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篇 唐僧的虚伪性

仔仔爸

<p class="ql-block">在浩瀚的文学长河中,《西游记》以其独特的魅力跨越时空,成为不朽的经典。在这部充满奇幻色彩的作品中,唐僧作为西天取经的核心人物,其形象往往被赋予了慈悲为怀、意志坚定的光辉色彩。然而,若以人性复杂性的视角重新审视,唐僧的“虚伪性”这一侧面,也在他日常的言行举止中微妙地浮现,成为解读其性格深度的一扇窗。</p><p class="ql-block">唐僧的外形在原著第55回中是这样描写的:“丰姿英伟,相貌轩昂。齿白如银砌,唇红口四方。顶平额阔天仓满,目秀眉清地阁长。两耳有轮真杰士,一身不俗是才郎。好个妙龄聪俊风流子,堪配西梁窈窕娘。”而86版电视剧中形象则更为具像化:面容清癯,眉宇间常挂着一抹淡淡的忧思,仿佛随时都在思索着佛法与人间疾苦的关联。加上他身披一袭袈裟,色泽虽已略显旧黄,却更添了几分岁月的沉淀与神圣感。那双眼睛,时而清澈如水,闪烁着对佛法的虔诚;时而又似乎被世俗的尘埃所扰,透露出不易察觉的犹豫与矛盾。他的步伐稳健而缓慢,每一步都似乎在衡量着世间的善恶与取舍,形神之间,既有高僧的庄严,也不乏凡人的挣扎与妥协。绝对的道貌岸然,与现实生活中警示教育片中高官的表现如出一辙。</p><p class="ql-block">“阿弥陀佛,众生皆苦,我愿以一己之力,渡尽世间苦难。”唐僧的话语总是如此慈悲而坚定,简直是和地藏王菩萨:“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宏大誓愿一样一样的。但在这宏大誓愿的背后,也不乏微妙的虚伪痕迹。譬如,在面对孙悟空的顽皮与不羁时,他常言:“悟空,你虽神通广大,但须谨记戒律清规,不可妄动杀念。”然而,在某些危急关头,唐僧为了自保或维护师徒情分,却会默许甚至间接鼓励孙悟空使用暴力解决问题;以及在对待三个徒弟时的双重标准等。这种言行不一,在人性上是他虚伪性的一种体现。他的话语,既是心灵的呼唤,也是对现实的妥协,透露出内心深处的矛盾与挣扎。</p><p class="ql-block">最典型的例子就是三打白骨精,唐僧一方面很容易听信谗言,是非不分。原文中八戒的挑唆是这样的:“怎禁猪八戒气不忿,在旁漏八分儿唆嘴道…”,“八戒在旁边又笑道:好行者!疯发了!只行半日路,倒打死三个人…”,唐僧的反应则是:“三藏自此一言,就是晦气到了:果然信那呆子撺唆,手中捻诀,口里念咒…”。另一方面是随意使用强权:“唐僧一见,惊下马来,睡在路旁,更无二话,只是把《紧箍儿咒》颠倒足足念了二十遍。可怜把个行者头,勒得似个亚腰儿葫芦,十分疼痛难忍,滚将来哀告道…”;最后逼走孙悟空:“行者道:师父错怪了我也。这厮分明是个妖魔,他实有心害你。我倒打死他,替你除了害,你却不认得,反信了那呆子谗言冷语,屡次逐我。常言道,事不过三。我若不去,真是个下流无耻之徒。我去我去!去便去了…”</p><p class="ql-block">一次,师徒四人行至一处荒山野岭,饥饿难耐。悟空寻得野果充饥,却因担心有毒而先行尝试,确认无误后方才呈给师傅。唐僧接过野果,表面上感激万分,称赞悟空孝心可嘉,实则内心对悟空的“多此一举”略有不满,认为此举有损高僧形象,显得自己过于依赖徒弟。这一细微的心理活动,虽未直接言说,却通过他接过野果时略显尴尬的笑容和随后迅速转移话题的举动,微妙地展现出来。此等小事,虽不惊天动地,却深刻揭示了唐僧性格中虚伪与依赖并存的一面。</p><p class="ql-block"> 另外唐僧在对待三个徒弟时,对孙悟空是更多的责任和要求,而对八戒和沙僧则更多的包容和隐忍。这种双重标准既体现出唐僧的虚伪性,也充分表现了唐僧丧失师德和缺少因材施教能力的一面。原因一是三个徒弟出身不同:孙悟空显然是草根一个,是石头里蹦出来的、无父无母的石猴,虽然有个菩提老祖的师傅,但人家不让提,所以悟空是一个出身低微又没有靠山的创一代;而八戒和沙僧则是天庭贬下凡间的,出身自然带着高贵,况且这二人还可能带着玉帝的旨意来参加这个取经团队的,哪怕白龙马也是小龙王出身。原因二是一个团队权威性问题:孙悟空能力出众是大家公认的,但在一个团队里面,这种超能力直接影响到了唐僧的权威性,那肯定是要被打压的。所以不合时宜的强出头和超能力的暴露,反倒会变成不合群和被团队诟病的借口,也往往会成为被孤立和排挤的对象。</p><p class="ql-block">综上所述,唐僧的“虚伪性”并非全然负面,它是对人性复杂性的真实写照,是理想与现实、慈悲与无奈之间微妙平衡的体现。在《西游记》的宏大叙事中,这一侧面不仅让唐僧的形象更加立体饱满,也让我们在品味这段传奇之旅时,能够更深刻地思考人性的多面与佛法的真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