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心旷神怡日,天地任我游。赏山河美景,探未知之喜。</p><p class="ql-block">5月27日,我们从大连登机伴晴天丽日飞行,后穿云破雾落地,开启了为期六天的重庆三峡之旅。</p> <p class="ql-block">接待专车将我们送到重庆地标性建筑“联合国际写字楼”,经两次转电梯住进了56层千寻酒店。在摩天楼上可把重庆街景尽收眼底,大有“一览众山小”之感。自然山城重庆两山夹一江的山水地貌一览无余。</p> <p class="ql-block">一、1941的茶馆戏院</p><p class="ql-block">据说我们来到山城重庆的前一天,高温达37度。可我们报到后竟凉爽起来。于是我们晚间惬意的来到1941年印象街区。</p> <p class="ql-block">进了茶馆,先参观一下旧时的风貌,然后姐俩穿上民国时期的旗袍,拍了一组旧时风情的纪念照,和1941年相遇了。</p> <p class="ql-block">然后再走进戏院看古装歌舞戏曲和杂耍、快板、茶艺、皮影戏等,最让我们大饱眼福的是川剧绝活变脸,真是大放异彩。</p> <p class="ql-block">和变脸绝活的帅小伙与漂亮的刀马旦女孩合影,斌宝的摄影技术杠杠的!</p><p class="ql-block"> 接着又和全体演员合影留念。有着最新款华为手机的冬仔更是发挥技术特长,拍摄的照片都是一流的。看下面这张带HUAWEI 标志的即如此。两小只成了一路游程的“随军记者”。</p> <p class="ql-block">回到千寻酒店,灯影里的夜景正美。</p> <p class="ql-block">二、世界遗产之大足石刻</p><p class="ql-block"> 大足石刻,代表了公元9——13世纪石窟艺术的最高水平,是人类石窟艺术史上最后的丰碑。大足石刻之后再无任何石窟开凿。大足石刻主要为唐宋时期宗教摩崖石刻,以佛教题材为主,儒、道两宗也有不少造像。据说佛、道、儒相融共处于一窟,为大足石刻所独有。大足石刻有造像74处,总计10万多尊雕像,5万余铭文10万余字。造像较为集中的是北山和宝顶山两处,我们先到访的是北山。 </p> <p class="ql-block">北山造像以雕刻细腻、精美典雅而著称于世,展示了晚唐、五代、两宋中国民间佛教信仰及石窟艺术风格的发展变化。晚唐以观音、地藏和阿弥陀佛居多,造像端庄丰满,气质古朴;五代造像小巧玲珑,体态多变;宋代造像仪容秀美,纹饰繁丽。</p> <p class="ql-block">整体排列巧妙,上面横列密如蜂窝。</p> <p class="ql-block">北方天王龛。天王身高2.5米,头戴高方冠,双目圆瞪,身着铠甲,腰束革带,双手残毁。刻像威武伟岸,颇具“不破楼兰终不还”的英雄气概。</p><p class="ql-block">千手观音龛,观音端坐金刚座上,头戴花冠,左右两侧为正大手,可见化佛手、宝篮手、宝瓶手、葡萄手等。龛顶部有俩飞天,祥云环绕。该龛为唐代重要作品之一。</p> <p class="ql-block">第130号摩利支(梵文中是“光”的意思)天龛。龛中造像有着天女的柔美与战神凶猛(手执多种兵器)的形貌于一身,在其两侧站立八位面目狰狞凶猛、手持诸般兵器的神像。是很特殊的一龛窟。</p> <p class="ql-block">《古文孝经碑》,被史家称为“寰宇间仅此一刻”,足见其珍贵。</p> <p class="ql-block">《赵懿简公神道碑》系宋代四大书法家之一的蔡京所书,为书法艺术之珍品。虽斑驳剥离不很清晰,仍可看出其些许字来一饱眼福。</p> <p class="ql-block">孔雀明王窟。明王居洞窟中,莲花座下的孔雀双翅展开欲远飞。身后的尾羽后翘,通过明王身后直接连接到窟顶部,形成了明王的身光,起装饰作用,还将孔雀与明王设计成为支撑洞窟的中心柱,可谓构思精巧。</p><p class="ql-block">另是弥勒经变窟。勒佛很常见,如大肚弥勒佛。龛中的弥勒端坐于莲台上,座下有三狮举座。据记载一旦弥勒下生世间作佛,天下太平,毒气消除,雨润五谷滋。</p> <p class="ql-block">北山第180号观音变相窟,她头戴高花冠,瘦削的瓜子脸,虽为坐姿其高度仍有1.86米。在主尊两侧,依次站立十二身观音,以手持物名之,如净瓶观音、如意观音等。</p><p class="ql-block"> 下面是释迦牟尼传经龛。</p> <p class="ql-block">北山第245号观无量寿佛经变相。龛“下构城堡楼橹,上饰建筑物,与敦煌壁画构图极相类似,最为可贵”(考察成员刘敦桢)也被赞“弥足珍视”。</p><p class="ql-block"> 龛顶是“不鼓自鸣”乐器,此龛雕刻的内容极为丰富,将佛教经典描绘的净土世界表现得淋漓尽致,层次分明,展现出了种种美好。</p> <p class="ql-block">在北山佛湾的第253号龛,正壁上方刻一华盖,其下同位刻观音、地藏两位主尊。地藏为僧人形象,身着袈裟,双耳戴环;观音头戴花冠,右手提净瓶。龛像雕刻华丽,人物造型优美,被推论是五代时期作品。</p> <p class="ql-block">微笑着行走在北山路上,后又坐电瓶车前往十几公里外的宝顶山。</p> <p class="ql-block">大足摩崖造像石窟的总称,尤以宝顶山为著,堪称中国晚期石窟造像艺术的典范。</p><p class="ql-block"> 造像规模宏大,内容丰富且多样化,把佛、道、儒各家的故事和形象,以精湛的雕刻手法和技巧展示出来。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观赏性。</p> <p class="ql-block">宝顶山石刻是由僧人赵智凤总体构思组织开凿而成的。</p><p class="ql-block"> 赵智凤,南宋中后期生于大足乡的一介高僧,清苦营求历时70余年完成了宝顶山摩崖造像,留下了不世之作。其名与作品将一同彪炳千秋。</p><p class="ql-block"> (此照片摄于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自踏入重庆大足县的摩崖石刻景区始,我们便如醉如痴的陆续饱赏了数座今生今世永不忘怀的立体“画作”,生命里爆响了一眼千年的震撼。</p> <p class="ql-block">宝顶山千手观音像</p><p class="ql-block"> 在面积88平方米的岩石上千手观音像,长宽各约16.67米,呈辐射状在岩面上雕琢千只手(据说有830只手,也有说1007只的)。手中大多执法器,手心各有一眼,以表现观世音的法力无边,智慧无穷,是世界石窟艺术史上的一朵奇葩。经修缮,巨像散射出千年的佛光,是永恒的瑰宝。</p> <p class="ql-block">华严三圣,以前称三世佛。堪称摩崖造像的杰作。华严三圣高达7米,高大伟岸。袈裟简洁利落,舒展自如。中间是佛祖释迦牟尼,头上有两道毫光,气质脱俗。身后壁上有81个小圆龛,每龛内皆有一身坐佛。抬头仰望,令人动容。</p><p class="ql-block"> 释迦的左面是普贤菩萨,是道之巅,为理佛。头戴五佛宝冠,貌和宁静,神情肃穆,身躯修长。双手在胸前托一舍利宝塔,与智佛文殊菩萨同为华藏世界的上首。</p> <p class="ql-block">释迦的右边是文殊菩萨,头戴高花冠,左手在胸前托捧一七重宝塔,右手扶塔。这塔高达1.8米,重800多斤,历经800年而不坠,一因手底衣服下垂至膝,重力经袈裟传落到脚下基座上。二是衣服和后面一体的墙呈三角支撑着,可见古代匠师成功地把建筑力学运用艺术创作上了,真是智慧超绝巧夺天工!造像面目慈祥宁静,脚踏莲台。望之心生肃然。此时,我只觉周身热血沸腾,如同穿越千年与这栩栩如生的古人对话,我在聆听,在欣赏,久久享受在永不消逝的撼人心魄的艺术王国里。</p> <p class="ql-block">在长达五百米的山崖上,布满了精雕细刻的精美佛像和富于宋代生活气息的各层人物众生像。</p><p class="ql-block">U型山谷里的造像具有前期石窟不可替代的历史,以其艺术科学价值和规模宏大、雕刻精美、题材多样与内涵丰富且保存完好而著称于世,迸发出夺目的光辉。(参考了网络视频)</p><p class="ql-block">下图是我团的导游在娓娓动听的讲解。</p> <p class="ql-block">柳本尊行化道场。柳本尊名居直,号“唐瑜伽部主总持王”。(就是岩上所书的八个字)本尊像后侧是普贤菩萨和文殊菩萨。柳本尊居士装扮,头戴四方平顶巾,左眼微张,右眼微闭,宁然端坐,修为成佛。</p><p class="ql-block">主持者赵智凤师从柳本尊,回大足宝顶山传承密教,使得以延续。但赵智凤并未全部师承之,而是兼容并蓄、推陈出新,从而开造了囊括佛教诸多教义,蕴含了三教文化特点,一切都雕刻在宝顶山宏大的山崖上,成就了一代传奇。</p> <p class="ql-block">视频里的“摩崖造像”简直就是一幅生动的历史生活画卷。它从各个侧面客观地反映了晚唐、五代和两宋时期中国的社会生活,使源于印度的石窟艺术经过长期的发展和不断的创新,从而形成了中国化的特色。</p> <p class="ql-block">宝顶山大方便佛报恩经变。 大方便佛即释迦牟尼,左手捧钵放于胸前,右手结印。 倡导感恩行孝。</p> <p class="ql-block">前图是孝道的内容,后图是地狱一隅。</p> <p class="ql-block">宝顶山六道轮回造像。无常鬼牙咬臂钳大轮盘,昭示生、老、病、死轮回,业力不可逆转。轮盘中间一修行人像,胸散发出六道毫光。轮盘正上方是天庭,左上方是阿修罗道,右上方是人道,共3道。轮盘的下面3道代表的是地狱道、畜牲道、恶鬼道,若做坏事就投身到这3个道。六道轮回图劝告世人修习佛教,跳出三界得成正果。</p> <p class="ql-block">吹笛女,柔美的身姿与弧线型的竹笛完美组合。头戴纱巾梳着辫子,沉醉在美妙笛音中的一幕温馨感人。被称为宝顶山的两位美女之一。</p><p class="ql-block">另一位是养鸡女。她面容温和娴静,衣着扑实,双手掀鸡笼,跑出的两只小鸡争抢一条蚯蚓,油然一派农家生活图景,具有一种质朴之美。(图片来源于《大足石刻史话》一书)</p> <p class="ql-block">九龙浴太子图。上边的九龙巧妙的成了宝顶山的排水渠道。中下部最大龙头与其他龙头吐的水正好浇在下面的太子身上,构成了沐浴状。太子即释迦牟尼。</p> <p class="ql-block">卧佛释迦牟尼涅槃图,“涅槃”,是佛教的说法,就是“去世”,是佛教徒修行的最高境界——肉身消失,不生不死的永恒状态,所以释迦眼睛微闭,神态安祥,是种灵魂的升华,头上有五彩祥云,望之心感宁静祥和。</p><p class="ql-block">涅槃图前赵智凤(卷发者)、柳本尊(方冠帽者)等等。</p> <p class="ql-block">释迦牟尼涅槃图视频。</p><p class="ql-block">右侧卧的释迦长达3.1米,是宝顶山最大的造像。释迦只显露出上半身,右肩没于地下,双脚隐入岩际,整尊像浑厚柔和,散发出一种横卧于天地间的深䆳意境。梁思成曾盛赞:“真容伟巨,殆为国内首选。”(见《大足石刻史书》163页)</p> <p class="ql-block">最美的菩萨造像,被誉为“东方的维纳斯”。看着娴静端庄秀雅的面容,心中赞叹佛界的净与静、无纷扰和脏污。</p> <p class="ql-block">带着观赏后的满足返程于宝顶山的林荫道中。</p> <p class="ql-block">宝顶山大门前的留念。</p> <p class="ql-block">大竹石刻博物馆,一个时代辉煌的铭写。在这里我们了解了大足石刻的历史及修复和保护等,为国家与地方政府的重视而深感欣慰。</p><p class="ql-block"> 好希望当地部门加大宣传力度,让大足石刻火遍全中国乃至全世界。</p> <p class="ql-block">三、摩天大楼上的云端之眼</p><p class="ql-block">28日晚,我们登上写字楼67层之上的观景台,也是打卡之景点——云端之眼。</p><p class="ql-block">“一览众山小”,纵目开心扉。</p> <p class="ql-block">天空之境录美景,飘飘欲仙乘御风。城市繁华夜空里,长江脉脉水悠悠。</p> <p class="ql-block">满腹才华侣,最佳夫妻档。珠联碧合游,灯火映辉煌。</p> <p class="ql-block">云端光影里如升仙境,叹足下生辉,有如佛光佑照。</p> <p class="ql-block">亲如兄弟天作证,一生一世不了情。</p> <p class="ql-block">住处外的走廊布置的清新雅致,温謦而有生气,令人喜不自禁。</p> <p class="ql-block">细节见精神,“一叶一菩提”。惬意见周公,住宿必经途。</p> <p class="ql-block">薄阴天赶往李子坝的途中,等待横穿公路。因为有了人的音容,寻常站街也便成了一道风景。</p> <p class="ql-block">闻名遐迩的景点打卡地——轻轨穿楼而过的李子坝车站。拍下这张照片时,是5月29日的9点31分,这一刻将成为我们旅游历史浓墨重彩的一笔。</p> <p class="ql-block">真真切切的轻轨穿楼,神奇的瞬间。</p> <p class="ql-block">因“风景这边独好”,使我产生了探其由来的想法。经问度娘得知,之所以产生轨道线路穿楼而过的奇观,是因为“早在1998年轨道交通二号线的线路设计和一栋住宅楼的选址发生了重合,设计团队大胆提出了穿楼而过的设想,并经过反复论证和两年时间的图纸设计,最终完成了这一独特的设计方案”。这是基于重庆独特的地形地貌提供了设计的可能,更是创新的设计理念结下的硕果。创新,永远是人类最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在重庆目之所及,高大的建筑物遍布长江两岸的边沿与山体,楼之高之密昭示出,这里寸土寸金,土地资源稀缺。</p> <p class="ql-block">我们兴致勃勃的来到重庆市渝中区解放碑商业步行街。只见人来人往,以解放碑为中心不停地拍照。</p> <p class="ql-block">解放碑所在的步行街是重庆市最繁华的商业区之一,各种购物中心、餐饮店和娱乐场所比比皆是,好不热闹。</p> <p class="ql-block">欲观解放碑的全貌,这张照片则是全须全尾的一张了。只不过因为商业区的发展,陆续建了些高楼大厦,便把原本高耸云天的解放碑围成了小心心。</p> <p class="ql-block">若蔽去周围高大的建筑物单看解放碑,状貌依然是巍然挺立的。</p><p class="ql-block"> 解放碑是重庆的标志性建筑,建于1945年,是为了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胜利而建造的。其全名为:抗战胜利纪念碑暨人民解放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此图片来源于网络</p> <p class="ql-block">六、移民建筑: 湖广会馆</p><p class="ql-block">29号我们到重庆东水门长江大桥旁侧的湖广会馆参观游览。湖广会馆是清代湖广籍移民为联络乡谊而修建的聚会之所。</p> <p class="ql-block">湖广即两湖(湖南、湖北)和两广(广西、广东),这个移民留下来的建筑,大多沿袭了明清的四合院风格,雕刻装饰极富特色,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还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的古会馆建筑。</p><p class="ql-block"> 右中部照片里是朝贺同乡科举及第的情景,透着浓浓的文化气息。</p> <p class="ql-block">会馆二楼展示了湖广地区与巴渝文化的交融和重庆的历史发展,其中有个等比例的科举乡试考场,上面的牌子写着“四川乡试场所—— 贡院,这引起了笔者的兴趣钻进去在狭窄逼仄的空间感受笔试的场景,联想到吃住便均局限于此,不由得叹息:太不易了!</p> <p class="ql-block">禹王宫的外观,宏伟气魄,富丽典雅。檐角高翘,木质雕花精美之至。窥一斑而见全豹,可知湖广会馆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p> <p class="ql-block">大禹治水三过家门而不入,这是儿时从课本熟透了的记忆,一直为大禹身上那种自我牺牲无私为民的精神而感动。现在更感受到古人凭智慧和勇气战胜自然灾害的难能可贵。</p> <p class="ql-block">七、登上世纪凯歌游轮</p><p class="ql-block"> 由于少雨水位低,世纪凯歌号游轮退到了能够行走的地段接我们。我们从天上飞,从山上行,从陆地走,又来到了长江航行。 </p> <p class="ql-block">世纪凯歌号游轮是6星级新游轮,全国排第二。干净整洁高档,载客600多人,服务人员160多人。漂亮的外现大气华美。</p><p class="ql-block">这是游轮跟拍人员给照的一张清晰度高又显年轻的相片,真不愧是专业的水准。</p> <p class="ql-block">玉姐因脚踝骨折未痊愈所以只好雇轮椅抬上去。千难万险挡不住,万水千山借力行。</p> <p class="ql-block">品一杯香茗,睹一江碧水。结两家深情,赏两岸风景。</p> <p class="ql-block">游轮上晚餐后的餐厅与巴台,有种梦幻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岸上的夜景美不胜收,隐隐透着一种神秘和深邃。</p> <p class="ql-block">八、见识丰都鬼城</p><p class="ql-block">30号早餐完毕,我们去重庆4A级景区丰都鬼城游历。鬼城海拔287.3米,我们乘索道缆车上山,去中国唯一的鬼城寻访鬼文化。</p> <p class="ql-block">鬼城,又称为幽都,中国神曲之乡。这与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作品《神曲》在文化特色上有相似之处,描述了一个等级森然的阴间世界,象征着惩恶扬善的文化内涵,因此被誉为“东方《神曲》之乡。</p> <p class="ql-block">鬼门关前的酒鬼,急行鬼,淘气鬼,千里眼鬼……这几个鬼可并不凶恶吓人哟,尤其那淘气鬼被拍着屁股有点滑稽是不是?当然鬼门关前不只有这四个鬼。</p> <p class="ql-block">鬼城这样一个所在,谁敢晚上来啊?名景“奈何桥”现已成了祈求幸福平安或求官的桥,我们只求平安便牵手走过了桥中间的道。 至于孟婆,会永生在给人神汤,助人忘记诸般痛苦爱恨情仇的传说里了吧?</p> <p class="ql-block">下面三图都是名景地。据说过鬼门关不能回头,要男迈左腿女迈右腿高跨过去,“跨过鬼门关,一生都平安”。到望乡台时,思亲使我的眼泪几乎控制不住了。</p><p class="ql-block"> 天子殿(也称阎王殿)前有块考罪石,要单腿挺胸抬头直视殿上“神目如电”四个字站里边挺过10秒就算考核通过没做恶事。我站立的时间较长,游轮跟拍人员给拍了两张上好的照片,可我竟一念之差没要,如今肠子都悔青了。</p> <p class="ql-block">鬼城文化的内涵是让人做善事勿行恶。否则死后会被阎王手下捉去打入十八层地狱。</p> <p class="ql-block">被人尊称为“药王”的孙思邈,提倡以“大医精诚”的医德对待患者,深受群众崇敬。死后也被安排到地府当医官,看来有德之人地界也争相聘用哈。</p> <p class="ql-block">下山目之所及,到处古木参天,绿意满眼,和来时的心境大不相同。鬼城,留给我的印象并不是恐怖。相反我倒觉得不虚此行。民间传说,到鬼城得姻缘。望人们到此蹬天梯求幸福。</p><p class="ql-block">(鬼城照片多来自网络,感谢!)</p> <p class="ql-block">油轮上的世纪凯歌之光。</p><p class="ql-block">油轮从外到内都透着一种人文关怀,并有着一流的服务。接待热情周到严谨有序。</p> <p class="ql-block">下午4点30分游轮船长举行欢迎酒会,下面是船长致欢迎辞。接着是文艺演出。安排的很有档次。</p> <p class="ql-block">晚会有助兴的玩偶人与小丑,还在休息区配制了好看好喝的鸡尾酒供游客享用。</p> <p class="ql-block">游轮的餐饮是一流的,中餐、西餐和地方特色餐从不重样,酒水咖啡牛奶水果等应有尽有,新鲜美味可口。这张“全家福”名个脸上洋溢着快乐和满足。</p> <p class="ql-block">游轮上的家庭K歌夜</p><p class="ql-block">晚7点后,冬仔包了个豪华包房让大家放松K歌。于是一场别样的“家庭宴会”在多彩灯辉下拉开了帷幕。</p> <p class="ql-block"> 歌者之家</p><p class="ql-block"> 一门三杰媳亦强,父母歌罢儿登场。</p><p class="ql-block"> 各个都是强中手,歌声悦耳音绕梁。</p> <p class="ql-block">字正腔圆京韵悠长,梨园国萃谁与争强?</p> <p class="ql-block">最美女声天籁音,沁人心脾境久存。</p> <p class="ql-block">冬火暖阳治愈嗓,荡气迴肠醉心房。</p> <p class="ql-block">静水流深小夜曲,轻松驾驭亦动人。</p> <p class="ql-block">夫妻合唱《我是一条小河》,和和美美比翼飞。</p> <p class="ql-block">夫妻俩首次合唱,女主嗓子疼只留下一句唱出声的尾音,笑死人。</p> <p class="ql-block">虽感冒未痊愈,可也不能缺席别致的家庭K歌会。</p> <p class="ql-block">我爱你中国(歌伴舞),这种合作临时起意却会生命力久远的。</p> <p class="ql-block">九、朝发白帝城</p><p class="ql-block">新的一天,云山雾水泛波光,仙气袅袅江水长。今朝,向白帝城出发啦。</p> <p class="ql-block">乘游轮前往瞿塘峡的途中拍摄的白帝城。水环独屹立,山远数峰瞰。</p> <p class="ql-block">白帝城原与江岸是相连的,如上图。后因三峡工程蓄水,水位上涨,白帝城被淹便成了江中孤岛,通过风雨廊桥与北岸相连,如下图。</p><p class="ql-block"> (两图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 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自号白帝,在白帝山筑城,名曰白帝城。图为白帝城高大的依斗门。</p> <p class="ql-block">世纪游轮摄影人员在尽心尽力的忙着。巧的是红马甲对上了红外披。</p> <p class="ql-block">白帝城的美景与故事。刘备托孤的故事已使古城内涵丰富,李白的诗更成了白帝城千古的名片。右下角高大的黑衣人是白无常。</p> <p class="ql-block">三照爽凉雪糕交口赞,三照阐释拾圆人民币的取景原来在此处。</p> <p class="ql-block">竹枝堂里藏宝藏,诗碑图片皆散香。</p> <p class="ql-block">竹枝堂里书法墨宝的视频令人大开眼界。</p> <p class="ql-block">白帝城托孤</p><p class="ql-block">刘备在夷陵之战失败后,退守白帝城,在临终前将儿子刘禅托付给诸葛亮。托孤场面气氛渲染的浓重肃穆,场上每个人的表情都活灵活现,鲜明生动。杜甫曾有诗云:“蜀主窥吴幸三峡,崩年亦在永安宫。”</p> <p class="ql-block">游轮联欢晚会: 第一个照片是由美国、韩国、中国各出一对男女游客参与的比赛表演,其他三个照片是客服人员的演出。气氛热烈,充满了欢声笑语。</p> <p class="ql-block">十、游完瞿塘游巫峡。</p><p class="ql-block">“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郦道元《三峡》)</p><p class="ql-block">“两山对峙,中贯一江”《潜确类书》这是对三峡的总体描写。</p> <p class="ql-block">山耸云天绿葱茏,翘檐建筑在峭峰,“危乎高哉!”</p> <p class="ql-block">瞿塘峡口如两扇大闸门所以被称作夔门,山势立陆如刀砍斧斫,真是大自然的杰作!中间的是青蛙山,好似一只青蛙抬头望天。</p> <p class="ql-block">古时“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今天崇山峻岭叠翠,三峡水漾云天。再跟李白体味“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快感,再赏“巫山夹青天,巴水流若兹”的画卷。三峡,群峰竞秀,“漫江碧透”。</p> <p class="ql-block">笔者站在游轮上拍摄的神女峰(大图),即突兀在青峰上的立石柱,因其宛若风姿绰约的少女,故名之。又叫望霞峰或美人峰。山水景致优美,奇峰突兀,“万峰磅礴一江通”。</p><p class="ql-block">(底下三小图来自网络,多角度更清晰)</p> <p class="ql-block">江崖陡峭,山水奇美。古来佳景多少处,都闪映在三峡中。</p> <p class="ql-block">巫山多云雨,常云雾缭绕。唐代诗人元稹的名诗“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为其增添了诗情画意,更道尽爱恋之人心存唯一的动人情感。(图片来自网络)</p> <p class="ql-block">山林傍身云作顶,乘船却如水里走。</p> <p class="ql-block">最后,我们在土家族导游幽默的讲解中结束了这次小画舫之游。</p> <p class="ql-block">十一、三峡水利大坝。</p><p class="ql-block">三峡大坝是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坝顶高185米,犹如一道铜墙铁壁,立在长江水中。在6月1日我们到此一游。</p> <p class="ql-block">大坝全长约2308米,虽一眼能望到头,但渐远渐隐了尾部。如一条巨龙锁住西陵峡的咽喉。</p> <p class="ql-block">在我们的乘船即将过三峡大坝时,船上的人都走出舱外等待这一时刻的到来。</p> <p class="ql-block">我们即将穿过三峡大坝: 先慢慢地进入闸门,之后通过闸门,最后再驶离闸门。</p> <p class="ql-block">从船上下来,行至展览馆外围远观整体拦江坝,水天一色,大坝如一条长龙横卧江上,令人感叹人力的伟大。</p> <p class="ql-block">看到“万里长江行”的牌子,突然想起来毛主席的词句: 万里长江横渡,极目楚天舒。现在横渡长江之人已变成横卧长江之物了,光阴似箭,“逝者如斯夫”啊。</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张网传老照片,摄于三峡大坝修建以前。从前的水位低,山势更为险峻,自然风光甚为优美,但修建水利发电拦洪是造福人民的,不知会不会像有些人说的遭到反噬。</p> <p class="ql-block">十二、屈原故里姊归</p><p class="ql-block">离开三峡大坝,我们来到湖北秭归——屈原故里览胜。</p><p class="ql-block">因三峡库区水位上涨,所以木结构的牌坊被整体搬迁到了凤凰山。</p><p class="ql-block"> 国之瑰宝,别梦依稀。</p> <p class="ql-block">下面左图是高大的景贤门,右边是屈原祠路边的大理石碑,上面刻着余光中先生的《姊归祭屈原》,“姊归,姊归,魂兮归来……”让人领悟到深深的屈原情怀。</p> <p class="ql-block">里边的建筑古朴典雅,草木葱蓊,字体苍劲,是那样的庄严肃穆,令人进入追思之中。</p> <p class="ql-block">照面井,相传为屈原幼年照影梳洗之处,连一丝微尘也躲不过“井镜”的明察。笔者到井边照了一照,水波微动,水质清澈,但有色看不见底。有点波光潋滟照佳影之味儿。</p> <p class="ql-block">屈原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p><p class="ql-block">东方诗魂,遗响千秋。</p> <p class="ql-block">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开浪漫之先河,求美政之先躯。</p><p class="ql-block"> 站到塑像前,耳畔犹响彻那传颂古今的名句: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p> <p class="ql-block">在屈原故里的山林间拥一片绿色,回眸楚祠让灵魂感受一次洗礼。</p> <p class="ql-block">“深思高举洁白清忠,汩罗江上万古悲风。”我们永远景仰缅怀这位伟大的先贤。</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