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关于夏天,有很多美丽的记忆——母亲高高挽起的裤腿、汗流浃背的样子,阳光下一片绿油油的稻田,童年时一个个饱含乡愁的地名:油建一村、中心村、工农村、稻香村……</p><p class="ql-block"> 这些村庄曾承载了一段历史——职工前线搞会战,家属开荒保前线。今年81岁的韦彩萍和78岁的单宝英,1966年响应号召,随丈夫从大庆来到油田,安家的第一个地方叫油建一村。一下车,除了芦苇,满眼荒凉。开荒和种粮是家属们的首要任务。</p><p class="ql-block"> 采访韦彩萍(原油建一部五七大队二中队指导员):“那时按职工工龄,工龄长的家属先来。最早油建的农业点是1966年的中心村和油建一村,后来家属多了,两年后又有了工农村。1980年有了稻香村。来了我们先住干打垒里。有一个孩的住小间,有俩孩的住大间。没有机械,要挖地种水稻。碱很大,下地后腿被煞得通红。一个村子有320户人。第一年种了130多亩地、400多斤稻子,后来到了1000多斤。我们的口号是与天斗与地斗,与盐碱地斗。”</p><p class="ql-block"> 轰轰烈烈的石油会战中,工人们的家属孩子随之而来。石油工人有分配的粮食,家属却没有,“备战备荒为人民”成为当时的创举。大家白手起家、自力更生,盖房子、种水稻。随着人口大量增加,按照合理布局、分散建设的原则,油田各单位建设了相对固定的居民点。工农村、稻香村这些散发着乡土气息的地名,承载着人们的美好心愿。从此,工人下班后有了家,安心把根扎在这里。妻子们在后方辛勤劳作,细嫩的皮肤在风吹日晒中变得黝黑、粗糙,可是这片土地渐渐有了温暖和活力,充盈着稻谷的清香、孩子的欢笑。</p><p class="ql-block"> 采访韦彩萍:“三月份到地里育苗,五月插秧,秋天收获。记得有一次,水里还有冰碴子,我们都下稻田,包括两个小脚老太太,钟大娘和尹大娘。老伴在会战时只有休息才能回家。孩子刚满月就送托儿所。三个孩子啥都会干,业余时间拔鸡毛菜喂鸡,鸡蛋就是最好的营养食品。丫头在家把饭做好,8岁就给我洗衣服。”</p><p class="ql-block"> 采访单宝英(原油建一部五七大队二中队队长):“我们家老三40天送托儿所,那儿有摇篮班和小床班。家属保育员熬稀饭,到了点喂给孩子,条件好的放点白糖或酱油。我一开始在油建一村,1973年开上了“铁牛”(拖拉机),晚上为学习方便搬到工农村。丰收时大家都来帮忙,当兵的也来。我开着一个有两个斗的拖拉机,能干双份儿活,大家都欢迎。收稻子从10月忙到12月彻底干完,碎稻草还要拉去粪坑积肥。一天工夫都不舍得耽误。”</p><p class="ql-block"> 除了种地,当时的家属还成立了基干民兵团,负责农业点的保卫。照片上的姑娘们英姿飒爽,个个脸上洋溢着自豪与荣光。1970年,单宝英作为油田先进基干民兵团代表去济南军区参会,回来后干劲更足了。作为队长和指导员,她们一心带领家属们团结向上。</p><p class="ql-block"> 采访韦彩萍:“我每天走得早、回来得晚。作为指导员,不能和别人一样,得带头。我给她们说油田会越来越好,我们要多种地、多产粮。插完秧补完秧,6、7月份地里的活少了,我们去帮工人挖管线,冬天捡粪积肥,晚上值班保护家属区安全,四个人巡逻,稻子熟的时候还要看稻田。”</p><p class="ql-block"> 采访单宝英:“二中队有个好习惯,就是谁家孩子病了,谁家有困难了,领导班子帮着解决。我们除了种地还做工作服。下雨天群众在家休息,队领导不休息,要去各家解决问题、调解矛盾。</p><p class="ql-block"> 农业点越来越像一个大家庭,人们共同分担辛苦,分享喜悦和果实,再苦再累心也甜。一分耕耘,一分收获。大家挥洒着汗水,曾经的盐碱荒滩成了鱼米之乡,卫生所、商店、学校也先后建立,到处一片欣欣向荣。在那个物质不富裕的年代,过节分到自产的东西,大家别提多开心了,日子也更有奔头了。”</p><p class="ql-block"> 采访韦彩萍:“八月十五分鱼,过年分猪肉。一家分十斤肉,分的时候有肥有瘦。大家先抓阄再排队。孩子们有好吃的可高兴了,都来凑热闹。有了猪肉过年三天就能包饺子。”</p><p class="ql-block"> 大批职工、家属会战时期投身于农业点的建设,解决了两地分居问题,减轻了国家负担,确保了物资供应。</p><p class="ql-block">时代的列车加速前进,沧海桑田,中心村、油建一村、工农村、稻香村这些曾经繁华的地方都作为曾经的驿站被留在记忆深处。1992年后大家分批搬入楼房,当年的中心村和油建一村改为胜利五村,现在成为华瑞小区,原来的稻田建成了公园。现在的工农村改成了工农小区,工农村水库改成了泮水公园。</p><p class="ql-block">许多人再回老地方拍照、打卡,既是为了怀旧,更是为了提醒自己珍惜今天的好日子。当年热火朝天的劳动场景和质朴亲切的生活已深植于心,成为石油儿女心中宝贵的财富。</p><p class="ql-block">在这片热土上,新的希望又在蓬勃生长。</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