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u>掌握核心来耕心</u></b></p><p class="ql-block"> 教育的核心是关乎生命本身的教育,当一个人的信念、价值观、思维得到了升级,他的生命品质,人生方向和使命感也被唤醒,心灵的充盈感,人生格局也被打开了!想要获得幸福人生的金钥匙,我们要思索和把握住它的核心,否则我们学了很多,看了很多好像也并没有实用『如入宝山空手回』,遇见困难,我们处理方式往往背道而驰,自己也很懊恼!生命的喜悦来自于清醒的知道自己要什么,自己要成为谁!而通常我们是迷失自我的状态,所以我们要理清思路,自己要从哪里下手才可以抓住教育的核心。</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从身口意到心理行为</b></p><p class="ql-block"> 今天谈到教育的核心『身口意』,以前总对扎三个根的教育理念似懂非懂,觉得简单,不就是读,生活中做,但是你说真的做到了多少?每天有对照自己的起心动念去反省改过吗?没有!知道和做的这段距离就是意念上有没有升级成功!“意”就是教育的核心,就是心理、信念、思维、价值观的教育!产生什么样行为和语言,是意来决定的,所以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在自己和孩子的起心动念处去唤醒卓越的信念,去支持到生命的成长!真正想要生活中能得到益处,要真修实干,努力升级自己的灵魂模式!</p><p class="ql-block"> 心理行为的教育,就是起心动念引起的各种行为!这个心理、信念、价值观、思维会决定我们的言语行为!比如你认为6藏在潜意识中的!这种相互链接反应的过程叫“心理模式”!</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有意处处皆教育</b></p><p class="ql-block"> “身口意”之意,开解便是价值观、心理模式、信念、思维。起心动念的阴阳思维,在生活中具体表现为有觉知与无觉知的意识形态,当一个人带着觉知去看见孩子呈现的问题或者某些状态,首先观察,去了解孩子生命底层的信念哪里需要调整,对孩子的行为言语有高度的觉知,就不会凭着“惯性思维”去做出错误回应,显得更加的平静,这种“平静”的行为建立在“觉知”上,这是对于父母老师要具备的能力,有明确的教育目的,根据孩子的言语行为去看见他的心理模式,再去做调整!</p><p class="ql-block"> 而我们要静下心去反省,日常对自己的要求是否是带着觉知,为什么很多孩子的性格、喜好等与父母很像?这就是潜移默化的力量,在自己无觉知的情况下,给到孩子最直接的教育,更多呈现的是自己不喜欢,不接纳自己的那一部分!这就叫做业力循环吧!</p><p class="ql-block"> 李嘉诚对孩子的教育就特别注意细节,同时他也是名副其实的“教育家”,在物质条件非常优越的情况下,他却不给孩子在衣食住行上过多的满足,而更注重精神层面的滋养, 带着孩子见世面,公司的大会小会都会尽可能创造条件让孩子参与,通过行为、语言教育,让孩子身临其境,去拓展孩子的视野,与高能量的人同频共振,把教育落实在日常的点滴中,这就是一种卓越信念的“生活方式”!而带着“觉知”和有意识的心理行为教育,有明确的教育目标!【自己读书尽可能为孩子提供环境】</p><p class="ql-block"> 对比起我们无意识的认为,孩子参加会议太吵了,他没有定力,坐不住等等,简直是天地之差『失之毫厘,谬之千里』李嘉诚用心培养孩子成为接班人,但是不会强求,只是提供环境!同样出来吃饭,有意识的教育是对此我们应该想到为何家庭教育应该力行经典,落实《弟子规》,由此观之,母教真重要,一言一行,起心动念都在对孩子进行教育,这就是心理行为教育,父母的信念是回到家就鞋子一脱,包包一扔,葛优躺等着父母把饭菜准备现成的,开始手游、刷抖音、夫妻吵架『上梁不正下梁歪』没有一股正气,不能为孩子提供最好的教育,这就是信念系统带来的心理行为,一系列言语行为就出来了,所以教育是随时随地的,要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高能量的场能🙏否则影响也是无处不在…教育要谨言慎行,要甚于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 </b>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r></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font-size:20px; color:rgb(22, 126, 251);"><u>教育的古今释义</u></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 接下来我们从语言唤醒的角度来说“身口意”的教育,首先我们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在此前提下依据古法教育释义:教是『上所施下所效』告诉我们什么是对的,育是『养子始作善也』告诉我们什么是不对的,并且用正确的方法为我们指明方向,再结合心理行为角度来简单明了的说,“教”就是什么样的价值观、信念、思维是对的。“育”是调整、优化、完善,导正或叫养正的过程,</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2, 126, 251);">例如我们在生活中看见孩子哪里不对,那我们告诉他应该怎么做然后我们示范一遍再给他机会做一遍,孩子学会了,这个过程就叫“教育”。</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57, 181, 74);">这就是身口意中“意”的层面的教育,是最为重要的!</span><span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1, 1, 1);">这种在生活中的觉知来自于我们的“意”,也就是我们的信念系统起作用,所以我们要时常觉知升级自己的信念系统,要对自己进行自我教育。</span></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18px; color:rgb(255, 138, 0);">心理行为定义:在有目标和觉知的情况下,从行为入手去分析定义、去倒推,找到行为背后的心理模式;然后告诉孩子怎么做才是对的,然后告诉他不对的地方,并提供正确的训练方式,帮助他建立一种新的心理模式。</b></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教育目标的自我省察</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 核心重点:</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心理行为教育的目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①是否有明确的教育目标。</b></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1, 1, 1);">②对照已有目标所发现的问题不知其背后心理行为模式。</b></p><p class="ql-block">③<b>能否找到改变心理模式的方法并且去落实。</b></p><p class="ql-block">改写:</p><p class="ql-block"> 有一次在厨房,老师带着几个大孩子帮厨,厨师长见伍老师过来了,就给娃发糖🍬本来是好心,我在旁边看着就想哇塞🤩老师会怎么引导,果不其然老师说“跟叔叔学本事,糖吃的又拉出来,又不能长久”孩子们问“学什么本事?”那我要学本事,不要糖!这个时候厨师长愣住了“啊?我有啥本事啊”场面不尴尬又委婉的拒绝了!活干的差不多的时候,厨师长见娃们要去上课了,马上又“献爱心”别弄了,最后我来,别耽误了上课…老师紧跟着轻声说“善始善终,做事有头有尾”!</p><p class="ql-block"> 那天早上的一个场景,厨师长与伍老师在支持孩子们成长的对话里,暗藏着子明确教育目标为导向的“心理行为”调整,而厨师长的语言也是爱的表达,便是无觉知的言语行为『有觉知的叫教育,没有觉知叫影响』再次体会到了天下爷爷奶奶在没有觉知下的父母的状态…</p><p class="ql-block"> 回想我们日常与孩子在一起,更多时候是没有觉知,也没有做到真正的心理行为调整。</p><p class="ql-block"> 前几天大女儿运动,与二女儿把屏风布扯下来,二女儿两岁多无意间的一句话“好烦”,当时我就愣住了,自己的无觉知言语状态都在影响着孩子的状态,自己好烦人的心,『贪嗔痴慢疑』『怨恨恼怒烦』一上头,内耗很严重,很痛苦…沉浸在其中无法自拔!没想到二宝也被影响着,一下子让自己清醒过来!赶快提起功课,感恩弟弟最近每天功课做好都来看望自己,希望能帮助到我可以走出来。</p><p class="ql-block"> 当自己有觉知,肯改变,有强大的愿心,就会对孩子的影响减少,再对其进行心理行为调整时就会更容易,否则往往事与愿违,平时种下了很多无意识的不良种子,孩子呈现出来自己又不接受,去为孩子调整时孩子还有对抗逆反情绪,这都是不清晰自己的教育目标。</p><p class="ql-block"> 我们梳理一下心理行为教育的目标:</p><p class="ql-block"> 第一要有明确的教育目标。否则无法觉察到问题。</p><p class="ql-block">第二对照教育目标发现问题,不知问题背后的行为模式?这点很关键,比如希望孩子热爱运动,但是她早上不想起床,不想做大放下、不想去跑步,那强制要求他的效果也不是特别理想,要找到背后的心理模式才能更好的支持到他。</p><p class="ql-block">第三能否找到调整心理模式的方法并且有效落实?这点很关键,否则时间都空过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 style="color:rgb(176, 79, 187); font-size:20px;">教育目标的三个层次</b></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教育是对人性的开发,那什么东西能够架构起孩子健康的人格呢?从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都要注重“恭敬心”的教育,启发孩子对万事万物的敬,这是基础,是前提,这是从中国传统文化角度来着手,再到“诚”,祖师爷说“圣贤之道唯诚与明”,“诚”就是质朴、真实,简单,不找感觉,不搞“争贪搅扰”恕就是宽容善待每一个人,包容对方的不足,对自己如秋风,对他人如春风,这也叫“责任、荣誉、尊重”。</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接下来从三个层次来具象化:</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第一:做人的基础(自尊、自信、自强)时常跟孩子灌输,自尊,不是我做不到,我只是缺乏练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不管跑步还是运动的突破,都在强化自我要做自强的人,责任、荣誉、担当。自信…让世界因我而美丽,去公共厕所刷厕所,自己的衣服自己洗,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时常引导妹妹,姐姐不能削弱你的没能力,我是经营者,我要为大家服务,成长自己的能力才能服务更多的人,四岁半就承包了仅两岁妹妹的尿裤子和衣服,每天三餐请碗筷,扎扎实实的行出来。自尊就是规则意识,不是我的东西我不拿,敢于说不,主动承担责任。自尊、自信、自强就是经营者意识、荣誉意识、责任意识、规则意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第二:具备长期能力。这点特别受益,自己小时候吃苦长大,养育孩子这方面还没有想过三四岁就开始培养孩子有独立能力,自从老大开始吃穿住行自我独立起来,越来越轻松,不削弱其能力,还能支持帮助妹妹成长,家里大小活都被包揽了,每天有序的作息,早上起床,刷牙洗脸,把被叠美美…刷牙洗脸做早课,习劳帮厨,洗衣做饭,幼儿阶段最重点就是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两手抓,各种折腾就对了。</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第三:以什么样的身份来展现给这个世界?耕心娃儿们创造了很多同龄段孩子没有的人生经历,比如4岁多的娃用六天时间挑战成功徒步150km,不管是体能还是心理行为都是超越同龄孩子,耕心二代为这个世界展现什么样的身份?</span></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color:rgb(1, 1, 1); font-size:20px;"> 耕心思维是要培养“统领大众一切无碍的人”说到这点有多少人都在利益集团的流水线上?要清醒人生目标,很多道理都懂,汝信得及否?要实修真干,从孩儿们的点滴生活中抓起,一点点陪伴支持,放手,每项能力都可以通过卓越的“生活方式”习得,伴随其一生,在当今这个时代,这也是父母送给孩子最好的礼物。逆着自己的习气来,不断的挑战自己,提升自强的能力,从小一点一滴去培养起来的。</span></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