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0px;">瓷器——哥窑瓷器</b></p> <p class="ql-block"> “哥窑”名列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陶瓷史上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哥窑胎多紫黑色、铁黑色、也有黄褐色。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泛一层酥光,釉色以炒米黄、灰青多见,釉面大小纹片结合。</p><p class="ql-block"> 经染色后大纹片呈深褐色,小纹片为黄褐色,也称‘金丝铁线’“墨纹梅花片”“叶脉纹”‘文武片’等。这是传世哥窑的主要特征之一。器形有各式瓶、炉、尊、洗及碗、盆、碟等。多见仿古造型,底足制作不十分规整,釉面常见缩釉和棕眼。</p><p class="ql-block"> 传说南宋时有章姓两兄弟在处州(浙江)龙泉县琉华山从事瓷业。哥哥烧的瓷器质高一筹,引起弟弟的嫉妒,于是弟弟趁其不备,铲了一铲土倒进了哥哥窑的釉缸里(一说铲了一铲草木灰)。待瓷器出窑时,哥哥打开窑门后立时就惊呆了:瓷器表面全是裂纹。无奈之下,他拿出去卖,没想到竟大受欢迎,之后便有了带有裂纹特色的哥窑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