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古城

默白

<p class="ql-block">大理古城西门名“苍山门”,因正对苍山得名,古城四个入口之一。门楼悬“博爱”二字,似是孙文书体,此门又叫博爱门。</p> <p class="ql-block">城门内商户云集,犹如三伏热火朝天,而即时温度仅26度。</p> <p class="ql-block">博爱路商业街保留传统水道,经过改造仍生机盎然。</p> <p class="ql-block">大理王府其实是一家仿白族建筑的酒店。</p> <p class="ql-block">店角的三角梅极其茂盛,给店家穿了条红裙子。</p> <p class="ql-block">北城门称“三塔门”,因出城门3公里外便是著名的崇圣寺三塔。始建于明洪武十五年(公元1382年),原名“安远楼”,明万历壬寅年(1582年)重修改名为“三塔门”,城楼毁于解放初期,后于1984年重建,并在2016年进行了大修。北城门的建筑风格为重檐歇山顶建筑,是明代建筑的典型代表。</p> <p class="ql-block">经过改造的古客栈,栈外古木参天。</p> <p class="ql-block">老宅</p> <p class="ql-block">客栈随处可见</p> <p class="ql-block">普贤寺位于古城东北角、玉洱路下段,与已毁的文殊寺相对。始建于明万历年间,清咸丰四年(公元1854年)重修。</p> <p class="ql-block">普贤寺坐西向东,原建筑包括门楼(过厅)、南北厢房、正殿以及院内两座方形石塔,目前仅存大殿及北厢房。大殿是单檐歇山顶,采用抬梁式石木结构,三开门,面阔13米,进深12米,有精致的雕刻和彩绘。</p> <p class="ql-block">普贤寺是古城内现存的唯一佛教寺院,对研究大理地区清代佛寺建筑具有重要的价值。使用单位为大理古城莲池会。</p> <p class="ql-block">上香的游客</p> <p class="ql-block">供果供菜制作精美,普贤菩萨以行愿广大著称,在《华严经》中提出了十大行愿,如礼敬诸佛、称赞如来、广修供养等,成为众生成就如来功德的重要法门。普贤菩萨的坐骑是六牙白象,象征愿行广大和功德圆满。普贤菩萨与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地藏菩萨并称为四大菩萨。作为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与左胁侍文殊菩萨一起,合称为“西方三圣”</p> <p class="ql-block">斗战胜鸡</p> <p class="ql-block">东城门,因面向洱海称“洱海门”,2002年在人民路原址重建,并设广场 。洱海门距离洱海约4—6公里 。</p> <p class="ql-block">古院餐厅</p> <p class="ql-block">大理四中,厚德启智</p> <p class="ql-block">步行街</p> <p class="ql-block">前店后居</p> <p class="ql-block">民居改建的银饰品店</p> <p class="ql-block">无同书院,门楼石雕端庄阔绰,刀法细腻。</p> <p class="ql-block">曾是一个近乎荒废的白族民居,通过修缮和活化,变成一个集书、文创、集市、文艺沙龙等一体的文化空间。</p> <p class="ql-block">巨大的石榴树</p> <p class="ql-block">正厅改建为吧台</p> <p class="ql-block">书院建筑保留了白族民居的传统风格,白墙青瓦,四方形的院落中绿植环绕,提供了一个静谧的环境,游客可以在这里享受阅读和思考的时光。</p> <p class="ql-block">左侧厢房改造成读书空间</p> <p class="ql-block">由此上楼</p> <p class="ql-block">书房</p> <p class="ql-block">对院视角</p> <p class="ql-block">北京游客书山有路勤为径。</p> <p class="ql-block">隔壁的院子</p> <p class="ql-block">书房上的视角</p> <p class="ql-block">照壁位于正房前方,正对堂屋,形成对称的“凸”字形结构,不仅起到装饰作用,还具有挡风遮阳、保护隐私、调节气流和烘托气氛的功能。</p> <p class="ql-block">照壁顶部覆盖青瓦,四角微翘,正中嵌圆形的彩花大理石或书写着表达家庭心愿的大字。</p> <p class="ql-block">木雕门~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p> <p class="ql-block">瓦当重檐</p> <p class="ql-block">饮茶看书</p> <p class="ql-block">书院全貌</p> <p class="ql-block">大理文庙始建于明代初期,历经变迁和拆毁,2014年12月文庙恢复重建,2016年初竣工。</p> <p class="ql-block">建筑风格体现了明清大理殿堂式建筑风格,具有大理白族建筑艺术特点,展现了西南边疆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p> <p class="ql-block">建筑群沿中轴线对称,包括大门、照壁、棂星门、大成殿等,占地10000余平方米,共有大小十三个院落。</p> <p class="ql-block">文庙在大理占重要地位,历史上每年都举办祭孔活动,非常隆重,体现了尊崇孔子“忠孝”、“仁义”思想,儒学对中国人影响深远,成为最广泛的信仰,它的理想始终存在也始终未予实现,它在和道家佛家的竞争中也从未泯灭,和法家的关系更为特殊,成为内儒外法的政治统治形式,具有浓厚的专制特征。</p> <p class="ql-block">大理的水道部分留存,让人联想到徽州宏村和宁波前童古村的门前流水,一样是一幅远古村民生活的活化石。</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