敌部9000人。新年伊始红军再度乘胜攻击,至1931年1月3日共歼敌军一半以上,迎来了第一次反“围剿”的胜利。<br> 本词上半阕是毛主席喜闻龙冈之战大捷的当晚一气写成的,第三句原为“唤起工农千百万”。而后在次年春,当他闻知敌人将结集更大兵力作第二次大“围剿”时心潮澎湃,起伏难平,遂一气补写出整首词的下半阕。完稿后他发现上下两阕都有“唤起工农千百万”之句,便将上半阕的第三句改为“雾满龙冈千嶂暗”。<br> 由此可见,此词上半阕写作战的胜利,下半阕却是再发强音以表第二次迎战之决心。<br> 战幕拉开,敌军又以双倍兵力卷土重来,滚滚狼烟遮没了半个天空,真有“黑云压城城欲摧”之势。面对重兵来犯,毛主席仍然满怀信心,运筹帷幄,最后三句一口气豪迈道出“唤起千百万劳苦大众,齐心协力,奋勇向前,那时红旗就会插遍整个中国”,同时也表明毛主席一贯的思想,即放手发动群众,人民战争,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等等。<br> 最后一行,毛主席活用了中国古代神话里共工头触不周山的故事。目睹胜利了的红军将士在龙冈的重山叠岭之下挥舞红旗欢庆胜利,毛主席想到了三千年前那位“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的氏族首领共工氏,在他眼中,被唤起的千百万工农群众每一个人都成了能使得“天柱折地维绝”的大英雄,这些大英雄们将与他一道砸碎黑色锁链建立红色政权。如果说这是他人民战争思想的萌芽,那么后来也正是他人民战争的光辉思想领导中国人民战胜了日本侵略者,打垮了蒋家王朝,建立了新中国。<br> 此词中出现了两组“红”字词组:“红烂漫”“红旗乱”。1930年底取得了第一次反围剿胜利,此时已是冬季,大雾笼罩,龙冈深暗,万木萧条,应该不会出现“万木霜天红烂漫”的情景,但在这里毛主席着意讴歌的不是山河形胜。小试牛刀即以弱胜强,以寡敌众,使他看到了“红色”的希望,喜悦之情难以言表,惟有“红烂漫”才足以把他在取得胜利后的欢欣之情浓缩于霜天之中的万木。<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忆秦娥·娄山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三五年二月二十八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西风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长空雁叫霜晨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霜晨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马蹄声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喇叭声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雄关漫道真如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而今迈步从头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头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苍山如海,</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残阳如血。</div> 《忆秦娥·娄山关》是毛主席写于1935年的一首慷慨悲烈、雄浑壮阔的词。<br> 此作通过在战争中积累了多年的景物观察,以景入情,情中有景,从内到外描写了红军铁血长征中征战娄山关的紧张激烈场景,表现了毛主席面对失利和困难从容不迫的气度和博大胸怀。<br> 这首词最早发表在《诗刊》一九五七年一月号。<br> 这首词题目中的娄山关又称娄关、太平关,建立在险峻的山峰之间,位于贵州遵义北大娄山的最高峰上,是贵州北部进入四川的重要隘口,离遵义城约60公里。娄山关地势极为险要,《贵州通志》说它“万峰插天中通一线”,是四川与贵州的交通孔道。此处群峰攒聚中通一线地势十分险要,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br> 娄山关一役关系着中央红军的生死存亡。长征过程中土城战役失败后毛主席认真总结教训,亲自指挥了他一生最为得意的四渡赤水行动。他决定放弃和张国焘会合,挥师东进再渡赤水回贵州攻打黔军。红军二渡赤水后于2月25日攻克娄山关,控制住这座雄关使大部队顺利通过。随后红军沿盘山道向关口猛烈攻击,又在点灯山一带的山梁上与敌激烈拼搏,经过反复争夺终于占领点灯山高地,牢牢控制了关口。这时已近黄昏红军在夕阳映照下疾迅通过娄山关。2月26日击溃了向娄山关反扑之敌。2月27日在遵义以北粉碎敌三个团的阻击。28日红军乘胜追击再取遵义。这次战役是遵义会议后的第一个大胜利,也是长征途中的最重大的战略转折。<br> 2月28日,毛主席随中央军委纵队登上娄山关,极目四望,欣然挥笔写下该词。由于这一仗意义重大,他的心情无比激动。<br> 在战略上不足挂齿的娄山关,在毛主席眼中不只是攻克的一个关隘和一场战斗的胜利,而是内心不断翻滚的思潮。他用“西风烈”起笔,悲声慷慨高亢,英雄落寞之情划破寒空直上云天,可见内心的澎湃。<br> 长空浩大无涯,清晨寒霜漫天,晓月依然挂在天边,这时雁的叫声阵阵传来,哀凉清幽凄婉悠长。音律前第一句急、后第二句慢,在鲜明的对比中产生回肠荡气之感,更增添几分冷峻与悲壮。透过这种情调读者可以想象到即将来临的战斗的紧张和艰险。这种手法似取自马致远的“古道西风瘦马小桥流水人家”,但在渲染气氛的效果上有过之而无不及。就在这霜、晨、月中,在肃杀的西风及大雁的凄声中,在声、色、音的交融中人物出场了。第四、五句嗒嗒的马蹄与呜咽的军号声远近唱和起伏迭荡在山间回环向前。前面三行已层层铺开了这样一个悲烈的风景,就在这霜华满地残月当空的风景中,红军长征壮怀激烈犹如易水之寒。毛主席以表现事物形貌的“碎”来形容马蹄声急,以“咽”来描绘喇叭声不怎么嘹亮之外还暗示了战斗的壮烈,用字凝炼、准确、优美,情景相得益彰。从这两种有代表性的声音的描绘中可以体会到红军行动的机敏,把敌人打个措手不及拿下这座易守难攻的雄关的。词没有直接描叙战斗的过程,但从这两个句子中可以想象到战斗的紧张和剧烈。词的上阕更是对以国际共产为名的不切实际的指手画脚表示愤怒,在这些不切实际的指挥下,中国革命出现了“马蹄声碎,喇叭声咽”的悲壮现状,不复往日的“风展红旗如画”。<br> 幸而在这娄山关前,随着遵义会议召开,中国革命又重新开启新的航程,虽然任重道远,比此前更加困难,如“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般悲壮,但总有了新的开始和希望。下半阕起始二句笔锋一转,豪气突升,全词的调子来了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不写攻占娄山关激烈的战斗,而是指明即便关山漫漫,长路艰险,但已定下从头做起。“雄关漫道真如铁”,毛主席通过“铁”这一物象的坚硬、沉重艺术地把攻关的“艰辛”具体化、形象化,这是很精巧的构想。“真如铁”这个“铁”字用得极妙,让人有超现实之感,因而已被广泛传诵成为佳句。而句中的“漫道”二字却又展露出藐视艰辛的豪迈情怀。“而今迈步从头越”是上句的自然延伸。革命队伍迈开大步去踏平险阻跨越雄关的坚强决心和无畏勇气一览无余。词以“苍山如海,残阳如血”这两个景句来收笔极有情味。前一句写山。“苍山”即青山,既写出了山的颜色也隐约流露出毛主席的喜悦。“如海”是说山峦起伏不尽,就像碧波万顷的大海。不仅展现了壮阔的山景也表明了毛主席是站在高处眺望,一股雄壮的气概萦绕于句中。后一句写夕阳。“如血”是说夕阳像鲜血那样殷红。它点出了红军胜利越关的具体时间,还使人通过这一壮丽的图景联想到红军义无反顾、不怕牺牲的伟大精神。这也是对词的前阕及后阕首句中“真如铁”所蕴含内涵的回应。这两个色彩鲜明的比喻句既描绘了景物又饱含着感情。一天激战后遍地硝烟血流成河,英勇的红军战士倒在了战场上,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娄山关的崇山峻岭,而红军的旗帜在烈烈西风中飘扬在夕阳中显得格外地鲜红。此时毛主席伫立于娄山关之巅,遥看远处连绵起伏的山脉莽莽苍苍,如大海一般深邃,而黄昏的夕阳渐渐落下,剩余的一抹霞光如血一般映红了天际。画卷之美正符合苍凉沉雄的大写意之境界,而这种大写意之境界正是汉风众美之中一类。<br> 整首词沉雄、悲凉,但又充满着希望和力量,让人重振信心,开启新的征程。<br> 毛主席自己注释道:词是后来追写的。那天走了一百多华里,指挥作战,哪有时间去哼词呢?南方有好多个省,冬天无雪或多年无雪,而只下霜,长空有雁晓月不甚寒,正像北方的深秋,云贵川诸省就是这样。<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清平乐·六盘山》</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三五年十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高云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望断南飞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不到长城非好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屈指行程二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六盘山上高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红旗漫卷西风。</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今日长缨在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何时缚住苍龙?</div> 这首词是毛主席翻越长征途中最后一座高山———六盘山之后的咏怀之作。六盘山一过,长征临近结束,目的地就要达到,胜利在望,新局面必将很快开始。从毛主席的自注中便可看出,这首词也是他过了岷山之后,在“柳暗花明”的心境下写的。他到达瓦窑堡,回顾这段坎坷征途,瞻望革命前景,写作此词,既抒发了他和中国工农红军不畏艰难险阻、胜利完成长征的英雄气概,又表达了他们誓将革命进行到底的豪情壮志。<br> 六盘山在甘肃、陕西和宁夏回族自治区交界处。1935年10月7日,中央红军在宁夏六盘山的青石嘴摧毁敌人最后一道封锁线,又击败了前来堵截的敌骑兵团,扫清了阻碍,摆脱了追敌,当天下午一鼓作气翻越六盘山。之后长驱直入,粉碎了蒋介石几十万大军的“追剿”,于1935年10月19日胜利到达陕北保安县吴起镇(今吴旗县),与陕北红军胜利会师,完成了震惊世界的二万五千里长征。<br> 此词以写秋景开始,开篇两句“天高云淡,望断南飞雁”,勾勒出仲秋天宇一幅清新景象:秋高气爽,碧空如洗,纤云点缀,雁阵的迁徙。随着浓郁的秋意渐次宕开,感情的波涛由微浪转而激越,表达红军过了岷山之后“柳暗花明”的心境。在如此乾坤朗朗的秋日,毛主席登上六盘山主峰,举目远眺,秋日的晴空格外高远,怎能不百感交集,豪情万丈。“天高云淡”寥寥四字,就把读者带入一个辽远阔大的境界,使人眼界顿开,心旷神怡。“天高云淡”的秋景,充分表达了红军在摆脱了敌人的围追堵截之后,那种“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欢畅心情。<br> “天高云淡”这一秋意象,不是一般文人墨客闲来无事登高望远,紧随其后的“望断南飞雁”一句,使毛主席心境显得深沉悠远。“南飞雁”暗含“雁足传书”的典故。晋代潘岳《秋兴赋》“蝉嘒嘒而寒吟兮,雁飘飘而南飞”;唐代李白《送友人游梅湖》“莫惜一雁书,暗尘坐胡越”;唐代王维《寄荆州张丞相》“目尽南飞雁,何由寄一言”,所表现的都是对于兄弟分离的惋惜之情。“望断”精辟且富深意。毛主席立于高山之巅,望雁群不堪北方渐来的严寒而南飞,望长征途中的红军将士不畏艰难险阻而北进,望南方还在激战的勇士,望不见还在望,如此一个细微动作,却饱含他无限情思:雁系候鸟,秋来南归。红军长征从中央苏区一路走来,历尽千辛万苦,离中央苏区越来越远,有成千上万的红军战士流血牺牲。这是对牺牲的烈士们的深切缅怀;这是对坚守中央苏区根据地的陈毅等战友们深深牵挂;这是对根据地人民安危冷暖的无限忧虑。身在北国的毛主席,无时无刻不心系南方啊!<br> 下文自然一转“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毛主席将驰骋的想象猛然收回现实,把气势一下推到顶点,为下半阕作了铺垫。“六盘山上高峰,红旗漫卷西风。今日长缨在手,何时缚住苍龙?”表现了红军的英勇气概和对革命必将取得胜利的信心。全词意境高远,兴于秋景,终于意志,有景有情,情景交融,雄浑豪放。毛主席以特有的胸怀、气魄和艺术眼光,谱写了一曲旷古绝伦的人生颂歌和人民战争的赞歌。<br> 中国青年报在1961年10月8日重刊这首词时,编者按语中有一段话给人启迪:词中充满着乐观主义情绪、远大的预见和坚强的自信。它是战斗前进的胜利鼓吹曲,是振奋人心、激扬斗志的宣言书。读了它,一种无坚不摧、奋发有为的意志不禁油然而生……苍龙早已被我们缚住,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在中国的反动统治早已被我们推翻。但是,对于崇高伟大的共产主义事业来说,这还只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在我们前面,还有一层一层的六盘山等待着我们去攀登,还有大大小小的困难需要我们去征服。<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律·喜闻捷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四七年九月二十九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中秋步运河上,闻西北野战军收复蟠龙作。</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秋风度河上,</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野入苍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佳令随人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明月傍云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故里鸿音绝,</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妻儿信未通。</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满宇频翘望,</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凯歌奏边城。</div> 图为毛体书法家李明作品。<br> 这首诗最早发表于中央文献出版社一九九六年九月版《毛泽东诗词集》。<br> 重庆谈判结束后,毛主席预见到蒋介石没有执行“双十协定”的诚意,全面内战将不可避免。果然,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围攻鄂豫边界的中原解放区,全面内战由此爆发。1947年3月中旬,胡宗南指挥国民党军14万余人,加上马鸿逵、马步芳部及邓宝珊部共23万余人,向中共中央所在地延安发动进攻。西北野战兵团在彭德怀、贺龙等指挥下,以2万余人的兵力,在延安以南进行了六昼夜的顽强阻击,掩护中共中央机关安全撤离延安。3月18日夜,毛主席随最后一批中央机关人员撤离延安。19日午后,胡宗南部进入延安,发现是座空城,即派飞机、步兵紧追我军不放,整编二十七师三十一旅和一个团孤军深入,在青化砭进入我军伏击圈。3月25日,青化砭战役打响,经过一小时多的激战,我军以一比十的伤亡代价,全歼敌军2900多人。此后,又分别于4月14日和4月底5月初,连续进行了羊马河和蟠龙歼灭战,此三战共歼敌14000余人,稳定了西北战局。8月20日,西北野战军为配合陈谢兵团强渡黄河,在米脂沙家店战役中,歼灭北上增援的国民党整编第三十六师一二三旅、一六五旅6000多人。9月中旬,我军主力南下,袭击进犯陕北之敌的后方,收复青化砭、蟠龙等城镇。从党中央3月18日撤离延安,到收复蟠龙恰好半年时间。西北野战军经历了先撤退、再反击的军事转折。此后,人民解放军或守或攻,由守转攻,拉开了战略大反攻的序幕。这首词作于1947年9月29日中秋节,是毛主席得知蟠龙镇大捷的消息之后的感怀之作。<br> 毛主席这首五律,就写在得到蟠龙镇收复的捷报之后。这首诗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清空一气,除了末句之外,基本上不涉及战事的吟咏,却含蓄而充分表现出他收到捷报后的喜悦心情。<br> “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毛主席一入笔就描绘“中秋”的壮丽景色。先提及秋风,“度”显得从容不迫,秋风从河上从容而至。他在河边漫步,步履舒馀,悠然自得,而远处的原野无边无际,天与地融合为一。这样的秋景是在中秋佳节之际,自然也会勾起他思念亲人的情愫。毛主席亦有儿女情长,何况是“每逢佳节倍思亲”?何况“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因而“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反映了他的一种寻常心态。但是“凯歌奏边城”就使得这个中秋不同寻常,使他笔下的“秋风”平添了许多喜气,他的心情自然也更加舒畅、喜悦。面对这般温馨的“秋风”,他自然要发自内心地赞秋、颂秋了。<br> 前四句写中秋夜河上的景色。“秋风度河上,大野入苍穹。”两句视野开阔,写出了秋高气爽的感觉。“河上”、“大野”、“苍穹”几个空间意象,共同的特点都是宏大。而“秋风度河上”,使人联想到他的《采桑子·重阳》“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佳句,并不给人衰飒之感。“大野入苍穹”,写地平线将天地连成一片,又使人联想到《敕勒歌》“天似穹庐,笼盖四野”的名句。这个开头非常大气,读之令人心胸开阔,为末句写奏凯伏笔。<br> “佳令随人至,明月傍云生。”两句写中秋夜的月色。上句说佳令即中秋的到来,嵌入“随人”二字,耐人寻味。中秋佳节是同什么人一起来到的呢?“随人”的人何指呢?联系诗题,只有一个解释,那就是从前方归来的人,即带来喜讯的人。佳节获佳音,自是喜上加喜。“秋月扬明辉”,特别是中秋节,民间主要的节俗是赏月,天气很重要。天气不好,中秋夜不见月的情形也是有的。而这个中秋,天公作美——天气晴明,虽然有一点云彩,月色却好。“明月傍云生”,又加一重喜悦。这两句严格说来虽属呼应对,但对得很流畅,颇有流水对的意味。<br> 后四句是毛主席的感想和抒情。“故里鸿音绝,妻儿信未通。”两句写中秋夜的两地相思,辞若有憾。上句中的“故里”,与其说是毛主席的故乡湖南,不如说是革命摇篮延安。这时的延安,还在敌军手中。那里有很多父老乡亲,虽然音信不通,但他们一定在苦盼着红军的归来。下句中的“妻儿”,不必指毛主席自己的“妻儿”,因为在转战陕北期间,她们实际上是跟随在毛主席身边的。当然,也不排除毛主席和她们会有暂时分离的情况发生。但总的说来,“妻儿信未通”更多的是代同志立言,代下级立言。换言之,这首诗中的抒情主人公不局限于毛主席个人。这一联在对仗上,出句的“鸿音”与对句的“信”意思犯复,不考究,这是一时兴到,不计工拙,不必苛求。<br> “满宇频翘望,凯歌奏边城。”两句写捷报传来,使人们感到团圆为期不远。上句由中秋节祈盼团圆的节俗,为所有思念亲人的同志们写心,“满宇”云云,也可以说将普天下人包举在内。这一句写得很好,使人联想到唐宋诗词名句如“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张若虚《望月怀远》)、“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在谁家”(王建《十五夜望月寄杜郎中》)、“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苏轼《水调歌头》)等等。下句即末句紧扣诗题,写“喜闻捷报”,是曲终奏雅,联系上句,其言外之意是:同志们与家人的团圆,人民军队与老乡们的团圆,应该为期不远!<br> 这首五律在抒情上很节制,喜不形于色,最能体现一个统帅的大度、雅量和信心。全诗起承转合分明,首联秋高气爽,是起;颔联中秋见月,是承;颈联言若有憾,是转;尾联实深喜之,是合。虽然毛主席自谦对五律从来没有学习过,但所有的好诗都在告诉他怎样写,因此,才会有这样一首道地的五律。<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律·和柳亚子先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四九年四月二十九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饮茶粤海未以忘,</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索句渝州叶正黄。</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三十一年还旧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落花时节读华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牢骚太盛防肠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风物长宜放眼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莫道昆明池水浅,</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观鱼胜过富春江。</div> 《七律·和柳亚子先生》是毛主席于1949年4月19日所写的一首诗。<br> 1949年3月28日夜晚,国民党左派人士柳亚子做了一首《感事呈毛主席一首》,称感于国民党的混乱现状,要回家乡分湖隐居。同年4月,毛主席写《七律·和柳亚子先生》一词回赠,用严子陵隐居垂钓富春江畔这件事,劝柳亚子先生留在北京继续参加建国工作。<br> 诗的前四句追叙毛主席与柳亚子的三次交往,后四句对柳亚子的牢骚提出开导规劝,并表示殷切的期望。<br> 首联两句回忆同柳亚子第一次和第二次的相见,表明彼此并非初交。“索句渝州”,指1945年在重庆柳亚子索讨诗作,毛主席书《沁园春·雪》以赠。“叶正黄”,用树叶变黄表示秋天。<br> 颔联点到正题,对柳亚子说明读到他的诗了,也仍然是忆旧。只是首联是回忆两人的交往,颔联是回忆自己的行踪。联系起来看说明在革命斗争的烽火中,朋友聚散之不定,相逢之不易。但在三十一年后重到北京的时候,朋友又相见了,而且得到了对方的诗篇。柳亚子原诗里“头颅早悔平生贱,肝胆宁忘一寸丹!”是对他早年参加革命活动的回忆,写这些表明他对革命有功,而认为党和国家遗忘了他的贡献。毛主席在诗中同他做一番叙旧,就暗示党和国家并没有忘记他过去同情革命、赞助革命的经历。<br> 颈联是全诗的主旨,是针对柳亚子来诗所表现的思想情绪进行正面的批评和规劝。毛主席说,应该放开眼界,从远处,大处着眼,也就是从未来从全局着眼,胸襟开阔,保持健康的心态。<br> 尾联劝柳亚子留在北京,不要回家,实际上是劝他不要消极隐居遁世,并且安排柳亚子居住到颐和园,就在昆明湖边,使他认识到党对他是照顾周到、优待有加的。<br> 这首诗是老朋友之间的私人唱和之作。毛主席的和诗针对原诗作者柳亚子牢骚愈盛而身体愈下的状况,借唱和的方式叙旧谈心,进行坦诚恳切的开导规劝,表达了对挚友的一片爱护之情。此诗清纯和雅,语言温婉秀润,情意绵长,看似清淡,味之弥甘,很有启悟和感化力量。<br> 全诗有意淡化了二人间三次交往的政治内容,而强调友人间的文化层面,从而使这首诗带有较浓的人情味,深深体现了毛主席的宽广胸怀。<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浪淘沙·北戴河》</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五四年夏</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大雨落幽燕,</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白浪滔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秦皇岛外打鱼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片汪洋都不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知向谁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往事越千年,</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魏武挥鞭,</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东临碣石有遗篇。</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萧瑟秋风今又是,</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换了人间。</div> 新中国成立以后,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国家实力增强,农村的合作化运动已有较大的进展,对工商业的改造也开始着手,建设一个工业化的强国的伟大目标也开始提出。<br> 1954年夏天,毛主席到北戴河住过一些日子,在此填了这首词。词中生动描绘了北戴河海滨夏秋之交的壮丽景色、壮阔的场景和渔民出海的情形,怀古思今,热情地歌颂了新时代的新生活,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具有比曹操的《观沧海》更鲜明的时代感、更深邃的历史感、更辽阔的宇宙感和更丰富的美学容量。<br> 这首词一开始就给人们展现出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观。“大雨落幽燕”一句排空而来,给人以雨声如鼓势如箭的感觉;继之以“白浪滔天”,更增气势,写出浪声如雷形如山的汹涌澎湃,“大雨”、“白浪”,一飞落,一腾起,相触相激,更兼风声如吼,翻云扫雨,推波助澜,真是声形并茂气象磅礴。“秦皇岛外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道出了毛主席同老渔民交谈的美好回忆,也寄托着毛主席对海上渔船安危的牵挂和关怀。<br> 上半阕前两句,一为仰观,一为前瞻,随着视角的变化,空间画面也由陆而海,从上而下。后三句则显示视线由近而远的渐次推移,极富层次感。“秦皇岛外打鱼船”回应开头一句的“幽燕”,点明地点,又与题目相吻合。“打鱼船”、“一片汪洋都不见,知向谁边”的意境或也取轧于古人对大海惊涛骇浪的描写,但《浪淘沙》是小令,不宜铺叙,用精炼的设问句式写出来,化实为虚,以简驭繁,真乃神来之笔!与其说是写人写船,不如说是以小衬大,将较小的意象置于广阔巨大的空间之中,进一步烘托渲染“白浪滔天”的威猛旷悍,突出风雨中的海天莫辨、浩茫混沌、旷荡无涯的景象,从而扩大作品的空间容量,显示出一种寥廓深邃的宇宙感。<br> 上半阕写景,景中含情,而下半阕抒情,情中有景。秦皇岛外,白浪滔天,一片汪洋。此时此地此景,自然会使人联想起一千多年前曹操登陆碣石山观海的历史往事和那首《观沧海》诗。“曹操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至少是一个英雄”(鲁迅《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东汉末年,豪强群起割据,“势利使人争,嗣还自相戕”(曹操《蒿里行》)。连年混战,民不聊生,曹操雄才崛起,“挟天子以令诸侯”,经过几十年的征战,终于扫荡了分割的世族军阀与豪强势力,统一了中国北方,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在历史上举一反三一定的进步作用。他同时又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其诗“气雄力坚,足以笼罩一切。”(清刘熙载《艺概.诗概》),表现了他的政治抱负、雄才大略和进取精神,同时也反应了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开建安文学风气之先。<br> 词的下半阕先发思古之幽情,以一句“往事越千年”倒转时空,展现历史的画面。“魏武挥鞭,东临碣石有遗篇”恰似一幅生动、传神的剪影,简括而鲜明地勾勒出曹孟德当年策马扬鞭、登山临海的雄姿,让人感觉十分壮丽。“萧瑟秋风”出自曹操组诗《步出夏门行》中《观沧海》的“秋风萧瑟”,因为词律平仄的需要作了颠倒。曹操的词作真实地写出了碣石山附近沧海之景,表现出那种吞吐宇宙的宏阔气象。尽管曹操的作品写得也很豪放,但毕竟“秋风萧瑟”是描写实景,含有几分苍凉的味道。<br> 毛主席并非实写秋景,因为毛主席游泳、填词是在1954年盛夏,他游泳上岸后感到几分秋凉寒意也未可知。“萧瑟秋风”只是借用曹操的句子,特别是后面一句“换了人间”,更显出毛主席的笔意与曹操不同。毛主席与曹操所处的时代和社会环境全然不同,即便“秋风萧瑟”与“萧瑟秋风”的外在表现相同,类似秋景的蕴含已经迥然不同。毛主席将曹操的“秋风萧瑟”升华为“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不见半点悲凉凄怆,只有新社会日新月异的豪迈与激越,因为在共产党领导下,中国人民改天换地、中国大地日新月异蒸蒸日上。这是点明主旨的句子,升华了诗词的主题。<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律·改鲁迅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五九年十二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曾惊秋肃临天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竟遣春温上舌端。</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尘海苍茫沉百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金风萧瑟走高官。</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喜攀飞翼通身暧,</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苦坠空云半截寒。</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悚听自吹皆圣绩,</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起看敌焰正阑干。</div> 这首诗的诗体为改诗,写于1959年12月,当时毛主席住在杭州。这年12月4日至6日,他在杭州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讨论了国际形势和中共的对策。1960年1月7日至17日,他又主持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讨论了国际形势问题。会前他曾指示将此诗印发给即将与会的各同志。近年来不少出版物所载,多有讹误。如“尘海苍茫沉百感”句,被误为“尘海苍茫沉百志”;“悚听自吹皆圣绩”句,被误为“惊听自吹皆圣迹”“惊听自吹皆圣绩”。此诗原题《改鲁迅》,定稿改为《改鲁迅诗》。1963年毛主席原拟将此诗收入《毛主席诗词》,曾印出清样,付梓前他决定“缓发”,从诗词集中删去了。中央文献出版社2003年12月版的《毛泽东诗词全编鉴赏》收录了这首诗。<br> 毛主席喜欢鲁迅的旧体诗是众所周知的,评价很高,且时常书写赠人。一则爱其谨严规范,一则喜其横眉冷对的辛辣的战斗性,诗如其人,颇吻合鲁迅的沉峻性格。毛主席说他和鲁迅的心是息息相通的,在对鲁迅旧体诗的接受中也见其一斑。他曾套用、改写过鲁讯的几首诗歌,借用鲁迅的平仄意境及其战斗性来表达自己的现实情怀。<br> 1935年秋,鲁迅作了一首诗,题为《亥年残秋偶作》。鲁迅的《亥年残秋偶作》是书赠老友季市(许寿裳)的,写于1935年12月5日,诗云:“曾惊秋肃临天下,敢遣春温上笔端。尘海苍茫沉百感,金风萧瑟走千官。老归大泽菰蒲尽,梦坠空云齿发寒。竦听荒鸡偏阒寂,起看星斗正阑干。”这首诗是鲁迅对30年代蒋介石黑暗统治的揭露,对人民苦难的忧虑,对中国革命光明前途的希望。正如受诗者许寿裳所说:“此诗哀民生之憔悴,状心事之浩茫,感慨百端,俯视一切,栖身无地,苦斗益坚,于悲凉孤寂之中,寓熹微之希望焉。”(《鲁迅旧诗集·跋》)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中苏两党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出现了一系列原则分歧,其中关于战争与和平的问题直接关系到全世界人类的命运。1959年12月,毛主席根据当时的国际局势,借用鲁迅诗作的一些意境和词句,改作为一首政治讽刺诗,讽刺当时赫鲁晓夫不辨帝国主义本质,幻想以“讨好”美国而获得“和平共处”的政治诗。<br> 倡导“和平共处”的赫鲁晓夫对这个词的内涵和功能的理解往往有阶段性的区分。1954年1月,他说:“你们都知道有和平共处这样一句话。我们要用和平共处来斩断我们敌人的腰。”1959年8月,他则说:“我们决心采取措施来促使‘冷战’的冰块融化,使各国人民有可能完全自由地呼吸。希望美国政府也根据这样的考虑行事。”此意就是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一个世界里共存共荣,而不是先前的“我们要埋葬你们”。<br> 上世纪50年代,美国为了保住在中东的阵地,对黎巴嫩人民起义进行干涉,运送武器支援夏蒙反动政府镇压起义人民,并派遣海军在黎巴嫩沿海进行威胁。1958年黎巴嫩危机发生,7月15日,美国以黎巴嫩政府的请求和“保护黎巴嫩主权”“保护美国侨民”为借口,悍然采取突然袭击方式,派兵在黎巴嫩登陆,粗暴干涉黎巴嫩内政。这就是赫鲁晓夫的“惊秋肃”。7月28日,赫鲁晓夫分别致函美国总统、英国首相、法国总理,谴责西方国家加剧中东危机。<br> 1959年5月,刚刚“惊秋肃临天下”不久的赫鲁晓夫竟“惊”“温”无常,不拘以往的传统,指示在日内瓦的苏联外长葛罗米柯去华盛顿参加美国国务卿杜勒斯的葬礼。同年9月15日,“金风萧瑟”,赫鲁晓夫率领苏联代表团“高官”走访美国“遣春温上舌端”,赞扬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是“明智”的,是“真诚希望和平”,竟置艾森豪威尔到处张牙舞爪、挑起事端,妄图称霸世界于不顾,吹嘘他们二人的会晤“在国际关系的气氛中引起了某种转暖的开端”,使“‘冷战’的冰块在开始融化”,无耻地向艾森豪威尔乞求和平。作为中国共产党领袖的毛主席正是面对赫鲁晓夫丧失原则的交易,感愤良多,于这年12月借改鲁迅《亥年残秋偶作》之诗的机会,给予赫鲁晓夫以辛辣的揭露和讽刺,并向全世界人民指明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反动势力正在扩军备战,威胁世界和平,千万不能麻痹大意,有力地粉碎了赫鲁晓夫兜售的“春温”阴谋!<br> “喜攀飞翼通身暧,苦坠空云半截寒。”赫鲁晓夫的“惊”“温”无常,得到的必然是无情苦果。果然,毛主席《七律·改鲁迅诗》创作不到半年时间,1960年5月1日,苏联击落了进入苏联领空的美国“U-2”侦察机并活捉了飞行员。5月14日,在巴黎四国首脑会议上愤怒的赫鲁晓夫以此发难,但艾森豪威尔并不买账,四国首脑会议不欢而散。赫鲁晓夫一厢情愿的和平幼稚梦被彻底打破了!<br> 本诗属政论诗,全诗主要采用比喻手法,诗意寓于景象之中,耐人寻味。<br> 首联写赫鲁晓夫的“惊”“温”无常。<br> 下面三联是首联思想内容、感情的铺写。颔联、颈联,意义紧相连,又构成一组。颔联第一句“尘海苍茫”,喻环境险恶,形势变化多端,使人百感交集,用一“尘”字表现"百感”之郁抑。第二句承首句,以“金风萧瑟”喻形势严峻,却有一名“高官”赫鲁晓夫到战争的策源地美国去访问,美化帝国主义的头子艾林豪威尔,并向他乞求和平!毛主席只将鲁迅的“千官”改为“高官”,一字之改,笔力千钧,矛头直指在帝国主义面前摇尾乞怜的赫鲁晓夫!<br> 颈联是毛主席对赫鲁晓夫的讽刺和批判。上句假托赫鲁晓夫之口,描写他的自身感受:乘上访问美国的专机,去攀附所谓“真诚希望和平”的“明智”派,全身感到暖洋洋的。因为赫鲁晓夫声称苏美两国首脑的会晤将使“冷战”成为过去,迎来比较缓和的气候。下句则是毛主席对赫鲁晓夫的批判:你这种媚敌崇美的做法最终只能使你坠入半天云中,从空中掉下来,自食恶果,使你心惊胆战,浑身战栗!上下对比,揭示了赫鲁晓夫的必然下场。<br> 尾联是毛主席对赫鲁晓夫的嘲笑和对帝国主义的揭露。赫鲁晓夫在访美期间,大吹特吹他反斯大林上台以来在各方面取得的“辉煌”成绩,什么苏联发展国民经济的七年计划呀,什么苏联向月球发射的宇宙火箭呀,什么原子破冰船对世界和平的决定意义呀……这些自吹自擂的“圣绩”在毛主席听来顿感毛骨悚然!因为在赫鲁晓夫吹嘘“圣绩”和“缓和”的时候,正是“敌焰正阑干”,帝国主义及一切反动势力大搞扩军备战,在世界各地制造紧张局势,举起屠刀向世界人民虎视眈眈的时候。事实正是如此。1959年,正是美国在世界各地挑起侵略战火的年代。古巴革命取得胜利,美国进行镇压和制裁;派兵进驻老挝,威胁越南安全;支持蒋介石反攻大陆,多次派飞机在我西沙群岛上空挑衅。铁的事实证明赫鲁晓夫一厢情愿的“春温”是不现实的,全世界人民应当擦亮眼睛,提高警惕,丢掉幻想,准备斗争。上下句的对比既揭露了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大搞侵略的野心,又为世界人民指明了斗争的方向。<br> 毛主席这首改诗比之于鲁迅的原诗,思之更广,虑之更深,视野更阔,境界更高,充分表现了他以天下为己任,“太平世界,环球同此凉热”的广博胸襟!全诗在原诗基础上略加改动就改出了新意深意,在形式上对仗更工稳,如“喜攀”与“苦坠”、“通身暖”与“半截寒”;对比更强烈,如“秋肃临天下”与“春温上舌端”,“自吹皆圣绩”与“敌焰正阑干”;前呼后应更为鲜明,末句“敌焰正阑干”正是首句“秋肃临天下”的写照,给人的艺术感染力更为强烈。<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六一年九月九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暮色苍茫看劲松,</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乱云飞渡仍从容。</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生一个仙人洞,</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无限风光在险峰。</div> 《七绝·为李进同志题所摄庐山仙人洞照》是毛主席1961年9月9日所作的一首诗。本诗首次发表于1963年12月版《毛泽东诗词》。<br> 1961年8月下旬至9月下旬,中共中央在庐山举行工作会议,讨论工业、财贸、教育、科技等问题,以便深入贯彻“调整、巩固、充分、提高”的八字方针,是国民经济走出困境。由于时处三年自然灾害时期,国际反华势力又对我国进行封锁及施加压力。然而作诗之日正是毛主席引以为豪的“秋收起义”三十四周年纪念日。因此,毛主席此时心中虽有忧愤苍凉成份,但更多的却是毛主席性格中的坚韧自信及不畏压力的奋争精神。<br> 毛主席未曾为树木专门赋诗,但他的诗词作品中提到的具体树种很多,其含义有的是约定俗成,有的则独具匠心。而他最为推崇的树是松柏,这显然是受到《论语·子罕》“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的深刻影响。“暮色苍茫看劲松”“奇儿女,如松柏”“青松怒向苍天发”,其中“劲松”“松柏”“青松”都是坚定执着的中国共产党人和革命者的人格化身。<br> 此诗头两句:“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是说,在苍茫的暮色中,你看那刚劲的青松,任凭翻腾的云雾从身边穿过,它仍然泰然自若,从容不迫。这两句写劲松不屈不挠的战斗姿态。“暮色苍茫”描绘了“劲松”所处的时空环境,用来象征一种暂时混乱不清的局面。1959年到1961年,连续发生严重的自然灾害,粮食大量减产,进口粮食又受到封锁,口粮严重短缺,人心不稳。再加上工业生产也急速下降,人们一时感到恐慌,前途渺茫,迷失了方向,在“暮色苍茫”的情况下,那些飞鸟也都躲在自己的窝里,惟有那棵不屈不挠的“劲松”送走了多少个“暮色苍茫”的夜晚,“乱云飞渡”是当时的实景,描绘出乱云的凶猛、它象征当时来自国外反动政治势力的压力。具体指在美帝国主义支持下的蒋介石集团,疯狂叫嚣要反攻大陆;各国反动势力对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也进行了大肆攻击;苏联领导人挑起中苏论战,并把两党之间的原则争论变为国家争端,对中国施加政治上、经济上和军事上的巨大压力。面对暮色中的乱云,劲松仍然从容不迫地挺立在那里,毫不动摇;面对各国反动派反华大合唱,用马列主义武装起来的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但没有被吓倒,而且进行了顽强有力的反击,经受了磨炼,取得了胜利。“仍从容”表示临危不惧、毫不动摇、敢于斗争、敢于胜利的伟大气魄。<br> “天生一个仙人洞,无限风光在险峰。”仙人洞自然天成,它的无限风光在险峻的山峰之上。这两句蕴含很深的哲理。要想看到无限美好的风光,必须登上最险要的高峰。推而广之,我们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克服许许多多的困难,扫除各种反动势力的阻挠。要想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必须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必须出大力,流大汗,才能创造出丰富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那么对一个人来说,要想成为“劲松”,就必须经受住各种艰苦的磨难和考验。<br> 这首诗通过对劲松和仙人洞生动的描写,歌颂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为了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而不屈不挠的战斗精神。<br> 本诗的艺术特色主要表现为寓理于景。毛主席根据照片的内容和生活的实际情况,首先塑造两个主要形象:“劲松”和“仙人洞”。然后塑造“暮色”、“乱云”、“险峰”等次要形象,它们作为背景出现在诗中,从而构成了庐山仙人洞这一“无限风光”的艺术境界。它不但形象生动,气势宏伟,使人深受感染,而且字里行间蕴含着一种深刻的哲理,使人得到启发: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无论是干事业还是做学问,为了实现理想要不懈地追求、奋斗;或者当我们在人生旅途上受到挫折、身处逆境的时候,都应该充满必胜的信心,进行不懈的努力,敢于攀登险峰,去夺得最后的胜利。因此,这首绝句成为了寄情于景、寓理于景的脍炙人口的佳作。<br> 图为李进1961年拍摄的摄影作品《庐山仙人洞》。<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七绝两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六一年九月</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其二</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鉴湖越台名士乡,</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忧忡为国痛断肠。</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剑南歌接秋风吟,</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例氤氲入诗囊。</div> 图为毛体书法家李明作品。<br> 《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是毛主席在1961年纪念鲁迅先生诞辰时写的两首七言绝句,后人根据抄件刊印,并加《七绝二首·纪念鲁迅八十寿辰》的标题。<br> 1937年,当鲁迅逝世一周年之际,在延安举办了纪念会,毛主席发表了专门的演说,深入地论述了鲁迅的精神,称赞了鲁迅的政治远见、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1940年,毛主席在《新民主主义论》中强调:“鲁迅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他不但是伟大的文学家,而且是伟大的思想家和伟大的革命家。鲁迅的骨头是最硬的,他没有丝毫的奴颜和媚骨,这是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最可宝贵的性格。鲁迅是在文化战线上,代表全民族的大多数,向着敌人冲锋陷阵的最正确、最勇敢、最坚决、最忠实、最热忱的空前的民族英雄。鲁迅的方向,就是中华民族新文化的方向。”后来毛主席多次提到鲁迅。1961年9月25日,是鲁迅诞辰八十周年纪念日。为了纪念鲁迅,毛主席热情洋溢地写下这首诗。<br> 七绝之二的首句,寓情于景,由物及人,景、情、人融为一体。“鉴湖”“越台”是鲁迅故乡浙江绍兴的代表性景物,象征着萌生于于越部族时代的源远流长的吴越文化。“名士”一词在这里泛指在中国历史上为国家进步、民族振兴作出过不同贡献的仁人志士。鲁迅在《〈会稽郡故书杂集〉序》中写道:“会稽古称沃衍,珍宝所聚,海岳精液,善生俊异”,意思与此相同。在绍兴辈出的"名士”中,鲁迅就是最杰出的代表人物。<br> 第二句从精神文化渊源上发掘鲁迅先生与他家乡历史上爱国诗人陆游、秋瑾一脉相承的关系,赞颂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使鲁迅精神得以升华。<br> 第三句“剑南歌接秋风吟”,剑南歌,指陆游诗作《剑南诗稿》。秋风吟,指秋瑾诗作《秋风曲》。<br> 第四句“一例氤氲入诗囊。”“氤氲”形容烟或云气很盛。“诗囊”,装诗稿的袋子。绍兴历史上,从“壮心未与年俱老,死去犹能作鬼雄”的陆游,到临刑前以“秋风秋雨愁煞人”作为唯一供词的秋瑾,到“怒向刀丛觅小诗”的鲁讯,他们的忧患意识和爱国情怀,氤氲壮阔,一脉相承。他们的诗作,也无一例外地成为了中国诗歌宝库中的珍品,融入了中国文化传统的血脉。<br> 关于第三句“剑南歌接秋风吟”,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的《毛泽东诗词集》这样解释:“剑南歌,指陆游的诗集《剑南诗稿》所收诗作。秋风吟,指秋瑾作的《秋风曲》诗和被清政府杀害前所写书的唯一供词‘秋风秋雨愁煞人’。接秋风吟,与秋风吟一起。”这一解释未必准确,只谈到陆游、秋瑾的作品,而未涉及鲁迅的吟秋之作。如果与鲁迅作品无关,何来纪念鲁迅寿辰?事实上,鲁迅也有咏秋作品,如1934年作的《秋夜有感》,1935年写的《亥年残秋偶作》。毛主席对鲁迅的《亥年残秋偶作》十分欣赏,并曾仿该诗而作《改鲁迅诗》。可以断言,“剑南歌接秋风吟”的“秋风吟”,既包括秋瑾的咏秋之作,也涵盖鲁迅的咏秋诗篇。此处的“秋风吟”不是描写秋景的诗句,而是指秋瑾和鲁迅的咏秋作品,自然也就不包含严格意义上的秋意象在内。毛主席未必和陆游、秋瑾、鲁迅那样感秋伤怀,但是对他们作品中所表达“忧忡为国痛断肠”的爱国主义思想则是十分赞许的。<br> 全诗凝练沉挚、铿锵有力、情感炙热、寄寓深刻,虽只字未提鲁迅,但寓情于景,由物及人,景、情、人融为一体,以恢弘的气度评说了鲁迅先生的人格和诗品,热情赞扬鲁迅先生在国民党反动派黑暗势力统治下勇于周旋和不屈不饶的斗争精神,歌颂鲁迅先生伟大的人格和刚烈的血气。<br> <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九六三年一月九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小小寰球,</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有几个苍蝇碰壁。</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嗡嗡叫,</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几声凄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几声抽泣。</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蚂蚁缘槐夸大国,</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蚍蜉撼树谈何易。</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正西风落叶下长安,</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飞鸣镝。</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br></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多少事,</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从来急;</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天地转,</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光阴迫。</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一万年太久,</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只争朝夕。</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四海翻腾云水怒,</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五洲震荡风雷激。</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要扫除一切害人虫,</div><div style="text-align: center;">全无敌。</div> 1962年冬,中国刚刚走出三年困难时期的困境,中苏关系又开始紧张,苏联再在其报刊上连续刊登文章,攻击中国共产党。我国的一些媒体也连续发表文章,予以还击。同年年底,郭沫若填《满江红》一词,借此表达中国人民面对反华势力,团结一致,坚持斗争的必胜信念,同时也歌颂了毛主席、毛泽东思想和坚强的中国人民。毛主席读后当即作此和词。本来郭词写的理直气壮,富有激情。但无意间似乎把反动派的声势过分看重了些:“沧海横流”、“天垮下来”、“世披靡矣”,未免言过其实。毛主席的和词,就是针对这一点而发的。本诗写于1963年1月9日,首次公开发表于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12月版的《毛主席诗词》。<br> 该词以“小小寰球”起笔,气势恢宏,境界壮阔。在浩瀚无垠的茫茫宇宙中,地球不过是一个小而又小的行星而已。这种以大为小的空间压缩,显示了毛主席雄伟的气魄和包容日月星辰的寥廓胸怀。地球尚且小,那么几个碰壁的苍蝇就更加渺小,微不足道。毛主席将国际上那些猖狂反华,群聚起哄的丑类视作嗜腥逐臭、见缝下蛆的苍蝇,其鄙夷、轻蔑、厌恶、嘲讽之情意溢于言表。将“苍蝇”数量缩小为“几个”,以状其虚张声势、极其孤立的处境。而“碰壁”二字,既喻其逆历史潮流而动的蠢举,又隐喻其必然败亡的命运,可谓一庄一谐,相映成趣。毛主席似立于天宇苍穹,俯视尘寰,以沉稳、傲岸、泰然之态度姑且作冷眼观,且看“苍蝇”如何动弹,如何表演,如何成气候。“嗡嗡叫”三句承“碰壁”而来,以声状神,以听觉形象充实视觉形象,生动地描画出那些“苍蝇”们喧嚣起哄,声嘶力竭,却累遭碰壁,断股折翼,穷途末路,向隅哭泣的无奈之状。<br> “蚂蚁缘槐夸大国,蚍蜉撼树谈何易”中,“蚂蚁缘槐”典出唐代李公佐《南柯太守传》,毛主席用来表示对敌人的蔑视。“蚍蜉撼树”语出韩愈《调张籍》“蚍蜉撼大树,可笑不自量”,“大树”指李白、杜甫的诗文,毛主席用大树来泛指正义的力量或事业。这两句仍以夸张和比喻手法,化用典故,引申发挥,勾勒帝国主义、霸权主义、修正主义者可鄙、可惜、可厌、可笑的丑态。毛主席借以讽刺赫鲁晓夫们依仗其大党大国的地位,自吹自擂,为所欲为,顽固推行大国沙文主义,打着少数超级大国首脑主宰世界命运的如意算盘,不过是蛰身蚁穴中做着一厢情愿且倏忽短暂的南柯梦而已,其下场也必然将如“大槐安国”里的蚂蚁一样,终被世界革命的风暴所吞没。“蚍蜉”句则化用唐人韩愈诗句,赋予新意,嘲笑国际反华势力对中国共产党和社会主义中国的种种诽谤、中伤、诋毁、讹诈,都如蚍蜉想摇撼大树一样不自量力,愚妄可笑,枉费心机。<br> 换头后六句,承上结“飞鸣镝”的意脉,一气贯通,节奏一反上片的从容舒缓,变得紧凑急促。毛主席站在历史、时代和宇宙的高度看待这场论战,通过急速变化的时空交互映衬,表现出一种力挽狂澜的胆魄、一种义无反顾的决断、一种急昂奋进的斗志。“多少事,从来急;天地转,光阴迫。”四个整齐的三字短句,笔力雄悍,似铜板铁琶,急促铿锵;如黄钟大吕,巨声镗琅。“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则点明这场论战的必要性和迫切性。事关大是大非的原则问题势在必争,必须积极主动地迎接挑战,争取时间,以加速世界革命的历史进程。国家要独立,民族要解放,人民要革命,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一联正是对当时世界革命形势的艺术概括和乐观展望。<br> 这首词自始至终贯穿着反帝反霸反修、捍卫马列主义和无产阶级国际主义的思想意志。上半阕多用典故,对霸权主义者的反华行径予以嘲讽、揭露和鞭撘,笔调冷峻而不乏诙谐。下半阕则融写景、抒情、议论于一炉,热情歌颂风起云涌的世界革命,风格雄浑壮伟。上下阕浑然一体,形成大开大合波澜起伏的艺术特点,表现出一种至大至刚的气概之美。<br> 秋天肃杀,冷峻。在很多诗人的笔下,秋天悲苦,凄凉。鉴湖女侠秋瑾的著名诗句“秋风秋雨愁煞人”,更是让人们对秋风苦雨下的国家人民满含悲悯。而毛主席笔下的秋天却壮美瑰丽,气势磅礴,究其原因,一是毛主席对人生,对艰难困苦,对国家民族充满信心。二是毛主席领导的人民革命前途光明伟大。三是毛主席作为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伟大的民族英雄所具有的伟大胸怀与宏伟远见。因此,毛主席笔下的秋天生机盎然,硕果累累,引人奋起,令人向往。<br> 确实,诵读毛主席颂秋的诗词,让人神清气爽,令人奋发图强。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们还有一道一道的“娄山关”要去攻破去跨越,还有一座一座的“六盘山”要去攀登去征服。“萧瑟秋风今又是”,我们正走在新的长征路上,意气风发,斗志昂扬,奔向前方。<br><br> 注:大部分图文来源于人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光明日报、学习时报、今日头条、360百科。<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