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欧4国跟团10日游(五)2024.6.18-27

日月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月25日,第八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早4点多就醒了,游船已进入芬兰,改成芬兰时间,提前一小时已经是早上5点多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30在船上吃早餐。10楼的西餐厅,菜品非常丰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30准时到达图尔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尔库(Turku),也翻译成土库,位于芬兰西海岸,与瑞典斯德哥尔摩相望,距赫尔辛基170公里。图尔库1812年前是芬兰的首都,有众多的历史古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船非常快,我们下了船,我们的车也停在停车场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没有安排游览图尔库,直接开车前往赫尔辛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导游介绍说,芬兰33.8万平方公里,人口550万。芬兰堡实际上是瑞典堡。芬兰原来跟瑞典是一个国家,后来被俄国抢走。十月革命后,苏联让芬兰独立,但割走了部分土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芬兰是北欧唯一的共和制国家。芬兰独立时也想实行君主立宪制,他们选了德国王子做国王。但一战德国失败,王子不来了,芬兰只能实行共和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芬兰房价平稳,3000欧一平方。经济主要是靠IT业。</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导游还讲了一个有趣的事。芬兰和美国都说圣诞老人的家乡是自己国家,最后闹到联合国,而联合国判定圣诞老人的家乡在芬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相传在圣诞节前一天,其他人都在准备过圣诞节,有一位芬兰老人坐着驯鹿拉着的雪橇,专门去救济穷人。他路过一个小房子,听见里面的姑娘说,“上帝啊,明天我就要出嫁了,可是我连一个金币也没有!”于是,他就拿出一个金币,放在了姑娘晾在窗台上的袜子里。第二天,当姑娘穿袜子时发现了这枚金币,她喜极而泣:“感谢上帝,让我心想事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实,传说有各种版本。因为芬兰北部有一些拉普兰人,他们世世代代以放鹿为生,驯鹿拉雪橇是他们最常用的交通工具。或许这个原因,才把圣诞老人的家乡判给了芬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经过两个小时的车程,9:50我们到达赫尔辛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首先来到西贝柳斯公园。导游介绍,芬兰“音乐之父”西贝柳斯去世后,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作曲家,政府公开征集纪念碑方案,著名女雕塑家希尔图宁设计的,由<span style="font-size:18px;">600根钢管做成的音乐风雕像</span>方案入选。但是这座雕塑对当时的芬兰来说实在太超前了,所以要求作者再完成一座作曲家的头像做纪念碑。这使雕塑家很不快,她认为钢管雕像足以反映西贝柳斯的贡献,但是最终她还是同意再制作一座人像。西贝柳斯雕像于1967年他逝世十周年之际完成,但是人们看到的却是一个很不高兴的面孔。</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西贝柳斯公园在赫尔辛基西郊的芬兰湾畔,风景优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后我们来到市中心的阿默斯瑞克斯艺术馆。这是一座私人艺术馆,从外观就可以看出其艺术理念的与众不同。艺术馆展馆在地下,我们时间有限,仅安排了参观外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红色的建筑好像也是一个教堂,叫静默教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抓紧时间看一看市区的街景,发现到处都充满了艺术气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远处中间是赫尔辛基火车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曼纳海姆骑马雕像。曼纳海姆曾任芬兰元帅,芬兰总统,是芬兰近代的著名人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随后,我们去赫尔辛基图书馆附近的太阳岛饭店用午餐。图书馆建筑的外形像一艘大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太阳岛饭店在图书馆一侧的多层建筑的一楼,门头不大,里面的座位也比较拥挤。但是他们的中式自助餐不错,甚至还有冰激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饭后还有点时间,我们去游览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图书馆对面是国会大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18年落成的芬兰中央图书馆(芬兰语:Oodi,<span style="font-size:18px;">“颂歌”</span>),标志着图书馆的全新时代:这座位于赫尔辛基市中心的新建筑几乎完全由公共空间构成,并且提供种类齐全的功能服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它的藏书只有10万册,却开启了吃喝玩乐等功能。有人认为该图书馆不务正业,然而启用后第一年接待了310万人次,远远高于预期的250万人次。这为图书馆未来发展及功能利用提供了新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由于我们要参加最后一个自费项目游塔林,所以我们在图书馆待了一会儿,就赶紧赶往码头。</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路过一个体育馆,建筑造型独特别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塔林是爱沙尼亚首都,赫尔辛基距塔林约80公里。两个城市之间通过波罗的海有轮渡,每天六个航班。</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12:40到码头,13点登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乘坐的轮渡是大型豪华游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船上有许多餐厅、酒吧、咖啡厅,有免税商店,还有一些娱乐设施。两层船舱有很多座位,包括餐厅、酒吧、咖啡厅里的座位都可以随便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3:30准时开船,海上航行两个小时,15:30准时到达塔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接导游带我们上车,游览塔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接导游介绍,爱沙尼亚是波罗的海三小国之一,130多万人。是世界上空气质量最好的国家之一。爱沙尼亚历史上曾被丹麦、瑞典、波兰、德国、俄国占领统治过。1918年独立,1940年被苏联占领,并成为加盟共和国之一。1941年被德国占领,德国战败后回归苏联。1991年宣布脱离苏联独立,同年加入联合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爱沙尼亚首都塔林是一个海滨城市,北临波罗的海,与赫尔辛基隔海相望。塔林风景秀丽古朴,是北欧一座保持着中世纪外貌和格调的城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城区分为老城和新城两部分。塔林老城区又分为上城和下城。上城是上流社会、宗教阶层和封建权贵的聚集地,下城是商人和手工业者的居住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城区仍保存着许多著名的历史古迹。有城堡、教堂等13至15世纪的古建筑,还有中世纪建造的古城墙、塔和古堡,它们依然屹立,古风犹存。</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下面的网络图片,比较典型的展示了塔林老城的样子。高出的城堡是上城,下面是下城。</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的游览,是沿着城墙进入城堡。</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个城堡是托姆比亚城堡,始建于13世纪。城堡有圆形碉堡和方形碉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接导游说,世界上第一面国旗是丹麦国旗。但是丹麦国旗不是诞生在丹麦,而是诞生在这里,诞生在托姆比亚城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219年,丹麦国王瓦尔德马带领十字军占领了林达尼斯(塔林),而爱沙尼亚人假意投降,暗中聚集力量。 6月15日,丹麦人正在吃饭,爱沙尼亚人兵分五路从不同的方向突然发动袭击,毫无防备的十字军丢下饭碗四处溃逃。正在这时,一面带白十字的红旗从天而降,而且还伴随着一个响亮的声音,“抓住这面旗帜就是胜利”。在这面旗帜的鼓舞下,丹麦军奋勇杀敌,最后竟然转败为胜了。后来这个画有白色十字的红旗就成了丹麦的国旗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坚固的城墙</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城堡,在城墙上、偏门旁和院内分别立有修士的铜像。但是这些铜像帽兜里没有人头,空空荡荡,不禁让人心生疑问,他们是修士还是巫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接导游与工作人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接导游说,圣尼古拉教堂,是塔林最大的教堂之一,建于13世纪,二战中部分被苏联炸毁,后修复。 如今,教堂改为宗教艺术博物馆,经常有音乐会在这里举办。教堂内有一幅《死亡之舞》的宗教画,值得一看。我们没有去这个教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离开古城堡,进入上城。</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城中的使领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圣玛丽大教堂(St Mary's Cathedral,也称圆顶教堂),坐落在上城托姆比亚山的中间,是爱沙尼亚最古老的教堂,也是主要的路德教(Lutheranism,基督新教)教堂。</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爱沙尼亚总理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Patkuli观景台是上城城堡中的第二观景台。在这里可以俯瞰整个老城区,甚至可以看到外海。</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网红墙(Kohtuotsa),也是第一观景台。观景台左侧这面墙因有“The times we had(我们曾经拥有的时代)”这几个字而成为网红墙。但是我们来时,原来的字已经抹掉了,只剩下“Tallinn”的字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这个观景台一眼望去,此起彼伏的尖塔,一座座红色的尖屋顶,还真的像一片塔林。所以,把”Tallinn”翻译成“塔林”,十分应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爱沙尼亚最高法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国会大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国会大厦对面就是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大教堂 (Alexander Nevsky Cathedral),典型的俄罗斯样式洋葱头穹顶。这是一座东正教教堂,俄罗斯统治时期建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地接导游说,爱沙尼亚人对这座教堂心生怨恨,认为是俄罗斯统治的象征,多次提议要拆掉教堂。1991年后进行了全民公决,52%的人不同意拆掉,因此而保留下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正大教堂前看到一位的乞讨老人。地接导游说,这是原苏联遗留在爱沙尼亚的俄罗斯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老太太看上去跟我们的年龄差不多,好像是小说里的俄罗斯妇人。圆圆的脸庞,略带皱纹,高高的鼻梁,微微收紧的嘴巴和翘起的下巴。褐色的头发,戴着围巾,身穿米色长风衣,外套黑色羽绒背心,腰里扎着一根鞋带,背着干净的帆布包。地上整齐地排列着皮包、塑料袋。手持一把比较新的雨伞,拿一个大桶的饮料纸杯,正在向进出教堂的客人乞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尽管在乞讨,但却干干净净,整整齐齐。我感到略有心酸。当自己的国家分裂了,老人沦落到这种情况,有何尊严?</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国会大厦的一侧,是托姆比亚城堡的赫尔曼高塔 (Pikk Hermann),它是爱沙尼亚国家地位的重要标志。最初建于1371年,1500年后重建,高度保持在46米。因为它是城堡的最高塔,塔上升起了谁的旗帜,谁就是爱沙尼亚的统治者。</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塔下面是高大的墙体,墙体上面是一个平台。坐在平台上的女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览了上城,从国会大厦广场边上的一条小巷前往下城。这是一条中世纪的小巷,两边的墙体布满了沧桑。巷子口有几个餐馆,小巷里也有几个商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个小店的通风口像一只靴子,所以这里也叫靴子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条小巷正冲着的就是圣奥拉夫教堂(St. Olav’s Church)。该教堂建于13世纪,是一座具有哥特式风格的教堂,原本塔高159米,曾是世界上最高的教堂建筑,后因毁于战火而重新建造,现在实际高度降至124米,但仍是波罗的海沿岸最高的教堂建筑,也是塔林的地标之一。</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着这条狭长走道,可以走到市政厅广场。小巷两边的建筑都以石质为主,色调幽暗,每一块石头都历经风吹雨打,都打上了历史的烙印</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小巷走下来,就是市政厅广场,也叫拉科雅广场(Raekoja Plats),位于下城的中心位置。广场旁是塔林市政厅大楼,与周围的建筑相比,显得独具一格。市政厅大楼建于14世纪早期,是一座哥特式建筑。它虽不是最高的建筑,但由于其墙体坚实,窗户略小,一楼有拱廊,则显得格外高大。大楼上的太阳钟,每到正点就会响起清亮地报时钟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市政厅大楼上矗立着一座八面棱体的塔楼,塔楼顶端的风向标有一个小金人,它是塔林守护神老托马斯的雕像,是塔林城的象征。</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场上,有许多座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人在广场上休闲,沐浴着金色的阳光。广场周边,有一些咖啡厅、酒吧和餐馆,供游人吃喝聊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市政厅广场通往老城各个方向的街道,都有古风韵味。</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点,我们在老城的四季美中餐馆用晚餐。</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晚餐后,我们要去码头乘船返回赫尔辛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出老城,看到老城城门。这座城门由两座圆塔组成,是老城城墙的一部分,叫做维鲁城门( Viru Gate ,爱沙尼亚之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塔林街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8:40,我们到达塔林码头。19:30开船,21:30返回赫尔辛基码头,结束塔林半日游。我们在塔林的游览时间大约是2个小时,来回共8个小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览路线:老城堡城墙-上城街道-第二观景台-第一观景台-国会大厦、亚历山大·涅夫斯基教堂-圣凯瑟琳小巷-靴子街-市政厅广场-下城街道-老城大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总的感觉还是不错,因为塔林跟北欧有密切的关系,从知识链来看,不来塔林就像缺了一只胳膊。从观赏角度来看,塔林老城的建筑红瓦绿树,尖顶圆塔,上城下城层次分明,独树一帜,别具一格。当然,地接导游的服务水平有待提高,毕竟这是一项高额的自费项目,260欧元性价要相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晚上10:30到达赫尔辛基万塔机场附近的酒店,Flamingo Break by Sokos Hotel。这时候太阳刚落地,天还没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酒店也叫火烈鸟娱乐中心,晚上都已关门。</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月26日,第九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酒店早餐丰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天是北欧之旅的最后一天。我们是下午16:55的飞机,所以上午还有时间游览赫尔辛基。8点出发游赫尔辛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赫尔辛基(Helsinki),是芬兰共和国的首都和最大的港口城市,也是芬兰经济、政治、文化、旅游和交通中心,世界著名的科技之都。该市已连续多年被评为全球最宜居的城市之一。该市同时也是全球幸福感最高的城市之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要游览的是赫尔辛基市必打卡的热门景点,位于市中心的议会广场和南码头广场(集市广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从议会广场的西北角下车进入广场。广场很大,是赫尔辛基市民政治生活的主要区域。</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议会广场的中心,是建于1894年的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铜像,以纪念他给予芬兰广泛的自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场的正北面,是赫尔辛基大教堂。赫尔辛基大教堂又称为白教堂,是一座路德派教堂。这座建于1852年的教堂,高大宏伟,白色的墙体和立柱特别引人注目,是赫尔辛基市的地标性建筑。</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场的东西两侧,有两栋相似的楼房。东侧是议会大楼,西侧是赫尔辛基大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建于1640年的赫尔辛基大学,是斯堪的纳维亚地区最大的高等学府,也是芬兰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宏大的大学。最初创建于芬兰故都图尔库,称为图尔库大学。1828年从图尔库迁到赫尔辛基,随之改为赫尔辛基大学。该大学在2024年QS世界排名第115位。</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特别好奇这所大学,抓紧时间进入大楼看了一眼。</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广场的南面,是大使馆和政府机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有轨电车</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从议会广场东南角出来,穿过楼群,来到毗邻南码头广场的艾斯普那敦大道(Esplanade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沿大道往西走,过瑞典大使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入市政厅大楼。</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进市政厅大楼不是为了游览,而是为了上厕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欧洲大多数的公共厕所都是收费的,有的1欧元,有的2欧元。对当地人来说没啥,但对中国游客来说都难以接受。所以导游的一大任务就是给游客找免费厕所。一路上我们导游总是想办法找到免费厕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凑巧的是,市政厅大楼的免费厕所不开放。导游又带大家出市政厅,找到临街不起眼的一个小门,里面的地下室有个厕所,让大家解决内急问题。</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然后过大街到南码头广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码头广场也叫集市广场,有个码头自由市场,里面卖的都是瓜果蔬菜小纪念品等。导游给我们一个小时的时间自由游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码头广场外面的路口,有一个喷水池,中间有一尊名叫“波罗的海的女儿”的铜像,是赫尔辛基的象征。因为赫尔辛基市被世人赞美为“波罗的海的女儿”。目前这儿正在维修,围起了挡板。我从缝隙拍了一张照片,铜像在安装,用布包着,没有看清楚。</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网络上雕塑“海的女儿”照片是这样的。</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码头广场上有一个常年开设的露天自由市场。商贩们每天在这里摆起小摊出售新鲜瓜果蔬菜,鱼肉及鲜花,还有芬兰刀、挂毯、陶瓷、泥塑和首饰等各种传统工艺品和旅游纪念品.这里既是深受当地居民欢迎的购物场所,也是外国游客观光游览的必到之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看了看价格,好像也不便宜。看见中国人,小贩们用汉语招揽生意:“看一看,不贵,不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南码头广场上有一座古埃及式的纪念碑,这座纪念碑是1833年,为了纪念俄皇尼古拉一世及其皇后访问此地而建的,一般昵称为“女王之石”。碑顶的双头鹰表示它与俄罗斯的亲密关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从西面穿过集市,走到南码头广场的东头。艾斯普那敦大道北侧是总统府,建于1814年。沙俄统治时期是沙皇的行宫,1918年芬兰独立后成为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过马路前边有座桥,桥上挂满了连心锁。敢情老外也讲这个。</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东面的高地上是著名的乌斯彭斯基大教堂(Uspenski Cathedral)。</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乌斯彭斯基大教堂是一个东正大教堂,由俄国建筑师设计,兴建于1862-1868年。由于其外墙为深红色,显眼的金圆顶和红砖墙体显得格外凝重,所以被称为“红教堂”。这是北欧最大的东正教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与白教堂相比,同一宗教,两种不同的颜色,一个纯白而圣洁,一个深红而凝重,代表了两种不同的宗教理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教堂高地眺望赫尔辛基市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著名的赫尔辛基南码头。</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位于南码头东侧的“赫尔辛基之眼”,是一座直径高达40米的摩天轮。</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览了议会广场和南码头广场,我们于10:20来到岩石教堂。</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岩石教堂原名坦佩利奥基奥教堂,又叫圣殿广场教堂,建于1969年。导游介绍,赫尔辛基市经过多年发展,这里已经建成了一个很大的街区。街区的居民需要一座教堂,而小区已经没有位置可以建了。恰好街区里有一块特别大的岩石,人们把岩石挖空,垒砌起来,盖上房顶,就成为了一个教堂。这个教堂的大厅的穹顶设计的非常艺术,教堂看上去也很有特色。大厅可以坐800多人,有时候音乐会就在这里举行。</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游览完岩石教堂,我们北欧行程安排的所有景点就全部完成了。时间有限,我们对赫尔辛基也是仅仅有了大概的了解。</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们回到昨天中午就餐的太阳岛饭店,再次在这里用午餐。吃完午餐,我们前往赫尔辛基国际机场,准备返回郑州。</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赫尔辛基街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赫尔辛基万塔国际机场。</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航班正点起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飞机上,吃到了意大利面。</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月27日,第十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飞机上一觉醒来,已经进入中国。北京时间5:58落地郑州。入关、取行李,还回随身Wi-Fi,将护照、登机牌交给领队,由领队带到大使馆消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跟各位团友恋恋不舍地告别,再次向给我们提供热情周到服务的领队兼导游小吕表示感谢。</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7点下楼进入高铁站。8:40乘D7866动车从机场到郑州东火车站。10:25乘G3222动车从郑州东至青岛北站。下午17点安全顺利到家,完成这次北欧之旅。</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北欧四国的游记主要为方便自己记忆而作,由于本人记忆力比较差,导游讲得很多内容没有记下来,因而写起来颇费心力。游记里面的有关资料除导游讲的外,均来自网络,人物、时间、地点、事件等基本做了核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五篇游记用了一个多月的时间,还是感觉不太满意。好在沿着时间线路叙述,主要的景点、内容已清晰。过后再次翻看,仍是一段美好的回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