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景泰泉位于八里罕平房一队,景泰泉北走200米就是于家大院,于家大院原来为一个大院,后来哥俩分家分为东院和西院,在解放战争时期做过很大的贡献,在解放热河隆化一带时,成为战地医院,小时候听奶奶爷爷讲,西院为战地医院住着伤病员,东院住着首长团部等,家里人在后院打起了临时用房自己家人住,把正房和厢房都腾出来,让给了人民子弟兵居住。</p><p class="ql-block"> 奶奶爷爷说人民子弟兵非常亲民,每天把院落打扫的干干净净,还帮助我们打水,每次都会把水缸挑满水,有时我们也会帮助子弟兵烧炕、烧水,和我们相处的像一家人,真正体现了军民鱼水情。在解放后团首长还骑马来看过奶奶爷爷和于家大院的老人们。</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西院于振洲老人离开故土五十年后根据自己记忆绘画的于家大院</span></p> <p class="ql-block"> 据有关资料记载和报道:1947年5月至7月,冀察热辽军区部队以热河地区为主战场展开了夏季攻势,其中曾一度在宁城地区转战十七旅于5月15日配合十三旅攻打驻围场县城的国民党军,县城被攻下,歼敌500余。围场战斗结束后,十七旅奉命作为主力攻打隆化县城,史称“第一次攻打隆化战斗”。战斗持续十余天,隆化县城未被攻下,撤出战斗。战斗过程,有大部分被送到设在宁城的冀察热辽军区战地医院救治。地处八里罕平房景泰泉自然村的于家大院,就是当时的重要战地医院之一。时至今日,院落还在,西院院内西厢房(于振东家)还有一座老屋在,写在这座老屋前墙上的“绷带交换室”几个字还可辨出。</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绷带交换室老房子</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绷带交换室》字迹清晰可见</span></p> <p class="ql-block"> 十七旅旅长周仁杰,政委谢镗忠,副旅长吴瑞山,参谋长宋映,政治部主任李直。统帅49、50、51三个团。十七旅的前身是八路军的老部队。第49团的前身是陕甘宁教导二旅的第一团第一营,此前是八路军第115师独立团第一营,如果再向前追溯,其光荣历史可一直追寻到井冈山斗争时期。第50团的历史比第49团短,但同样是一个战功赫赫的英雄部队,它的前身是抗战时期冀中第18团。第51团是新组建的部队,进攻隆化时刚由地方民兵武装编成,未参加战斗。49团团长王星,政委李济宗;50团团长王建国,政委刘雪初。其中49团在1946年9月曾参加进攻宁城(小城子)战斗,战功卓著 十七旅接到冀察热辽军区攻打隆化的命令后,从前指转来的情报是隆化只有国民党军的一个加强营和当地保安队。既然13旅能在围场围歼一个营,那么十七旅作为冀察热辽的头等作战主力部队,自然也能完成这个任务。但是十七旅得到的情报并不准确。在隆化的国民党军并非只有一个营,而是有两个营和一个团指挥部。</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当年的老院院墙</span></p> <p class="ql-block"> 1947年5月19日黄昏时分,十七旅占领了隆化东南、东北的进攻出发阵地。20日零点,部队开始进攻,49团迅速占领了东山和城东南守军前沿阵地,战至黎明,部队打垮了国民党军保安队,突入隆化城内,在随后半天的白昼战斗中又夺取了一半城区。 </p><p class="ql-block"> 白昼的战斗进展十分艰难。驻守隆化的国民党军4师10团两个营在夜晚战斗打响后,团部即按照预定战斗方案分兵驻守隆化中学和苔山主阵地,其中隆化中学驻守一个营的兵力,团部和另一个营配属团属迫击炮连防守苔山主阵地,两处防御要点可以相互配合,苔山国民党军炮火可支援隆化中学之坚守;而隆化中学坚固预设防御工事中的火力则可以阻止攻击苔山主阵地。战斗只能通过在居民房舍间钻墙打洞向前推进,进展十分困难。 </p><p class="ql-block"> 十七旅通过俘虏口供得知真实情况,分析欲攻占隆化县城必先占领苔山。但是要夺取山势陡峭的苔山,困难很大,十七旅配属的炮兵营只有几门日式山炮和平射炮,炮弹仅有36发,且在进攻城区的时候已经消耗了10多发,这时候进攻苔山,显然困难很大。况且进攻苔山阵地,还要徒涉伊逊河,敌前徒涉更是十分艰难危险。 十七旅把情况上报给前指,22日上午16旅47团增援,当天夜晚再次发动总攻,三个团同时出击,收效仍不大。部队在突击中屡遭敌军炮火杀伤,与敌激战10余天,伤亡二千五百余人,毙伤敌五百余人,俘虏二百余人。根据战情,冀察热辽军区前指决定从隆化撤围,命十七旅回师宁城,叶赤铁路沿线截击从赤峰南逃之敌,在韩杞柳取得重大胜利。</p><p class="ql-block"> 景泰泉自然村现隶属宁城县八里罕镇平房行政村,为该村第一村民小组。于家大院后期被分割为东西两院,其中西院在土地改革时曾住进5户人家,后有两户迁出。现院内仅存正房和西厢房,其中正房已被翻建。西厢房未曾,屋上彩钢瓦为近期添加,“绷带交换室”字迹在该房前墙屋门右侧。</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后修建的景泰泉井厅让无知的人随意向东移了近150米(移到了八里罕与平房交界处)。</span></p> <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景泰泉于家大院早已分成了两院,东院由原来的9户人家,现在只剩下一家留守居住,西院也是原来有5户人家现在只也是剩下一家留守居住,其它家庭都已经离开了心爱的故土去了不同的地域工作和生活。于家大院的晚辈们也和祖先一样,始终保持着听党话、跟党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观,识大体顾大局,大都工作在各行各业为祖国的建设做着贡献,大多数人员都成为了光荣的共产党员,秉承党的宗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深知祖国的解放来之不易,祖国的建设和强大更需要人人努力,才能把我们的祖国建设的繁荣昌盛、更加强大,永远屹立在世界置顶!</p><p class="ql-block"> 这里也留存着我儿时的记忆,流淌着难忘的故事,记录着历史的变迁,繁衍着生命的传奇。</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237, 35, 8);">于家大院(东西两院)部分人员合影</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