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看云起的美篇

坐看云起

<h3>非京籍京城求学本不易<br>勇闯关面临选择更为难</h3> <h3>今天立秋,是外孙女李芊芊18周岁生日。在这里,首先要祝愿外孙女生日快乐,有愿皆得成。外孙女从呱呱落地、呀呀学语,经蹒跚学步而长大成人,自己这个做姥爷的,并未能时时关照。但又无时不刻惦念在心,对孩子的每一点进步与成长,都看在眼里,喜在心头。<br> 2012年8月17日,我曾经在军人联盟论坛发过一则题为《外孙女京城求学记》的帖子,记录了外孙女好不容易才得以进入北京西城区力学小学读书的曲折过程。<br> 2021年7月8日,我又在微信朋友圈发过一则题为《外孙女又到求学季》的帖子,说的是外孙女经过三年苦读,终于由北大附中升到人大高中国际部。一个没有北京户口的孩子,又不愿意离开爸爸妈妈回原籍读书,就只有国际化这条路可走。<br> 入学后才知道,在人大高中国际部,并不都是非京籍学生,老北京人家的孩子照样往那挤。虽说是国际化之路,但并不像国内高中那样统一的教学模式。而是依据留学方向的不同,分为英、美、加、澳以及隶属于国际文凭组织的IB体系等多种途径。入学之初,外孙女尚未确定留学方向,所以选择了IB体系。<br> 尽管留学方向不同,但凡要出国读书,首先得通过托福这一关。而若打算去美国,那还得考SAT。只有闯过这两关,你所选择的课程体系学习成果才有意义。外孙女高中这三年,依然保持了初中阶段的那种拼搏精神,逢考必胜:SAT满分1600分,考了1570分;托福考试满分120分,考了118分。IB体系的结业大考满分45分,考了42分。<br> 与国内的高考不同,国际高中的毕业生可以同时申报多国多校,并且同时可以被多国多校录取。在国内高考之前,外孙女就先后收到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美国的康奈尔、卡尔顿、韦尔斯利 、加州洛杉矶 、加州圣地亚哥 以及英国的剑桥大学等多所学校的录取通知。<br> 不管你收到多少学校的录取通知,最后也只能选定一所学校去读。 与等待放榜的焦虑不同,在多所学校之间做选择,也是一件特别为难的事。在考虑多种因素后,留下美国的韦尔斯利女子学院与英国的剑桥大学,斟酌再三,难以做出决断。<br> 若论排名,剑桥更靠前。但是,外孙女很喜欢韦尔斯利女子学院的教学氛围。这所学校在世界大学排名中,虽然名不见经传,但是非常有个性,这里走出过美国的第一夫人希拉里,我国的国务活动家宋庆龄与大作家冰心也毕业于此。该学院与麻省理工学院有学术合作关系。如果韦尔斯利学院的学生参加两校双重学位学习项目,最终完成学业的学生毕业时可同时获两校学位。<br> 我的女儿、女婿虽然倾向于剑桥,但非常尊重孩子的意见,把最终决定权交给孩子。外孙女则不漏声色,该干嘛干嘛。在IB课程结束后,又去北师大联系了一个实验室,参与其中的一个研究项目。按照正常进程,美国的韦尔斯利女子学院8月23日必须赴校报到。临近七月下旬,眼看距离报到只有40多天,妈妈觉得如果去韦尔斯利就该预定机票了。不得已,妈妈提醒女儿,不能再犹豫,需要做出决定了。<br> 可能是受高中同学的影响,特别是最后在北师大参与研究项目时,估计导师与学友比较倾向于英国的剑桥大学。所以,在进入七月下旬之际,外孙女终于做出自己的选择:去读剑桥。<br> 作为姥爷,我非常理解外孙女的为难与无奈。以我的揣度,外孙女其实内心深处对美国的韦尔斯利女子学院是充满着向往。但是,人的社会性决定,人不能不受周围舆论场的影响,因为中国人太注重排名榜了。<br>这正是:<br> 海外求学也不易<br> 不是花钱就能去<br> 如果想上好学校<br> 其实还得靠实力<br> 好在读本只是开始,求学之路前程似锦。我相信,若能力学笃行,不负韶华,定会行必致远,未来可期。<br>祝愿外孙女得偿所愿,学有所成。<br> <br> <br> <br>  <br></h3> <h3>附录一:外孙女京城求学记</h3> <h3>我的外孙女从小随父母在北京长大,但是户口却在石家庄。今年就该上小学了。像她这种情况,可以在北京上,也可以在石家庄上。就我与老伴的意见,当然希望她回到石家庄上小学,因为我们的住处紧邻河北师范大学附属小学,非常方便。但是,女儿、女婿则希望她在北京上小学,我们也不好多说。<br> 要在北京上小学,自己不清楚其中的程序。只能靠小孩们在北京到处打听。因为三年前为了让外孙女上工总行的幼儿园,女儿家搬到了海淀区的定慧北里住。按就近入学的要求,应该上定慧寺小学或者六一小学,但是女儿经过打听觉得这两所小学教学质量不太好。距住处比较近,最好的是海淀区实验小学,育英小学和西翠路小学也还不错。<br> 外孙女幼儿园的班主任说育英小学有关系,女儿就让她帮忙问问。那边传过话来,要上育英小学得先交15万的赞助费。让你上这个小学,但是没有北京户口的小孩要单独编班。15万的赞助费这在北京市算很平常的价格,因为这个学校包括小学与中学,中间不用换学校。但是,以户口分别编班这个情况容易伤害小孩的自尊心。女儿觉得这一条很难接受。<br> 既然海淀区这边一时找不到合适的,就把关注点转移到女儿、女婿上班的西城区。他们上班的金融街附近,也有不少小学,而且将来上中学要比海淀区那边好。在西城这边找小学比较容易,因为这是老城区,教育资源比较丰富。在这一带,筛选出红庙、西单、力学三个小学。红庙小学与中国工商银行曾经有过共建关系,对工总行员工子女上学还是有些照顾。但是,今年想上这个小学的人数严重超出计划,工总行有关部门就让相关员工抓阄。可惜女婿的运气不佳,没有抓到这个机会。西单小学是个老小学,很喜欢我的外孙女,报名的第二周就发了通知书。但是女儿、女婿感觉力学小学可能要比西单小学好一些,也到力学小学报了个名。力学小学说,到我们这上也可以,但是家长得适当赞助一下学校。问了问价,也不要钱,需要为学购买1万元左右的东西。学校点了一套教学用具,与卖家讲下价来7200元。东西给了学校,通知书也就拿到了手。<br>  转了一圈,只额外花了7200元,就可以让外孙女到西单商场附近的力学小学上学,全家皆大欢喜。7200元的赞助费的确不能算多,但是每个月的租房费用就不是小数了---70平方米的小房子每月租金8600元,而且是一次预付一年---10万,而且每年涨价幅度5%。6年小学读下来,光租房费用就超过60万。这不要命吗。</h3> <h3>附录二:外孙女又到求学季<br>--三年苦功终不负<br>  北大附升到人大附</h3> <h3>今天上午,女儿发了一则朋友圈,说李芊芊自今日起,开始到人大附中读夏校课了。这标志着,外孙女在新的求学季终于心想事成。<br> 2018年“小升初”那个求学季,就开始遇到“非京籍”这个词。好在外孙女在小学毕业那年被评为北京市三好学生,才得以跳出就近上学电脑派位的约束,来到北大附中承办、面向北京全市招生的北达资源中学。这个学校原先叫北大二附,后改为由北大资源集团投资,北大附中承办,属于社会办学性质。这所学校,在北京市的初中学校中,属于比较好的学校之一。为了从全市招来成绩好的学生,所以淡化了“非京籍”的限制。我的外孙女,就得益于此,因而才能从西城区力学小学毕业后,来到属于海淀区的这所学校。<br> 初中三年,一晃而过。而按照北京市的规定,“非京籍”的初中毕业生,就没有资格在北京继续上学了。即便你是在北京上的小学与初中,只要你不是北京市户口,你就不能进入北京的任何一所普通高中与职业高中继续自己的学业。<br> 不能在北京继续读高中,这道难题摆在了许多孩子与家长面前。大家都不甘心半途而废,谁也不愿意回户口原籍继续学业。这些人,不是个别人,而是一批人,每年均在万人以上。这种市场需求,催生出一条路:国际化高中。<br> 北京与其它城市一样,这些年先后办起了多所国际化高中,招生对象不受户籍所在地的限制,其教学体系与培养方向虽有所不同,但其共同点是回避中国高考,为国外大学输送学‌生。目前比较流行的有A-Level~英国方向、AP~美国方向等。<br> 还有一种 IB体系,即国际文凭组织IBO,是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注册登记的权威性、非赢利的国际教育和考试机构。外孙女在与爸爸妈妈充分讨论的基础上,自己做出抉择:上IB体系的国际化高中。北京比较有名气的诸如四中、人大附中,十一学校国际部等,都开设这种课程。想上国际学校,需要双向选择。你可以任意选择学校报名,至于学校是否录取你,那就靠实力说话了。<br> 我的外孙女在北大附中读初中三年,学习成绩一直名列前茅。在六月下旬举行的中考中,十门课满分660分,她考了640分,在海淀区参加中考的16358名考生中排112名,北京市7.8万考生该分数段以上1274人。从一摸二摸到中考,外孙女的成绩一直比较稳定。<br> 因为有了对自身实力的自信,所以外孙女先后与人大附中、四中、十一学校国际部等第一梯队学校,接触、报名、参加考试与面试。这些学校都表示愿意接纳她。她把位列第一梯队的这几所国际化高中进行比较后,根据自己对这些学校的感受与认知,决定去中国人民大学附属高中国际部继续自己的学业。<br> 中考过后,外孙女跟着妈妈回石家庄一趟,稍事休息。7月3日,到北达资源中学,参加毕业典礼之后,初中阶段的学业正式结束。<br> 今天--2021年7月8日,开启新的旅程--中国人民大学附中国际部夏校正式开营。作为姥爷,虽然不能为孩子提供更多具体的帮助,但是可以为孩子的不断进步而呐喊鼓劲,祈愿外孙女在新的学习阶段,坚定自信,心无旁骛,一往无前,勇攀高峰。<br>  </h3> <h3>附录三:外孙女小学时代的信笔涂鸦</h3> <h3>附录四:外孙女镜头里的爸爸妈妈</h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