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弹指春秋》序言

张 钿

<p class="ql-block">序言一 </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 壶 老 酒</span></p><p class="ql-block"> ——张钿 著《弹指春秋》序言</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赵 金 海</span></p><p class="ql-block"> 张钿同志的著作《弹指春秋》问世了。这是他精彩人生的回忆录,也是他人生经历的浓缩版。</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张钿出生于新中国诞生后的一年半,即1951年4月,也算是共和国的同龄人吧。伴随着共和国成长的脚步,张钿这一代人的人生经历如同集装箱,同时承载着共和国的欢乐和苦难,见证了共和国从弱到强,见证了改革开放带来的新变化,见证了风雨之后的彩虹满天。</span></p><p class="ql-block"> 他的人生,虽然是平凡的,但也是坎坷不平的。他既有少年时代的意气飞扬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又有动乱年代失魂落魄的窘迫状态,还有戏剧般地成为市级“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积极分子”,后调入市直机关成为政府官员,成为党的好干部,继而忠诚于党的事业,出色地做好政界工作的人生经历。无论他在市纪委任研究室主任,还是在市委市政府当信访局副局长和调研员,他都出色地完成本职工作,被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主管领导赞誉为“老黄忠”“老黄牛”。</p><p class="ql-block"> 他的工作生涯,转换过不少工作岗位,当数在信访局的岗位上时间最长。他用了浓墨重彩描写再现了他和他的同行们敢于面对复杂问题,勇于攻难克坚,善于化解矛盾。哪里有麻烦事,哪里有群体性事件,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他们竭尽全力做群众工作,控制规模,控制频率,确保在稳定的状态下解决问题。他们以一颗善良的心、宽厚的胸怀去理解和体味上访群众的疾苦,用善念去看待弱势群体,用善举去为人民群众办实事,用实际行动赢得了人民群众的“口碑”。</p><p class="ql-block"> 读张钿的《弹指春秋》,让人感动。书中讲了一位志愿军老战士的故事。每个人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志愿军老战士梁宝成有名有姓,有村有家,也参加过工作,他是个啥人,他周围的人都知道。尽管后来遇到单位变化,档案丢失等问题,但要还原老梁的身份并不是一件难事。所谓难,在于我们的干部不作为,不想去还原老梁是个什么人,给一位志愿军老战士戴上一个“老上访户”的帽子,由你找去吧,没人管。老梁因工厂事故受到处分,再处分也否定不了他的志愿军老战士的身份啊?再处分也不能没了他的户口啊?老梁遇到了上上下下一些不负责任的“官油子”,一位出生入死的志愿军老战士成了流落街头的流浪汉。幸运的是,老梁也遇上了张钿和时任信访局长陈继荣等为民办事的好干部,帮老梁把问题解决了。</p><p class="ql-block"> 《弹指春秋》另一篇文章中还提到了“老上访户”老牛。我当记者多年,在采访写稿的同时,也注重反映社情民意,做过不少群众工作。老牛是个好人,我也认识老牛,我也去过老牛破破烂烂的家。其实老牛事儿不大,都是一些基层干部不负责任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把小事儿拖成了“大事儿”。当年,时任信访局长王俊祥亲自抓久拖不决的难案、旧案,下乡看老牛。乡政府就在老牛的村,老牛的家离乡政府不远,局长到乡里,说要去老牛家,乡里的书记竟然不知道老牛家在哪里,只是说:“老牛可知道,老牛是个老上访户,看他咋?”老牛常到乡里去,老牛在一些干部眼里像“瘟神”一样,谁见了都躲得远远的。老牛具体是啥事儿,乡书记不问,不管,也不想知道,只怕老牛“黏”上找“麻烦”。</p><p class="ql-block"> 信访工作是最具体的群众工作,张钿和他的同事不仅有为民办事的心,而且肯于动脑筋,用“有理推定,能办推定”的思维,千方百计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把一起起久拖不决的难案、旧案处理好。这种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应该发扬。他的回忆录写到了第43集,说到了给一位退休老人接工龄的问题。按业内说法,这个老人算是一个“缠访户”,一访多年,问题解决不了。这篇文章讲的故事张钿讲到陈继荣局长怎样设身处地地为群众办事,怎样既要执行政策,又要有灵活性。比如这位老同志反映的工龄问题,虽然证据不是十分充足,但总算有一些证据,时过境迁多少年,再加上当时的实际情况,他只要有理由,能往政策上靠一靠,就要想法给这位老同志把事办了。政策要执行,但不能机械地硬背政策条文。事情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遇到实际问题,领导干部既要有为民办事的思想,还要有办事能力和智慧,有担当和负责精神。陈继荣曾倡导过“能办推定”办事理念,遇到群众有诉求,用如何能把这个事办好的思维,去寻找有利于能办成的政策、理由、证据,等等,不是一听他说的理由不充分,就一句“不能办”而简单拒绝。</p><p class="ql-block"> 其实,做信访工作也是个“良心买卖”,有访者来,材料转下去,也算尽职了,因为信访部门不是管具体事儿的,谁的孩子谁抱走,解决问题还得在有关单位,办了更好,办不好,催一催。有人说,某个信访部门就是个转运站,也有一定的道理。如果像张钿和他的同事们这样,有一颗为民办事的心,就要动脑筋,想办法,千方百计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p><p class="ql-block"> 读了《弹指春秋》一书,我感到,信访工作也需要多宣传。张钿的文章中还介绍了邯郸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主管领导以及有关部门领导参与处理的多起疑难而复杂的信访案件。例如处理“成功药业”的问题,说时任邯郸市委书记张力召开座谈会,听取成功药业4名职工代表的诉求,张力对职工代表说:“成功药业的问题,我当市长时就知道是个大问题,可我没有来得及解决,在此我向你们道歉。”说到这里,张力同志起身向4名职工代表鞠躬致歉。他说:“请你们给我一点时间,我一定会解决好成功药业的问题的!”这个细节令人感动。</p><p class="ql-block"> 设立信访部门的初衷就是通过来信来访了解民情,沟通民意,解决问题,全称“人民群众来信来访”。记不清从啥时候开始,有了“敏感”一词,信访好像就变得神秘了,似乎成了宣传“禁区”了,“信访”两个字在公开的报道中就比较少见了。从张钿的文章中可以看到市领导对信访工作十分重视,信访干部为处理每一起信访案件都付出了艰辛。信访干部每处理一起信访案件都是对社情民意的深度了解,信访干部架起了党和群众密切联系的桥梁。曾有一个时期,邯郸市把信访部门作为重中之重,选派年轻后备干部到信访局锻炼,培养年轻干部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充分说明,信访工作是最具体的群众工作,也需要向群众多宣传。</p><p class="ql-block"> 做群众工作最重要的是要有宽容的心胸。宽容又是一种修养,一种心态,一种智慧,更是一种“胸中天地宽,常有渡人船”的气度。张钿介绍的时任市信访局长申钰彬的事迹,使我们看到了他常常能够设身处地地为平凡百姓着想,常怀宽容之心耐心地善待上访人,忍辱负重,化解矛盾,破解了一个个疑难信访案件。讲究做事有情,用情深,做事深。情到深处无怨忧,情到浓处心自细。对社会对群众有了这个“情”字,即使再苦再累的工作,再难化解的问题,他们都能做得令人满意,令人赞叹,令人佩服。</p><p class="ql-block"> 《弹指春秋》把我们带入了一个个惊心动魄的信访个案。透过字里行间,可以看到张钿描写的公务员们良好的心理素质。他们为人处事平和的心态,稳定而自信的情趣,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思维能力加上娴熟的交际能力,坚韧不拔的意志,宽容大度的品质,造就了他们的群众工作业绩。回忆录把这一切跃然纸上,通过这个窗口,展示了一幅幅波澜壮阔的社会历史画卷,诱人步步深入书海,静心地细细阅读和品鉴。</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邯郸是成语之都,有厚重的历史文化背景。张钿写出了以现代邯郸为社会背景的回忆录,如同打开一壶老酒,你不仅会闻到令人陶醉的古赵醇香,也会闻出弥漫在邯郸这座复兴发展中的古赵新城的芬芳。</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2024年9月22日</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作者为原河北人民广播电台驻邯郸记者站站长、高级记者)</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