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一夜的暴雨后路还是湿的,鹤鸣茶铺露天桌椅也是水淋淋的,好在我喝早茶喜欢坐回廊里的桌椅没有淋雨,刚落坐几位常坐露天的茶客也挤了进来,平时人不多的回廊顿时热闹起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我喝早茶一般少与他人聊天,大概是今天特别,平时熟悉的陌生人居然相互打起招呼,有点小感动,又有点不好意思但感觉他们的闲聊也算思想交流吧,终归还是参与进去,又觉得有意思便记了下来。</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茶铺里的闲聊女士多生活类而男士却可以从上古扯到昨晚的奥运会,今天的话题就是与我问好的甲先生起头,他像报新闻一样问大家“四川又换省长晓得不?”显然这不是秘密,已是公开宣布了的事,只要刷手机都知道已算不上新闻,但他接着说“她有背景”,一句话茶客的心一下被抓住了,以为甲先生真有什么重要的内部消息要泄露,便侧耳倾听,不过是说了一些她最早是从那里升迁,这些网上都能查得到,乙先生不以为然的说现在的官也不好当,真正干实事的才是好官,这句我同意,但议论当前的官吏怕是一个敏感话题于是我接了乙先生的话,“不知大家晓不晓得四川以前总督丁宝桢和赵尔丰?”C先生接话“晓得”,赵尔丰因辛亥秋保路事件在四川已身败名裂,“那丁宝桢在四川都干了些啥子事晓得不?”我又发问,还是C先生接话“我晓得他发明了宫保鸡丁,”我点了点头,“不错,他的宫保鸡丁的确不错,但身为总督勤俭节约,只是用他家养的鸡配上几颗他用以下酒的油炸花生米加一小撮干海椒做了一道菜,而这道菜之所以出名完全是丁宝桢为官一任为民干实事留芳名的结果,十年任职成都,他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连慈禧太后都提词:国之宝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显然我成功把大家带离了原话题,而且又扣着题,见大家有兴趣我便放敞的讲起他在四川为官的故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877年因治理山东有功从山东巡抚进升为四川总督,另一种说法是因杀了私自外出的慈禧身边的太监安德海,本是入朝为相却来了一个明升暗降调到四川,不管怎样总之他到四川当官来了。为什么说他是好官,因为他不贪不腐,调任四川他首先考虑的是如何去施政,如何去为民,还未上任就先想好了在四川干一番事业。1877年上任三个月四川机器局(造枪械)居然建成了,成都现在还保留的三官堂遗址,它的意义在第一次引入近代工化于四川,开创四川近代工业的先河,犹入死水微澜,让四川第一次接触工业,为以后的工业发展开创先河;其二,有力的支援了驻藏军队为阻止英国势力分裂西藏起到了一定的军事作用,由此丁公也成了洋务运动在地方的代表。</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丁宝桢上任第一天青衣小轿进成都还被守城士兵驱赶,因为四川官员都准备在外东门迎接四人大轿来的新总督,不曾想总督已坐进总督 衙门,众官员马屁没拍成却成了严打贪官污吏的对象,这有点像电视剧但事实是电视剧的剧情来自真实的生活,接着是盐业税制的改革,既为民生又为社稷,在晚清腐朽的身驱上挤脓治疮延缓了清政府倾倒的时间,算得上是一股难得的清流也成了最后的绝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丁宝桢任四川总督的最大功绩,莫过于大修和维护都江堰。他到任的第二年四川即遭水患。这位封疆大吏青衣简从,深入灾区,日夜慰问、救助灾民,因而老百姓尊称他为丁公。后来,因他大势维护都江堰,重修鱼嘴,灌区老百姓干脆亲切地称他丁鱼嘴,为纪念他的功绩,现在都江堰离垒公园塑有丁宝桢铜像纪念。</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1886年,一生辛劳的丁宝桢67岁时死于四川总督任上,追授太子太保。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的是,这位一方诸侯,位尊权重的封疆大吏,死后清点遗物时,府内清廉得钱财皆无,只剩下满柜书籍、一些笔砚和敝旧衣物。赶赴四川的家属本以为有遗产,结果丁宝桢穷得超乎人们的想象,一时竟尴尬得无力置办棺木,还是藩台拨银、僚属和绅民含泪集资,始得成丧,其子丁体常方扶榇出川归葬。棺木出城,上千百姓扶老携幼送行,泪如雨下,声动蓉城。丁宝桢死后,官方查阅案卷时意外地发现:总督应得的1.2万两巨额俸银还存在官账上,竟然分文未领!于是强令其子领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大概是话题太严肃,太动容,太正能量了茶客都没有往日的随和只是认真的听我摆龙门阵,我只好打住,忽然问到三官堂附近那个碉堡是不是当年修的,七嘴八舌有说是,有说是抗战时建的,见大家又热情起来,我肯定告诉大家1905年四川机器局,由成都下莲池搬迁于此共修四个碉堡,另三个现已被拆只留下了这个,当年建它时水泥(那时称为洋灰)还是从德国进囗的,现在这座碉堡处在二环路东成仁路口旁, 融入在现代化的建筑群却是那般的不协调,但抚今追昔那是一个时代的记忆和丰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甲先生自开了话题后就再也没搭上话,见我不再提丁宝桢了就自言起来</p><p class="ql-block">“好官啊,难得。”</p><p class="ql-block">盖上茶碗,收拾桌上的老光镜与茶友互相告别,早茶也算结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