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石浦渔港马路越伸越长,已经延伸到了山的这一边,海的那一边,是一条见首不见尾的路龙了。</p> <p class="ql-block">昌国卫,在路龙的尾巴尖上。它三面环山,一面临海,像一位历经沧桑的老者,安然自若地端坐于岁月的交椅之中。这里的巷弄狭窄而曲折,如一条条猪肚肠在密集的楼群间穿梭蜿蜒。行走其间,不禁让人生出一种被岁月细细雕琢、身形渐瘦的感觉。特别之处是,我无论拐进哪条巷弄,都能遇见一口或两口幽深的水井,它们或圆或方,井口或高或扁,大多苔痕斑驳。听说以前它们有400多个兄弟姐妹,因岁月变迁,如今只剩99个了。</p><p class="ql-block">昌国卫西北角,有一条巷弄叫“九井巷弄”,沿路细数,恰好九口古井,错落有致,宛如历史的守护者,静静地诉说着往昔的故事。往昔,昌国卫的每一口井都拥有自己的名字,几乎等同于人的身份标识,而今,能叫得出名字的只有23口,如大庙井、石垒桥井、六角井、苏祠下井。这些水井的井圈有的是用整块石头凿出来的,内壁由无数石块垒成,壁上沾满青苔,井水丰盈,水气氤氲。也有些井口被后人浇上了水泥,因年深月久,也显出古旧的模样,在时光里静静地沉淀出一种沧桑的质感。</p><p class="ql-block">其中大庙井有六丈深,与勇南王神座下那口井相通,久旱不涸,清冽甘甜,能疗疮痍。明朝时这里出过一个榜眼,叫邵景尧,后成为宰相,相传就是因为经常饮用这口井水才高中,所以那时这口井水被当地百姓视作宝井圣水。到底是人因井而高中,还是井因人而扬名,就不得而知了。就像一根缰绳两头的人和动物,说不上谁牵谁,时常脚印和蹄印是一道的,最终往往是一荣俱荣。</p> <p class="ql-block">当我看着一口口黑洞洞的水井时,水井也瞪着黑洞洞的眼睛在看着我。感觉它们有一种奇怪的张力,似乎隐藏着什么秘密。进一步了解后才得知,它们是抗倭时期军队的产物。</p><p class="ql-block">明洪武十七年,也就是公元1384年,倭寇经常来骚扰东南沿海的老百姓。他们有力气了就来烧杀抢掠搞事儿,打累了就蛰伏伺机而动,这让朱元璋十分头痛,和群臣商议后决定推行卫所制,在沿海要害地带设置了大量卫所,形成一道坚固的“海上长城”。昌国卫的前身是舟山的定海卫。洪武二十年,定海卫迁到东门岛,后因海岛交通不便又迁到附近的后门山,也就是现在的昌国卫所在地。可见,昌国卫原是军事名称,不是地名。明亡后,卫废除,“昌国卫”才演变成地名保存下来。</p><p class="ql-block">水源是军用重要资源。按照明代的军事编制,卫城是主要的屯兵之所,一个卫额定兵员5600人。那是大几千的人呐,每天要用多少水?于是将士们在这里掘啊掘的,掘了这么多黑咕隆咚的水井。</p><p class="ql-block">昌国卫和石浦老街一样老,它们是老伙伴了。在历史上,昌国卫的名声不比石浦小。早在唐代时,石浦就已经是有名的渔港,到明朝时还发展了临海军防。而昌国卫,更是宁波明代四大卫城之一。以前的昌国卫东南西北各有一扇城门,城中的房子、街道、溪流和桥都是高水平规划、高质量建设的。中间主街道很宽,能并排跑八匹马。民居基本是三合院、四合院。传说当年新科榜眼邵景尧赴京时,皇帝问他:“你的家乡如何?”邵榜眼答:“桥下八百,桥上一千。”意思是桥的这边有八百户,桥的那边有一千户。那时还有十庙九祠堂一说。即便到二十世纪末,昌国卫依然是人口密集的渔镇。“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昌国卫,当年繁华,皆成烟云。</p><p class="ql-block">如今,古卫城中仍有古庙、古祠堂、古井、古桥、名人故居以及保存完整的三合院等众多古建筑,无不流淌着时光的气息。我在这里行走,仿佛在不断穿越时空,走进一个个历史文化的宝库。</p> <p class="ql-block">村文化宣传栏里有记载,明朝时昌国卫常遭倭寇侵犯。其中最为惨烈的一次发生在明嘉靖三十二年(1553年),海盗头子纠集倭夷大举入侵昌国卫,第二天攻破城门。当时驻守卫城的百户长陈表,率军浴血奋战五天五夜,将士、百姓死伤过半,陈表也战死。后戚继光派俞大猷率军平定。传说那时每口井水都被鲜血染红。</p><p class="ql-block">我在这里辗转。我在寻找什么?我想遇见谁?假如时空可以穿越,走在我身边的可能是手持大刀的百户长陈表,可能是刚从城外战胜归来、脸上手上还血渍斑斑的俞大猷,也可能是横七竖八倒在血泊里不知名的年轻士兵……是的,他们与我擦肩而过。他们奔赴到此,驻留于此,不是旅游,而是为保一方平安。他们都还年轻,生前也是笑声朗朗,像阳光一样明亮,是战争促使他们聚集在这里,凝聚在一起。</p><p class="ql-block">村东首有一座海拔近百米的小山,叫鼓楼山。听说山上原有鼓楼,是军队操练时鸣锣击鼓指挥用的地方。我决定上山去看看——与其说是去“看”,不如说是去“拜谒”。</p><p class="ql-block">因为当年他们的驻留,让这座小山与其他小山显得不同。我站在山上看历史,历史也似乎在山上看着我。历史就像一个神,它饱经风霜,不言不语,却与大地万物息息相通。它一呼一吸,似乎都被大地上的万物感知。</p><p class="ql-block">据当地村民口口相传,当年的昌国卫,城墙高三丈三尺,沿海环山筑造,顺山势蜿蜒起伏,西依大明山,东临皇城沙滩,全长数千米,如巨龙盘绕山间,山海相衬,颇有气势。让我感到遗憾的是,偌大的一座城墙,如今只剩下西北角那一处断壁残垣了。</p><p class="ql-block">今天,已无从考证那些战士们当年的所有经历,但整座古卫城就像一个文化遗存,见证着他们的战斗和梦想。一个念头就这样从我脑海里跳了出来:应该把它建成一个古卫城的展览馆!修复遗址,把将士们的档案,把那些古井、古城墙、鼓楼山的图片,以及卫城建立始末的相关档案集中到这里,并在史料上不断充实,让后来人看到那一代军人的付出与他们的理想。这也许可以成就石浦这个渔业大镇的另一种文化魅力。</p> <p class="ql-block">时光流转,万物生生灭灭。在乡土经济向工商经济迅速转型的过程中,全国各地一座座新城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它们有的因获得了独特的发展机遇,从一个小渔村一跃成为大城市。有的却因种种原因,从历代的“名角”沦为“配角”。如今的昌国卫已沦为石浦镇设办事处的一个小小的建制村。</p><p class="ql-block">当我穿行在铺满青石板的巷弄里,绕过那一个个浸染了历史沧桑的古井时,忽然读懂了它此时的心情:这个曾经在战火中叱咤风云,对强化我国海防建设、抵御外侵有过重要价值和意义的军事重地,如今在城市和居民的命运变迁中,正咀嚼着自身的失落和尴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