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世界百部名人六大秘密传记故事》丛书</p><p class="ql-block">卓尔不群的阿图尔·叔本华</p><p class="ql-block">——阿图尔·叔本华成就伟大的六大秘密</p><p class="ql-block">目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一章</p><p class="ql-block"> 显赫商家的后继之人</p><p class="ql-block">1、他是一名富二代</p><p class="ql-block">2、作家母亲</p><p class="ql-block">3、父亲之死</p><p class="ql-block">4、若无自由,便无幸福</p><p class="ql-block">5、看世界</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二章 </p><p class="ql-block">哲人诞生</p><p class="ql-block">1、无家可归</p><p class="ql-block">2、得偿所愿</p><p class="ql-block">3、柏林啊柏林</p><p class="ql-block">4、博士论文</p><p class="ql-block">5、哲人的异端</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三章 </p><p class="ql-block">确立自己的哲学站位</p><p class="ql-block">1、《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p><p class="ql-block">2、认识论以及自然、艺术、伦理的形而上学</p><p class="ql-block">3、哲学观</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四章 </p><p class="ql-block">划时代意义的哲学体系</p><p class="ql-block">1、不被认可的学说</p><p class="ql-block">2、对名家的质疑与创新</p><p class="ql-block">3、现代文明的曙光</p><p class="ql-block">4、《附录与补遗》</p><p class="ql-block">5、坚守,也是一份责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五章</p><p class="ql-block">爱,与生俱来</p><p class="ql-block">1、散文大师</p><p class="ql-block">2、美学家</p><p class="ql-block">3、与歌德的合作与交往</p><p class="ql-block">4、让美好之物永驻心中</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第六章 </p><p class="ql-block">时间总会证明你所做的意义何在</p><p class="ql-block">1、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p><p class="ql-block">2、声名乍起</p><p class="ql-block">3、轻松离世</p><p class="ql-block">4、他为后人而书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序言</p><p class="ql-block">开创非理性主义先河的一代宗师</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是现代哲学史上的一座丰碑。《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标志着他思想发展的顶点。学术界、文学界、科学界,即便是当下,对他的关注度也非常高。</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作为一个学派的创造者和奠基人,除了采用哲学家所钟爱的特有形式来探讨认识论、社会学、美学、伦理学、逻辑学和形而上学等领域的传统话题之外,还用毕生精力发现并解释经验作为整体所具有的意义,被称为与同时代的拜伦、缪塞、海涅等悲观主义者齐名的悲观主义哲学家。</p><p class="ql-block"> 而这,与他在当时所受到的冷遇截然相反。除了他六十五岁出版了《附录与补遗》之后才渐渐有了影响力,他一生大都默默无闻的致力于做学问,去世后才名声大噪,影响深远。</p><p class="ql-block"> 身为哲学家,在叔本华看来,所谓的哲学就像是我们要去某一个地方,只有知晓目的地,那么不管采用什么方式都可以到达。</p><p class="ql-block"> 他说,世界的本质就是意志,它深藏在万事万物的表象之下,不受任何东西的约束,如果外化,它才需要被约束。</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是悲观主义者,同时也是禁欲主义者,这一点从他对婚姻、女性的看法以及终身未娶就可以知晓。</p><p class="ql-block"> 他认为人的欲望是无穷无尽的,也就是所谓的人要在不断追求中满足自身,通过自身价值的实现来证明活着的意义。虽然可以通过客观的审视来缓解人自身的失落、悲伤等感觉,但是这些能够维持的时间是短暂的,之后人还是会陷入无尽的痛苦之中,只有通过不断的对生命意识的自我否定,才能够完全的走出痛苦。</p><p class="ql-block"> 他主张超越理性和现实的经验界限,探索人类生存的本源和内在本质,反对形式主义和功利主义。这一思想倾向与浪漫主义思潮所追求自由、唯美和超越现实的理想不谋而合,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打下了重要的思想基础。</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认为,人类生存的根本问题在于人类的存在本身,人类必须直面死亡、孤独和无意义等存在的困境。这一思想为现代存在主义哲学提供了深刻的思考和启示,催生了现代哲学的萌芽与发展。</p><p class="ql-block"> 所以,叔本华这样的哲学思想影响了非常多的人。其中有哲学家如尼采、萨特、维特根斯坦、伯格森等人,心理学家弗洛伊德、荣格等人。还有作家托尔斯泰、莫泊桑、毛姆、托马斯曼、卡夫卡、博尔赫斯等等,他们的著作和文学作品中都可以找到叔本华哲学思想的影子。</p><p class="ql-block"> 此外,还有艺术家萧伯纳、瓦格纳和马勒等。作为与哲学很难被扯到一块的科学,也深受他的影响,如爱因斯坦、达尔文等等。总之,叔本华哲学的影响是非常大的,他几乎影响了任何学科,启发了更多的人。</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永远是那么充满生命活力,应对关乎诸如爱情、性、苦难、死亡、救赎、生命的意义与价值等话题,以及救赎——是他日常所为。还探讨了许多大家所忽略的现象,其中包括色彩、天才、同性恋、幽默、疯狂、音乐的形而上学、动物的道德现状等。</p><p class="ql-block"> 对于真理,他孜孜以求,决不为取悦别人而写作,他如何看待真理,就如何诉诸表达。即使在他所在的那个时代不被理解,不受重视,也没有改变和动摇。</p><p class="ql-block"> 他所写的东西,即精彩又明晰,他的哲学发自心灵,出自一种对世界所怀有的真正惊异与感悟,而非仅仅是一种对于其他哲学家已说过的东西所感到的困惑。</p><p class="ql-block"> 纵观叔本华的一生经历,就是在为他的学说和思考而生,不是在孜孜求学的路上,就是在坚守信念的途中,世俗中的什么都可以没有,就是不能没有他的哲学。</p><p class="ql-block"> 托尔斯泰说:我确信叔本华是人类最伟大的哲学家,他的作品无比壮丽而清晰地反映了整个世界。卡夫卡说:叔本华是一位语言艺术家,只因为他的语言,我们就应该读他的著作。称叔本华是哲学中的文学家,文学中的哲学家。莫泊桑称他为:人类历史上最伟大梦想的破坏者。尼采称叔本华为:我的伟大导师,一翻开叔本华的书,就好像马上长出了一对翅膀。”</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对中国文化的影响也很大。自1840年起的西学东渐历程,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对外开放,叔本华对当代文化的影响力不容小觑,其意志论、美学观和伦理学、人生观、悲剧论都在中国文化中产生了深渊的影响,被广泛运用于对中国文化的评判、整理和分析之中,对改造中国文化的质量以及改变国人的思维定势,起到启迪作用。王国维称他为“旷世奇才”。</p><p class="ql-block"> 下面,就让我们前去窥探这位与众不同、卓尔不凡的人物的一生经历吧!</p> <p class="ql-block">第一章</p><p class="ql-block"> 显赫商家的后继之人</p><p class="ql-block">1、他是一名富二代</p><p class="ql-block">2、作家母亲</p><p class="ql-block">3、父亲之死</p><p class="ql-block">4、若无自由,便无幸福</p><p class="ql-block">5、看世界</p><p class="ql-block">第一章</p><p class="ql-block">显赫商家的后继之人</p><p class="ql-block">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原生家庭背景,包括父母、家庭、周围环境的影响。叔本华也不例外。</p><p class="ql-block"> 但是,叔本华的非凡,在于他打破和重组了家庭基因,定位了自我、实现了自我、超越了自我,给时代和人类带来了精神财富,创造了巨大的价值。</p><p class="ql-block"> 一切的根,在于我们内心。</p><p class="ql-block"> 作为跨国贸易商人之家的长子,就家庭财富而言,叔本华是幸运的,可以毕生衣食无忧,实现和满足许多人终其一生也无法企及的愿望。但更可贵的是,他没有被家庭财富磨灭才华和勤勉,也没有循规蹈矩的重复父辈铺就的平坦大道,去积累更多的物质财富。而是遵从自己的内心,选择了做一名为世界、为人类创造精神财富的清贫学者,踏上了一条看不到尽头的崎岖道路,而且坚守一生。</p><p class="ql-block"> 要说是天才,那就是百分之一的天赋加上百分之九十九的努力和汗水。要说有成就,那就是保持自己的初心并坚持不懈的走下去。</p><p class="ql-block"> 所以对于我们来说,成为自己、定位自己,勤勉和执着地坚持既定的方向,即便不能像叔本华这样成就伟业,和周围的大多数人相比,大概率是不会太差的。</p><p class="ql-block"> 1、他是一名富二代</p><p class="ql-block"> 1788年2月22日,叔本华在但泽出生。而在这之前的元旦当晚,他的父母亲才结束前去英国的旅行。</p><p class="ql-block"> 自17世纪晚期,叔本华家族就居住在但泽。他家世代经商,曾祖父曾经接待过彼得大帝,可以想象在当时有多么荣耀。他的祖父是一位艺术品商人,拥有许多名贵的绘画收藏品,家里文化和艺术气息一直都很浓郁,还十分注重对后代的培养、儿女的教育。祖母也家世显赫,从事世界贸易,是荷兰商人及船主之女,生活很优渥。</p><p class="ql-block"> 父亲海因利希继承了双亲生意上的技能和各种交往关系,打理船舶运输公司,将波罗的海地区的农产品运往英国换取工业品,还涉足跨国金融、银行代理等领域,是位有事业心、责任感也很强的成功商人。 </p><p class="ql-block"> 在别人的印象中,海因利希更像一名儒雅的商人,每天都读《泰晤士报》,英语法语都很流利,虽并非英俊男子,但在他身上一定有着某种东西,让他在人群中显得鹤立鸡群。</p><p class="ql-block"> 1773年,腓特烈二世远途旅行归来,在一群围观者中发现了海因利希。他叫住他并问他住在哪里,海因利希告诉他:“我是一名来自但泽的商人。”不知什么原因,这位普鲁士的国王问他是否有只西班牙猎犬,他回答说:“是的”。这一定让国王感到非常高兴,因为他邀请海因利希次日清晨6点去拜访他。</p><p class="ql-block">第二天,海因利希如约来到国王那里。他们聊的很投机,在聊到但泽的独立恐无前景之后,国王邀请他全家定居普鲁士。没想到海因利希,这位坚定的共和主义者却拒绝了皇家的邀请。</p><p class="ql-block"> 同腓特烈二世相遇的这一事件表明海因利希因对于政治当权者、尤其是君主专制的态度,这一态度在叔本华家族的座右铭中体现无遗:“若无自由、便无幸福。”</p><p class="ql-block"> 而叔本华显然也得到了真传,一个人,为什么要做不想做的事情,吃被逼无奈的苦呢?任何的限制就标志着失去自由。父亲在世,一心要把叔本华培养成为成功的商人,父亲辞世,他等于有了新的选择。</p><p class="ql-block"> 1807年, 叔本华放弃商业课程,不再朝着家族的传承、父亲安排的经商之路走下去,开始进入正规学校学习,两年后顺利考上大学,开始朝自己所喜欢的做学问方向的学习与研究。</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如此说:从根本上说,只有我们独立自主的思索,才真正具有真理和生命。因为唯有他们才是我们反复领悟的东西。他人的思想就像别人餐桌上的残羹、陌生人脱下的衣衫。</p><p class="ql-block">2,作家母亲</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的母亲名叫约翰娜,作为一名十八世纪中期的女性,虽然家境一般,但她的父母都很有远见,让长女约翰娜从小就接受了那个时代大多数女孩都缺乏的广博的教育,学社交礼仪、家政管理、弹钢琴、学绘画、学英语、说上流社会的法语,并且喜欢绘画,迷恋英国文学。她说,艺术是我的安慰和快乐,通过艺术,我得以释放。</p><p class="ql-block"> 没有人知道叔本华的父母是怎么认识的,但当三十八岁的海因利希迎娶小他近二十岁的约翰娜时,大家都公认为郎才女貌、非常般配。约翰娜性格开朗、富有魅力、和蔼可亲。而这些正是其丈夫缺乏的性格特征,他能够为一位具有绅士风度的商人,在家务操持和对外社交方面提供有益的帮助。海因利希的社会地位和家庭财富弥补了年龄和性格的缺点。海因利希找了个有品位、有才华的娇妻,约翰娜嫁入了豪门,成为商家阔太。</p><p class="ql-block"> 新婚夫妻冬季住在市中心的豪华宅邸,夏天则在郊区的庄园度过,约翰娜在以后的回忆录里描述他们家中到处弥漫着“英国式的舒适”,她尤为享受郊区庄园的优美景色和田园风光。室外,庭院、花圃、小湖、宠物,一派祥和。而在室内,环绕于他们身旁的是各式各样的艺术品:绘画、版画、雕塑。家庭图书馆里英法文学作品更是数量丰富、种类繁多。</p><p class="ql-block"> 这激发了约翰娜的创作热情,她的目光聚焦在自己的生活范围内,写自己熟悉和正在经历的事情。后来,又把文学创作当作了自己的事业并取得了成功。有十多年,她一直是全德最为成功的女性作家,结交了许多知名的作家艺术家,有写《格林童话》的格林兄弟、施莱格尔兄弟,舒伯特专门为她写诗谱曲,歌德是她们家经常举办的艺术沙龙上的常客。一生出版有二十多部文学作品,小说、游记、随笔、诗歌都有涉足。她作品中相当一部分都得以再版,可见其受欢迎的程度。此外,在长达数年、数十年之久的时间里,叔本华自己并非是以哲学家叔本华而闻名,使他为人所知的是他作为小说家约翰娜·叔本华的儿子,母亲的知名程度远超儿子。</p><p class="ql-block">约翰娜的回忆录里,有对叔本华婴幼儿时期的描述:最初那些日日夜夜,除了我儿子之外,我几乎不再有任何其他思虑。她还写到:在归属上帝的这个地球上,再也没有比我的孩子更美丽、更纯洁、更聪明的孩子了。</p><p class="ql-block"> 我们相信,在这种生活富足优越、文化和浪漫气息满满的环境中孕育、出生、长大的叔本华,不说是天赋异禀,也一定极赋灵性和慧根,让这个家族因他而闪光。</p><p class="ql-block"> 母亲的意志比父亲更坚强,内心也更豁达。海因利希在世时,生意、家庭、子女的教育,她都服从丈夫的决定。比如对于叔本华的最初教育与定位,海因利希让儿子学他不情愿的经商,她也极力规劝儿子听父亲的,后来丈夫去世,她全力支持儿子成为学者的选择。</p><p class="ql-block">然而,成年后叔本华同母亲的关系极其疏离,不在一起居住、互不见面、很少通信、甚至在1938年4月母亲在波恩去世,他也未参加葬礼。</p><p class="ql-block">3、父亲之死</p><p class="ql-block">一个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改变了叔本华的人生轨迹。</p><p class="ql-block"> 1805年,叔本华十七岁那年,父亲突然去世了,并且死因不明,尸体是在家后边的河里发现的,被打捞上来时已经身体僵硬、衣服凌乱,引来许多人围观,成了当地的一大新闻,全无一丝尊贵富商的尊严。有人认为是酒后不慎失足,有人猜测是被人推下水的,但家里人以对他的了解,认为更像是跳河自杀。 </p><p class="ql-block"> 家人之所以认为海因利希是自杀,原因有两个。一个是源自于叔本华的祖母的性格遗传,祖母虽然也出生在富商家庭,但却性情急躁、情绪不稳、悲观颓废,因为精神上的问题,她在丈夫去世后被交给委托人照顾。二是海因利希在死前也日渐做出古怪的举动, 比如怀疑手下人做假账糊弄他、好多天都足不出户、常常一个人自言自语、家人因害怕他火爆的脾气都不敢接近他……</p><p class="ql-block"> 父亲之死对叔本华的打击非常大,他一直都在父亲的呵护之下成长,还是一个刚刚长大成人的稚嫩青年,他眼中的世界是欣欣向荣五彩斑斓的,怎么一下子出现了这么大的反差和变化呢?父亲死了,一个他最亲近的、活生生的人说没有就没有了,更何况死因又不明不白,或者说是自己了结了自己的生命。整整一年的时间,他都没有走出父亲去世的阴影,不能接受眼前的现实。</p><p class="ql-block"> 许多年以后,当叔本华被人问及父亲之死对他的影响,他说:“父亲之死,我产生了连我自己都会诅咒并用尽我意志的全部力量来与之格斗的焦虑”。当被问及他的悲观哲学是否也源于此的时候,他回答道:不完全是,我自小就是一个容易伤感的人,见到秋风落叶就会联想很多,感到难过。但父亲之死对我也有很大影响,使我第一次感受到了人生无常,也开始思考生与死这永恒的哲学话题。</p><p class="ql-block"> 后来,叔本华曾专门研究过自杀现象,他反对自杀,认为自杀者是弱者,是责任逃避。从中可以看出父亲早亡对叔本华的影响。</p><p class="ql-block"> 对于早逝的父亲,叔本华是尊敬、顺从和时常怀念的。父亲是他漫长人生中的一束光,明亮而温暖。</p><p class="ql-block"> 他的代表作《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第二版的序言是这样的:献给我的父亲——海因利希的亡魂:</p><p class="ql-block"> 我之所以成为我自己、我之所以出版了这部书,最应该感恩的是灵魂高贵而杰出的您,您生育、关心并庇护了我,令我不仅穿越了童年的无助与青年的轻率,而且会健康地生活至今日。您将我这样的儿子置于世间,为我提供衣食和温暖,让我在这样一个世界里轻松的存在和发展……因此,我将我这部唯有在您庇护之下方能诞生,并在此意义上也即是您作品的作品,敬献给您,我向您致以我仅仅亏欠于您,却不亏欠于其他任何人的谢意。</p><p class="ql-block"> 我得以发展我的天赋才能,并将之运用到应该运用到的地方,我得以按照天生的性情行事,为无数人思考和工作,但却没有任何人为我做任何事情;为了这所有的一切,我感谢您,父亲,感谢您的辛劳,感谢您良好的判断力,感谢您的节俭,感谢您为未来所做的周全考虑。因此,请让我赞美您吧,父亲!每一个在我作品中发现些许愉悦、慰藉或指引的人,都会意识到您名字的存在,并且知道,如果海因利希·弗洛瑞斯·叔本华若非如此的话,那么,阿图尔·叔本华便会数百次地被毁灭。因此,请让我的感激化做为您所能做的唯一事情。让我的书承载着你的名字,只要我的名字还能够承载起得起这个名字。</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4、若无自由,便无幸福</p><p class="ql-block"> 自从叔本华一出生,父亲海因利希对他的期望值就很高,一直都在培养叔本华的经商才能,期望他成为家族财富的传承人。</p><p class="ql-block"> 1787年,由于担心普鲁士入侵但泽,给生活和经商带来损失和不便,海因利希和约翰娜去英国旅行,计划是很长时间的,可旅途发现怀孕了,为了不影响胎儿的发育和营养,海因利希决定终止旅行,匆匆返回但泽,为长子的出生做足够的准备。</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五岁时,普鲁士吞并了但泽。海因利希举家迁离,搬到了汉堡,在城市富人区买下了一座新的住宅,住宅紧邻河边码头,占地面积很大,即可商业办公,又是全家居住。除了家人和仆人的生活区域,还有仓储室、账房、画廊、图书室以及可容纳百余人的舞厅。这使得他们跻身于商界经营之列,开办各种聚会活动,结识各界精英人物,儿子也在这种富足奢华的氛围中长大。</p><p class="ql-block"> 通常,孩子到了少年,双亲和他们的关系会变得密切。叔本华的父母却在他八岁时做了个决定:和儿子保持距离,把叔本华寄放在勒阿弗尔一位生意伙伴家里,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并聘请家庭教师教授叔本华和商人的儿子安蒂姆一起学习法语、基础拉丁语和法国文学。这一住就是两年。</p><p class="ql-block"> 回到汉堡后,又将叔本华送到伦格博士开办的私人贵族学校学习,在这四年中,叔本华学习了对于一名商人而言最为基本的和有所助益的一切。除了拉丁文、法语、德语、英语、智力练习、自然历史、地理、数学、宗教等课程,写作信件,还有下订单能力,贸易线路、贸易中心和进出口贸易的知识,以及草拟账单与核算资产的能力,均是经商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p><p class="ql-block"> 学识渊博的伦格博士在教学中发现,叔本华虽然和别的学生一样,能够完成老师的课程,但是,一有自由时间,就阅读哲学、社会学、文学方面的书籍,兴趣在这方面,有想成为学者的渴望,且具备心智能力高于作为一名商人所必需的能力。但海因利希认为,贫困是学者和艺术家的衍生物,对于儿子智力水平高于商人所需的智力水平的观点乐于接受,但他的态度表明,如果做学问,在乱世之中,儿子的能力并不足以为自己挣得一份好生活。</p><p class="ql-block"> 约翰娜也这样写信告诫儿子:你知道我本是爱美之人,而对于你或许从我身上继承了这种爱美之心,我也非常高兴,但这种爱美之心却不能充当我们步入所在世界的向导。在它前面先行的,必须是有用之物。而我也更乐于看到你变成其他的什么,而不是所谓的“美丽的精神”。这些绅士们谈论着诗歌、演员、作曲家和画家,仿佛人活着就只是为了看戏、听音乐会和夸夸其谈。他们自鸣得意,为自己能够轻易地学会技术术语和时髦用词而沾沾自喜,而对于那些勤劳但却呆板的商人,则抱之以轻蔑,自觉高人一等。但是,最终为他们那些著名艺术家买单的,却正是这些商人。商人看似为这种自觉聪明、自大的知识分子、艺术家捧场,实则是显摆阔绰的施舍。你可永远也别走到那一步。</p><p class="ql-block"> 1803年,海因利希夫妇专门为儿子策划了一次欧洲之旅,他们会在当年春天踏上一场历时两年的漫游——欧洲之旅,并称之为“阅读世界之书的旅行”。他知道叔本华的求知欲和外出看世界的渴望,但又让叔本华做出选择:要么留在汉堡学习,为自己做学者生涯做准备;要么与他们同行,条件是得承诺准备成为一个商人。</p><p class="ql-block"> 一颗年轻的心怎么能够放弃奔赴外面的世界呢,叔本华自然选择了后者。</p><p class="ql-block"> 了解其它国度,学习多国语言,拜访父亲的生意伙伴及熟人,或者看演出、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和艺术画廊,探寻庭园和自然景区,观赏各个城市不同风格的建筑风格、不同的风土人情……凡此种种,无论是见识世界和社会、开阔心胸和视野、欣赏迥异的风景和民俗、扩展知识面、交际圈,对成功商人有用,对做学者也同样有用。</p><p class="ql-block"> 但是,即使在旅途中,,海因利希也没有放任对儿子的培养和教育,旅行期间,叔本华还是温布尔登贵族学校的寄读生。</p><p class="ql-block"> 当然,旅行结束后,叔本华履行了承诺,开始和父亲的商人朋友学习经商实操、完成更高级别的商业课程,用他的话说:对这样的工作厌恶之极。他抱怨道:从未有过比我更为可怜的学商学生,我全部的天性都在与这个职业进行抗争。</p><p class="ql-block"> 这时候,叔本华愈发想到了伦格博士,他是发现叔本华这匹千里马的伯乐。也想到了叔本华家族的“若无自由,便无幸福”的座右铭。</p><p class="ql-block">5、看世界</p><p class="ql-block"> 如果一切都要早,成名要早,奋斗要早、体验世界也要早。在青春年少、意气风发之际,叔本华一家为期两年的欧洲之旅,无论是刻意而为之也好、还是父母有条件的圈套也好,的确让叔本华眼界大开、终生受益。</p><p class="ql-block"> 而距这次出行的三年前,刚刚十二岁的叔本华也和双亲一道外出旅行过,游历了汉诺威、卡尔斯巴德、布拉格和德累斯顿。是外面世界给他留下了精彩印象,使他毫不犹豫就答应了这次欧洲之旅。</p><p class="ql-block"> 旅行的第一站是英国伦敦。在伦敦期间,叔本华一家除了游览名胜古迹,大户豪宅,参观了博物馆,和朋友们共进晚餐,还观看了好几部莎士比亚的戏剧。包括在特鲁里街上演的《无事生非》,在考文特花园上演的《哈姆雷特》和《查理三世》。叔本华显然已经对莎士比亚非常熟悉,他旅行日志的焦点在于演出的质量,而非戏剧的内容。</p><p class="ql-block"> 莎士比亚,或者更确切的说莎士比亚的墓冢,给叔本华留下了深刻印象。位于墓前莎士比亚雕像的严肃神态,以及那些摘自《暴风雨》中描写人生转瞬即逝的优美诗句,深深地震撼了叔本华。他写下了这样的诗句:</p><p class="ql-block">云彩笼罩的塔楼,</p><p class="ql-block">华美的宫殿,</p><p class="ql-block">庄严的寺院,</p><p class="ql-block">还有伟大的地球本身,</p><p class="ql-block">啊!他所承继的一切,</p><p class="ql-block">都将化为无形,</p><p class="ql-block">正如这一虚幻的盛典光彩淡去,</p><p class="ql-block">不留下一丝痛苦,</p><p class="ql-block">我们微不足道的生命,</p><p class="ql-block">圆满完结于安眠之中。</p><p class="ql-block"> 从中可以看到这位未来的大哲学家对人类生命的思考和关注,已经开始萌芽。</p><p class="ql-block"> 法国的巴黎让叔本华感到有些失望。他觉得和伦敦相比有失水准,除了主要的林荫大道,其它区域则脏乱且照明不足。但是全家人也享受了为富人特设的观光旅行,包括和法国大革命及其影响相关的那些场所,如巴士底狱的所在地。这促使叔本华认真思考那“永恒的痛苦、无言的哀叹和被囚之人的断无希望的苦痛。</p><p class="ql-block"> 全家人游览了卢浮宫,并且还不止一次。那里收藏品的高品质和重要性,使得叔本华自觉眼花缭乱、不能自持。</p><p class="ql-block"> 大约六周后,叔本华见到了即将为自己加冕的法兰西皇帝拿破仑。他写到:我保持着坐姿,以便能够在整场演出中都能清楚地看到他。奇怪的是,叔本华并没记录下来自己对拿破仑面容的印象。后来,叔本华这样评价拿破仑:他具有独特的才能与勇气,以及罕见的影响力,将自身处于搏斗之中的生命意志那令人惊骇的壮观景象,以及那些用以对意志进行否定的基石,呈现于世界舞台之上。</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将波尔多看作是“法兰西最美丽的城市”。在继续穿越法国南部的旅行之前,他们一直待在波尔多长达八周之久。叔本华被香水制造商瑞本巨大的玫瑰花园吸引住了,虽然花园里的玫瑰花还要再过一个月才能盛开,现在还无法看到花团锦簇的瑰丽场面,品位到扑面而来的玫瑰花香的芬芳,但他依然欣赏绿色植物散发出的勃勃生机,感觉它们同人一样拥有生命和呼吸。</p><p class="ql-block"> 在整篇旅行日志中,叔本华都倾向于这种自然之美,表达出一种自然胜于雕琢、真实胜于粉饰的审美倾向。对美所表达出的,是更为伟大的鉴赏力。</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震撼到的还有阿尔卑斯山最高峰勃朗峰,尽管年轻的叔本华觉得自己无法用言语来描述阿尔卑斯山的雄伟壮观,但它却给他留下了难以磨灭的深刻印象。并在当叔本华年老之时,像比喻天才一样比喻此山的忧郁和宁静:“正如我们常常见到的一样,天赋极高的有材之人具有郁郁寡欢的天性,而其标志便是峰顶常常隐藏于云雾之中勃朗峰。偶尔地,尤其是在凌晨时分,云雾的面纱会被撕开,在朝阳中泛着红光的高山从其处于云端之上的空中高度向下俯瞰夏莫尼,然后便是每个人的心灵都会为之受到最为深刻震撼的景象。</p><p class="ql-block"> 当然,这世界不单单有美景,也有赤裸裸的残酷现实。叔本华在旅途中接触但到的底层人生存状况,被他称为:比烦心的气丐更为糟糕的事情。如被悬吊着的脖子断裂的罪犯、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伟大而著名的死者、行乞的农民子祠、法国大革命和雅各宾暴政血淋淋的遗迹及其造成的破坏,以及土伦那些令人怜悯的橹舰奴隶。为叔本华对自然之美和艺术的体验提供了相反的另一面。在年轻的叔本华看来,衡量存在于令人恐怖和令人愉悦的事物之间的平衡标准,开始朝着生命的更为黑暗的一面倾斜。如同美景与粉饰无处不在,苦痛与死亡的也无处不在。最终将驱使他上下求索,去对一个世界进行多层次、多方位的了解和剖析。</p><p class="ql-block"> 不来梅、阿姆斯特丹、鹿特丹、洛桑、马赛、苏黎世、慕尼黑、日内瓦、维也纳、德累斯顿等地都留有他们的足迹。</p><p class="ql-block"> 总之,旅行对于年轻的叔本华来说,收获太多了!这样的机会让叔本华对优美壮丽的自然风光、悲惨无情的现实世界和人类真实处境有了深切的感受和了解,为日后形而上学的思考、独立思想的形成,提供了真实依据,是一种不折不扣与高度有关的体验。</p> <p class="ql-block">第二章 </p><p class="ql-block">哲人诞生</p><p class="ql-block">1、无家可归</p><p class="ql-block">2、得偿所愿</p><p class="ql-block">3、柏林啊柏林</p><p class="ql-block">4、博士论文</p><p class="ql-block">5、哲人的异端</p><p class="ql-block">第二章</p><p class="ql-block">哲人诞生</p><p class="ql-block"> 对于一个年轻人来说,如果他很早就洞察人世、精于世故,如果他很快就懂得如何与人交换、周旋,处事圆滑地步入社会,那么无论从理智还是道德的角度来考虑,这都是一个不好的现象,这预示着他本性平庸。相反,一个年轻人对世人的行为方式感到诧异和惊讶,并且与他们的交往中表现的笨拙、怪癖,则显示他有着可贵的品质。</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上属一段话的意思无非是,一个人如果过早的沾染了世俗智慧,那么哲学智慧就无处栖身,他们看起来在社会上混的游刃有余,其实丧失了洞悉更高智慧的可能性。因为世俗智慧只是一种理性工具,他并不给人提供更高的价值,而只是对现存社会秩序的迎合。</p><p class="ql-block">而哲学智慧则具有期盼性和反思性,他潜藏着对既存社会秩序的超越和对最高人生价值的追求。若一个人为世俗智慧所主导,他可能获得金钱、名利、美女等世俗意义上的成功,但在精神上却丧失了批判性、反思性和超越性,进而沦为工具和动物。其结果要么是被当时存在的社会秩序所同化,从而丧失生活的全部热情,要么是利用一切社会规则为自身牟利,从而彻底堕落为利益动物,陷入欲望不满足就痛苦,满足了就空虚的境地。</p><p class="ql-block"> “我们可将财富比做海水,喝的越多,越是口渴。”同样也是这个道理。</p><p class="ql-block"> 这,应该就是哲学的魅力吧,也是叔本华突破自己的原动力。</p><p class="ql-block"> 世上商人千千万,只有一个叔本华。</p><p class="ql-block"> 商人的财富再多,青史留名的没有几个。一生都在思考总结人类和人生的哲学家叔本华,以自己的思想和学说,影响了一代又一代人。</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无家可归</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的父亲海因利希是典型的民主共和派,信奉政治自由和经济自由,由于经商的缘故,他在欧洲大陆游历多年,对开明的政治体制尤为推崇。海因利希望儿子能成为世界公民,将家族事业发扬光大,将这一古老的家族荣誉带入崭新的十九世纪。或许是由于期望太高,日后,他对叔本华的懈怠失望了。</p><p class="ql-block"> 海因利希将家族荣誉和事务看得高于一切,长期外出奔波让妻子约翰娜感到备受冷落,加之两个人性格、兴趣、爱好也有差异,不能取长补短时就会针锋相对,时间久了夫妻感情淡漠在所难免。</p><p class="ql-block"> 由于生逢乱世,时局不稳,海因利希虽然竭尽全力,也很难阻止家族生意在德国以及欧洲各地呈不断下滑的趋势。</p><p class="ql-block"> 这种种的不如意,导致海因利希压力巨大、精神紧张,也由于家族遗传和自身性格的原因,使他患上了忧郁症。最终选择自杀的方式了结了自己的生命。当然,也有人说是意外身亡。</p><p class="ql-block"> 海因利希的去世,改变了这个家庭的走向。约翰娜一直都醉心于文艺创作,没有参与过丈夫的商业经营活动,没有能力延续家族的生意。叔本华更不用说,天生对文字敏感、对数字迟钝,早就流露出对经商的厌倦情绪,如果不是父亲的约束,他根本就不会涉足商业。妹妹阿黛勒又年龄尚小。按照遗嘱,约翰娜、叔本华、阿勒黛每人分得三分之一的遗产后,就各自有了各自的目标。约翰娜卖掉了原来住的豪宅,带着阿勒黛搬到了文艺氛围浓厚的魏玛居住。叔本华则开始转行,由经商转到学术,做了他一直想做的事情,开启了四处求学、寻求真理的漫漫之路。</p><p class="ql-block"> 后来,叔本华和母亲起了冲突乃至断交。</p><p class="ql-block"> 1813年11月,在叔本华完成他的博士论文不久,他隐居写作的鲁多尔席塔特镇便陷入战乱,多国组成的联军,开始进攻拿破仑的军队,叔本华再次回到魏玛,住在母亲家里。叔本华希望他的哲学思想能得到好评,但是他没有成功,学界不认可他的思想理论,可是母亲的一本旅行期间的回忆录却广受称赞。其中,约翰娜在这本书描写他们母子旅行的一些评论,导致了母子之间的思想交锋。</p><p class="ql-block"> 可能是一个屋檐下住不了两个天才吧,在这场争吵当中,约翰娜满含嘲弄的将《论充足理由的四重根句》描述为可以给药剂师当包装纸用,并讽刺他的博士论文即便获奖仍是悉数待售,叔本华说:“你那是下里巴人,在破烂收藏室里也找不到一部你写的那些书时,仍然会有人读我这些阳春白雪。”</p><p class="ql-block"> 这场发生在母子之间的关于各自作品地位的唇枪舌战,看似妙趣横生却也刻薄伤人。加之当时住在家里的还有母亲的男朋友格斯藤贝克,这是位约翰娜的粉丝,小母亲十多岁,他傲气十足,俨然一家之主,叔本华根本不接受他,不能接受他代替父亲的位置,更不想看到他的存在,和他是水火不容,经常发生摩擦。最后,母子之间发生了一场尤为激烈的争执,争执到最后,焦虑万分的叔本华气汹汹地冲出母亲房间,砰的一声把门关在在了自己身后。</p><p class="ql-block"> 这下可把母亲给激怒了,第二天,约翰娜娜给儿子留下了这样一封信:你昨天砰然关上的门永远在你我之间关上了,我已经无法继续容忍你的行为,我要去往乡下,在你离开之前我不会回家。</p><p class="ql-block"> 既然母亲这样逼他走,这个家他是无论如何也待不下去了。叔本华从此离开母亲,远走异地,没有再见母亲一面,直到约翰娜去世,他也没有在葬礼上出现。</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一生没有结婚成家,日常生活有佣人打理。</p><p class="ql-block"> 无家可归可以理解为父亲去世导致的家庭不完整和解体;可以理解为他一生没有结过婚;可以理解为他和母亲的冲突;也可以理解为作为天才的他与生俱来的精神孤独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更可以理解为叔本华一生的辗转各地。</p><p class="ql-block"> 请看叔本华的迁徙路线:出生于但泽,在那里度过五年时光,由于战争,全家搬迁到汉堡,这中间在勒阿弗尔待了两年。1803年开始了为期两年的欧洲之旅,足迹遍布十多个国家,每到一处,都会住下来。去过哥塔,在那里一所文理中学学习,后来移居魏玛,被哥廷根大学录取后,搬到哥廷根,进入柏林大学学习,又居住柏林,这中间退隐鲁多尔席塔特小镇一年,完成他的博士论文写作后,迁往德累斯顿。还旅居过意大利、慕尼黑、加斯坦、曼海姆,每次都要在这些地方长住一段时间。直至1833年迁往法兰克福,不再迁移,定居在那里度过余生。</p><p class="ql-block">如果我们将叔本华的迁徙视为漂泊,倒不如视为发散他哲学思维的土壤,叔本华不是迫不得已的走四方,而是基于他自己、成为他的选择,是一步步丈量世界、认识世界的路程。</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2、得偿所愿</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正式脱离商业,跨入校门,是1807年6月进入哥塔一所文理中学学习,但因为写文章讽刺老师而遭责备后,便结束了学习。在家聘请家庭教师讲课,学习拉丁语和希腊语,还投身于经典名著、数学与历史的自学当中,为进入大学学习做准备。</p><p class="ql-block"> 1809年10月,叔本华被哥廷根大学录取,学习医学。第一年学习医学、历史、物理、植物学。第二年转入哲学院,这才算正式步入他所追求的领域。但是,以前所学的知识对他来说并不多余,或者说,正是叔本华接受知识的庞杂,才使得他的哲学研究涉及到多个领域的方方面面。在哲学专业里,叔本华专研柏拉图、康德及亚里士多德、斯宾诺莎,并旁听天文学、生理学、法学等。对于知识的渴求驱使他常常学习到子夜而不知疲惫。</p><p class="ql-block"> 曾经,席勒和歌德的友人,画家卡茨在那一时期绘制了叔本华的肖像画,展示出这位大学生的风采:随意卷过的头发以一定的斜度落至前额正中,两侧的则被梳于两耳之上,几乎快要靠近眉毛的外侧。看似间距略宽的眼睛,一双蓝色眼眸清澈而深邃、坚定而有光,上面的眉毛呈现出拱形。他的脸是圆形的,鼻子也稍显圆肥,嘴唇也丰厚,在嘴上边和两腮旁,留着娓娓泛红的金色小胡子。他穿着一件黑色的礼服外套,其样式在当时颇为时髦,但他却会终生都让裁缝采用这一样式为他缝制外套,而不管时尚如何变化。</p><p class="ql-block"> 据说,叔本华身材中等,他身形健壮,似其父,而头部硕大,如其母。</p><p class="ql-block"> 两年后,叔本华进入柏林大学,继续进行哲学深造。叔本华如饥似渴地听费希特、施莱尔马赫的讲座、学习谢林、柏拉图的学说,阅读培根、洛克的作品,透彻而全面的研究康德、黑格尔的理论…</p><p class="ql-block"> 如同寻找到了终身挚爱,他这样写到:哲学是一条高山中的道路,只能经由布满尖石和荆棘的陡峭小径才能到达。它是一条偏僻的道路,而我们爬的越高,它就会变得愈加荒凉。无论任何人,只要一踏上这条小径,他便必须毫无惧色、没有退路,必须将所有一切都抛诸身后,必须自信满满地在冬日白雪之中走出自己的路来。 通常,他会突然来到悬崖旁边,向下俯瞰郁郁葱葱的山谷,一阵强烈的眩晕感猛然袭来,将他逼近悬崖边缘,但他必须控制住自己,竭尽全力抓住岩石。作为回报,他很快便看到了脚下的世界:荒漠和沼泽消失于他的视线之中,凹凸不平的地方变得平坦划一,丰盈而广阔向他展露无遗。现在,他看见了太阳、蓝天、白云和流动的风,他有种要起飞的感觉……</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柏林啊柏林</p><p class="ql-block"> 在这之前,叔本华至少到过柏林两次。1800年,与父母同游的旅途当中,他在这座城市待了十天。柏林美丽的建筑物、宽阔平坦的街道、鲜花盛开的公园和许多单家独栋住宅的存在,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p><p class="ql-block"> 第二次游览柏林则是令他感到沮丧的。并非是因为他觉得柏林有什么问题,而是因为那是1804年欧洲之旅的终点,他太沉迷于旅游带给他的感觉,对结束的旅程依依不舍。父亲离开柏林去了汉堡,而叔本华则去往但泽开始他抵触的经商训练。</p><p class="ql-block"> 但这一次去柏林却充满了巨大的诱惑力,是上大学,是圆他多年的梦,叔本华南下来柏林,是来分享人间智慧的,是受他自己对智慧热爱的驱使所致。当然叔本华之后会感到失望,这是后话。</p><p class="ql-block"> 如今的柏林是德国首都和最大的城市,也是德国的政治、文化、交通及经济中心。而在那时,也基本属于现在的情况,德国许多的文化名人、艺术名家都在此留下过足迹。这些都是叔本华进军柏林的原因。</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带着他的雪茄、手枪、笛子和数目仍在增加的藏书以及他那聪明异常的卷毛狗搬家到柏林,在离大学不远的地方,租了一套房子,还招聘有佣人。金钱对他来说不是问题,父亲留给他遗产,足够他一生无忧,不操心财米油盐,只关注诗和远方。</p><p class="ql-block"> 他渴望着在这里即能锤炼自己的头脑,又能陶冶自己的心灵。他认为自己将会在柏林大学学到、办到这一切,这里</p><p class="ql-block">云集了全国、乃至全世界最有名气的哲学大师,如沃尔夫、施莱尔马赫、埃尔曼、费舍尔、霍尔克、罗森塔特等,还有讲述他自己哲学的大学校长费希特。这里有浓郁的学习氛围,最专业的学术研讨、辩论、交流的机会,没有别的地方能够代替。</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在费希特的哲学入门讲座上全神贯注。之后他将讲座内容整理成有机整体,并在此加入他自己的观点。起初当他未能领会某些观念和观点的时候,他会责备自己,但随着费希特内容的展开,这一态度发生了改变。他发现费希特的授课重复啰嗦,用不同的话来表述同样的观点。费希特鼓励学生们得出自己的观点,但接下来他就吃惊地发现,叔本华立刻就办到了这点,但得出的结论和老师的完全向左。</p><p class="ql-block"> 因此,当费希特发表意见说“天才是神圣与疯狂的动物,有着位于这两个极端之间健康的理解力”的时候,叔本华提出异议:天才更接近疯狂,而不仅仅是理解力,而疯狂更接近天才,而不是动物。他已经学会援引康德的话来反驳自己的导师费希特。</p><p class="ql-block"> 书本上的知识不能满足他的时候,叔本华就亲自观察实物。某个学期,他常常到柏林慈善机构的“忧郁症患者收容室”去观察那里的病人。这一度在他那些循规蹈矩的同学中沦为笑谈,没有人将精神病患者和哲学联系起来。他却写到:我相信天才与疯子尽管彼此大相径庭,但两者之间的关系,却比天才与常人以及疯子与动物之间的关系要更为紧密。他将观察到的这些与自己早期就天才与疯子所持的看法,妥帖的放进自身哲学中去。</p><p class="ql-block"> 当叔本华听完所有柏林讲课课程,认真在图书室、讲座大厅外学习各位哲学大师学说的时候,他殚精竭虑于将自己种种哲学洞见诉诸明确的表达。他发觉,这个悲惨苦痛、转迅即逝的世界被超越的那些时刻,是确实存在的。艺术、尤其是音乐、美德,表达出某种要物,能够免受时间齿轮吞噬万物,具有非凡的影响力。如同他给自己母亲所写的那样:确实有着能够加以严肃对待的事情,比之于飞逝即过的欢悦、枕于声色之类的乐享生活更为纯净、高尚、持久的东西更值得拥有。</p><p class="ql-block"> 在早期浪漫派精神激励下的叔本华,对启蒙运动将理性奉若神明的做法提出异议。他渴望着某种比日常世界更为深沉的东西,渴望着某种比理性和具有理性更为伟大的关乎人的东西。他以康德的理由为依据,贬低了理论理性的作用,却并未秉承康德的精神。叔本华因此写道:用于思辨的理性乃是“一切谬误的根源”。当理论理性被用于思辨之时,被制造出的是教条主义者,而当其被用于经验之时,被制造出的则是常规的学者。他从来不是一位常规的学者。</p><p class="ql-block"> 再一次到柏林是1820年,距1811年注册进入柏林大学学习已十年之久。叔本华也从一位年轻的大学生变成著作加身的实力派学者。他带着没有什么影响力的著作《作为意志和表现的世界》申请到柏林大学任教。他认为:我们不仅仅是通过写作与人类对话,他要将自己才智的光辉直接投射到那些同时代人身上。相比于在社会上传播他的哲学思想,远远没有大学校园、尤其是柏林这所德国最著名的校园,更容易接受。</p><p class="ql-block"> 然而,叔本华失望了,在柏林的讲学经历并没有给予他所希望得到的,在与哲学大师黑格尔相同时段开设的讲座,黑格尔的教室里座无虚席,甚至连走廊里都站满了旁听生。尽管黑格尔的音色不那么标准和纯正,年轻的学生们依然听得津津有味,认真地做着笔记,生怕漏掉每一句话。与叔本华那里只有了了几位听课学生形成巨大的反差。他在柏林大学,既没有注册过任何一门课,也从未讲完过任何一门课。</p><p class="ql-block"> 1825年,不甘失败的叔本华又一次尝试在柏林大学讲学。这一次,他未被允许讲授他那太过异端的道德哲学,课程主题都是关于哲学基础或一般认识论。但是,他依然没有能够吸引任何专攻哲学的学生来选自己的课,叔本华又一次没有讲完一整轮课程,他的教书生涯再遭惨败。</p><p class="ql-block"> 1831年。面对俄国席卷德国的霍乱疫情,叔本华离开柏林南下,永远告别了失望大于希望的柏林。</p><p class="ql-block">4、博士论文</p><p class="ql-block"> 为了躲避战乱,也为了学业, 1813年,25岁的叔本华搬到耶那西南不远处小镇鲁多尔席塔特,住在一家旅店里,安静专注地撰写他的博士论文《论充足理由原则的四重根基》。这构成了他后来哲学的核心,阐明了用来批评当时占统治地位的德国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的论点。</p><p class="ql-block"> 同年,叔本华向附近的耶拿大学提交了论文,并被缺席授予哲学博士学位。 之后,他将四重根基的思想发展成了他最著名的著作《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是以一则关于法的陈述来开启自己博士论文的。为了给自己作品做准备,叔本华纵览西方哲学史,他辩称说,从康德直至现在哲学家,得以认识该原则的两种形式:认识的充足理由率与生成的充足理由率。前者意味着,某一断言或论点的真实性要求具有其真实性的单独根据或理由,而后者则认为,自然界中的每一事件全都事出有因。</p><p class="ql-block"> 他写到,真正的哲学家总是追求真知灼见,并力图使自己像一个瑞士的湖而不像那混沌而湍急的山洪——瑞士的湖泊以她的平静而将幽深与清澈结合起来。</p><p class="ql-block"> 充足理由律可以被概括地表达为:“任何事物都有它之所以如此的理由,或者说任何事物皆可被解释”。在叔本华看来,充足理由律的两种基本性质被混淆了,一是将它用于判断,即判断为真的理由,其次是将它用于对象的变化,即事物变化的原因,这两者实质上是不同的。</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认为充足理由律有四种不同的表现形式,即一切表象都可以从四个层次上进行解释,从而将这四种意义比喻为“四重根”。这四种不同表现形式分别是:因果律,逻辑推论,数学证明,行为动机。这四种形式并不作为证明充足理由律的原因,而是充足理由律在这四者中表现其自身。 </p><p class="ql-block"> 充足理由律在叔本华那里具有一种先验的地位,即它是不能证明的。叔本华认为康德等人试图证明它是徒劳无功的,因为为了证明一个特定命题,就必须假定一个给它正确的理由,而这个理由却正是充足理由律。为了证明它,就必须假定它成立,所以证明这个命题将陷入不可避免的循环论证。此外,叔本华将充足理由律和矛盾律、同一律、排中律并列,把它看成第四个思维规律。</p><p class="ql-block"> 1847年,《论充足理由律的四重根》第二版出版。</p><p class="ql-block">4,哲人的异端</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的哲学突破常规、犀利深刻、频频论战,在当时饱受冷落、质疑和偏见。而在现实当中发生的一件事情也让他遭受非议。</p><p class="ql-block"> 起因是这样的:1921年8月的一天,正在公寓里苦思冥想写作的叔本华被室外大厅的喧哗声打断,一位名叫玛戈尔的女裁缝在那与人大声说笑。叔本华最惧怕噪音,尤其是在写作之时,他曾经写道:很久以来 我一直坚信一个人所能承受的噪音量与他的智力是呈反比的。 </p><p class="ql-block"> 也许那一刻正有写作灵感出现,叔本华愤怒异常,上前制止,可是对方不但没有停止,还换来了讽刺和谩骂,一气之下,叔本华和她撕打起来,并把她推下楼梯造成了终身残废。这一事件,让叔本华打了五年多的官司并败诉,一直负担玛戈尔的一切生活费用及补偿,直到十五年后她去世。叔本华写到:“老妇死,重负释”。</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一生未婚,不太符合一般人完整的生活模式。</p><p class="ql-block"> 但是,他也有过几段感情史。</p><p class="ql-block"> 21岁时,叔本华在歌剧院邂逅了让她怦然心动的著名歌剧演员罗琳娜,从见到她的那一刻起,叔本华坠入情网,他写情诗追求,罗琳娜无动于衷,这是叔本华的一次的热烈爱恋,结果是单相思。</p><p class="ql-block"> 1819年,叔本华在意大利时,他在德累斯顿的女仆生下的第一个孩子,这是个女儿,但同年夏天,孩子夭折。</p><p class="ql-block">1835年,第二个女儿也夭折于婴儿时期。 </p><p class="ql-block"> 又和一个柏林购物团合唱队的年轻女孩维持了一场一段长达十年的情人关系,这女孩被成为“梅冬”。</p><p class="ql-block"> 三十九岁那年,叔本华爱上了一个十七岁的少女,觉得她就是自己理想中的夫人的样子,他愿意迎娶她。但是,女孩不仅拒绝了他,还把他送的礼物丢弃掉。</p><p class="ql-block"> 可能是叔本华性格忧郁多疑、暴躁易怒、叛逆前卫。可能是家族遗传,他祖母、父亲都曾有精神病史。可能是一直没有得到正常的女性情感。更可能是由于和关系最应密切亲近的母亲没有相处好,遗传了母亲文艺天赋的叔本华,也同样遗传了父亲的商人的古板,他尤为看不惯的是母亲的“交际花”或者说“交际名媛”的行为,在他看来,曾一度作为“ ”身份的母亲,文学作品是通俗、肤浅而没有深度的,对待父亲和以后所交男友的态度是不严谨的,生活中是虚荣、奢侈、浪费和败家的。所以叔本华对女性持有偏见。在《附录与补遗》的论女人一章里,他对女人的很多评论读起来令人咂舌:在女人心里,认为男人的使命就是赚钱,而她们的任务就是挥霍这些钱, 可能的话,她们在男人的生前就这样做,而在男人的死后这样做就更不用说了。而最过分的一句是把身材矮小、肩膀狭窄、臀部宽大、两腿短矮的女人称为美人佳丽,这也只是被性欲蒙蔽了头脑的男人才会说得出来,也就是说女性的全部美丽全在于这种性欲之中。</p><p class="ql-block"> 他对婚姻的看法也标异立新,他诋毁一夫一妻制。说:结婚意味着战争和要求,婚姻制度是为了做出世界上最大的罪恶而给人设下的陷阱。他认为,对于统治者来说,拥有情妇要比与她们缔结不匹配的婚姻更符合道德。</p><p class="ql-block"> 不过,我们也不能否认,正是这些有争议之处,才是真实、立体、有特点个性的叔本华,也是他崇尚真实、真诚的天性使然。</p> <p class="ql-block">第三章 </p><p class="ql-block">确立自己的哲学站位</p><p class="ql-block">1、《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p><p class="ql-block">2、认识论以及自然、艺术、伦理的形而上学</p><p class="ql-block">3、哲学观</p><p class="ql-block">确立自己的哲学站位</p><p class="ql-block"> 心灵的财富是唯一真正的宝藏,其他的财富,都可能带来比该财富本身更大的灾祸。</p><p class="ql-block"> 唯有自信、唯有直接且存于自身的东西才具有绝对的价值,因为此种东西在任何情况下都不会为他人剥夺。所以,伟大的头脑和心灵是值得追求并且可以增进幸福的东西。 </p><p class="ql-block"> 精神上的出类拔萃是至高无上的,出类拔萃者不应当过于在意其他资质平庸者的看法。</p><p class="ql-block"> 这,看似励志的心灵鸡汤,对叔本华来说,实在是心有底气的有感而发,是自信满满的霸气和支撑。 </p><p class="ql-block"> 显赫的家族历史、富足的物质基础、丰富的人生阅历、勤勉的治学态度、深邃的思辨能力,已经让他在攀登高峰的征程中胜利在望了。</p><p class="ql-block"> 但是,叔本华眼中的胜利,并不是被多少人夸赞和认可,被多少人效仿和膜拜,而是遵从于自己的内心和认知,执著于真理和洞察,以自身的力量和份量,以一部部沉甸甸的著作,屹立在大地之上、高山之巅。</p><p class="ql-block"> 为此,他读书、思想、孤独、坚守,活着的时候,时代不理解他,他死了以后,时代推崇他。</p><p class="ql-block">1、《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生命之树最丰硕的果实是《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这是他在生命前三十年间对世界所形成的印象,在头脑中所激发出的种种思想所进行的描述,它也将会构成他这之后四十二年的哲学基础,后来的思想仅仅是三十年前所获得思想的发展和变体。 他毕生的精力都用在了这方面,一遍又一遍的扩充、修改、完善,直到生命尽头,还在惦记着这本书的第三次再版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曾经这样描述过对于自己作品的惊喜和珍爱:在我手中,更多的是在我头脑中,生长着一部作品,一种哲学,这种哲学应当是理论学和形而上学成为一体,因为他们只是曾经被错误的分割开来,正如人被分为灵魂和肉体一样。这部作品生长着、前进着、扩展着,犹如子宫里的孩子。我不知道何为最先何为最后,我像母亲爱孩子一样对他喃喃自语:顺利的诞生后,,再来行使你的权利、收取的收获、获得你的奖赏吧,因为我爱我的作品就如同母亲爱她的孩子一样,出自本能和天性。</p><p class="ql-block"> 简单来说,《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试图解决康德哲学遗留下的难题,其主旨即是作为表象但最终作为意志的世界,而不是将二者并列的。</p><p class="ql-block"> 他认为,世界分为两部分:一方面是表象,也就是呈现在外部的,人们能够清楚地看到的现象。一方面是意志,是隐藏在背后的,受人的思维支配的意识。主体是认识一切而不被任何事物所认识的,是世界的支柱,个人正是这样一个主体。而客体则是人类通过经验去认识的事物,比如人们的身体。主体和客体共同构成作为表象的世界,故而是不可分隔的。他认为一切表象的存在源于两种完全不同的形式,其一是感性,其二是知性。</p><p class="ql-block"> 人的一切行为是由意志活动和行为活动两方面构成的。在叔本华看来,两者具有同一性,意志活动不是感性和知性,即思考过程的那种活动,因为这种活动属于表象,和物体即意志无关。意志只在行为活动中使自己现身,事实上它应该被理解为某种无法抑制的冲动,确切的说是盲目的冲动,某种非理性的欲求。人类所有的行为都是这种盲目的冲动,一切表象中的活动只是使人们感觉自由的假象。意志是一种不能被克服的东西,人类每一行为都是意志的体现。</p><p class="ql-block"> 对于那些非生命体,纯粹物理的对象,意志似乎并不存在这种说法,叔本华予以驳斥。他认为在无极的自然中,意志在普遍的自然力中使自己获得客体化。就象人类行为一样,意志就在那往下掉落的石头中使自己现身。这样,作为意志最终呈现的问题被解决了,这一形而上学的概念就在无处不在、漫无目的、永不满足的力量中使得自己现身。在叔本华这里,意志实质上就是控制人类所处的表象世界的外在因素。</p><p class="ql-block"> 全书分为认识论、自然的形而上学、艺术的形而上学、伦理的形而上学四部分。</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说:我的哲学将立足于现实,永远也丝毫不会超越于经验范畴之外。也就是说他关注的全是范围之内的可被感知到的东西,像任何一种艺术要表达的一样,他将仅仅是重述世界。</p><p class="ql-block"> 《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最早于1819年出版。印刷有五百册,但出售的寥寥无几。1844年,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了大幅修改,增加了许多内容,以两卷本的形式出版。第一卷是最初的内容,第二卷,有旨在对他最初的思想进行补充、扩展及解释的文章构成。</p><p class="ql-block"> 1857年,第三次出版,与前两版不同,这时候叔本华已经声名鹊起,好几家出版社都在争夺版权,布洛克豪斯则迫不及待的出版了它,也果然这次出版后很快销售一空,叔本华的著作出版不再像前几十年那样滞销,而成了赚钱的买卖。</p><p class="ql-block">2、认识论与自然、艺术、伦理的形而上学</p><p class="ql-block"> 认识论</p><p class="ql-block"> 第一篇“服从于充足理由律的表象:经验与科学的客体”是以一项标异立新的声明“世界是我的表象”开始的。叔本华断言,对这一真理的认识,与以往的哲学不同,标志着哲学洞察力的曙光。</p><p class="ql-block"> 他声称不存在对于太阳与地球的感知,但只有看见太阳的眼睛或感触到地球的双手。叔本华再次重复着一项他早年便已断言过的主张——没有经验者的经验是不存在的,没有经验主体的经验客体也不存在。也就是经验大于一切。凡以属于和能属于这世界上的一切,都无可避免的带有以主体为条件,并且也仅仅只是为主体而存在。我,在这里显得最为重要。</p><p class="ql-block"> 他以“笑”为例:笑是一种为人类所特有的特征,每个人都会,因为他要求具备理性,具备思维和协调能力。他从理论上加以说明,“笑”总是在某一方面通过概念来思维的实在的客体,笑的产生每次都是由于突然发觉这客体和概念不像吻合的一种表达。</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发现,拥有理性是好坏参半的事,虽然思考的能力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基础和根本,但理性也会使我们陷于诸多折磨,犯下动物们绝不会犯的错事。理性是知识的源泉,是确定性与真理的源泉,但也是谬误、怀疑与困惑的源泉。</p><p class="ql-block"> 我们拥有语言和话语,并因此能够比动物更为系统而深奥的方式来进行交流。但我们也比动物更会进行误导、掩饰及欺骗。有时候,语言对我们的误导,甚至多过于对我们的启迪。语言是一种愚钝的工具,他无法充分传达出直觉以及直接无间经验所具有的丰富及细节。</p><p class="ql-block"> 书本华辩称,哲学总是想说出世界是什么,力图将世界用概念再现出来。世界是个统一体,是个在各部分与各方面都相互一致、不可分割的整体。哲学也必须用抽象的思维来映射出这一统一性,所有在哲学中被表述过的主张都必须彼此协调,因为他们致力于表达出世界的和谐与统一。</p><p class="ql-block"> 自然的形而上学</p><p class="ql-block"> 第二部分“世界作为意志初论”,论述了意志的客观化。这里的意志并不是理性的意志,是一种作为与理性没有关联的身体活动体现的“生存意志”,是自我的意识及内心。</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认为,客观化后的意志便是人的身体。叔本华认为,这种意志与身体的关系适用于一切存在。他主张,生命现象和物理现象归根到底是一种无意识的意志。比如消化、血液循环、分泌、成长、再生等身体内部的生命性和植物性的活动都是由意志活动来指导的,人有时候掌控不了。此外,动物筑巢、蜘蛛织网等这些行为也都是如此。连物理现象也不例外,如水往低处流去时的强烈的冲动、磁石指针总是指向北极方向的固执、太阳月亮的互不交集、电流的两极渴求再次相遇时的激烈等,这些活动也都是由意志来指导的。这样的意志是毫无根据和目的的盲目意志,所以对人类来说是一种无止境的东西。因此,人的欲望永远不可能被满足,生存是充满探索的过程,也是充满痛苦的过程。</p><p class="ql-block"> 《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没以第二篇结束并不令人吃惊,如果他就此打住的话,叔本华便不会思考那些推动他关于更优的意识的哲学的主题,即艺术、伦理及拯救了。此外,他在自己主要著作结尾处再次断言道:“因为世界是意志的自我意识”。然而,这一“自我意识”所必需的东西却需要他另外再加上两篇予以阐述。</p><p class="ql-block"> 艺术的形而上学</p><p class="ql-block">“世界作为表象再论”对理性与艺术的客观性进行了论述。叔本华这里所说的理性,不是一般所指的道理和受控制的思想,指的是哲学家柏拉图所描绘的理想世界。也就是说,在艺术领域,理性可以超越时间、空间,以及因果规律,直观地被感受到。艺术有众多的表现形式,如文学、美术、雕塑、表演、演出、音乐等等。 特别是音乐,它是对意志本身的一种临摹,被称作艺术的最高形态。这种艺术是高尚的,它可以通过美妙的声音,把人带到一个美妙的世界,让人们打开思维,尽情享受或欢快、或忧郁的愉悦体验。也就是音乐去除了人身上主观或客观的要素,并把人从意志的欲望所导致的一切痛苦中解脱出来。然而,艺术不是万能的,它只是生活的点缀和一小部分,也会存在问题:艺术给人带来的解脱非常少而且是短暂的。因此接下来即将论述的是道德给人带来的解脱。</p><p class="ql-block"> 伦理的形而上学</p><p class="ql-block"> 第四部分“世界作为意志再论”是对非短暂的恒常的道德进行论述。所谓道德,也即人性,人的存在、人的善恶,道德问题一直是哲学世界一个永远的问号。叔本华探究的是人的本性及其发挥的规律,道德在人生中的含义到底是什么,看似司空见惯的现象,叔本华的见解却与流行的观点不同。</p><p class="ql-block"> 他强调生存的痛苦,指道德作为生存的一部分,也会和人们一起承受痛苦。他引入同情的概念,表明人们会试图通过同情去理解别人的痛苦,但话虽如此,即便在这种情况下,对别人实际上也只能做到尽己所能的程度,并不能从生存的痛苦中获得最终的解脱。唯一的途径就是从根本上否定“生存意志”本身。要想实现彻底的解脱,人只能实行“禁欲”。叔本华所提倡的禁欲,是指佛教真理中的禁欲,类似于“无欲则刚”和“四大皆空”。叔本华曾说,意志的自我扬弃,正是真理的诞生。只有真理才是德与圣的终极目标,才能使人从世界中得到彻底的解脱。</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的有关伦理之书的主题可谓广博,包含有:生与死、自由与宿命、宗教迷信、意志散漫的本质、受苦与无聊、幸福的消极特点、永恒的与短暂的公正、权利哲学、否定意志的灵魂拯救、作为正义与美德基础的同情、禁欲主义、作为生命意志最强表达的性冲动、自杀、超越尘世等等内容和章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哲学观</p><p class="ql-block">悲观主义</p><p class="ql-block"> 悲观主义是叔本华哲学思想的核心。</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的形而上学构建于两个基础概念之上:一是表象和意志虽然是统一的,并且共同构成世界,但意志是决定性的,起着关键作用,任何表象都只是意志的客体化。二是意志即欲求,表现为人类天性中永远无法满足又无所不在的欲求。但是,世界本质却是一切不会停滞,人类充满各种各样的需求和欲求,从逻辑上讲,它永不可能被满足。所以如果不能满足的欲求是痛苦,那么世界就无法摆脱其痛苦的本质。人们只是永远试图使自己的欲求满足,但这种满足却更加证明和显现了意志本身,这被叔本华认为是世界上最悲哀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因此,叔本华认为,对于每个人来说,无论是乐天派还是悲观派,都不能摆脱根本上的痛苦。乐天派只是对现实的躲避,是自我欺骗所造成的假象。所以对悲观主义的怀疑者们只能从叔本华的形而上学上进行争论,而不是争论悲观主义本身。</p><p class="ql-block">论命运</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是一个彻底的宿命论者和决定论者。他认为,表面看来,我们是自己行为的主宰,但是,当我们回过头来审视自己的生命历程,尤其是当我们清楚回想起自己迈出的错误一步,以及由此招致的后果时,我们通常都无法理解我们为何做了这样的事情,而忽略了那样的事情。人世间发生的一切事情都按照其严格的必然性而发生,这是一个颠扑不灭的真理。也就是说,人们所感觉到的自由意志仍是处于表象世界的活动,而人们所观察到的任何表象以及人的任何行为都受到“意志”这一神秘的力量的控制。这种观点被归纳为这样一句话:人们可以做人们想做的,但不能想人们所想的。</p><p class="ql-block">论死亡</p><p class="ql-block">叔本华不赞同自杀,因为自杀行为正是肯定了意志本身的显现。但是,死亡也并非什么不好的事情,自从人出生的那天起,面临的最终结局就是死亡。他的论点基于他的形而上学,即一切事物必有其生成的原因。他认为人们对于死亡最大的恐惧不是死亡本身,在于他们不希望承认这样一个事实:我死了,别人没死,但这个世界却仍然运行着。而这个观点的错误在于人们认为死亡代表了自己的表象化为乌有。叔本华认为人类的出生和死亡都有其内在的原因,而一切事物的变化都只在于表象之间。出生只是从前一个状态转变而来的,所以不是一种什么都没有的状态。同样,死亡也不是化为乌有,而只是以另外一种状态存在于表象世界中。</p><p class="ql-block">论教育</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认为人们的知识来自于直观感觉对于客体一种直接把握,然后经由抽象思维将它概括为某种概念。他相信通过感性经验,人们可以了解的外部世界,但对于内心世界,要像真正理解其本质,只有抛弃理智和学术知识,转而倾听直觉和情感。</p><p class="ql-block"> 因此,人们在学习时应该遵循直观知识先于概念知识的顺序。但在现实中的教育则完全相反,小孩们往往先被灌输许多不曾接触过的概念,只有在他们成年后才能接触到直观知识,这导致了人们的判断力直到很晚才成熟起来。这种观点被他挪用到人际交往中,他认为孩子们只听到那些美好的故事,对真实生活的痛苦却一无所知。这种现象导致了人们随着年纪的增长,知识却没有随之有更多的增长,而只是通过直观知识来排除已有的错误概念,从而无法摆脱“认知”的低级或者说匮乏。</p><p class="ql-block">论宗教</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承认哲学与宗教具有共同的源头与目标,都是探讨人生,追问人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但他发现哲学与宗教运用的是极其不同的两种手段。宗教为大众制造出一种形而上学,它适合于普通人所拥有的智力水平,属于较低的层次。叔本华认为,真理不能赤裸裸的现身于这样的民众之前,他必须得用神话故事、神秘的宗教教义与寓意给遮蔽起来,用于安慰常人。相反,哲学家则为那些具备更高智商的人而写作,他一针见血地呈现真理本身,并逐一展示其每一项主张。</p><p class="ql-block">论道德</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从人类行为的动机出发探讨人类道德的基础。他认为人类行为的动机可以分成三种:希望自己快乐,也就是利己。希望众生痛苦,可称之为恶毒。希望众生快乐,可概括为同情。其中恶毒显而易见是最不道德的行为,而利己虽然要好一些,但和恶毒一样,也不是道德的推动力,只有基于同情是真正的道德行为。</p><p class="ql-block">利己:很多表面上的道德行为都是出于利己的目的而做出的,其中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是个人名誉和法律规范。出于个人名誉的道德行为其目的隐含着满足自己的意欲,希望自己获得他人的敬意从而产生心理上的满足。而迫于法律规范的道德行为则是为了规避法律惩罚,免于自己受到损失而做出的。这些行为在叔本华看来是没有真正道德意义的。出于这种目的的极端形式是:一切都是我的,别人什么都没有。基于这个原因的庸俗情况就是人类常看到的,那些为了生理需求上的诸如食欲、性欲以及舒适等等要求而发展出来的极端不道德行为。</p><p class="ql-block">恶毒:它的目的是希望众生痛苦。叔本华认为恶毒是无处不在的,但一般它的程度都是轻微的,普遍表现为彼此之间的漠视和反感。人类用礼貌和聪明来掩饰这一动机,所以背后的恶意中伤和谣言诽谤便相当常见。恶毒的两大根源是嫉妒和幸灾乐祸,嫉妒是与生具来无法摆脱的卑劣人性,因为嫉妒的东西本应是受到敬佩和感动的。而幸灾乐祸可以说是恶毒的普遍现身,叔本华认为没有比幸灾乐祸在道德上更一无是处的了。出于恶毒的极端形式是:尽其所能地伤害众生,一切残忍的行为都只是将幸灾乐祸付诸实施的行径。</p><p class="ql-block">同情:叔本华认为真正的道德是非常稀有的,他引用了卢梭的话说:“人们不会对比自己幸福的人产生同感,而只会对比我们不幸的人感同身受。”即人类的直接同感只局限于对众生的痛苦,而不是安逸。因此,同情实质上是对众生痛苦的感同身受,也就是将众生与自己视为一体。从同情出发,直到高尚无私。</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将从同情出发的伦理学基本原则定为:不伤害众生,尽能力去帮助众生,其对应的两大基本美德是公正和仁爱。公正表现了同情的否定性质,即不能忍受众生受苦,迫使自己至少不去伤害众生。而仁爱则表现为同情心的肯定作用,它比公正更高一个级别,即看见众生痛苦,就象自己受苦,从而使自己去帮助一切众生。叔本华认为这两者都是极端罕见的,但又确实存在,即使再没有道德的人也无法否认公正和仁爱这两者。</p><p class="ql-block"> 论艺术</p><p class="ql-block"> 一部艺术杰作是天才的作品。叔本华用天才这一术语称呼艺术大师抑或伟大哲人。他认为艺术家相较于常人而言,拥有过多才智,具备常人所不能见的能力,这种丰沛的才智使得艺术家能够更为客观看待事物,并由此认知柏拉图的理念。因此,艺术天才是不能够将石头、植物、动物或人类看作特定的东西,而是将其视为特定实物中被普遍实例化的东西。即石头、植物、动物或人类的柏拉图理念。艺术家不仅具有对于客观沉思的偏好,他还拥有丰富的想象力。因为没有任何个别的东西可完美表达出柏拉图理念。当然,艺术家必须得拥有在一件艺术品里能传达理念的专门技艺。</p> <p class="ql-block">第四章 </p><p class="ql-block">划时代意义的哲学体系</p><p class="ql-block">1、不被认可的学说</p><p class="ql-block">2、对名家的质疑与创新</p><p class="ql-block">3、现代文明的曙光</p><p class="ql-block">4、《附录与补遗》</p><p class="ql-block">5、坚守,也是一份责任</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划时代意义的哲学体系</p><p class="ql-block"> 责任是选择的担当,是内心的坚定,是面对风雨的无畏和勇气。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有选择、有自由,但同时也有责任。责任是一个美丽的负担,需要我们用一生去承担。</p><p class="ql-block"> 既然选择了哲学这条探索人生的道路,就是选择了一生的责任。叔本华知道,责任有时候能让人登上巅峰,也有可能让人跌到谷底。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论眼前,一路前行,只要尽到应尽的责任,人生便未虚度。</p><p class="ql-block"> 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所有问题都是我自己的问题。凡事只有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才能解决自己的问题。只有对自己的人生完全的负责任,不受害不抱怨,才能完全掌控主宰自我人生!”</p><p class="ql-block"> “如果我们的存在是否具有价值需要依靠别人来评定,我们的生命就是可悲的。”对于叔本华来说,更是这样。他说: 如果说学者追求名声,追求世人的认可,那么,能够流传后世的名声就好像橡树,长得既慢活的也就越久。延续不长的名声好比一年生的植物,时间到了便会凋零,而错误的名声却是菌类,一夜里长满了四野,很快便又枯萎。他,情愿被忽略也不愿被速成。</p><p class="ql-block"> 尽管叔本华厚积薄发,三十出头就完成了能够代表他思想倾向的代表作《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并两次去大学讲课推广他的思想,都以失败告终,收到的书评,也以批评为多。他依然选择继续他的写作,他坚信:人生就是一场漫长的战争,我们每前进一步都要奋斗,我的箴言应当是绝不屈服,绝不向人生的艰难困苦退却。</p><p class="ql-block"> 那么,就让我们从不幸和挫折中汲取勇气,勇敢面对生活,迎接每一次挑战吧!</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1、不被认可的学说</p><p class="ql-block"> “ 三十至三十五岁之间,所有富于意义的对世界的印象都已经在头脑中固定成型,其后的一切只是那些观念的进一步发展而已。”《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出版后,叔本华迫不及待的通过好友布洛克豪斯寄送给了歌德。并说自己已经三十有一。</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的妹妹阿黛勒和歌德的儿媳妇奥蒂莉是好朋友,几天之后,她告诉阿黛勒:“我公公拿着书坐了下来,如饥似渴地阅读,这是在他那里从未有过的情况”。</p><p class="ql-block"> 但是,不久后叔本华在未经预约的情况下拜会歌德时,却没有得到他的欢迎,冷漠的态度使叔本华感到不悦。阿黛勒并不认为是歌德责怪哥哥不约而至,而是对这部书另有看法。她担心书中那些不合常规的宗教与道德观点难被歌德接受,觉得叔本华喜欢质疑、争论、与忧思闷想的天性,一定会让歌德对他有些矛盾的认识。而她自己也隐隐的担心:假如有更多的人看到这部作品,会不会有如滔滔洪水一般的声讨之声呢?</p><p class="ql-block">阿黛勒的担心没错,在《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问世的头两年里,也引来了几篇评论,但他们当中没有一个给叔本华带来他所期望的反响,大都是谬赞、不解、质疑、乃至嘲讽。</p><p class="ql-block"> 阿斯特称该书是“一部在多方面都出类拔萃的作品”。对叔本华在其自然哲学与美学当中对于柏拉图理念的运用颇为欣赏。但他无法赞同叔本华的意志是所有事物的本质的主张。相反,他更赞同将理念世界视为真实的存在,而将感官世界当作理念世界那并不完美的写照。</p><p class="ql-block"> 发表于《魏玛文学周刊》上,署名“文学之友”的批评者赞扬了该书,称他相当杰出又颇值得阅读。但他称叔本华的观点有许多地方经不起推敲,尤其在在最后一章,前后矛盾的说法比比皆是,一定会导致对叔本华思想持反对态度的人登场。</p><p class="ql-block"> 一位中学老师认为叔本华推崇意志的学说,变成了一种极度自负的狂想。他说:叔本华之所以称为哲学家,是因为他对康德哲学感到困惑,而非出于对世界所感到的惊异。</p><p class="ql-block"> 赫尔巴特写道:将所有这些互不协调的直觉意识归为一体的,是叔本华狂热、极端、叛逆的个性。</p><p class="ql-block"> 内克说:我像赫尔巴特一样不能向读者推荐这种充满矛盾的哲学,我认为这类言辞极其犀利、论断极其绝对的书写,不配一个哲学家的称号。</p><p class="ql-block"> 作家保尔的评论很有诗意:这本书是勇敢无畏、包罗万象、充满犀利洞见的天才之作。但后边的文字是:但具有一种常常令人沮丧又深不可测的深度——恰似挪威那令人忧郁的湖泊 ,人们因为那些环绕四周的阴暗峭壁而在湖上从来都看不见阳光,看到的只是身处的白昼晴空,而在湖泊上空,则绝无鸟儿飞过或是波涛翻滚。幸运的是,我对这本书只能赞赏,却无法赞同。</p><p class="ql-block"> 出版社那里的情况也让叔本华大伤脑筋,《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一版印刷了五百册,过了两年才销售不到一百五十册,大量的图书积压在那里蒙尘。</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有一百个理由认定自己的哲学思想是新发现,更符合时代的走向和人性的真实,但当时也难免心情郁闷,他只有一支接一支的抽着雪茄,一本接一本的看书,反思自己的不足并加以改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对名家的质疑及创新</p><p class="ql-block">质疑和创新精神始终贯穿叔本华的一生。</p><p class="ql-block"> 最初是听费希特的讲座,对他学说进行学习与了解。费希特是古典唯心主义哲学的代表人物之一,是柏林大学第一任校长,被称为是连接康德和黑格尔哲学间的过渡人物。作为其学生,叔本华评论他勇敢地将认识问题归于理智直观,彻底取消了物自体,是一种绝妙的灵感。但是,到了一定的程度,他发现了费希特哲学局限性并予以阐明。</p><p class="ql-block"> 古典哲学创始人、启蒙运动时期最后一位哲学家康德是对叔本华影响最大的哲学家。</p><p class="ql-block"> 众所周知,康德历来被看作一个蓄水池或者说分界线,以往的哲学都流入康德,从康德又流出后来的哲学。</p><p class="ql-block"> 在西方哲学界,康德的地位不像黑格尔那样大起大落,而是二百年来从未动摇过。这是因为康德哲学的三大优势:首先具有前所未有的开放性和包容性,完成了古典法哲学向现代法哲学转变和发展史上革命性变革。其次康德哲学的确又是直指人心的,即他是立足于人的知、意、情三种心灵能力来构建自己的哲学体系的,因此他明确把自己的全部哲学称之为人类学。第三,康德哲学是人类的理想主义,超然于现实生活的功力性评价之上,并成为现实生活的一种不断努力的目标和永恒的批判性标准。</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认可康德的哲学,认为康德的最大功绩不是他的认识论,而在于划分了表象和物自体之间的区别。在康德那里,因果律是先验的,所有的经验知觉都是处于主观之上,不可能区别或认识物自体。而叔本华认为仅用直观人类就能获得经验对象。关于物自体的知识,只在时间的形式中被认识,它是通过理智这种内在感觉而获得的。</p><p class="ql-block"> 他认为康德错误地假定知觉、想象,将直观和思维混淆起来了。若按照这种思维和理论,表象世界就成了既是直观又是思维、既非直观又非思维的东西。这样以来,动物要么就具有思维,要么就连外在世界的表象也没有了,这显然是不合情理的。</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还拒绝接受康德关于理论理性与时间理性这两者所持的观点。但他是以一种含蓄与非论战性的方式来这样做的。他称:理性的功用是为了将概念从直觉性表象中抽象出来、将概念结合进判断之中,并得出结论。而在康德之前的所有哲学家,都将理性视为用于阐述概念、作出判断、自由思考、运用语言、反思过去及规划将来的为人类所独有的能力。甚至是康德也将理性看作是得出结论与发现原理的能力。但不可否认,是他最先导致了那些由此而来的被歪曲了的观念。这种令人悲哀的、两足动物的规则喜欢的恰恰是伟人所犯下的严重过失,而对真正令人钦佩的东西,他们却置之不理,这一切就像是场灾祸。</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还质疑了与他同时代的人:雅各比、施莱尔马赫、谢林、赫尔巴特这些人。</p><p class="ql-block"> 而黑格尔所受的质疑和批评则更甚于其他所有人。</p><p class="ql-block">黑格尔是德国十九世纪唯心主义哲学家,也是古典哲学代表人物之一。他对德国的国家哲学做了最系统、最丰富、最完整的阐述。大家一致公认,黑格尔的思想,标志着十九世纪德国唯心主义哲学运动的顶峰,对后世哲学流派,如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和萨特的存在主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p class="ql-block">黑格尔完成了自己的体系,最后把这种张力扬弃在他的理性神学中。他对这种张力散发达到了淋漓尽致的地步,超越了他在之前所有的历史学家、哲学家。黑格尔的第二优势是对理性思维的根本性的深化也就是辩证思维的确立。黑格尔哲学的第三大优势在于他有广阔的文化视野,在这方面几乎无人能与他相比。由于逻辑、由于辩证逻辑的创立以及对待现实生活的巨大的历史感,他将逻辑与历史向一致的原则运用于任何对象时都感到得心应手、所向披靡。无论是世界历史、东西方文化、时代风云、各种思潮和学说、各民族风俗习惯、各大宗教、科学文化、艺术乃至政治制度和经济关系的发展,他都如数家珍。</p><p class="ql-block"> 正因为太有方法来驾驭浩瀚的历史材料,黑格尔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的少有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学者。在他心中,既然现在人类是几千年人类文明史的产物,要深入了解人类的精神就必须对人类的文明和文化的各个方面的形成过程进行一番历史的考察。全人类的精神发展阶段几乎都可以在里面找到自己的意识形态所占据的位置。</p><p class="ql-block"> 其实,叔本华也不是不认可黑格尔的地位和价值:黑格尔真正确立起了主体性论纲,他认为,主体性论纲绝不可能是唯心所欲和内心独白,而应该是以个体型为基础的个体性和普遍性的矛盾同一体。</p><p class="ql-block">但他认为:正如黑格尔那结结巴巴、毫无条理的教授风格被他人模仿一样,他可怕的写作风格同样成为效仿对象。拙劣制作如今成为美文佳作、心灵鸡汤。叔本华断言:真理在赤裸时被看的最为清楚,但黑格尔所写的东西却有着不止七层面纱,而这些面纱下面则空无一物。</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谴责这些人是负隅顽抗地重新吹嘘已被康德驳倒的思辨形而上学。此外,他还公开指责他们热衷于为自利的缘故而保卫宗教,是伪哲学家,这些伪哲学家需要养家糊口的职业,而国家则只会聘用那些会承认上帝在某种形式上是万能的教授。</p><p class="ql-block">也就是说,而叔本华对黑格尔的质疑和嘲讽是因为他觉得黑格尔是一个将寻求个人利益的提升置于真理的推进之上的伪哲学家,这同叔本华所持的真理是哲学唯一目的信念直接抵触。</p><p class="ql-block"> 也可以说是他俩哲学思想的核心与本质的不同:黑格尔哲学思想标志着传统理性主义的完成,而叔本华的哲学思想才是非理性主义的开端。</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批判康德,黑格尔也批判康德,但是,他们的批判代表了两种截然不同的发展方向:黑格尔通过发展康德,成为了德国古典哲学的集大成者,标志着传统的形而上学的完成。而叔本华在时间上几乎与黑格尔是同时代的人,然而他的哲学是属于未来的,正是他实现了哲学史上的一个转折,为现代西方哲学的出场拉开了序幕。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 ,现代文明的曙光</p><p class="ql-block">人类的进化史、发展史、文明史,都是由一代又一代的人发展、启蒙、推广开来的。哲学不仅不例外,更是首当其冲。叔本华之前,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康德、黑格尔,每位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哲人都有不同于前者的思想与理论,都在探索、质疑追问和创新中迈向新的高度和广度。</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一一学习、批评、研究、总结之前的哲学家观点,结合自己的知识、见识和所处的时代,得出了个人的观点和结论。也就是《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这份奉献给世人的礼物。</p><p class="ql-block">同时,这也是叔本华作为一名学者、一位以研究人为使命的哲人的责任和担当。他既然选择了这份事业,既然将此视为毕生追求,就要沿着先贤的道理追寻到底。</p><p class="ql-block">叔本华所处的时代,是战乱的时代,与和平时期不同,最能体会到人性的扭曲和撕裂。大到惨烈和血腥的战争场面,国家的更替和民众的颠沛流离,富贵人家的起伏落差,最低层人的挣扎和贫穷。小至家庭的变故、父亲的自杀、母亲晚年的潦倒、寻爱而不得的失望、学说不被认可的孤独。一切都是烙印,都会在叔本华的思想和著作中留下印记。</p><p class="ql-block">以往的哲学,包括当时如日中天的黑格尔哲学,都没有直面人生黑暗和悲剧的一面,如黑格尔的名言“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合理的就是存在的”,就是强调了一个外部的和谐,叔本华则完全将其打破,直接遵从于内心,遵从于真实,承认其一切,然后寻找新的救赎途径。</p><p class="ql-block">这就如同鲁迅说的“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吧”。叔本华是为勇士也是位斗士,在现在文明的前夜,以责任坚守,即是被黑暗淹没,被冷落曲解,也终究能等来黎明。 </p><p class="ql-block"> 这需要一个过程,一个让人们接受和认可的过程。就如同一个我们没有接触和看到过的东西来到我们面前,我们最初会称它为怪物,不知道到底是好是坏,然后开始慢慢靠近它、触摸它、了解它,直至认可它或者放弃它。新奇和质疑、欣赏和批评、赞美和诅咒、推崇和疏离等反应,相互相伴、交替而生。</p><p class="ql-block">还如同一门学问和知识,我们刚刚接触,还没有掌握之前,是完全不了解的,只能知道我们应该学习的,之所以让我们有什么样的感受,只有在学习的过程中才能知道,对我们有什么益处,也只有掌握后才明白。</p><p class="ql-block">4、《附录与补遗》</p><p class="ql-block"> 自《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面世后,叔本华另一部有影响的著作是《附录与补遗》。</p><p class="ql-block">叔本华几十年如一日,深居简出,埋头做学问,大量读书,所涉及的领域更宽更广。</p><p class="ql-block">他开始研究东方哲学,从图书馆里借阅多卷《亚洲杂志》、研究《奥义书》并称之为他的圣经。成为首位对东方思想进行严肃思考的西方哲学家。除了强调东西当视野间的共同点之外,他还找到了东方思想超越西方思想之处。</p><p class="ql-block"> 有一段时间,他对翻译工作有了兴趣。他已经掌握了德语、法语、英语、希腊语、拉丁语、意大利语等多国语言,还在学习西班牙语,也有功力深厚、文笔隽秀的优势,他想翻译达摩的《自然宗教史》与《自然宗教对话录》。还翻译了被他称为我最喜爱的西班牙作家格拉西安的作品。他还想编辑《哥德作品集》。说:我可以坦白的直言,这个世界上很少有人像我一样深入全面的理解哥德。还对《康德文集》的出版提出了很多的意见和建议。不过,这些想法和做法并没有完全实现。</p><p class="ql-block"> 这正是叔本华后来将其描述为提供整体经验的尝试,一切都为了使自己的哲学思想更为丰满。</p><p class="ql-block"> 雄心壮志之外,他还对别的哲学家所忽略的各类议题具有包容心、好奇心,并进行探究。即使其他人会因为他这样做而中伤他,诋毁他的性格和哲学也依然如故。比如动物磁性说、魔术、超常神视能力、超感官的感知、幽灵及其类似话题。比如对性爱、同性恋及灵异等话题进行的写作。</p><p class="ql-block"> 他观察过心理医生对患者的催眠并记录了下来:当一位梦游患者陷入迷睡状态并开始具有超长神视能力的时候,他的面部表情达到了一种崇高状态,他的言辞变得比其他任何时候都更为优雅,与他相对的人就如同在面对大自然本身。</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推想到,如果催眠者与梦游症患者间的交流通过形而上学的关联成为可能的话,那么,超长神视能力、读懂他人心思、心灵致动、将自己的想法投射进他人脑中、与他人共做一梦及其他灵知现象,就也都因为这种关联而成为可能。因此,预先便知将来才发生的事件、眼前出现那些不在、将死、已死的人这些鉴于时空与因果律而看似全都绝无可能的事情,都因为意志这个形而上学的统一体而成为可能。叔本华白日梦中的自己远方的母亲与已故的父亲,以及在梦中所得到的他将死于柏林的警告,全都归因于意志的统一体。</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这样断言。如果催眠术提供了让人相信白色魔术的证据,那他对黑色魔术的作用也同样如此。当然,叔本华对人们为了发现魔术的真迹就必须得清理出花招、骗术、迷信及十足的无嵇之谈有着清醒的认识。</p><p class="ql-block"> 他丝毫也不怀疑这些超自然现象能够作为用于证实自己形而上学的有用证据。这篇长达八十多页的“动物磁性学与魔术”收录于《附录与补遗》</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 1851年11月,《附录与补遗》出版,叔本华说:我十分高兴的经历了我最后一个孩子的诞生,在我看来,我对世界的使命由此得以完成。</p><p class="ql-block"> 《附录与补遗》字面意义是他哲学本身的:附属作品与遗漏之物。构成第一卷《附录》的是六篇文章。分别为关于理想与现实事物的历史概略、哲学史的残篇、论大学里的哲学、关于个体命运中的明显目的性的超验思索、论视灵及与之相关一切的文章、人生智慧箴言。第二卷《补遗》部分有三十一章组成,前十六章是对系统性著作所做的补充,涵盖了哲学方法、伦理、科学、色彩、自杀、宗教等论题,剩下的十五章,将那些关于他就梵文文献、考古学、神话学、文学批评、学者与治学、语言与文字、阅读、教育、面相学及嗓音等所作评论放了进去。结尾是早年所写的诗歌。</p><p class="ql-block">5、坚守,也是一份责任</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是一位有使命感和担当精神的哲学家,终其一生,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他的进取心和意志力从未改变,始终心系他的哲学思想。</p><p class="ql-block"> 他宣称说,从《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第一版和第二版发行的二十五年里,我并没发现有什么要收回的东西,因此,我的基本信念是保住了。如果说成果,那就是出版了《附录与补遗》。</p><p class="ql-block"> 这将会是他对自己随后四十一年哲学所持的态度,他从未改变对自己“根本观念”的见解。</p><p class="ql-block"> 他认为,这种忠诚彰显了他的天才以及他对待哲学的严谨态度,他为此而骄傲,继而认为自己的哲学坚如磐石、岿然不动。真理恒定不变。</p><p class="ql-block"> 与他对自己理念的坚守一样,在日常生活中,他也几十年如一日,将主要精力用在学业上。叔本华在他《个人简历》中记录说,一直、从来,他都在延续魏玛养成的习惯,没有人能诱视他离开自己的书本。因为他更为成熟,经历更为丰富,并有着与其他人迥然有别的天性。</p><p class="ql-block"> 他说自己每天都是在幽闭和孤独之中度过的:博览群书,独自研读各类学说,定期去听讲座。在他的房间里,有一尊苏格拉底的半身塑像和一幅哥德的画像,还有他的卷毛狗阿特玛。寻常的日子,大都采用他终身遵守的节奏和普遍形式:清晨用于从事高强度的脑力劳动。休息的时候吹笛子,下午他带着狗做长距离的散步,晚上再去剧院看戏或参加聚会。</p><p class="ql-block"> 有一年,他的卷毛狗阿特玛死了,叔本华难过的一天都没吃饭,他四处寻找阿玛特的替代品,后来,领养了一条狗,他依然给它取名叫阿玛特,意思是“小叔本华”。</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就是这样,以他的责任、担当与坚守,对1815年所立誓言忠诚依然如故:我的哲学将丝毫也不会超出经验的范畴,也即是说,丝毫也不会超出就概念而言可以感知的事物,因为他同任何一种艺术一样,都将只是对世界进行重述。</p><p class="ql-block"> 甚至,有时候他认为早年的挫折和不被认可也许不是坏事,保持了他内心的宁静,使他的哲学根基更为牢靠。</p> <p class="ql-block">第五章 </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爱,与生俱来</p><p class="ql-block">1、散文大师</p><p class="ql-block">2、美学家</p><p class="ql-block">3、与歌德的合作与交往</p><p class="ql-block">4、让美好之物永驻心中</p><p class="ql-block">爱,与生俱来</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世界上有一种爱,是一切爱的源泉,那就是生命之爱,与生俱来的、持久的、炽烈的、饱满的生命之爱。</p><p class="ql-block"> 在我们有限的生命中,在我们有限的生活范围内,物质是有限的,精神是无限的;我们所能做的事情是有限的,而爱的传递和发散是无限的。那就把爱融入到我们的精神和心灵当中,去拥抱整个世界!</p><p class="ql-block"> 而真善美,就是基于爱的能量才散发出温暖和光明。让与之相对立的假恶丑没有藏身之地。</p><p class="ql-block"> 这种爱,是爱世界、爱人类、爱国家、爱事业,是爱山川河流、爱蓝天白云、爱自然万物,是爱一行行文字流淌出的思想、记录下的灵感火花……</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正是基于这种爱,发自内心的生命之爱,锲而不舍、终其一生,对所在的世界观察、体验、探究、摸索、求真、发声……哪怕不仅仅是阳光雨露和玫瑰,还有惨烈、阴郁乃至黑灰,都是对自身和庸俗的超越,上升到了更高的层次和境界。为社会、为世界、为人类、为未来,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散文大师</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憎恨任何形式的蒙昧主义,他将他许多同时代人晦涩难懂的文风视为思想贫乏的表现。他说:由于思想的贫乏,他们试图借助隐藏在冗长繁复的句子,以及结构中令人费解的术语,来加以掩饰。</p><p class="ql-block"> 而阅读叔本华的作品,则可谓是的一流的美学体验,他的作品中充满了他基于自己生活经历、广泛游历所做的种种个人思索,对于众多伟大艺术家的研究审视,对一流艺术品的亲身体验,以及对于人类行为的敏锐关注。</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来,叔本华一直被英美的分析哲学家视为对人生进行令人心酸的、犀利的、客观真实的评论的源泉之一,他们把他看作一个在文学方面,而非是哲学方面值得关注的重要人物。还有人称叔本华为德语散文大师。</p><p class="ql-block"> 在阅读谢林的《宗教与哲学》的笔记当中,他草写道:哲学是艺术,其质料是理解。因此,它是不折不扣的散文美文。</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飘逸、优美、雅致、准确的语言特点,具有一种昂扬的才华一种寓严谨于轻松的欢快格调,古典纯净、卓尔不群,在此前的德国哲学中从没有看到可与之比肩者。</p><p class="ql-block"> 而所有这些只是“现象”,只是必然的和天生的美的表达方式,用来说明这个思想家的本质,即最内在的天性,这是一种充满张力、感情冲动、游离于本能与精神、激情与解脱这两种强烈反差之间的天性。简言之,一种有生命活力的、艺术家的天性,它只可能以美的语言表现出来。</p><p class="ql-block"> 且看他著作里的优美文字比比皆是:</p><p class="ql-block"> “意志是所有表象的实质,是他的自在之物。是争斗、冲突、痛苦、毁灭以及死亡无处不在的基础。艺术提供的是解脱和静谧,是生活这座火焰山当中的清凉地,艺术呈现的是人生纯洁无罪的一面,她是人生的花朵。”</p><p class="ql-block"> “咆哮着的大海中那呼啸而来的风暴,伴随着从混沌的乌云之中飞跃而出的闪电,回荡着隆隆作响、时刻不停地牵引着汹涌海浪的雷声,怪异、骇人而全无约束的自然力,另观看着感到茫然无措、束手无策,觉得自己在这些肆虐横行的自然里面前,根本就不值得一提。”</p><p class="ql-block"> “真理将执其火炬,燃烧并穿透笼罩在英格兰上空的阴霾和黑暗。”</p><p class="ql-block"> “发动战争之人,可能会肆无忌惮的对待其它伟大的、甚至神圣的利益,而对他人却毫无顾忌——这种行为事实上会令他们陷入道德谴责的境地。但如此强势的人物,却一定会践踏许多无辜的小花,一定会在其所经过的小道上将越多东西碾为碎片。” </p><p class="ql-block"> “没有任何东西必定常驻转瞬即逝的生命之中,没有无尽的痛苦,没有永恒的欢乐,没有长久的轰动,没有持续的热情,没有能够压制生命的更高决定,一切都被流逝的时间粉碎消解。那些瞬间,那些有每一行为脱变而成的小细节的难以计数的微粒,都是吞噬一切伟大和醒目之物的蠕虫。那可怕的日常生活将所有向上奋争的事物向下猛推,生命中没有严肃的事物,因为尘埃并不值得费心。由于不幸的缘故,还能有什么永恒的激情?”</p><p class="ql-block"> “几年的时间过去了,在一个皓月当空的美丽夏夜,一对恋人驾着一叶轻舟,沿着流至圣者所在的天然洞穴的河流逆流而上,当他们细诉衷肠之时,缥缈的音乐从小舟漂浮而上,进入到宽阔的天空,甜美的号角和其他我所不知道的令人着迷的乐器,造就出一个漂浮着声音的世界,在飘然而上的和声之中,恋人们开始歌唱。恋人们的歌声使得时间之轮停止了转动,胜者摆脱了自己裸露的躯体,他的魂魄被牵引向上,跳跃着、摇摆着最终消失欲无垠的苍穹。”</p><p class="ql-block"> “还有一位富于同情心的天使,代表我们恳情得到天国之花,根植于不幸土壤之中的天国之花,极为高贵地抬起了尾巴——圣乐的脉动未曾停止,跳动着穿越了众多野蛮的世纪,其结果是永恒的直接回音留在我们这里,为每一善于接受新事物的头脑所颖悟,超越于所有的邪恶与美德之上。”</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2、美学家</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是个涉猎广泛的美学家,他对音乐、绘画、诗歌和歌剧等都有研究。他把艺术看作是解除人类存在的痛苦的一个可靠途径。</p><p class="ql-block"> 这与他的家族基因与成长环境密不可分,祖父收藏、鉴赏、经销艺术品,自然有欣赏艺术品的美学眼光,母亲和妹妹都是知名的作家,美学素养、浪漫气质、丰富的想象力超越常人,父亲抑郁敏感的气质,也很接近文艺。再加上优渥生活滋养下的旅居、见闻、阅读、领悟,使他具备了高超的审美能力。他的代表作《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有四分之一的内容都是有关精神与艺术的。</p><p class="ql-block"> 他说:人们在欣赏艺术作品时能够将自己与意愿分离开来,暂时脱离了生命意志,也就是脱离了欲望和奋斗,没有了对事物的世俗看法,平静的我们似乎失去思维而陷入了自己的世界,悲苦与忧虑消失了,时光似乎静止不前,呈现出的是一派祥和与安宁,我们似乎与眼前的景象合为一体。</p><p class="ql-block">我们的双眼似乎变成了一面毫无瑕疵的、映射出我们所意识到的客体的镜子,而这一客体再也不是尘世之物。</p><p class="ql-block"> 也就是说,在此时此刻、此情此景,人们在艺术作品中迷失了自己,以至于忘记了自己是一个被受益支配的个体,而是与艺术作品融为了一体。爱、热爱是驱动力。</p><p class="ql-block"> 他将艺术概化为为一种柏拉图式的理念。他的意思是,艺术和优秀的艺术家渴望以最不扭曲的形式复制对象。</p><p class="ql-block"> 根据叔本华的哲学,有五种艺术形式可以使人从生活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他们是建筑、诗歌、绘画、雕塑和音乐。</p><p class="ql-block"> 然而,他对这五种艺术形式的评价并不一致。具体而言,他认为音乐是最高级别的艺术形式。因为音乐体现了生命本身的意志,是作为整个现实基础的意志,是生命中的巨大安慰,比其他任何艺术都更能传递真理。</p><p class="ql-block"> 这就解释了为什么音乐被认为是一种通用语言,这就是为什么电影原声带和特定场景的音乐可以作为电影的完美主角,并增强观影体验。</p><p class="ql-block"> 音乐提现了意志生命和现实的本体,但却撇开了与之相关的现实问题。例如一首能唤起忧郁情绪的乐曲能让我们体验和思考生活中常见的悲伤情绪,而实际上却不会让我们悲伤。他既是一种超脱的体验又是一种参与的体验,因此音乐能让我们理解现实的基础而又不让我们与它捆绑在一起。因此音乐甚至比其他艺术形式让我们更接近客观现实。</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认为艺术品具有一种超时间的本质,而音乐同时具备超时间和超空间的本质,所以音乐不只是对理念的复制,它还更接近意志其本身,所以它也就具有一种更高的价值。对叔本华来说,音乐和表象世界几乎是并列的存在。但这种美都只能使人们从意志那里得到暂时的解脱,因为这种对于美的诉求只能使人陷入意志其本身的陷阱中去,所以它仍然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哲学提供的是果核,而音乐提供的是果肉。</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还说:哲学类似于音乐,因为它用观念复制世界,而音乐则用音调做着同样的事情。 </p><p class="ql-block"> 诗歌是文字艺术,最能表达人类生命以及人性理念。叔本华将文字艺术分为三种:抒情诗、史诗及戏剧。高居文字艺术顶端的是悲剧性作品或悲剧,因为它不仅展现出是为意志本质之最高表现的人类生命,而且还描绘了人类那深奥而可怕的一面,无辜、公正及良善之人常遭毁灭。悲剧性作品所表现的是意志本身的对抗。他将歌德《浮士德》中的甘泪卿以及卡尔德隆《坚贞不屈的亲王》中的亲王视为最佳悲剧当中的主人公,因为他们最终都心无所求、听天由命。</p><p class="ql-block"> 伟大的悲剧性作品对最高程度的壮美发出了挑衅,因为他将观众提升到超越于意志与欲望之上的境地,令他们在目睹意志的直接对抗物以及那些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身上有着某种并不渴望获得生机东西的时候,顿生快感。</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认为, 精美的建筑也是艺术。理念是诸如重力、内聚力、刚度及硬度这些自然力,与之联系紧密的飞溅的瀑布、水柱般高耸的喷泉、波光如镜的池塘,显示了流动性的理念在其重力作用之下的风景。而具有艺术性的园艺栽培比建筑物体及水力学物体更能表现意志的本质。</p><p class="ql-block"> 对于绘画和雕塑,叔本华也有独到见解:画风景的艺术家试图画出它的真实面貌,而不是他们认为的样子。因此,艺术旨在捕捉科客观性。</p><p class="ql-block">例如,当艺术家画一朵花时,他们的目的是捕捉花的真实本质及其内在品质。这样,艺术家就能创造出一种具有普遍性的花的形象,从而最接近客观性。</p><p class="ql-block"> 对他来说。艺术介于意志和表象之间。艺术是一种不受现象干扰的形式,因此不是表象,但同样与意志分离。因此,艺术的最高形式是最接近客观性的。观赏艺术作品就是在接近事物的真实本质。这本身就意味着观赏着理解了现实的真正构成构成。由此可见通过这种认识,观赏者能够暂时从这种意志中脱离出来,从意志的压力中解放出来,观察事物的真正本质,体悟其间的美。</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与歌德的交往与合作</p><p class="ql-block"> 敬仰歌德是从很早就开始的,应该也是基于他对美的追求,对诗歌艺术的热爱,很早的时候,他都记下了对歌德的印象:歌德似乎比其他所有人都具有更高的心性,魅力十足,无法形容。他是我所认识的人当中最为完美无缺的,在外貌上也是如此:身材修长、姿态挺拔、衣着考究,总是全身素黑或深蓝着装,头发的梳理颇具品味,适合他所处的年龄。一张高贵不凡的脸上,有着一双清澈的棕色眼镜,眼神即温润柔和,又犀利夺人。他那时已是年届半百,可想而知,年纪更轻时的他又是何等风采啊……</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曾经在《个人简历》当中写道:因为与哥德的友谊及私交而深感荣幸,认为这是生命中最令人愉悦与幸运的事情。</p><p class="ql-block"> 歌德与叔本华初次结下友谊是在母亲约翰娜举办的一次茶会上。1813年11月,叔本华步入会客室之际,歌德起身离座向他致以热烈的欢迎。哥德同叔本华握手祝贺他取得博士学位,并感谢他给自己寄送的博士论文的抄本。</p><p class="ql-block"> 关于此事叔本华曾向一位友人描述被歌德本人高度赞扬了。这篇他颇为看重的文章令他对这位青年学者满怀钟爱之情。</p><p class="ql-block"> 据传,在耶拿一次派对上,哥德曾经间接为叔本华说情。闷闷不乐的叔本华黯然独立窗边,仅仅是观察着周围并不参与其中。一边的歌德则让那群咯咯笑闹不停的女孩子们安静下来,歌德对他们说:“孩子们,让他安静一会吧,他不久便会超越我们所有人。”诗人再给他的好友的信中写到:在我看来,年轻的叔本华似乎是一位超凡出众、又十分有趣的年轻人。你需要同他先接触,你必须去结识他。</p><p class="ql-block"> 哥德渴望着获得一位助他推广色彩理论的盟友,这位也在科学领域受到过良好训练的年轻哲学博士,是不是一位能够担当此任的可能人选呢?歌德在叔本华身上感到某种相投的志趣。</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后来同友人的一次谈话中称,在几何、数学方面,哥德同自己的见解一致,</p><p class="ql-block">谈到色彩的时候哥德全神关注。歌德的目标是洞见,要求他的光学证据在视觉上得以呈现,叔本华在他博士论文中也从头到尾反复重申,直觉是根本,它是任何重要洞见的基础。 </p><p class="ql-block"> 《论视觉与色彩》是叔本华同哥德在色彩理论方面的合作结出的果实,首次出版于1816年,经过进一步增补和完善的第二版于1854年12月出版。从唯心伦的角度对色彩理论作出了重要贡献,还为叔本华哲学的形成撒入了光亮,为歌德的色彩理论提供了理论依据。</p><p class="ql-block"> 歌德在日记中写到:叔本华博士来到我身边是一位心怀善意的友人,我们所讨论并未知达成共识的东西实在不少。</p><p class="ql-block"> 受歌德的影响,叔本华开始接触东方文化和宗教,这对叔本华哲学思想也大有益处。</p><p class="ql-block"> 当然,歌德在世时叔本华还是默默无闻的,没有看到他的成功,如果他能够知道这位不同于常人观点的年轻学者,以超前的先知,影响了后人对于世界的认知,他,又该做何而想呢?</p><p class="ql-block"> 后来,当美茵河畔,法兰克福于1849年庆祝哥德百年诞辰之际,叔本华在开幕式的签名薄当中写满其中的一页的正反两面,在该记录中他谴责了哥德的色彩理论所遭受的不被重视和好评的命运,称变成树碑、设宴、演说、鸣枪致敬与大受欢迎,并不足以弥补哥德因其论色彩理论所遭受的不公。为向这位伟人表示应有的敬意,应当责成学术界对歌德的色彩理论及其对牛顿所持的异议进行详尽的探讨与评价。叔本华写到:这是让歌德不再遭受不公和冷遇的最可靠的方法。</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对歌德这位大诗人的敬仰和热爱一生未变。</p><p class="ql-block">4、让美好永驻心中</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印象最深的是在伦格学校所上的道德教化课。这门课没有祈祷仪式、没有宗教狂热、或者唱什么赞美诗。取而代之的是,男孩子被教以不同道德责任的内容。诸如尊重他人的感情、对于兄弟姐妹呵护、对仆人的责任、改善他人的生活、避免激怒他人、不在背后说人坏话、杜绝搬弄是非等等。而需要被加意表达的则是友谊、善意、同情、大度、慈悲和助人。学生被告知,即使是无伤大雅和并无恶意的谎言也是不可以原谅的,诚实和真实一直是必须的需要。这对叔本华的成长,起了很重要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记得,很早的时候,很可能是童年吧,他还是一名纯真无邪的少年,父亲海因利希曾送给他的一本小书。那是当时著名作家马蒂亚斯所写的一本小册子,用诗歌、书评及小品的形式,直接、随意、闲聊式的语气讲人生道理,即富诗情画意又娓娓道来,就像有人附在他耳边,和他在对话。最难忘的是书的封面父亲亲手书写着:致吾儿书。</p><p class="ql-block"> 后来,叔本华曾刻意寻找并保存马蒂亚斯的画像以做纪念,对父亲的关爱和对书中“将自己视为断然不会做恶的至善之人”和“让美好之物永驻心中”一直记忆犹新。</p><p class="ql-block"> 与母亲的决裂一直是世人对叔本华最感兴趣的话题,那些对叔本华学说有异议的人,更将此视为大逆不道。然而,这正是叔本华不与伪善为伍的秉性。他和母亲的冲突,有学术观念上的冲突:他研究的是形而上学的问题,母亲写通俗文学,母亲觉得他不食人间烟火,他觉得母亲俗不可耐。还有爱的冲突:按现代心理学,尤其是弗洛伊德的观点:父亲是女儿、母亲是儿子潜意识里的情人之说,叔本华对父亲去世后母亲所交男友的抵触,也是基于爱、排他与嫉妒的范畴。而事实上,母子情深也在他们之中有所体现。</p><p class="ql-block"> 母亲曾这样写信教训儿子:你并非邪恶之人,也不乏教育,你拥有能够让你为人类社会增光添彩的所有一切,我熟知你的心灵并且知道能够比你更优秀者了若星辰。然而尽管如此,你却令人气恼,我认为与你共同生活实在极其困难,你所有的美好品质,全都因为你的过分聪明而大的折扣,全都仅仅因为你出于想要凡事都要比他人技高一筹,以及想要改进和精通你所不能掌控的东西而陷入暴怒,并变得对世人全无用处。你因此使周围的人感到痛苦,因为没有人愿意这样一种被强迫的方式得到提高或者受到启迪,尤其是不愿意被一个像你现在这样的无名小辈来引导。没有人能够容忍遭受你这样一个表现出许多弱点之人的责备,你总是带着一副庄严而难理解的腔调妄下定论,从未假定自己会受到别人的反对。</p><p class="ql-block"> 从中可以看出,叔本华具有与母亲相同的天性,诚实得冷酷无情,即便是真相令他人不快,也要将之说出。</p><p class="ql-block"> 母亲约翰娜去世后,叔本华和妹妹阿黛勒继续保持着联系。1842年,兄妹在法兰克福重聚。阿黛勒吃惊的发现哲学家竟然有一副母亲的肖像画,甚至在叔本华生命的最后,这幅画还在与哲学家本人的一张照片一起挂在他位于美景街16号公寓的沙发对面的墙上。</p><p class="ql-block"> 阿黛勒也是一位作家。出版有《家庭森林与天天童话》长篇小说《安娜》、《丹麦故事》,但她的作品没有像母亲作品那样得到热烈反响。</p><p class="ql-block"> 1849年,阿黛勒去世。叔本华黯然神伤,说上天夺走了能够对之尽心倾诉心曲,并获得共鸣与理解的唯一之人。</p><p class="ql-block"> 我们还找到了叔本华的一首情诗:</p><p class="ql-block">站在你家门前</p><p class="ql-block">我内心的悲伤将变成喜悦</p><p class="ql-block">如果你从窗口看我</p><p class="ql-block">太阳被云锁遮拦</p><p class="ql-block">而你的眼睛的光芒</p><p class="ql-block">在寒冷的早晨流出</p><p class="ql-block">给我流入天堂般的温暖</p><p class="ql-block"> 哲学家飞扬的才情、真切的爱恋,丰沛而热烈。</p> <p class="ql-block">第六章 </p><p class="ql-block">时间总会证明你所做的意义何在</p><p class="ql-block">1、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p><p class="ql-block">2、好评如潮</p><p class="ql-block">3、被崇拜</p><p class="ql-block">4、轻松离世</p><p class="ql-block">5、他为后人而书写。</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时间总会证明你所做的意义何在</p><p class="ql-block"> 人要么是孤独,要么就是庸俗。</p><p class="ql-block"> 没有相当程度的孤独是不可能有内心的平和的。平和的内心才能够不受外界困扰而有了自由和思考,才能成为那个独一无二的自己。</p><p class="ql-block"> 伟大真理被发现之前都有多种模糊的显示,人们会觉得他似乎是一种云山雾罩的隐约可见之物,而它真正的发现者却是凭借着对他真正价值与意义的认识,清楚地证明了其正确性并将其有力的表达出来的人。</p><p class="ql-block"> 几十年的漫长岁月,昔日才华横溢、羁傲不训的哲学家变成了离群索居、坚守真理的智者。他急于获得认可,急于将自己的学说和发现诉诸世人时,他身单力薄、孤立无援。他淡泊名利,一座城、一个人、一条狗、一间公寓,全部身心和精力都用在修订、巩固、完善他的学说,不再理会外界的熙攘与喧嚣、繁华与荣耀后,世人找上了他,世界承认了他。</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说:“哲学家的眼睛应该永远注视着事物本身,让大自然、世事、人生,而不仅仅是书本成为他思考的教材”。他说:“人生真是糟糕透顶的事情,我决定花费这一生去琢磨和探究这一糟糕透顶的人生。”他还说:无论何人,只要他踏上这条小径,他便必须毫无惧色,但却必须将所有一切都抛诸身后,必须自信满满的在冬日白雪中走出自己的路来。</p><p class="ql-block">有志者事竟成。命运逆袭,对于叔本华来说,就是得到了他做到的。</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1、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p><p class="ql-block"> 法兰克福在哲学家匆忙抵达之时,人口大约5万左右。在维也纳和会之后,法兰克福获得了自治权,是德意志联邦议会所在地。因此,这个城市吸引了来自德意志及其他欧洲国家各个地方、各种各样的政治家、皇家公使、贵族及达官显要。混杂其间的还有那些被吸引来参加在此处举行定期商品交易会的人、观光游览的人,这对叔本华来说是件好事,能够观察到各阶层的人,看到许多新鲜的见闻。</p><p class="ql-block"> 1832年年初,因为身患疾病,原本就事业不顺的叔本华心情更抑郁了,他躲在法兰克福的公寓里给母亲写信,想让母亲告诉他如何去做,力图得到母爱。也告诉母亲一些有关她财产怎么处理和解决的问题。在互通信件期间,无论是母亲还是叔本华都没有提及约翰娜在文学上取得的成功——她二十四卷的作品集刚刚面试以及叔本华自己那些仍然无人来读的作品。</p><p class="ql-block"> 曾经,在约翰娜、叔本华、阿黛勒各得到海因利希三分之一的遗产之后,叔本华将父亲留给他的遗产打理的很好,一生都是财务自由。母亲和妹妹则将遗产交给一家金融管理机构管理,后来,这家机构出了问题,使她们损失惨重。这时候,叔本华发挥了他以往学习的经商技能,通过法律手段,尽力帮亲人多讨要回一些资金。</p><p class="ql-block"> 这封信是叔本华写给母亲仅存于世的唯一信件。他一定向他讲述了更多有关自己健康的情况。这才引来了约翰娜的回应:你的疾病令我担忧,尽快去看看医生吧,看看究竟得了什么病,我能想象出来你的样子,你一定是头发散乱、满脸的络腮胡,整整两个月都足不出户、闭不见人,我的儿子,那可不利于健康,我对此难以心安,人不应该活得如此离群索居,我恳请你照顾好自己。</p><p class="ql-block"> 妹妹也同母亲一样为兄长的健康状况感到担忧,他似乎看到父亲在生命将结束之际的行为举止,十分害怕兄长步入父亲的后尘。她说去法兰克福看望哥哥,还提议他们一家人应当聚在一起,来看看他们是否能够和睦共处,并承诺不会打探他的私事,甚至考虑到季节和气候原因,计划在明年春天,让他到南方来旅行,他们就可以在某个便于前往的小镇约好见面。</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并没有与妹妹见面,被病痛和抑郁驱使的叔本华在1832年7月返回了曼海姆。他在曼海姆加入了和谐协会。这是有当地达官显贵及一些渴望跻身其中的人们所组成的社团。对于叔本华来说,他觉得该协会很对自己的胃口,其原因不是因为会员的阶层和档次高,而是该协会有非常之多的藏书,这才是他的最爱。此外,生活节奏缓慢的曼海姆也自有其迷人之处。</p><p class="ql-block"> 在书籍的海洋里流连忘返的叔本华,依然对法兰克福难以忘怀。他应当选择何处作为永久居住地呢?为了得出答案,他不止一次对这两座城市进行比较与分析。在他看来,曼海姆的有益之处在于和谐协会、较低的犯罪率、他熟悉的外国书商及夏日浴场。法兰克福的优势是气候宜人,隐身于陌生人之中所带来的自由自在、更多的英国绅士更好的剧团、音乐会与歌剧、自然历史博物馆以及较少的庸医。各自的缺点呢?曼海姆有拥挤的娱乐及就餐场所,令人难以忍受的酷暑等不利因素。法兰克福则好像不怎么明显。最终胜出者是法兰克福。</p><p class="ql-block"> 不久,叔本华将自己的行李及书籍、笛子全部都打包装好,牵着他的卷毛狗,于7月6日到达法兰克福。在他生命接下来的二十八年当中,他都是定居在法兰克福,仅在1835年到莱茵河地区做了一次四日游、别处做过几次短暂的一日游。叔本华将继续在法兰克福体验孤独。</p><p class="ql-block"> 但在,他生命里最后七年当中并未如此,他会在美丽的美茵河畔的法兰克福颇品味和享受自己的成功,自己那迟来了几十年的成功,他将在那里离世并被葬在那里。</p><p class="ql-block"> 2、 好评如潮</p><p class="ql-block"> 1836年,叔本华为了扩大《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的影响力,将这部分对自然科学的看法以《论自然中的意志》整理出版。第二年,设在特隆赫姆的挪威皇家科学院举办一次题为:“人类意志的自由能否从自我意识得到证明”的征文大赛,叔本华将这篇著作略加修改寄了过去。1939年1月26日,科学院授予叔本华这篇征文以桂冠,除了收到的那枚哲学家及其珍视的金质奖章之外,他还被任命为科学院的成员。</p><p class="ql-block"> 同年,叔本华发现丹麦科学院也在举办征文活动,题目大意是:道德的来源和基础及怎么探索。他将自己论道德的章节以《论道德的基础》参加征文活动,但却没有获奖。1940年,叔本华将这两篇征文合为《伦理学的两个基本问题》出版。</p><p class="ql-block"> 虽然这部著作也像枚投入泥沼里的石子,没有激起浪花,但是,叔本华的哲学思想确实吸引了一些人的目光,他们从了解到迷恋,从接受到追随,而且越来越多。</p><p class="ql-block"> 这些人很多并非哲学教授或学界中人,而是生活中讲究实际、衣食无忧的成功人士,以及那些为谋生已经在大学深造完毕的人,这之中以法律专业的学子为甚,还有些是自由学者。这同叔本华哲学的贴近现实有很大关系。</p><p class="ql-block"> 我们说过,叔本华是现代哲学的创始人,他的哲学思想强调自我、个体和意志,正符合从古典到现代人的思想轨迹,理论从来都是超前的,到了一定的时期,叔本华的倍受推崇也是顺理成章的使然。</p><p class="ql-block"> 首位在叔本华的哲学中觅得营养的追随者是多古特,他是马堡地方法院的法官,曾经试图戳破费希特—谢林—黑格尔哲学那吹胀的肥皂泡。1836年,他偶然读到《论自然中的意志》,大为称奇,随之写信给叔本华,询问如何才能最好理解其哲学体系的同时,附上了一首对黑格尔哲学大加讽刺的诗作。叔本华建议他去读自己的博士论文及主要著作,多古特遂变成了叔本华哲学的狂热信徒。他说:我不能不承认,叔本华是整个哲学史上首位真正有体系的思想家,他所写的正是我曾想的。</p><p class="ql-block"> 另外一位崇拜者是柏林的哲学博士及自由学者弗劳恩席德特,他这样写到:对叔本华作品所进行的阅读,是一种令生命发生彻底改变的经历,将黑格尔精神的所有阴影都从精神中驱逐了出去。弗劳恩席德特称《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是一种比黑格尔学说更高级的哲学,从叔本华十一页作品中能够学到的比从黑格尔十卷作品中所学到的东西都还要多。他还组织和参与了对叔本华的宣传活动,印宣传小册子、发表演讲,是叔本华早期追随着当中最为活跃与忠诚的一位。他的人脉交往使得叔本华出版了《附录与补遗》,在他所崇拜的人去世之后,他还继续推广叔本华哲学。</p><p class="ql-block"> 贝克尔似乎是在叔本华的思想中感受真理,而毫无遮掩的真理正是他唯一追寻的东西。在双方互通信12年之后。叔本华对这位比自己年轻15岁的人给予了称赞:在所有活着的人当中,你是最精通我哲学的专家。后来他们成为终身的友人。他会定期拜访哲学家,而哲学家也会去看望这位律师。</p><p class="ql-block"> 《附录与补遗》出版,多古特、弗劳恩席德特都写了赞美文章,《四季》和《德意志文学中心报》也刊发了褒奖文章,许多知名的学者也发表了评论,哈勒教授埃尔德曼在他的《德国思辨哲学自康德以来的发展》当中加进了三十七页论述叔本华思想的内容,叔本华本人则写下了“关于我生平的介绍”发表在这本书上。</p><p class="ql-block"> 1853年4月,英国评论者再次发出声音,称赞了叔本华的哲学态度:他在其哲学遭受隐匿的几十年间所表现出来的坚韧不拔,以及他的思想所具有的明晰性与影响力。他以极其吸引人的史诗般方式对这位著书着进行了描写:事实上我们敢说,在我们英国读者当中,很少有人熟悉阿图尔·叔本华这个名字,意识到这位叫那个名字的神秘人物,致力于推翻自康德去世以后就被大学教授建立起来的整套德国哲学体系已有近40年之久,以及他在经过长期努力之后刚刚成功得以使自己成名。而意识到他是世界上最富于独创性与最值得阅读的作者之一,意识到他在理论构建方面技艺娴熟、取得成就的领域包罗万象、阐释事物的能力无穷无尽,在穷根究底、追求卓越的过程中表现出令人生畏的逻辑头脑与不屈精神的人,则少之又少。</p><p class="ql-block"> 不久,多篇广为流传的正面评论,一些哲学教授的介绍以及这篇评论的德语译文都起到了引发叔本华哲学兴趣的着燃点作用。随着他越来越受到大众的欢迎,叔本华得以在1854年出版《论自然中的意志》第二版,《论视觉与色彩》第二版。1856年,莱比锡大学为了更好地“解释与评论叔本华哲学的原理”,主办了一场征文比赛。</p><p class="ql-block"> 作曲家瓦格纳初次接触到叔本华的作品,就大呼有脱胎换骨之感,他说:叔本华在我孤独寂寞之时如同从天而降的礼物来到我身边。他终其一生都在不断的推广叔本华学说。按照他朋友的说法,叔本华对瓦格纳的影响则“很可能是我们文化当中关于艺术大师的杰作受到一位哲学泰斗至深影响的卓越事例。</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3、被崇拜</p><p class="ql-block"> 如同一颗冉冉升起的明星,如同发掘出了一座金矿,德国上下为之轰动和惊喜,所有文人的热门话题、新闻记者与无名作家都已经开始为叔本华而手忙脚乱:默默无闻几十年的叔本华如今正要被拖上前来,进入公众视线,接受崇拜——</p><p class="ql-block"> 1854年冬,叔本华成为一位画家的友人。这位画家说服哲学家坐下来让自己为他画一幅画。不久他的这幅画就被人高价买走,买主是叔本华的狂热崇拜者,一家农庄的庄主威斯克,他为叔本华建一座房子,专门用来陈列这幅画。威斯克说:那将是我建的第一座教堂。在画像前面,他还摆张桌子来放置叔本华的全部作品,就仿佛它们是神圣的典籍一样。</p><p class="ql-block"> 威斯克的狂热崇拜感染了其他人。倾慕者竭力搜寻,想要得到《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第一版,有可能销售过此书的书店,每天都有人来购买这本书,不问价格,多少都要。仿佛它是耶稣在最后晚餐时所用过的圣杯一般。</p><p class="ql-block">还有人去鲁多尔席塔特小镇,去寻觅叔本华当初的住处,在他撰写博士论文的房间里停留,将一些留在墙上潦草的乱涂字句,当作“圣物”来顶礼膜拜,并且如获至宝一般的抄录、临摹下来。</p><p class="ql-block">叔本华的肖像油画被制成平版印刷品,用银板照相法复制出的肖像画、照片及素描画都在忠实信徒当中广为流传。叔本华的众多崇拜者,以收藏和拥有与叔本华有关的物品为荣。</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的出名,就如同现在的明星走红,看似没有彰显出哲学所具有的尊严与高贵,却也算是对多年来遭受忽视与怠慢的叔本华的一些补偿。变成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在叔本华的居住地法兰克福,人们以宴会、演出、沙龙、聚会等各种形式庆祝他的生日,崇拜者会根据他的喜好精心挑选礼品,或者寄送过去、或者登门奉上。在他每天牵着宠物卷毛狗一道散步的湖边,常常有人远远地打量他、向他招手致意。品种和“小叔本华”相似的卷毛狗在法兰克福变得多了起来,主人最爱牵着它遛街。叔本华最喜欢穿的黑篮色的、打了领带的西服也流行了起来。他常去进餐的饭店生意红火了起来,使得叔本华不得不再更换地方。只要有机会,人们总是寻求他的亲笔签字,幸运的话还会在喜获签名的同时,得到几句巧妙的赠言。</p><p class="ql-block"> 此外,还有各种名目的邀请、采访、演讲、乃至围住堵截……</p><p class="ql-block"> 如同美茵河里宁静而清澈的河水,毕生追求人生答案的哲学家淡定而坦然,如何度过几十年的沉寂,就如何度过这几年的喧嚣,叔本华在一次采访中,这样清醒地说到:他的处境类似于一个管理舞台布景的工作人员,在忙着点亮舞台的彩灯之后,却在众人注视下随着幕布开启而匆匆跑下舞台。</p><p class="ql-block">5、轻松离世</p><p class="ql-block"> 有一天,成名后的叔本华收到了歌德的儿媳奥蒂莉的来信,她说,她平时很少与人交往,今年夏天,有四面八方的陌生访客来到家里,我才知道是因为你的出名。她还说:她目睹他终于达到了他早在五十年前就为自己设定的、成为十九世纪哲学家的目标而感到欢心,歌德的眼光确实独到,他的预言成了真。但是,叔本华写给她的回信谈及的却是哀叹老年人所共有的经历和同时代人一个个相继辞世的无奈。</p><p class="ql-block"> 叔本华在晚年相对来说身体还算不错,他认为这是持续运动与新鲜空气的结果,无论天气如何他都每天坚持散步,他向别人说:每天都出去散步,快走两小时,比任何一处温泉都有健身效果,而且还不用花钱。他不带老花镜就能读书看报,胃口也极佳。他每天坚持吹奏笛子,以确保自己获得适度的夜间休息,他说睡眠是一切健康和精力的源泉,即便对于知识分子而言也是如此。</p><p class="ql-block"> 一直到去世前,叔本华这位休息良好的漫步者依然活力十足的进行脑力劳动,读书看报、与他的门徒级仰慕者通讯并将自己的所思所想加进去,为将来出书做准备。他准备出版自己主要著作《作为意志与表象的世界》的第三版。而出版商这次不比从前,早已迫不及待的找上门来,他们笃定这次出书定会赚的盆满钵满。</p><p class="ql-block"> 然而,看起来一切都很好的叔本华还是逃脱不了死亡的魔咒,1860年4月,他从外面回到家中,发觉自己行走的步伐变得缓慢,四肢感到乏力,并且因为气短和心悸而感到难受,这些症状持续了整个夏天,叔本华除了缩短每日散步的距离之外,并没有对身体和生活方式做个全面的调整,也没有去询问医生,他觉得自己的身体还健康,还有许多事情等待他去做。</p><p class="ql-block"> 这位曾经如此有力、全面且深刻的就死亡问题进行过探讨和写作的哲学家很快就要面对自己的行将辞世。9月20日,叔本华起床后摔倒在地,头部受到猛烈撞击,不过他在那天夜里睡得还不错,次日起床后也并无异常。他吃过早餐,女仆打开叔本华房们的窗户,让对健康有益的新鲜空气溜进房中,他在叔本华医生到达前几分钟离开了房间。但是,新鲜空气并未对老人提到任何作用,也就这几分钟十几分钟的间隙,再等人们发现时,他已倒在长沙发上的一角与世长辞。看起来他像是睡着了,脸色平静而安详,没有任何迹象表明他有过痛苦的挣扎。叔本华去世这天和他出生日一样,都是星期五。</p><p class="ql-block"> 他轻松离世。他离世前把自己的大量财产捐赠给了慈善机构,用于资助战乱期间的普鲁士伤亡士兵,这些士兵曾恢复和维护了社会秩序,保障了国家的安全。他的墓前只有一块黑色大理石墓碑,上面只镌刻了他的名字——阿图尔·叔本华</p><p class="ql-block">5、他为后人而书写</p><p class="ql-block"> 在戴维的著作《叔本华传》中,有这样一段对叔本华的贴切而全面的概述:作为受人尊敬的约翰娜的儿子,他通过一大笔继承的钱财而完全独立,并投身于哲学研究之中。最为坦诚的他,显而易见有点类似于被宠坏的孩子,直接、坦率、高傲、执拗而坚定。在所有与哲学相关的问题上,极端而决绝。在所有事情上,他对朋友与敌人均毫不犹豫的言明自己的想法。他有着极其神采奕奕的蓝灰眼睛和硕大头颅,双颊与鼻子两侧相交处有长长的褶皱,他说话时是急躁的,嗓音也显得刺耳,还常常伴之于短促而有力的手势。尽管他是一名所有晚宴年会与娱乐比赛之类组织的坚决反对者,但他却频频现身于这些场所,在别人眼中,他一直是一只狂吠不止的狗,所有人都对他心怀恐惧,但却无人胆敢对他以牙还牙,因为他说的是真话,有道理。新闻记者的闲言碎语并非他所关心的事情,在他看来,那毫无价值,完全可以我行我素,置之不理。</p><p class="ql-block"> 他的好友、也是崇拜者格温纳在他的葬礼上悼词是这样的:</p><p class="ql-block"> 现在,这棺椁中静静躺着的人,非比一般,他已经在人们的中间生活了整整一辈子,而却一直不为所知。今天到场的所有人当中,没有一个与他有血缘关系,他孤独的死去了正如他之前孤独的活着。</p><p class="ql-block"> 此时此刻,这个人身边的某样东西告诉我们,他为此孤独获得了补偿,这个饱含真诚、热爱真理的人从青少年期就厌恶表面现象,为此他不惜牺牲和疏远了各种社会关系,这个深不可测的人胸膛里跳动了是一颗温暖的心,永恒的热切渴望伴随着这个人的一生,而这种渴望对于大部分人来说,只有在死神临近之际才会在脑海里掠过。</p><p class="ql-block"> 因为得到出身和教育的帮助,这个有着天才思想的人得以免受人世间劳碌的重负。他对此伟大的馈赠心存感激,他唯一的愿望就是要对得起这一馈赠,肩负起崇高的使命。</p><p class="ql-block"> 他怀着钢铁一般的信念,孑然一身,忠于自己,不惧世人误解,终其一生对虚假和炒作都深恶痛绝。如今他头上的月桂花环是他到了生命的黄昏之时才终于带上的,这是他默默无闻的漫长岁月的积累,是他不曾偏离崇高路径的馈赠,是最至高无上的光束,穿越世界的未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