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了

三乐

<p class="ql-block">2024年8月7日8时09分01秒,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的立秋。清晨一起床就感觉到了不一样。前几天的35度高温的阴雨闷热没有了,代之以晴爽天气,使人神清气爽。让人不由得惊叹,这秋立得也太准时了!</p> <p class="ql-block">  今天8点多立秋,马上感觉凉爽。为什么这么准呢?原来,24节气的验证地,作为西汉时期胶东地区政治经济中心胶东国——平度就是其中之一。徐万且就是验证人。而当时胶东国都邑即墨,也是徐万且的家乡,就位于现在的平度市古岘镇东南五华里的朱毛村一带。</p> <p class="ql-block">位于北纬36-37度之间的平度,四季分明、很能体现二十四节气更迭规律,是验证二十四节气的绝佳地点。2017年10月,平度被中国民俗学会中国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授予“中国二十四节气研究中心平度研究基地”</p> <p class="ql-block">平度大泽山葡萄</p> <p class="ql-block">百度百科——</p><p class="ql-block">人物介绍</p><p class="ql-block">徐万且(生卒年月不详) 西汉胶东国即墨(今平度东南)人。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太初历》编制者之一。</p><p class="ql-block">成就</p><p class="ql-block">汉武帝时,西汉初沿用的古历法已不适用。太初元年(前 104),经司马迁等人提议,武帝下令改编历法,选调各地历法专家学者编制新历。徐被选中。参与新历研制工作,数年后新历研制成功,名为《太初历》。《太初历》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历法,也是我国历法史上的一次重要改革,它第一次把二十四节气订入历法,以没有中气的月份为闰月,推算出135个月有23次交食的周期。《太初历》制成后,一直实施到东汉章帝元和二年,长达189年之久。徐万且为《太初历》的制作成功做出重要贡献,旧《即墨县志》誉之为“治《太初历》第一。</p> <p class="ql-block">平度大田苹果</p> <p class="ql-block">百度文摘载文称</p><p class="ql-block">徐万且与二十四节气 </p><p class="ql-block">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古人就有了日南至、日北至的概念;秦汉时期,二十四节气得以确立。《淮南子·天文训》所记载的二十四节气名称与顺序与现在已完全相同。 </p><p class="ql-block"> “西汉时候,平度人徐万且在胶东国都邑即墨(故城遗址在今天的山东省青岛平度市朱毛村)主持了《太初历》与‘二十四气’的验证工作。” </p><p class="ql-block">原平度市文化馆副馆长陈传瑜介绍说,汉武帝颁行《太初历》27年后,有人对新历提出质疑,于是在上林清台、长安和即墨等地对“诸历”11家进行了两次、三年多时间的观测实证,结果“《太初历》第一,即墨徐万且、长安徐禹治《太初历》亦第一”(载于《汉书·律历志》),从而最终确立了《太初历》与二十四节气的权威地位。 </p><p class="ql-block">“二十四节气是以黄河流域的气候、物候为依据而订立的,而平度在纬度上恰好位于这个区域的中间地带,雨热同期,四季分明。”陈传瑜说,平度地形复杂多样,农产品种类非常丰富,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也为徐万且以平度为“蓝本”,验证历法和节气提供了有力证据。 </p><p class="ql-block"> 中国民俗学会名誉会长刘魁立解释说,一般常讲中国的历法是阴历,实际上我们是阴阳合历,二十四节气就是阳历的部分,是通过观察太阳的周年运动,认知一年中时令、气候、物候等方面变化规律所形成的知识体系和社会实践。</p> <p class="ql-block">掌上平度载文称</p><p class="ql-block">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徐万且(生卒年月不详) 西汉胶东国即墨(今平度东南古岘镇朱毛村一带)人参与其中,并且在家乡进行《太初历》与二十四节气的验证。《汉书.律例志》称其"治《太初历》第一"</p> <p class="ql-block">平度仁兆蒜苔</p> <p class="ql-block">平度作为二十四节气的验证地为太初历的完善提供了最佳地点。徐万且作为验证人,为太初历的定形做出了重要贡献。这是平度的人光荣,平度人的骄傲!</p><p class="ql-block"> 作为平度人,作为徐万且的老乡,我们应该珍惜这份光荣,发扬徐万且严肃认真的科学精神,在新时期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做出更大的贡献!</p> <p class="ql-block">生长于平度的奥运冠军——马振霞</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