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

人在江湖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云天收夏色,木叶动秋声。</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夏意犹未尽,忽觉秋已来。</p> <p class="ql-block">岁月惊鸿,一晃又见立秋。这是“二十四节气”的第十三个节气,在“二十四节气”中,有立春、立夏、立秋、立冬,皆是节序更迭的伊始。</p><p class="ql-block">然而,进入秋季并不意味着天气就会变凉,相反,还有一个高温期,即我们俗话说的“秋老虎”。</p><p class="ql-block">在“二十四节气”中有小暑、大暑和处暑,立秋则在大暑和处暑之间,等处暑(出暑)后,天气才会逐渐转凉,草木初现枯萎。</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夏未尽,秋已至。</p><p class="ql-block">人言指缝太宽,时光太瘦,未觉三夏尽,时序已新秋,虽然仍觉暑气蒸腾,气温并未下行,但秋的脚步已至门庭。热浪依旧,但凉意已悄悄挂在了晨露上,藏在了晚风里。立秋,似乎是一个夏天还不愿意走,秋天也未想来的时节。</p> <p class="ql-block">生活是需要仪式感,时光变得温柔。每个季节都有自己独特的美,因为有了四季,岁月才不枯燥,生活才有层次感。</p><p class="ql-block">正如秋季,天高云淡,稻谷飘香,这是收获的时节,是对这一年半程的总结。同时,立秋之后,常伴有七夕和中元节,思念总是在秋季显得更加深沉。踩在落叶上,长发迎风飞舞,谁会是谁故事里的意难平?</p> <p class="ql-block">欣然去林子里寻找秋天的踪迹,植物却总是比人先洞察秋的气息。你看——剪秋罗早已换上了红色的彩带,那是对秋的迎接;路边又冒出了很多不知名的小菊花,秋天正是它们最自信的时候;那一片偷偷红了的乌桕叶子,在绿油油的树梢显得那么与众不同,一叶知秋说的便是它了吧!它那么敏感、细腻、智慧,只要一点点秋的讯息,便会全身心投入、义无反顾,又怎会不懂得红叶的命运是离开?它比别人多知道了一些,早知道了一些,所以最懂秋天,也最懂告别。那些来不及说的再见,只能消散在风中,树早已习惯,树下的人却觉得遗憾。</p> <p class="ql-block">秋天就是这样,明明话的是萧瑟,却处处充满温情;说的是收获,却也把失落展现得坦坦荡荡。似乎所见景色不同,人生境遇不同,每个人对秋天的体验与表达也不尽相同。</p> <p class="ql-block">辛弃疾在《西江月》中描写“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人们因为一年的付出有大丰收而感到开心与欢喜;李珣的“荻花秋,潇湘夜,橘州佳境如屏画”,带我们一起在荻花飞舞的秋夜里,俯观橘州佳景美如卷,将纷乱思绪交予碧溪冲刷,把一切世俗烦忧交给山花燃尽。然而,因天气渐凉,秋天也被视作衰落的开始,李白写下“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不知明镜里,何处得秋霜”,用秋天的意象来表达愁绪;杜甫感慨“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代表了中国文人常用的“悲秋”意象。除此之外,秋天宜晴也宜雨,你可如木心所言,“晴秋上午,随便走走,不一定要快乐。”也可如林清玄所说,“秋日薄暮,用菊花煮竹叶青,人与海棠俱醉。”</p><p class="ql-block">这种种感受看起来不尽相同,但却并不矛盾,因为生活不是一直在收获,也不会始终悲伤,无论秋天给予我们怎样的体会,都是最本真的滋味,都是恬淡惬意的人间“清欢”。</p> <p class="ql-block">节气真的很神奇。从秦汉古籍到唐宋明篇,从《夏小正》到《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人们用智慧形成了二十四节气,圆了一年的农事。当阳光泼向麦子,农人躺在田埂上,摇晃的麦穗下垂在视线里,好像金黄的枝与叶交错蔓延,他们无需理会汗牛充栋的书籍,只消眯着眼睛往田里一打量,便能吐出一句“到了收麦子的时候”或者“该播种了”。田地上的云卷云舒是农人才看得懂的字句,田地上的风吹着农人才懂的歌。他们一辈子脚踏土地,播种纯粹,走入生命的四时生息,相拥自然规则,竹篓装满宁静而蔚蓝的日子。读懂二十四节气和七十二候,便是读懂中国人的精神源头和生生不息的生命力量。</p> <p class="ql-block">今日立秋,不管夏天愿不愿意,秋天答不答应,季节更替无法改变,春夏秋冬的“秋”,如春、如夏、如冬般来了。愿夏日的遗憾,会被秋风温柔化解。道一声:“你好!立秋!”剩下的话,我们秋天慢慢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