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1><font color="#167efb"><b>哈尔滨是新中国航空工业发源地之一。</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厂、哈尔滨伟建机器厂及哈尔滨新风加工厂三大飞机厂都聚集在哈尔滨平房区。</b></font></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在这三个工厂中东安厂最早建设,伟建是从东安分建出来的,新风是最后建的。</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在讲述东安厂历史的时候许多人都从1948年在平房建立“东北军区军工部直属三厂”说起,并将1948年8月17日作为东安的建厂时间。</b></font></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时任东北局军工部部长—何长工。</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1948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1948年6月,东北军区军工部部长何长工带领哈尔滨试验厂(制造炮弹、弹药)副厂长温其芳、土木建筑技术员郭长富到平房勘选建厂的厂址。经请示东北军事工业部党委批准,决 定在日本侵略军8372航空队和731细菌部队的废墟上,筹建“东北军区军工部直属三厂”,作为后膛炮弹及机械 加工制造厂。 </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b style=""><font color="#ed2308">1948年8月17日,哈尔滨试验厂副厂长、平房修建委员会副主任温其芳 带领着首批18名创业者进驻平房,开始了东北军区军工部直属三厂的创建,这18名同志被后人称赞为“十八勇士”。</font></b></div><div><font color="#167efb"><b>当年的18个人留下名字的只有温其芳、谭腾、曲光信、付廷林、李茂绩、郭常福、杨玉样、赵福臣、曹洪喜、徐东杰这10个人。勇士们的名字可能被遗忘,但他们的精神会永远铭记于人民心中。</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b style=""><font color="#ed2308">这段历史当然是东安厂当年建厂关键的历史性阶段,是东安厂的源头之一,但我认为这还不是东安厂的根本源头。</font></b></div><div><b><font color="#ed2308"><br></font></b></div><div><b style=""><font color="#ed2308">东安厂的根本源是远在兴凯湖畔的东安地区(现在的密山)及那里的东北老航校。</font><br></b><div><br></div><div><br></div></div></h1> <h1><div><br></div><font color="#167efb"><b>在“东北军区军工部直属三厂”建立之前,在东安省(现密山市地区)就已经建立了“东北军区军工部直属一厂”和“东北军区军工部直属二厂”。</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东北军区军工部直属一厂</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钱志道、沈鸿、乐少华、毛远耀在延安</b></font><div><b style=""><font color="#167efb">钱志道(1910年12月11日—1989年9月28日),浙江绍兴人,化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生前是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 [1]钱志道1935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化学系 [9];1938年5月—1946年历任中央军委军工局工程师、军工局三厂厂长、军工局厂化学总工程师 [13];</font><font color="#ed2308">1946年—1949年历任鸡西办事处总工程师、东北军区军工部总工程师、军工部党委委员、东北军区军工部直属一厂厂长兼政委;</font><font color="#167efb">1949年历任东北人民政府工业部军工局副局长、中央人民政府重工业部兵工总局副局长、第二机械工业部技术司司长、部长助理、部党组成员、第一机械工业部部长助理兼第一局(导弹局)局长、第三机械工业部部长助理和总工程师 [13];1955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1965年—1978年任中国科技大学副校长 [9];1989年9月28日在北京逝世,享年79岁。 </font></b>[12]<br></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东北军区军工部直属一厂,欢送厂长钱志道调东北军工部。</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东安发射药厂旧址。</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b style=""><font color="#167efb">1947年初,东北民主联军三下江南、四保临江,战争规模越打越大,东北战场前线弹药需求量猛增,东北民主联军总后勤部军工部决定在密山县建立东安发射药厂,</font><font color="#ed2308">1947年底,东安发射药厂更名为东北军区军工部直属一厂。</font><font color="#167efb">1970年2月,东北军区军工部直属一厂搬迁到辽宁省。</font></b><br></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东北军区军工部直属二厂</b></font></h1> <h1><div><b style=""><font color="#167efb">东安电器修造厂始建于1946年8月,是中国共产党创建的一座生产军用通讯器材的军工厂。</font><br><font color="#ed2308">1947年5月,东安电器修造厂更名为东北军区军工部直属二厂。</font><font color="#167efb">1949年,东北军区军工部直属二厂迁往阿城。当年5月,东北军区军工部直属二厂撤销,从军队编制集体转业,归当地政府管理。</font><font color="#ed2308">其主体部分成为后来的黑龙江阿城继电器厂。</font><br></b></div><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上图:东安电器修造厂旧址</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东安电器修造厂厂长程明陞的任命书</b></font></h1> <h1><div><b style=""><font color="#ed2308">从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厂的建立与发展历史看,从工厂的名称和航空工业的基因看,东安厂的主流历史渊源,应该从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说起,从东安(现密山)地区说起。</font></b></div><b style=""><font color="#167efb">东安地区解放后,1946年6月12日,东北民主联军总部决定在东安密山、虎林等之间建立第一个战略后方根据地。</font><font color="#ed2308">在近两年时间里,我党我军第一所航空学校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炮兵装甲兵学校、通讯兵学校等军事单位陆续迁入东安,创办了我党我军第一座发射药厂、东安电器厂、东北军区第二三厂3家著名军事工业。</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东安地区位于我国东北边陲,今密山市境内。日伪称东安省,东安这一地名,具有殖民地色彩。1937年,日本侵略者起名时,隐含满州东部安定之意。省会东安市即在现密山市密山镇旧址。东安包括鸡宁县,密山县,虎林县,宝清县,饶河县,东安市五县一市。随着日寇的投降,解放战争的到来,东安作为根据地的名称又十分贴切。故将1945年8月到1948年11月东北全境解放这一段时间在该区域内的根地据地统称为东安根据地。</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东安市为黑龙江地区原设市。位于黑龙江地区东南部,今密山市境内。 东安市,原名东安街,位于密山县境内。中华民国初期,称“二道岗”。1938年铁路修通,设立火车站,俗称新密山(与密山县城——老密山相对应)。1939年5月28日,伪牡丹江 省公署令,将“新密山”改称“东安”,并为东安省省会。1942年1月1日,从密山县境内将东安街划出,设置东安市,隶属东安省管辖。1943年10月,改隶东满总省,1945年5月再改隶东满省。1945年“九三”抗日战争胜利后,划归合江省管辖。1946年4月,划归绥宁省管辖,同年6月划回合江省,隶属东安专区(1947年2月改称第二专区),并为东安专员公署驻地。1947年8月,划归牡丹江省管辖。1948年7月,撤销牡丹江省建制的同时撤销东安市,并入密山县。</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伪满州国东安省密山县铁路施工现场</b></font></h1> <h1><p></p><div><font color="#167efb"><b>1946年3月1日在吉林通化成立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航</b></font><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校先后改称东北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中国人民解放军航空学校,习称东北老航校。对外称“三一”部队。</b></div><p></p><p><b style=""><font color="#ed2308">东北老航校,人民空军的摇篮,而且也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航空工业的摇篮。也可以说是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厂的血脉前身。</font></b></p><font color="#167efb"><b>东北老航校自1946年3月成立到1949年7月,经历三年四个月的艰苦奋斗,为人民空军的建立培养了560名航空技术干部,其中:飞行员126名,机务人员322名,领航员24名,其他保证人员88名。这些人员后来成为人民空军、航空工业和民航事业的骨干。</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h1><h1><font color="#167efb"><b>随着事业发展东北老航校在全国分建出七个航校(一至六航校及原总校本部组成的七航校)。</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参加航校成立大会的部分指战员</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1946年10月21日,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以下简称东总)关于航校领导干部任职公布令。任命:校长(朱瑞兼)、副校长(白起)、第一政委(马文)、第二政委(王弼)、政治部主任(黄乃一)、校务处长(顾磊)...。命令签署:总司令兼政治委员(林彪)、副政治委员(彭真、罗荣桓、高岗、陈云)、副总司令(吕正操、周保中)、副总司令兼参谋长(肖劲光)、参谋长(刘亚楼、聂鹤亭、伍修权)、政治主任(谭政)、副主任(周恒)、</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图: 校长常乾坤(左1)、副政委顾磊(左2)、政委王弼(左4后)、政治部主任白平(右3前)、第一政委马文(右2)、副校长刘善本(右1)</b></font></h1> <h1><p class="ql-block"><font color="#167efb"><b>刚刚建立的老航校并没有稳定的教学环境,前后四次搬家。在敌机的轰炸下不到半年的时间里面就进行了二次大搬迁,一次是1946年4月中旬,从通化搬到牡丹江。一次是1946年11月间从牡丹江搬到东安。</b></font></p><p class="ql-block"><font color="#167efb"><b>老航校训练空军飞行就是利用日军遗留在密山的两个机场,即密山城北的飞机场和北五道岗(富源乡西侧)飞机场在那里维修被破坏的机场。</b></font></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 color="#ed2308">老航校在东安时间最长,是航校发展的关键发展阶段。</font></b><br></p></h1> <h1><font color="#167efb"><b>当年东北老航校东安修理厂</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1947年,在东安原日伪加工厂旧址,建立了东安修理厂。由于飞机太大,要把飞机运往机场总装。<br></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1947年2月中旬 老航校成立机务处,下辖三个厂和一个机务队。蒋天然任处长,严振刚任协理员,朱火华任机务主任。在机务工作上陆续建立了出厂检査、定期检査和飞行前后检査等制度。<br></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修理厂当时有近百人,有中国人、朝鲜人和日本人,其中日本人主要是收编的原侵华日军空军林保毅飞行大队的。工作、生活条件都很艰苦,吃的大部分是杂粮,厂房也很简陋,没有暖气设备,只能用大油桶烧木材取暖。</b></font><br></div></div></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蒋天然到达东北后不久,就被任命为东北民主联军航空学校的教育长。之后他作为东北民主联军总部代表从苏军接收了松花江以北地区的日军机场、航空器材和机务、飞行、场站人员,为航校的开办打下了基础。他兼任航校机务处处长,组建飞机修理厂,首次便修复12架被打坏的飞机。 针对没有雷达设备,研究探索如何采用无线音波实施地面导航指挥的课题,不断试飞体验,逐步掌握规律、形成教案。此外,他还组织十几个小组分别到东满、北满、西满搜集航空器材,主要是寻找日军汽油库,</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1946年3月,为接待“军调小组”(即由美国代表、中共代表、国民党代表三方组成)的飞机来往,东北民主联军总司令部决定建立马家沟航空站,任命蒋天然为航校驻哈尔滨航空办事处主任,负责组建指挥。蒋天然出色完成了导航、起降等地面指挥任务,<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1948年6月间,东北航校机务处开创先河,经过1年多努力在哈尔滨马家沟研制出初级、中级滑翔机,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次自行生产飞机。蒋天然当时是东北航校的教育长,他专门开办了飞行员训练班,组织飞行训练。诸福田(后任空军军长)等12人就是从学滑翔机开始学飞行的。东北财委特批6000万元在马家沟建造滑翔机制造厂,从而开创了新中国第一代航空工业的新纪元。这就是哈尔滨东安飞机修造厂的前身。</b></font><br></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初创时期的东北老航校用马车装运飞机和航材</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东北老航校的同志们采用“东拼西凑”的方法组装飞机</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东北老航校的同志收购老乡驴车上的飞机轮胎</b></font></h1> <h1><p class="ql-block"><font color="#167efb"><b>老东北航校修理厂</b></font></p><p class="ql-block"><font color="#167efb"><b>1949年1月,东北老航校研究决定搜集器材、恢复工厂、培养干部,为 建设航空部队做准备,为兴办航空工业打基础,并决定将东安市的三家工厂 迁至哈尔滨。5月,东安修理厂、机械厂和材料厂等被一列专用火车从东安 市搬到哈尔滨马家沟,三厂合并改名为空军哈尔滨第一修理厂(简称空军一厂),对 外称鲁班部队,并开始试着修理苏联的雅克18型飞机。</b></font></p></h1> <h1><font color="#167efb"><b>新疆边防督办公署航空队.</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h1><font color="#ed2308"><b>在东北老航校中有一批从新疆、延安转转来到东安东北老航校的我党航空方面的领导干部和技术骨干。</b></font> </h1><h1><font color="#167efb"><b>1932年3月,新疆省政府正式成立新疆航空军官学校(后改称新疆航空学校,简称新疆航校)。校长由省政府主席金树仁兼任。</b></font></h1><font color="#167efb"><b>1933年4月12日,新疆发生政变,盛世才接管军政大权,任命东北空军的姚雄(即姚东焕)为航校校长。</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1936年航校改名为新疆边防督办公署航空队(对外仍称新疆航空学校)。由省督办盛世才兼任队长,航校校长姚雄为常务队长,</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1937年4月,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左支队余部,进驻迪化城(今乌鲁木齐市),改编成总支队,对外称“新兵营”。当时,新疆督办盛世才在迪化市建有航空队,对外称新疆边防督办公署航空学校。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陈云了解到盛世才航空队即将招收学员的情况,即与盛世才商议,从“新兵营”中挑选部分人员学习航空技术,借“巢”育“鹰”,为我党培养航空技术骨干。</b></font><br></div></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西路军部分指战员在“新兵营”驻地留影(资料图片)</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这里是中国工农红军西路军总支队干部大队旧址,也曾经是“新兵营”的一个营房。</b></font><br></div></h1> <h1><br><div><font color="#167efb"><b>1937年冬,</b></font><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新疆航空队(即新疆航校)</b><b style="color: rgb(22, 126, 251);">招收第三期飞行班学员和第二期机械班学员。中国共产党派出的学员进入的就是这两个班。中共中央根据与盛世才达成的协议,从新兵营选调25人,从延安选调19人(有1人因病未入学,实为18人),共43人入新疆航校学习。</b></div><div><font color="#167efb"><b>两个班的班长均由中共干部担任:飞行班班长吕黎平(李维先);机械班班长严振刚(严振球)。</b></font><br></div><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h1><h1><font color="#167efb"><b>上图:新疆航空队第二期机械班学员毕业合影。</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回到延安的航空队员合影</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1942年春,盛世才公开反共。9月17日,新疆航空队的全体共产党员被软禁。抗日战争胜利后,经党中央多方营救,这批人员于1946年6月10日得到释放,7月11日回到延安,受到毛泽东等领导人的接见。<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43名航空队学员中,2人因飞行事故牺牲,2人病故,8人脱离革命,回到延安的共31人。<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回到延安的航空队员合影,前排左起:安志敏、朱火华、陈熙、马明方、张子意、方志纯、李奎、周绍光;中排左起:陈旭、刘忠惠、刘子立、陈御风、周立范、严镇刚、吕黎平、胡子昆、黄思深、赵群、方子翼、杨一德、方华;后排左起:吴峰、王东汉、云甫、黎明、丁园、方槐、曹麟辉、金生、刘子宁、夏伯勋、袁彬(其中马明方、张子意、方志纯为新疆办事处人员,张毅、王云清未参加合影)</b></font><br></div></h1> <h1><br><div><font color="#167efb"><b>1946年8月,八路军总部决定,将从新疆集体回到延安的航空队员组成“八路军总部航空队”,航空队辗转数月奔赴东北,于1947年2月抵达黑龙江密山的东北老航校。我党精心培养的这支航空队伍,作为“红色空军骨干”,为空军的创建发展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们也是后来创建哈尔滨东安厂的领导与骨干。</b></font><br></div><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h1><h1><font color="#167efb"><b>上图:毛泽东、周恩来欢送去创建东北老航校的人员</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老航校修理厂机库。</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老航校修理厂机库,这座机库建造于1950年,老航校时期用于长时停放飞机,经过多次翻修,使用至今,机库墙上的标语,很震撼,也很感动!<br><br>“极端负责、精心维修”。在这里,我们平时学习的一些互联网规则好像不太适用了,互联网是限制我们使用极限词的,可是在这里的官兵们却是用“极端负责”的态度来“精心维修”,在这里,就算一颗螺丝钉都被精心的维护着!<br><br>“对战斗胜利负责、对战友生命负责、对国家财产负责”,短短的一句话,却比千金重,如果你要问我军人为什么优先,我会回答你:因为他们无时无刻都在为你、为我、为人民百姓负责!#空军红色地标巡礼#</b></font><br></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东北老航校在哈尔滨马家沟机场发现了一架已经破烂不堪的德式SG38型初级教练机。1948年6月,东北老航校党委确定在航校航空机械研究委员会领导下组织试制滑翔机,在哈尔滨开始了“八一”式101号滑翔机的设计工作,<br>王弼、顾光旭等人利用马家沟机场的破旧机库进行制造工作。<br>当时即进行了测绘准备工作,并根据中国人的特点,重新设计了操纵系统、座椅、脚蹬以及拖曳机构,加强了结构,重新设计了所有的金属机械零件,并将起落橇改为活动轮子式,以便在跑道上由吉普车牵引起飞(原德式滑翔机是在山坡上利用大气气流,用橡筋弹射起飞)。</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上图: 八一式滑翔机</b></font></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常乾坤、王弼等校领导与试制滑翔机人员合影</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东北老航校东安修理厂制造的滑翔机。</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当时的滑翔机采用木制结构,木头采用东北产的红松,蒙布采用了五福布,黏合剂采用了自行试验成功的猪血胶,金属零件是送图样到东安航校机械厂制造的,完全是立足于当时东北可能采购到的代用材料,<br></b></font></div><div><b style=""><font color="#167efb">1948年7月27日,第一架101号滑翔机制成后,经试飞证明性能良好,经东北军区首长批准制造10架,并由东安修理厂试制加工。由于原材料短缺,当时只生产出四架,被冠名为“东安修理厂制造”,用于飞行训练。</font><font color="#ed2308">这是哈尔滨东安厂修造飞机的开端,确定了东安厂的建厂目标任务和发展方向。</font></b></div><div><font color="#167efb"><b>8月5日,东北军区罗荣桓、李富春等领导同志亲临哈尔滨马家沟机场观看滑翔机飞行表演,并批准航校成批制造滑翔机并培养滑翔机学员。</b></font></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王弼等领导和机务人员在修好的飞机前留影</b></font></h1> <h1><font color="#ed2308"><b>从上面叙述,可以清楚看到东北老航校、东安修理厂、空军哈尔滨一厂与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厂的血脉传承。</b></font></h1> <h1><b style=""><font color="#ed2308">现在我们再来说1948年在哈尔滨平房建立“东北军区军工部直属三厂”,并建成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厂这段历史。</font></b></h1> <h1><font color="#167efb"><b>日本侵略军731细菌部队本部和为731部队服务的8372航空队及驻守的日本关东军位于哈尔滨平房地区。</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这是日军731部队本部建筑设施分布图。东安厂的建设主要在飞行场区域。</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厂原址</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经请示东北军事工业部党委批准,决定在这里建设后膛炮弹及机器和工具制造厂。可见,当时东北军工部并没有考虑在这里建航空方面的工厂。</b></font><br><div><font color="#167efb"><b>1948年8月17日,哈尔滨试验厂副厂长、平房修建委员会副主任温其芳 带领着首批18名创业者进驻平房,开始了东北军区军工部直属三厂的创建,这18名同志被后人称赞为“十八勇士”。<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1949年1月5日, 组建成了 “东北军区军工部北满分部直属三厂”。<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厂是在直属三厂基础之上建设起来的,其筹建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1、初创时期,从建厂房到初步建成大型机械加工厂;</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2、成型时期,由机械加工厂向航空工厂转变;</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3、发展时期,东安厂与伟建厂分建,东安厂成为专业的航空发动机制造企业。</b></font></div><div><br></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1949年,经过修复的职工家属住宅——九趟楼</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温其芳到了平房后,首先把平房方圆几公里内的地方,包括荒地全部接收过来,然后组织人力物力开始了工厂的建设。当时“最好”的房子是在南厂的九趟楼。其实那个二层楼板和房顶都被破坏掉了,借助于留下的砖结构墙体,他们把九趟楼的前五趟先修复起来,盖成了宿舍,还在北厂修复了几栋三层楼的宿舍,解决了职工住的问题。<br></b></font></div><div><br></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刘正栋,1920年生,江苏无锡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6月到延安陕北公学和中央党校学习,1942年8月到茶坊兵工厂工作。抗战胜利后自愿报名前往东北。</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1947年2月奉总军工部部长韩振纪的命令,到哈尔滨组织军工生产,任军工部驻哈尔滨办事处技术室主任兼哈尔滨实验工厂厂长。</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1949年元旦过后,东北军工部要求准备3000人的宿舍,准备接纳12个军工厂的职工来平房。那时,军工部正式命名平房工厂为东北军工部直属三厂,1月5日,任命刘正栋为第一任厂长,温其芳为副厂长。<br></b></font></div></h1><h1><font color="#167efb"><b>我很想找到一张温其芳的照片,可惜未能如愿。</b></font></h1><div><br></div> <h1><font color="#167efb"><b>老军工战士们在废墟上进行厂房勘测.</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老军工战士们在平整废墟</b></font></h1> 建厂之初工人自己动手兴建厂房 <h1><div><font color="#167efb"><b>1946年8月份开始,东北局势趋于稳定,军工部在珲春、兴山、鸡西、佳木斯和哈尔滨等地先后建立了14个兵工厂。<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1949年1月至8月,先后有佳木斯大华铁工厂、哈尔滨实验厂、哈尔滨星记工厂、大连10纵修机厂、石岘兵工厂、辑安兵工厂、冀东兵工厂、兴山兵工厂,牡丹江兵工厂、长春修械所、北安兵工厂、珲春兵工八厂等12个工厂的部分或全部辽入平房与直属三厂合并。</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1949年3月,一些厂房修复,第一台车床运转;5月,30号厂房第一座化铁炉化出了红彤彤的铁水,开始出铁,为机械制造提供金属毛坯;7月,9号厂房的第一台一吨空气锤投入生产,发出了清脆的金属撞击声,开始锻造黑色铸件。东北地区的军工厂根据中央军委和东北局的指示进行了并厂搬迁。从1949年1月至10月,华北、东北地区12个小厂的军工战士,带着机械设备,怀着满腔激情,肩负神圣使命云集到直属三厂。<br><br>10月1日,在共和国开国大典的礼炮声中,工厂更名为“东北军工部第21厂”。全厂两千多名职工在兴高采烈欢庆国庆的同时,佩戴上亮丽的第21厂厂徽。</b></font><br></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1949年5月,东安厂第一座化铁炉在30号工房开工化铁。</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到1949年末,经过一年多的艰苦创业,工厂基本完成了厂房修建、设备 安装及其他相关工程。共修复厂房24座、办公楼9座、职工家属宿舍及食堂56座,还有锅炉房、变电所、汽车库、合作社、交换台等设施20多座,建筑总面积达3万多平方米。</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车间布置已经摆开,设备到位开始运转。成为拥有500余台机械设备、2 422名职工的哈尔滨市 最大的机械加工厂之一,工厂开始进入正规化生产。</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br>1949年10月1日,工厂更 名为“东北军工部第21厂”。<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1950年6月,当美帝国主义在朝鲜半岛燃起熊熊战火时,为适应抗美援 朝战争的需要,8月,工厂转而生产炮弹引信和炸弹卡箍。</b></font><br></div></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1949年10月1日,直属三厂改为军工第21厂。1951年5月1日,划归航空工业局领导,改为121厂。从此,这个厂成为活塞式航空发动机和飞机的联合修理厂。1952年4月1日,由121又划分出一个122厂,121厂则成了专门的航空发动机修理厂。1952年I1月201,121厂改为45808厂。1953年1月20日,45808厂改名为"国营120厂"。</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阎凤林的21厂厂徽及解放东北纪念章</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正因为他珍藏的一枚解放东北纪念章及21厂厂徽,才让今天的我们有幸看到存在仅1年8个月的兵工21厂的厂徽。</b></font><br></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东北21厂老照片</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二一工厂技术补习学校第一期毕业纪念1950.11.1</b></font></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1951年4月17日,中央人民政府革命军事委员会和政务院颁发了《关于航空工业建设的决定》,对航空工业的建设方针、原则、步骤等,都作了明确的规定。并决定成立航空工业管理委员会。决定中明确了指导思想:先办航校、后建空军,先建修理厂、后造飞机厂。</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正是这个指导思想,确定了东北老航校的生命线,也确定了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厂的生命线。</b></font></div></h1> <h1><p class="ql-block"><font color="#167efb"><b>1949年9月建厂动员大会</b></font></p><p class="ql-block"><font color="#167efb"><b>1951年初,上级决定将工厂转为航空工厂。5月,根据空军司令部颁发 的关于16个工厂移交给航空工业局的命令,空军一厂集体由空军转业迁往平 房区与工厂合并,当时已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副政治委员兼空军工程部部 长的王弼前往哈尔滨主持交接。为纪念东安修理厂仿制滑翔机成功,工厂内 部继续沿袭东北老航校的东安修理厂之名,东北老航校大部分机务学员和练习生学员以及东 安修理厂职工与空军分离成为工厂的骨干力量,工厂开始进行活塞式航空发 动机和飞机的联合修理任务。这就是东安厂名的由来。</b></font></p></h1> <h1><font color="#167efb"><b>1952年至1957年,工厂主要同时进行五种大型活塞航空发动机修理。 从1956年起,工厂在承担发动机修理任务的同时,开始进行阿什-21航空发动机的仿制。</b></font></h1><h1><font color="#167efb"><b>1957年5月,以“国营东安机械 厂”为第二厂名对外使用。从1959年开始,工厂开始向涡轮化过渡。</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世纪50年代工厂门口</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汤钦训(左)与弟弟汤文藻。汤钦训,121厂厂长。</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汤钦训,湖南衡山人。1935年在武大与同学李锐、朱九思等参加“一二·九”爱国运动,1937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1月秘密离校去延安。汤钦训在延安抗大毕业后,进入延安马列学院学习,参与组建延安中国自然科学研究院,并担任延安兵工厂厂长。1946年进驻东北,先后担任东北军工部鸡西办事处主任、沈阳文官屯五十二兵工厂厂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哈尔滨飞机厂厂长兼总工程师、航空工业部科技局局长等职,曾率中国航空工业代表团出席在德国举行的世界航空博览会。在中国航空工业成立40周年时,他被授予“特别荣誉奖”。</b></font><br></div></h1> <h1><div><font color="#167efb"><b>122厂即现在的哈尔滨伟建机器厂。</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122厂首任厂长,马真,原名马麟图。1917年12月生于山西。2020年去逝,享年103岁。那个时代很多革命者都改过名字,马真,也许是寓“追求马克思真理”之意。关于他的故事我们知之甚少,只知道他晚年研习书法,作品常落“三晋樵夫”之款。渔樵耕读,这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情结。</b></font></h1> <h1><font color="#167efb"><b>苏联援建156项之航空项目12项</b></font><div><font color="#167efb"><b>建国后,新中国航空工业的发展道路首先是修理,再由修理发展到制造。“一五”期间中国航空工业发展的重点是建设苏联援建的航空工业项目。其中重要一项为“改建哈尔滨东安发动机厂(120厂),扩大其修理范围”。<br></b></font></div><div><font color="#167efb"><b>哈尔滨122、120两个轰炸机及其发动机修理厂,也在1956、1957年先后完成了有关工程的大规模扩建工作,实际上基本具备了活塞式飞机及其发动机的制造能力。<br>120厂就是在结束扩建工程的当年7月,试制成功了AIII-21活塞式发动机(配装雅克-ll中级教练机),通过国家鉴定考核后转入小批生产。</b></font><br></div></h1> <h1><font color="#167efb"><b>在70余年的发展历程中,哈尔滨东安航空发动机公司创造了第一台涡轮轴航空发动机、第一台涡轮螺旋桨航空发动机等八个“新中国第一”产品,目前已累计修理、研制、生产了数十个机种15000多台套航空发动机、9000台套直升机传动系统,成为我国航空发动机、直升机传动系统的专业化研制生产企业,是我国航空工业支柱企业之一。</b></font></h1><h1><font color="#ed2308" style=""><b>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发扬当年十八勇士的勇于开拓、艰苦创业的精神,仍然是东安人应该在新时代有新面貌、新作为!</b></font></h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