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到了成都你肯定要到宽窄巷子走一走,体验人间烟火气,在这里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应有尽有,游人多如潮水,一浪接一浪。在这里你可以尽享美食,舌尖上的辣让你流眼泪,大汗淋漓。随便走进一家川剧院,精彩绝伦的变脸让你大饱眼福。然而到成都你不得不去杜甫草堂游一游。</p> <p class="ql-block">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很小的时候读这首诗认识了杜甫,特别是杜甫草堂就永远的留存在心里,成了此生必了的心愿。</p><p class="ql-block"> 七月最热的时候,我们一家人来到了杜甫草堂。我感觉草堂的美,灵秀而端庄,郁勃而深邃。远看去,是一片郁郁葱葱的风景;走进去,是一座文采风流的殿堂,空气中弥漫着潮湿的气味,像是花草和着书香的味道。一种从未有过的亲切感涌上心头,恨不得做一万个深呼吸,将草堂的美尽收眼底。</p> <p class="ql-block"> 步入草堂,迎面古木苍翠,浓荫蔽日,曲水流觞,石桥通连,池中水禽嬉戏,枝头好鸟相鸣,一派林塘清幽的景象。接天的浓荫把外面的暑热全挡在了,我一下子就扑在了这个世界里。进入正门,迎面就是杜甫的铜像,一个五十多岁的清瘦的老人,他的头昂起来,目光深邃,手指干瘦。走过的游人都要摸一摸杜甫铜像手臂,似乎想沾点写诗的灵气,我也摸了一下,想着这是一只怎样的手呀,一生作诗一千四百多首,成为中国诗歌史上最伟大的诗人。杜甫的一生经历了唐王朝由盛到衰的过程,亲身经历了安史之乱给国家,给人民带来的巨大灾难,他个人抱定“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纯”的目标,一心报效国家,但当时奸臣李林甫当道,导致他两次科举不中,长安十年“处处潜悲辛”,这也使他更加深刻认识了社会现实,所以他深刻发出“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的呼声。安史之乱后,杜甫一家辗转流离到四川,在朋友严武的帮助下,在成都浣花溪建起了一座茅草房子,史称“杜甫草堂”。</p> <p class="ql-block"> 到成都后,杜甫的生活渐渐安定下来,这使他有精力,有时间写出更美的诗篇。也就是在这里,诗人曾经林下听泉,在水边踱步,在花间品酒,在窗前读月。一首“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永驻人心,秋风怒号,简陋的茅屋被秋风吹破,在诗人凄苦无助的呼号声中摇摇欲坠,在漫漫长夜的冷雨里瑟瑟发抖。“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这首诗奠定了杜甫在诗歌史上伟大的成就,成为天下读书人心中最神圣的标杆。一边欣赏着前人留下的歌咏草堂的诗句,一边想着杜甫的诗作。一个心中有着人民的诗人才能够写出最伟大的诗歌,“文章合为时而著,诗歌合为事而作”,歌咏生活,文学才有永久的生命力。</p> <p class="ql-block"> 在杜甫草堂游逛,处处都是美景,处处都是文化的无声传承,简陋的茅草屋,宽阔的长廊,甚至每一块砖,每一间房子都有文化内涵。有很长的石墙刻写着杜甫的诗,有前人题写的匾额,毛泽东题写的诗句,诗人冯至写的“人们提到杜甫,尽可以忽略他的生地和死地,却总忘不了成都的草堂”。简陋草堂成了千百万文人心中的殿堂,人们在这里尽可以接受精神的洗礼。如今草堂是成都著名的旅游景点,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父子俩的对话萦绕在我的耳旁:中国最早的诗叫《诗经》,《诗经》分为风、雅、颂……雅分为大雅、小雅。回头一望,一个四十多岁的男子正在给十多岁的孩子讲授《诗经》,好有文化的父亲,这样的小小年纪就接受传统文化的熏陶,长大后怎会忘记这次的游玩呢?怎么会忘记杜甫草堂呢?</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