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意味着暑去凉来,秋天将至。 “立”,是开始之意;“秋”,意为禾谷成熟。整个自然界的变化是循序渐进的过程,立秋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转折。在自然界,万物开始从繁茂成长趋向成熟。</p><p class="ql-block">立秋节气预示着秋天的开始,但热气消散和气温降低都尚需时日,所以常常是“秋已立,暑难消”。</p> 传统习俗 <p class="ql-block">立秋与立春、立夏、立冬并称“四立”,也是古时“四时八节”之一。立秋时,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在古代,民间在立秋收成之后,会挑选一个黄道吉日,一方面祭拜感谢上苍与祖先的庇佑,另一方面则尝试新收成的米谷,以庆祝辛勤换来的收获。</p> <p class="ql-block">立秋养生:秋季是天气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p> <p class="ql-block">立秋也是阳气渐收,阴气渐长,人体阴阳代谢出现阳消阴长的过渡时期。立秋标志着我们已经入“收”的状态。天地四季的自然法则以“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形态呈现,循环往复。秋的本质是“收”,因此我们的生活起居方面要围绕“收”字做文章,才是秋季养生的根本。</p><p class="ql-block">立秋后秋气当令,秋为燥气所主,空气中的水分减少,人体容易出现“秋燥”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干燥、舌红少津、毛发干枯、小便赤黄、大便干结、口鼻咽干、胸痛、干咳少痰、痰中带血丝等情况。</p><p class="ql-block">饮食中可适当加入一些清热解暑类食品,如鸭肉、白扁豆、百合、梨等等,雪梨、鸭梨生食能清火,蒸熟吃可滋阴,可养肺阴,防秋燥。但这类食物食用量不宜多,多食可能伤及脾胃,过于滋腻也容易内生痰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