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游记—晋祠

sunny

<p class="ql-block">  晋祠位于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晋祠镇,始建于西周时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古典皇家园林建筑群,晋祠是为纪念晋国开国诸侯唐叔虞及母后邑姜而修建,最初名为唐叔虞祠,后改名为晋王祠。</p> <p class="ql-block">景区由晋祠公园和晋祠博物馆两部分组成,晋祠的主要景点集中在晋祠博物馆,首先从东门广场进入晋祠公园。</p> <p class="ql-block">广场上的晋祠太白亭是一座纪念唐代诗人‌李白曾到此一游的纪念性建筑,太白亭的建筑特色包括独特的‌六角翘檐设计、长廊,其雕刻精细,给人一种古朴而精致的感觉。</p> <p class="ql-block">东门牌坊是一座明代四柱三门、重檐翘角、琉璃瓦顶的仿古牌坊,牌坊正面匾额上书“晋祠胜境”,背面匾额为“唐晋斯源”,意为古唐和晋国的历史起源于此。</p> <p class="ql-block">晋祠的牌匾“晋祠”二字是唐太宗李世民亲笔题写,中间红章“贞观之宝”,晋祠向里一面的匾额“宗唐发轫”,太宗父子起兵太原,祷于叔虞,若平定天下,当以唐为号。</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唐园”是</span>进入晋祠公园后的第一个园中园,因晋阳是唐朝的发源地,故名“唐园”,“唐园”二字为明末清初书法家傅山所书。</p> <p class="ql-block">唐园阶下的一对铁狮子,公狮子脚踩绣球,母狮子脚踩小狮,造型生动,形态优美,<span style="font-size:18px;">其基座侧面铸有“嘉靖四十年五月初三日造”的字样。</span></p> <p class="ql-block">唐园内照壁重建于2007年,高5米,宽8.4米,正面为砖雕福、禄、寿图,照壁背面为群仙会。</p> <p class="ql-block">唐园内风景秀丽</p> <p class="ql-block">绕过照壁,一座二层三檐楼阁,三层檐下分别悬挂着“飞龙阁”、“凌云阁”,以及“观汾”,整体建筑座落在假山石洞上,有登高远眺之意,游人又可穿行而过。</p> <p class="ql-block">穿过飞龙阁被称为“转运洞”的石洞,即到长守厅,厅檐悬挂“唐宗遗风”牌匾。</p> <p class="ql-block">晋祠与‌李世民之间有着深厚的渊源,据传唐太宗李世民在起兵反隋前,曾随父亲‌李渊到晋祠散心,并在唐叔虞祠内祈祷,希望像唐叔虞一样治理好国家。后来李世民成功建立唐朝,将国号定为“唐”,以纪念在晋祠的这段经历。 “<span style="font-size:18px;">龙兴晋阳”群雕,‌</span>居中者为唐太宗李世民,2003年,太原建城2500年之际,以彰显唐太宗李世民及长孙无忌、李绩、尉迟恭、魏征等历史人物的丰功伟绩,特铸塑青铜群雕供人敬仰。</p> <p class="ql-block">这里仍是晋祠公园一部分,<span style="font-size:18px;">周边楼台亭阁既美观,又可休憩。</span></p> <p class="ql-block">晋祠博物馆主要围绕古建筑群和珍贵文物展开,其中的晋祠三绝(难老泉、宋代彩塑侍女像、周柏)、三宝(献殿、鱼沼飞梁、圣母殿)和三匾(难老匾、对越匾、水镜台匾)是晋祠的重要文化符号,代表了晋祠的历史文化和建筑艺术。</p> <p class="ql-block">“三晋名泉”名称源于战国时期,当时韩、赵、魏三国从晋国分裂出来,这些国家位于山西省及周边地区,故称“三晋”,而“名泉”是指晋水名泉,象征着晋国的历史和文化,横匾源于清康熙年间晋祠武举人杨廷翰所书。</p> <p class="ql-block">“水镜台”是一座明清时期的戏台,戏台的设计体现了殿、台、楼、阁四种风格,融合了明代和清代的建筑特色,戏台悬挂的“水镜台”匾额是由清乾隆年间的名书法家杨二酉所题,被誉为晋祠三大名匾之一。</p> <p class="ql-block">献殿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一,献殿是供奉祭品的场所,建于金大定八年(1168年),1594年重修,1955年依原样翻修,献殿的建筑结构独特,是我国唯一的殿和亭结合的建筑,展现了金代建筑的风格和特点。</p> <p class="ql-block">鱼沼飞梁是晋祠的另一大国宝建筑,始建于北魏之前,是一座独特的十字型桥梁,被誉为世界上最早的立交桥。‌</p> <p class="ql-block">对越坊属功德坊,位于晋祠的中轴线对越坊上,建于明朝万历四年(1576年),“对越”意为报答宣扬祖先的高尚功德,对越匾由明代书法家高应元书写,也是晋祠的三大名匾之一。</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是晋祠三大国宝建筑之首,‌位于晋祠的正殿,是晋祠现存建筑中规模最大、最古老的建筑,它创建于北宋天圣年间,重建于1102年,用于供奉唐叔虞的母亲邑姜,圣母殿是宋代建筑的杰出代表。</p> <p class="ql-block">守殿将军像</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前的八根大柱上有八条木雕盘龙,雕于宋元祐二年(1087年),是我国现存最早的木雕蟠龙柱,八条木雕蟠龙造型各异,栩栩如生。</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的宋代彩塑,被誉为晋祠“三绝”之一,这些彩塑创作于宋代天圣年间(公元1023—1032年),由43尊彩塑组成,包括主像圣母邑姜和侍从像42尊,这些彩塑精湛的雕塑技艺,成为中国古代彩塑艺术中的精品。</p> <p class="ql-block">唐叔虞殿</p> <p class="ql-block">圣母殿旁边的周柏,树龄已超过3000年,这是晋祠千年古木的代表,也是晋祠的三绝之一,周柏是周代种植的柏树。</p> <p class="ql-block">晋祠三绝之一的难老泉是晋水的主要源头,号称“晋阳第一泉”,终年涌水,是晋祠的重要水源,唐代诗人李白曾赞美“晋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龙鳞莎草绿”,难老泉亭的难老匾由明末清初著名书法家傅山先生题写,此匾为晋祠第一名匾。</p> <p class="ql-block">金人台是一座方形的砖台,用于祭祀时焚烧祭文,四周砌有围栏,台上四角各立一尊高约2米的铁人,身穿铠甲,在露天的环境下,默默驻守了千年,铁人采用北宋先进的冶炼铸造工艺,因铁为五金之属,所以称金人台。</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晋祠的</span>自然山水和历史人文融为一体,以其杰出的古建筑园林和碑刻雕塑艺术享誉中外,被誉为“山西小江南”。‌</p> <p class="ql-block">晋祠文化遗存极为丰厚,有宋、元、明、清时期的殿、堂、楼、阁、亭、台、桥、榭等各式建筑100余座,宋元以来雕塑100余尊,铸造艺术品30余尊,历代碑刻400余通,诗文匾联200余幅,古树名木96株,其中,上千年古树30株,在一处文化遗产中保存有如此众多的文物精品,实属罕见。</p> <p class="ql-block">地上文物看山西,山西从最早尧都、西侯度遗址到三家分晋、明清晋商都代表了山西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华夏文化,五台山、平遥古城、云冈石窟、晋祠、应县木塔、悬空寺、王家大院等等,看不完的山西古建筑,说不完的山西历史,山西历史就是半部中国古代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