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代文宗”欧阳修的多面形象--欧明俊教授主讲

乘风携酒

<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5日,在保定古莲池的直隶图书馆,由“莲池书院”主办,欧明俊主讲的“一代文宗欧阳修的多面形象”,成功举办,深受线上、线下的听众喜爱。</p><p class="ql-block"> 欧明俊是福建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欧阳修研究会会长、中国古代散文学会副会长、中国陆游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柳永研究会副会长、中国韵文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词学研讨会常务理事等,为《斯文》副主编。主要研究唐宋诗词等,出版《陆游研究》《陆游集》《宋代文学四大家研究》《词学思辨录》《唐宋词史论》《古代散文史论》《古代文体学思辨录》等著作十余部。受邀参加录制CCTV—1央视综合频道大型文化综艺节目《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欧阳修篇。</p> <p class="ql-block">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被誉为“一世文宗”,散文、赋、诗、词皆取得开创性成就。又文人、学者、政治家三位一体,是“百科全书”式学者,著名政治家,又是生活中的凡人。在本次讲座中,欧明俊教授分析了欧阳修生平,总结其人生智慧,鉴赏其经典作品的艺术魅力,呈现更加真实的立体欧阳修形象。</p><p class="ql-block">(注,以上复制主办方简介,一下为编者听课笔记,未获欧明俊教授审阅。)</p> <p class="ql-block">  欧阳修(1007--1072),字永叔,号醉翁,晚号六一居士,北宋庐陵(今江西永丰)人。真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补西京留守推官,景祐初,官馆阁校勘,景祐三年(1036),因直言论事贬知夷陵,四年后还朝。支持范仲淹政治改革,庆历五年(1045),贬滁州,转徙扬州,颍州,南京。还开封,认翰林学士。官至枢密副使,兵部尚书,谥号文忠。</p> <p class="ql-block">  欧阳修是北宋文坛领袖,开宗立派,是名副其实的文学大家。王安石、苏轼、苏辙、曾巩等等或是其学生,或受其提拔。他改变了判卷标准,开科举制度之先河,产生“千古第一榜”。</p><p class="ql-block"> 欧阳修不但是散文家,诗词、赋、骈体文都有非常大的成就。他还开创了金石学、目录学、谱牒学、考据学等。</p><p class="ql-block"> 作为政治家,欧阳修支持范仲淹新政。作为高官,他从小受到良好的家风影响,是廉洁奉公的典范。在他曾经赴任的扬州,康熙为他题写的“贤守清风”。</p><p class="ql-block"> 《二十四史》中,欧阳修独占两部,是非常难得的历史学家。作为思想家,表现在史学思想、文学主张以及政治态度上。他的思想深受儒家影响,强调道德和教化作用,并在多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p> <p class="ql-block">  “画荻教子”是说他从小贫穷却爱学习。 欧阳修善于向前辈学习,博采众家之长,有容乃大。他有才,并不傲慢。其交友之道,真诚深切,一生不负。</p><p class="ql-block"> 欧阳修认真修改文章,传为佳话。把原稿贴墙上,随时修改,直到一字不差,把自己的才能发挥到极致。他说“不畏先生嗔,但畏后生笑”。</p><p class="ql-block"> 欧阳修格局非常大,所行皆忠信,让贤为相。政治上有朋党之争,但生活中仍是朋友。</p><p class="ql-block"> 作为史学家,他观点犀利,比如对官场不倒翁冯道批:没有操守。</p> <p class="ql-block">  欧阳修把自己的感情沉溺式书写在文章里,不能自拔。他在生活中是一个平凡的人,也有着痛苦和烦恼。而苏轼则是自我调节的心理大师,更值得我们学习。人满足了基本生活之后,一切烦恼都是自找。不要自我伤害自己,要学会超脱。</p><p class="ql-block"> 名篇被时代认可,被历史认可,更被众多文学家认可,不必怀疑其价值,要多读多背诵。增加我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提高对语言的表达能力,学习文学大家的人生智慧。一定要多找自己感兴趣的作品来读。</p><p class="ql-block"> 宋代文人有亲切感,他们理性而收敛。欧阳修晚年游山玩水,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p> <p class="ql-block">  欧阳修的文章在继承先辈们的基础上有所创新,有为而作,有感而发,往往一气呵成,以气胜。</p><p class="ql-block"> 《秋声赋》饱经风霜才能读懂,既是季节上的秋天,更是心理、生理上的秋天。</p> <p class="ql-block">  在和听众交流的环节,欧明俊教授悉心回答了问题。时代不同,年轻人不能重复我的路。建议要对一个领域进行精研。</p><p class="ql-block"> 要善于利用时间,作时间的主人。尤其是女性,要处理好学问和生活家庭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他还指出,有的年轻人不能积极利用资源,其实就是对资源的浪费。</p> <p class="ql-block">《莲池书院听课有感》</p><p class="ql-block"> 秦路川</p><p class="ql-block">几朵荷花盛,</p><p class="ql-block">万株莲蓬沉。</p><p class="ql-block">旧楼书声起,</p><p class="ql-block">文脉传承新。</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