泗孟乡奖学助学善款管理办法(试行)

泗孟奖学助学爱心会

<p class="ql-block">  第一章 总则 </p><p class="ql-block"> 第一条 树高百尺不忘根,水流万里应思源。泗孟是我们的生命拔节之根、茁壮成长之源、鹏程万里之线,为感恩回报泗孟,推动泗孟教育事业发展,向泗孟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的智力支持,特成立泗孟乡奖学助学爱心会。爱心会筹集到的资金主要用于奖励教育教学优秀的老师和资助泗孟籍品学兼优的学子,激励教师潜心教育、刻苦钻研,培养更多的优秀学生;鼓励学子努力学习,勇攀高峰,成为国家有用之才,让泗孟儿女人心思学、英才辈出,造福社会。</p><p class="ql-block"> 为加强奖学助学善款的管理,充分发挥其正向的激励作用,特制定本办法。 </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章 管理原则和机构</p><p class="ql-block"> 第二条 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加强对奖学助学善款的管理,做到统筹兼顾、规范管理、滚动发展、合理安排。</p><p class="ql-block"> 第三条 成立泗孟乡奖学助学爱心委员会(以下简称:委员会)负责奖学助学善款的管理和实施。委员会成员由关心家乡发展、热心公益、办事公道、德高望重的泗孟籍人士组成。 </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章 资金筹集和管理 </p><p class="ql-block"> 第四条 奖学助学金主要来源于泗孟籍人士捐助、社会爱心人士捐赠、企业商贾赞助等方式筹集。</p><p class="ql-block"> 第五条 奖学助学善款由委员会负责管理运作。奖学助学善款由两个人共同管理,实行专款专用,收支两条线,形成互相牵制和监督机制,确保善款使用和运行安全,并适时在委员会设立的微信平台发布善款筹集、使用情况。</p> <p class="ql-block">  第四章 发放对象、范围、时间、条件和标准 </p><p class="ql-block"> 第六条 奖学助学善款发放的对象、范围及时间:</p><p class="ql-block"> (一)获县级(含)以上表彰、奖励的在泗孟乡工作的优秀教职工; </p><p class="ql-block"> (二)品学兼优的泗孟籍学子(不含泗孟外嫁女的子女),即父亲一方为泗孟人方具备资格申请; </p><p class="ql-block"> (三)具备条件的泗孟籍特困家庭在校学子(含泗孟外嫁女的子女);</p><p class="ql-block"> (四)设立特别奖,即小学、初中均在东兰县内中小学就读,高中三年均在东兰中学、拔群高中就读的泗孟籍学子(不含泗孟外嫁女的子女),其高考成绩达到奖励条件的,对其小学时毕业班老师、初中时毕业班老师、高中时毕业班科任老师进行一次性奖励;</p><p class="ql-block"> (五)原则上每年8月中、下旬开展奖学助学活动,9月分向社会公布奖学助学善款收支、运行情况。 </p><p class="ql-block"> 第七条 给予优秀教职工及品学兼优的泗孟籍学子、家庭困难泗孟籍学子发放奖学助学金评定条件及发放标准:</p><p class="ql-block"> (一)优秀教职工</p><p class="ql-block"> 1.教学成绩超标(超过县教育局定的指标)的毕业班老师一次性共奖励1000元;</p><p class="ql-block"> 2.参加县、市、区、国家级教学技能大赛获得一、二、三等奖:</p><p class="ql-block"> (1)获县级一等奖奖励500元;</p><p class="ql-block"> (2)获市级一等奖奖励800元、二等奖奖励500元;</p><p class="ql-block"> (3)获自治区级一等奖奖励1000元、二等奖奖励800元、三等奖奖励500元; </p><p class="ql-block"> (4)获国家级一等奖奖励3000元、二等奖奖励2000元、三等奖奖励1000元。 </p><p class="ql-block"> (二)品学兼优的泗孟学子</p><p class="ql-block"> 1.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凭录取通知书一次性奖励10000元;</p><p class="ql-block"> 2.考上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家“985”大学(除清华、北大外,共有A类34所、B类6所)的,凭录取通知书一次性奖励3000元;</p><p class="ql-block"> 3.高考被“211”大学录取的(已被上述第1、第2条奖励的大学以外),凭录取通知书一次性奖励2000元;</p><p class="ql-block"> 4.高考成绩达到广西一本线(特控线)的,凭录取通知书一次性奖励1000元; </p><p class="ql-block"> 5.通过全日制硕士研究生考试录取,凭录取通知书一次性奖励5000元(注:该条仅限于奖励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职研究生、MBA、EMBA、各行业的各种职称、各种培训班等均不属于奖学范围);</p><p class="ql-block"> 6.通过博士研究生考试录取,凭录取通知书一次性奖励10000元(注:该条仅限于奖励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在职博士生、研究员、各行业的各种职称、各种培训班等均不属于奖学范围)。</p><p class="ql-block"> 7.中考成绩全A+等级的,一次性奖励1000元;总分1A+等级的,一次性奖励500元。</p><p class="ql-block"> (三)特别奖</p><p class="ql-block">   1.考上清华大学、北京大学的,奖励其小学毕业班老师2000元,初中毕业班老师3000元,高中毕业班老师5000元;</p><p class="ql-block"> 2.考上复旦大学、浙江大学等国家“985”大学(除清华、北大外,共有A类34所、B类6所)的,奖励其小学毕业班老师1000元,初中毕业班老师1500元,高中毕业班老师2000元;</p><p class="ql-block"> 3.被“211”大学录取的(已被上述第1、第2条奖励的大学以外),奖励其小学毕业班老师800元,初中毕业班老师1000元,高中毕业班老师1500元;</p><p class="ql-block"> 4.高考达广西一本线(特控线)的,奖励其小学毕业班老师600元,初中毕业班老师800元,高中毕业班老师1000元。</p><p class="ql-block"> (四)特困家庭泗孟学子</p><p class="ql-block"> 重点解决因家庭特困,无法上学或无法完成学业的孤儿、单亲子女、监测户子女、重大疾病致困等家庭品学兼优的泗孟学子(含泗孟外嫁女的子女)。由本人或监护人提出申请并经委员会审核,符合条件的高中生每学年补助1000元,大专生每学年补助1500元,本科生每学年补助2000元(本条资助仅限于农村户籍家庭学子)。</p><p class="ql-block"> 第八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泗孟籍家庭学子,不列入本奖学助学善款奖励、资助范围: </p><p class="ql-block"> (一)对泗孟家乡开展的各项工作和活动不支持、不配合、不参与的;</p><p class="ql-block"> (二)不尊老爱幼、不务正业、好逸恶劳、游手好闲、弄虚作假,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p><p class="ql-block"> (三)家庭成员犯罪的;</p><p class="ql-block"> (四)经委员会审核、认定,不符合条件的。 </p> <p class="ql-block">  第五章 申报受理和审定程序 </p><p class="ql-block"> 第九条 由委员会下设的秘书处负责受理申报。 申报程序为:由具备条件的学子或其监护人提出书面申请并提交相关证明材料。申请奖助学金的,必须凭录取通知书原件和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原件验证后当即退还。</p><p class="ql-block"> 第十条 审定程序为:秘书处对申请人进行核实(是否符合奖励、资助条件)后——报委员会组织会审——通过会审——公示(7日)——发放奖学助学善款。</p> <p class="ql-block">  第六章 监督制度 </p><p class="ql-block"> 第十一条 本奖学助学善款实行专账专户专人管理、通报等制度。</p><p class="ql-block"> (一)奖学助学善款设专账、专户、专人管理,开设奖助学善款专户,采取收支两条线,确保专款专用。 </p><p class="ql-block"> (二)通报制度,秘书处每季度发布接受捐赠情况,每半年向委员会报告一次善款收支、运行情况,每年向所有捐赠的爱心人士通报奖学助学善款收支、运行情况,并提供完整、准确的收支、运行报表。 </p> <p class="ql-block">  第七章 附则 </p><p class="ql-block"> 第十二条 本管理办法视实际运行情况,按相关程序商议后可作修改。如果当年所筹集的奖学助学善款总额不足以发放当年应当奖励、扶助的金额,发放标准将按比例统一适当下调;如有余额则转存下年度使用。</p><p class="ql-block"> 第十三条 本办法由泗孟乡奖学助学基,爱心委员会负责解释。</p><p class="ql-block"> 第十四条 本办法从2024年4月起实行。</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