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重镇

影海拾贝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2024年7月21日</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当高大的祁连山脉渐渐没入荒野,忽现一片金色的沙丘接棒乌黑的山峦向远方延展,沙丘之下绿意隐现,那就是敦煌到了。</p> <p class="ql-block">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秦代,敦煌地区为月氏人驻牧地,随畜移徙。汉初,匈奴人入侵河西,两次挫败月氏,整个河西走廊为匈奴领地。</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汉武帝继位后,自元光六年(前129年)以来,派卫青等将领连年出塞,大破匈奴,收复河套地区。元狩二年(前121年),骠骑将军霍去病西征匈奴右地,开拓河西走廊,控制了前往西域的道路。元狩四年(前119年),卫青、霍去病等将领发动“度幕”作战,深入漠北,大破匈奴,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登临翰海”,从此匈奴远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当战火初平,民心稍定,汉武帝再任张骞为中郎将,率使团第二次出使西域。此行的目的一是招与匈奴有矛盾的乌孙东归故地,以断匈奴右臂;二是宣扬国威,劝说西域诸国与汉联合,并和平通商。此后,汉朝和西域各国贸易日盛,形成了“商胡贩客,日款于塞下”的景象。</p> <p class="ql-block">元封三年(前108年),汉将王恢率骑兵击破楼兰,赵破奴率军击破车师。元封六年(前105年),汉武帝派李广利领兵数次进攻大宛(今乌兹别克斯坦),在付出沉重代价后,攻破大宛都城,使西汉在西域的声威大振,确保了西域通道的安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至此畅通,既是分岔点又是交汇点的敦煌也由此成为“咽喉锁钥”,据丝绸之路之要冲,成为中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与此同时,中原文化、佛教文化、西亚和中亚文化不断传播到敦煌,中西不同的文化在这里汇聚、碰撞、交融,使得敦煌成为“华戎所交,一大都会”,人文荟萃,文化粲然。</p> <p class="ql-block">虽然敦煌从古至今都名声在外,但它本质上仍然只是一小片被沙漠戈壁包围的绿洲,没有丝毫向外拓展的纵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这里的年降水量不足50毫米,但蒸发量却超过2500毫米,是中国最为干旱的地带之一。</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正是在这样的地方,敦煌,依托着径流量并不大的党河,走过了数千年薪火不灭的岁月。</p> <p class="ql-block">发源于祁连山的党河原本是疏勒河的第一大支流,两河汇聚的地方也曾经是面阔70多平方公里的哈拉诺尔湖。</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然而从清朝中后期开始,人们大规模开垦湿地,引水灌溉,党河的水量急剧减少。到1970年代,人们又在鸣沙山的西侧筑坝蓄水,党河下游基本断流。</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justify;">地质工作者经过地层探查后推断,鸣沙山的扩展曾迫使党河向北改道,奇妙的是,沙山在吞没党河故道时,特意留了一小截截出来,这一小截就是现在的月牙泉。</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景区禁止放飞无人机,必须爬到鸣沙山上才能拍出月牙泉的概貌。为了赶在太阳谢幕前拍到这两张照片,连滚带爬一身汗,幸好追上了一片晚霞。</p> <p class="ql-block">提及敦煌,很多人会马上想到莫高窟。</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从366年,乐樽和尚凿开第一掊黄土,到1897年,王圆箓道士住持莫高窟,1600的多年时光里,莫高窟的兴衰一直和敦煌保持同步。它既是中国古代文明的一个璀璨的艺术宝库,也是古代丝绸之路上曾经发生过的不同文明之间对话和交流的重要见证。</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主要的洞窟通常由佛教僧侣、地方统治精英以及中原帝王等赞助人赞助,其他洞窟则由商旅、军官和当地的人资助。</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作为冥想的辅助,作为向不识字的人宣传佛教信仰和故事的教学工具等,这些洞窟空间及内部壁画与造像被精心营造。</p> <p class="ql-block">敦煌在20世纪引起关注,与藏经洞的发现有密切关系,也揭开了那段伤心史。</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00年的6月22日,这天晚上正在清扫流沙的王道士无意间透过洞窟墙壁上的一条裂缝,打开了一座装满了经卷的秘洞。</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学问不多的王道士也许无从知道这些已经封存了近900年的文物古籍有何等价值,但他依然觉得这是一件自己处理不了的大事。于是,他先是请来了本地的乡绅征询意见,然后又一路步行到敦煌县衙上报给县令,最后又赶着毛驴走了800多里路,去肃州拜见道台大人。但所有的奔走呼告最终 只得来甘肃省府的一纸命令:检点经卷,就地保护。</p> <p class="ql-block">敦煌有古经书现世的消息已经散布了出去,王道士为筹措经费连送带卖而散佚的少量卷子也开始在坊间流传。</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907年,英国人斯坦因循着线索来到莫高窟,次年,法国人伯希和进入藏经洞。一前一后,莫高窟的大量经书文物被连哄带骗地以极低的价格卷走。除此之外,美国、日本和俄国的考察队也闻风而至......</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四万多件藏经洞遗书,大量精美的塑像,甚至连墙上的壁画都被这些所谓的探险家割下来打包装箱,大摇大摆地用马车拉走。</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center;"><span style="font-size: 14px;">保罗·伯希和在藏经洞翻检经卷</span></p> <p class="ql-block">所幸的是,1909年,著名学者罗振玉听说,藏书洞里还剩下八千多份写卷。在罗振玉和其他学者的共同努力下,敦煌写卷8697份,入藏京师图书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之后,通过政府资助、公众捐赠和图书馆采购,中国国家图书馆目前收藏的写卷总量已增至约16,000份,它是中国最大的敦煌资料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敦煌丝路遗产城</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敦煌长城影视文化基地,内含“千佛崖”、“故宫太和殿”、“大明宫”、“福建客家土楼”、“南京总统府”、“辛亥革命红楼”、“清明上河图沙州古城”、“埃及神庙”等景点,略显不伦不类。喜欢布景摄影的朋友可以带上模特拍一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