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看《资治通鉴汉纪十三》汉军攻打朝鲜部分,觉得很憋气,不是因为汉军失利,而是汉武帝功过不分,随意杀害功臣。</p><p class="ql-block">当时汉军兵分两路进攻朝鲜,一路由楼船将军杨仆带领水军横渡渤海,一路由左将军荀彘绕道辽东从陆路进攻。杨仆军先于陆路军到达朝鲜首都王险城,立即展开对王险城的攻击,想一举拿下王险城,毕其功于一役。但因为兵少,被朝鲜主力部队击败,部队溃散跑到了山里。左将军荀彘则在𬇙水遇到朝鲜主力部队的强有力阻力无法前进。汉武帝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决定采取威逼利诱的方法不战而屈人之兵。于是他派卫山去劝谕朝鲜主力部队的首领右渠。右渠也知道,凭自己的势力难以抗拒强大的汉朝,于是答应归顺。他派太子去汉军营谢罪,进献了五千匹马,和大量军粮,带着一万人打算渡过𬇙水归顺汉军。但是卫山和荀彘看到这一万人都带着武器,担心有变,就告诉太子,命令士兵放下武器,而太子却又担心部队会遭到汉军的屠戮于是停止了渡河,又返回去了。卫山回到长安汇报天子,汉武帝因为他没有完成任务诛杀了他。</p><p class="ql-block">我认为汉武帝的决定是错误的。虽然卫山没有完成劝降朝鲜的目的,但也并未使汉朝受辱。战场形势错综复杂千变万化,不可能完全按照已方意愿来进行。敌人临时退却也是意外,即使苛责以我方统帅没有提前和敌方商量好,但也完全没有必要斩杀使者。</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