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你到过西藏阿里吗?你看到过狮泉河的垂柳吗?</p> <p class="ql-block">2019年,我们一行前往阿里,看望单位援藏干部,从喀什转飞机。凌晨从喀什起飞,飞机一路都在爬升,飞机下是皑皑雪山,连绵起伏,一派神奇壮丽的气象,让人浮想联翩。</p> <p class="ql-block">飞机降落在阿里昆莎机场。蓝天是那样透彻纯粹,那样悠然,那样高远。此时,霞光万道,照射在高处的白云上,白云变成一团团,一团团金色,红色,橙色的彩云,不断地浮动着,飘逸着,变幻着……变成了不同形状,犹如绽放的花朵,那样绚丽;又如同金色的浪潮,那样澎湃……这壮丽雄伟的美景,让人分不清云远还是山高。清晨的阿里太美了!只是此时呼吸紧张起来,也许是刚踏上阿里的土地,走起路来还如同内地。</p> <p class="ql-block">出了机场,援藏干部军伟,已来接我们。他憨憨地笑着,镜片后的眼睛充满欢喜,黝黑的皮肤,干裂的嘴唇,干枯的头发。手捧着洁白的哈达挂在我们胸前,拥抱在一起,也许这是在高原才有的礼遇,也许是多时未见的激动,我感到血液直往上窜,有些头重脚轻,走起路来如踩在棉花堆上。</p><p class="ql-block">上了车,军伟告诉我们;“阿里狮泉河海拔高,我们先到周围几个县看看,适应一下,再到地区所在地。对高原恶劣的环境要有敬畏之心,尊重它的客观规律。”他又幽默地说;“在这里,得意不能忘形”。阿里平均海拔4500米,空气含氧量不足内地的50%,湿度只有20%左右。他还为我们讲了,他刚到阿里的故事;“我刚到阿里,有一天,局长打电话让到他办公室,我像在内地一样,一路小跑,一步两个台阶,可到了二层局长办公室,气都喘不上来,十分钟后才能说出话来”,我们被他的故事弄蒙了,都摸兜里的红景天胶囊。“在阿里一定要慢,走路慢,说话慢,吃饭慢,这样才能慢慢适应‘’,军伟说着阿里的“慢”字哲学。</p> <p class="ql-block">车在戈壁滩上跑着,窗外,远处连绵的雪山,积雪洁白,或高或低的雪线,参差的挂在山峰上,雪线下冰川遗址,清晰可见,像“瀑布”一样,从山上流下,太阴照在这“瀑布”上,发出明暗不同,大小各异,似动非动的亮光,好似刚还是造山运动,那种原始、粗旷,爆烈,似乎有随时飞射过来的恐惧;太阳照在近处戈壁滩上,一层层的热浪,强劲地蹿升,整个大地赤黄一片,只有可怜的几棵枯草,看不到一点绿色,没有一点生命的迹象。</p> <p class="ql-block">车路过古格王朝古城遗址,古格王朝是公元十世纪前后,由吐蕃王朝末代赞普,郎达玛重孙吉德尼玛䘱,在王朝崩溃后,率领亲随逃往阿里建立起来的。十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古格王朝雄踞藏西地区,弘扬佛法,抵御外侮,在西藏吐蕃王朝以后历史,扮演了重要角色。当时建筑富丽堂皇,浓浓的携刻着藏文化的符号,和藏传佛教神秘的衣钵。可是在突然间就灰飞烟灭。</p><p class="ql-block">我站在山脚下,仰望古城遗址,那地势高峻的建筑,已是残墙断壁,任凭风雨侵蚀,留给后人的,只有种种神秘而无解的猜测,和无尽的遐想。望着那高耸入云的遗址,我心情矛盾复杂,无心也无力攀登上山,凭吊那破败的遗址。</p><p class="ql-block">在山下,偶遇扎达县市场局局长,是位女同志。军伟介绍说;“她是咱陕西榆林人,在这里工作已十余年了,丈夫在邻县公安局工作,她可不是援藏干部,要在阿里工作到退休”,我看她面色黝黑,嘴唇青红干裂,身体青瘦,皮肤干燥,长长的头发没有一点油性,却一丝不乱,目光充满朝气与坚毅。她说;“我和丈夫都在阿里,孩子八岁多了,长期在内地。今年,爷爷把孩子送到阿里,算是全家团聚,孩子这两天高反强烈,让人心疼,也很后悔不该让这么小的孩子来阿里,可孩子太想我们了,爷爷没办法才送孩子来,看来,只有让孩子尽快回内地,今天领他来这看看”,看着低着头,没有力气的孩子,我内心也是同情。女局长一身干净平整的制服,平淡淳朴的表情,映出了她对工作的干练与坚定,也看出些无奈。</p><p class="ql-block">告别了局长,我们赶往扎达县城,一路上,可看到三三两两的藏民,背着行囊,沿着公路,磕着长头,先跪下,再俯下身子,双臂前伸,趴在地上,脑门触地,虔诚地一个动作,一个动作,一丝不苟地匍匐着,长跪着,前行着,单纯的眠神中充满无比虔诚,他们要去转山,去冈仁波齐神山朝圣。这一路对他们是一种艰难,是一种磨练,也是一忏悔,更是心灵的净化。我为他们的虔诚所感染,为他们的信仰所触及,在这恶劣的生存条件下,他们仍坚定的信仰着。据说他们会倾全部财产,供奉寺庙,许多人不幸死在朝圣的路上。这种纯粹、执着,对神奇藏传佛教的真诚,也许是对看客也是一次心灵洗礼与净化。</p> <p class="ql-block">车快到扎达县城,路边的景色震撼了我,军伟介绍说;“这就是著名的扎达土林,方圆400多平方公里,是阿里独具特色的地理风貌之一,也叫’土围’”。我们下车。一眼望去,浩大壮阔,陡峭挺拔,蜿蜒起伏,雄伟多姿……这是神奇的丛林,是想象的丛林,它能是你想象中的万物可现。此时,正是落日时刻,余晖把土林变成了一座座金山,金柱,金鹰,金殿……这没有景区的概念,站在路边,目光所及都是你拍摄风景,拍辽阔无垠;拍恢宏博大;拍深邃悠远;拍夕阳下的长影与曲线……</p> <p class="ql-block">由于时间太紧,(这里一旦夕阳落下,没有一点过度,直接黑天),没能拍下这些奇景,更不能下到土林里,仰拍土林的高大与雄伟,也没有拍到柔美的线条,多彩的夕阳融合在一起,创造的奇美。</p><p class="ql-block">扎达土林,每一个土柱,每一处奇景,都是经过了数亿年风雨冲刷,至今仍牢牢屹立于高原之巅,是因为它的根,深深地扎在土基里,同大地融为了一体。</p> <p class="ql-block">日土县班公措,(班公湖)是中印两国界湖,是一处充满诗情画意的人间仙境,这里湖光山色相映美,湖光反射着山色,山色又倒影在湖中,形成一幅水天相融的画卷,阿里人称之为“水围”。</p><p class="ql-block">我们在日土县住了一宿,遇到省人民医院援藏的医生,他们帮助县医院,培养医护人员,使县医院通过二乙标准,和我们交谈时,他们那样平静,淡定,好似平时一般,可我是钦佩着他们的。</p><p class="ql-block">早上来到班公湖。晨雾如纱,飘逸翻卷,远处,朦朦胧胧的雪山,隐约可见,湖面一排排波浪涌向岸边,也许是群山环绕的原因,波浪拍打湖岸,发出清脆而空灵的声音,向远处悠然飘去,给人如临仙境,如入瑶池的感觉。这晨曦的薄雾,使湖面凭添了几分神秘,增加了几分浪漫,飘过了几分悠远……</p><p class="ql-block">看着漫漫薄雾,我们只能等待,等待薄雾散去,才能登船游览。风,一阵风来了,把湖中的雾气吹到身上、脸上,在干燥的高原,有这么一阵潮潮的,湿湿的,略带腥土味的湿润,多么难得!如果,此时再能饱饱吸几口氧气,一定胜过大快朵颐的享受。</p><p class="ql-block">雾终于散尽了,辽阔的湖面豁然舒展;远处的雪山清晰而俊朗;突然,一群一群的飞鸟展翅而来,啊!这就是斑头鹰吧,这些高原上可爱的精灵,有的落在岸边,有的盘旋在我们身边,有的冲向天空……这顿时成了鸟的天堂。还没有登船,就有人拿出准备好的馍块,向空中抛去,飞鸟准确的衔在口中,也许是长期这样喂养,抛出的模块,都被飞鸟准确叼食,没有一块落在地上。我拿出手机拍下这鸟的英姿。</p> <p class="ql-block">大船在湖中破浪前进,游人们拿出馍块,不断的向空中抛着,游船上方,一大群,一大群飞鸟,跟随着纷飞的馍块,时而俯冲叼食那快要落向湖面的馍块;时而上冲,叼食那高处翻飞的馍块;时而侧飞,抢那已从身边划过的馍块;时而盘旋着寻找抛出的馍块……我端起相机,抓拍这些小精灵,叼食馍块的千姿百态馍。</p> <p class="ql-block">我向远处眺望,岸边一排巡逻的解放军战士,迈着整齐坚定的步伐,在岸边移动着。这湖因为他们的巡逻才安宁,因他们的步伐才稳定!</p> <p class="ql-block">经过几天的“适应”,我们就要到阿里地区所在地狮泉河镇。几天的适应,看到在这自然条件恶劣,生活环境困难的地方,对人的生死考验,生存体验,意志锻炼,都是多么的尖锐,要么活着,要么死亡,要么适应,要么淘汰。几天来,几乎没有见到一棵树,只有一片片薄薄的稀疏的青草,和一些适应高原环境的牦牛。</p><p class="ql-block">车就要进狮泉河镇了,迎宾大道两旁的一排柳树,那一抹抹绿,让我眼前一亮,那不是很浓的绿,却是象征生命的绿,军伟告诉我们,这些大树是榆林毛乌素沙里的毛头柳,陕西援藏领导,将这柳树移栽在这里,已生长了好几年了,虽长得不太好(因这里一年只有三个月的生长期),但这柳树,对于狮泉河镇来说是没有过的大树。移栽这些树的援藏领导,也将自己调动到了阿里,成了真正的阿里人。</p><p class="ql-block">当柳树远道而来时,狮泉河镇的藏汉居民,牧民们,象过重大佛事活动一样,拉柳树的汽车上,柳树的枝条上,树根上,都挂满了各色的哈达,白的洁白如雪,黄的灿烂如金,蓝的湛蓝如天,连那挖好的树坑里都有哈达,当柳树被高高吊起,准确栽入树坑后,没有铁锹的牧民,手捧松土,一把一把洒进树坑,都想为这远道而来的树,添一把土,浇一杯水。参加植树的人,个个满脸堆笑,抱一抱树干,那满脸皱纹的藏民,脸上顿时平展了,个个眼神都充满了希望与幸福。在这干枯的高原上,凭添了一棵棵树,一抹抹绿。藏民给柳树挂满了经幡,祈祷将来的迎宾大道,满是绿荫,成为一道绿色的风景线,给高原带来希望,带来美好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从此,每到天气转冷,狮泉河的人们,不论是专业护林的,还是不相干的汉藏居民,都小心翼翼的呵护着柳树,每年天气转冷,都给它里三层,外三层地穿上“衣服”,让它温暖的度过严寒与风沙。就这样,经过几年的努力和坚持,如今,狮泉河迎宾大道柳树的根,已深深的扎入高原的泥土里,深入到狮泉河人的心中,成为狮泉河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在阿里的几天,所见所闻都让人感动,让人振奋,阿里地区的发展,在藏汉干部群众努力下,发生了重大变化,高楼平地起场,宽大的广场、街道绿化了、美化了,小草小花也充满了朝气,道路两旁都是商铺,各种商品供应充足,已有24小时营业的药店,饭店,百姓生活有了保障。</p> <p class="ql-block">就要离开阿里了,那神奇的连绵雪山;那辽阔的土林;那古老的古格城遗址;那绿波荡漾的班公湖;那神秘的冈仁波齐神山……都使我感到震撼,留下深刻的印象。</p><p class="ql-block">回望狮泉河畔的柳树,更使我想到了一批批的援藏干部;想到那自愿调到阿里的领导;想到那将长期工作的女局长;想到送别我们的军伟;想到省医院不知姓名的医生;那巡逻的解放军战士;还有许许多多的专家干部,他们多像那柳树,不断的适应着恶劣的环境,在这里深深扎根。他们要克服多少难以克服的困难,24小时只能呼吸内地人一半的氧气,经受着只有内地20%湿度的考验,在这“风吹石头跑,地上不长草,天上无飞鸟,氧气吃不饱”的恶劣环境下,还要创造性的工作,建设阿里,繁荣阿里!</p> <p class="ql-block">望着扎根在高原上的柳树。我深深的思索着,你背着氧气瓶,克服困难,在阿里旅游一周、两周,是要凭勇气,只感觉到了阿里的“三围”奇景,感受到阿里环境的恶劣。而这些要在阿里工作三年,二十年的他们,就需要生存的考验,生命极限的煎熬,难以想象困难,等等,就不只凭勇气了,而更需要一种精神,这种精神也许就是阿里精神,他们想看到的是!阿里一天天的变好,变美!</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我到过的阿里,世界屋脊的屋脊!这就是我看到的狮泉河畔的垂柳,象征阿里人一种精神的垂柳!</p> <p class="ql-block"> 2024年8月6日于西安</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