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与季节不期而遇

和硕李亲王

<p class="ql-block">  其实人生才是一场漫长的旅程,所以我们需要一些记忆里那些美好瞬间的点缀!过往是历史,但也是回忆!</p> <p class="ql-block">  我从7月25号到8月1号,用了8天时间,带孩子们去了苏州、扬州、南京等几个地方。我带孩子出游的那几天,正是一年中最难熬的桑拿天。孩子们虽然热的满头大汗,但却从不退缩,我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因为孩子们不仅没有埋怨在酷暑里旅行,而且眼里都是对下一站的期待。这个精神状态最起码就是一个动力。</p><p class="ql-block"> 我们选择的地方比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的苏州;比如“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的南京乌衣巷;比如“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南京秦淮河;比如“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的扬州,这些地方,孩子们在诗词里早已耳熟能详,但亲眼去看一看这些课本儿里的地方,就能让孩子有一个更清晰的认知与感悟。我们的人生最正确的方式就应该是边走边看,不仅有经历,还要有感悟。学有所感,学有所悟,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p><p class="ql-block"> 我们常说认知不同,理念就不同,所以结果也就不同。在日常和孩子的沟通中,我觉得要用知行合一的方法,作为激发孩子学习和提高认知的源动力,而不是一味去粗浅地叮嘱孩子好好学习。当孩子的见识提高了之后,自然能激发他的学习兴趣,我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孩子一旦对学习产生兴趣,那学习就成了自觉和乐趣,孩子的学习效率就会成倍提高。我们常常说一个词——“见识”,见在前,识在后,就说明只有先去看或者学了再去看,那么才会有真正的认知。人的一生其实是一个不断尝试和经历的过程,只有言行一致,知行合一,才能让脑子里的知识与现实中的情况去充分印证,孩子的思维方式和思维逻辑,才能是全方位的、立体的。空泛的说教100次,不如设身处地让孩子去看一看或做一遍。</p> <p class="ql-block">  南京和苏州地处江南,扬州地处江北,我们不仅通过这次旅行,让孩子们的足迹真正踏上了梦里的江南,也更直观的把江南与江北做了对比。比如气候的区别,比如风土人情的区别,比如城市建设的区别。我们在同里水乡亲身体会了“船在河里过,人在画中游”的唯美,也听到了艄公的摇橹声;我们穿过了用青石板铺成的小巷,也拜过了夫子庙里的孔子先师;我们去过了江南贡院,对古代的科举有了大概的了解;我们坐上了轮渡,感受了京杭大运河上千年来历史的波澜壮阔;我们在乌衣巷口留影,知道了“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王谢”两大家族的历史故事;我们站在秦淮河的码头上,看着一艘艘小船来往穿梭,感受了“六朝金粉地,十里秦淮河”的繁华;在苏州拙政园和扬州个园,我们见识了江南园林的灵动和风姿绰约;我们的脚步留在了苏州的平江路,扬州的东关街,南京的夫子庙;我们吃过了扬州炒饭,孩子们穿上了苏州的刺绣旗袍;看着明孝陵上空蓝天上飘过的白云,我给孩子们讲述着布衣天子朱元璋的故事;在总统府前,孩子们亲眼看过了国父孙中山曾办公的地方……我们用脚走过的每一步里,都融入了我们对这些地方和时光的深厚情感,我们一路行来,不负时光的惠赐,不负青春里的流年,一步步坚定向前,一步步书写人生。</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季节无声变换,夏的热烈还未减退,转眼已是秋天。风吹时间远,雨落岁月深,我们走过四季往昔,在人间风雨中缓步,有些莫名的思绪泛起,伴着光阴藏起的惦念,化作了点点碎碎的轻影,模糊了路上岁月,也叠深了这个季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一张张的照片留住了一段段的光影,我相信,即使岁月斑驳了记忆,这些光影仍会永远年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4 立秋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