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久拉霍位于德里东南方约500公里处,是印度中央邦的一座小镇,这里曾是昌德拉王朝的首都。公元950-1050年之间,是克久拉霍的全盛时期,当时印度教寺庙多达80余座;到了13世纪,伊斯兰教势力进入,这里的印度教寺庙悉数遭到摧毁,19世纪经过整修重建,目前保留了有20多座寺庙建筑。这些风格独特的建筑,尤其是那些融宗教、世俗、性爱等主题为一体的雕塑,是10世纪文明的见证,1986年被列入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保护名录。<div>克久拉霍的寺庙分为西群、东群、南群三个区域,以西群里的寺庙最多也最精彩。<br></div> 我们首先坐三轮车来东庙群参观,虽然现在是冬季,克久拉霍的郊外依然生姿盎然。 这里的印度教寺院规模较小,只完整地保存着少数几座神庙,但是却很精致,游客不多。 东庙群主要为耆那教建筑,雕刻着印度三大主神:梵天、毗湿奴和湿婆的形象。 克久拉霍寺庙群的建筑风格为印度-雅利安式(Indo-Aryan)。所谓印度式是庙顶向上渐缓渐小的四角锥体,所谓雅利安式则是庙顶向上渐小的玉米棒状。由此,克久拉霍寺庙群展现了印度本土文化与雅利安文化交融的历史。 象头神甘尼什,湿婆神的儿子,出生后,湿婆神很久没有回家。有一天湿婆神回来了,由于甘尼什不认识,就不让湿婆神进门,于是湿婆神很生气,挥剑将他的头砍下来,进了家才知道是儿子。湿婆神很后悔,守护神毗湿奴告诉复活的方法:出门后你第一个看到的动物,把它的头砍下来,安置到你儿子头上就可以了。结果湿婆神出门后看到的第一个动物就是大象,甘尼什因而化作象头神而复活。 最大的帕尔斯瓦那特神庙,由昌德拉王朝的丹迦迪夫国王于公元954年所建,更早以前是印度教寺庙,庙中每个角落都布满雕像,令人叹为观止。 下午参观西庙群。 走入西群,犹如进入了一个魔幻的世界,14座庙宇宏大精美,错落有致,庙宇中供奉着不同的神位,每座庙宇都有着自己神秘的传说。这些庙宇虽经历了千年的洗礼,但有些至今还在使用之中。 1986年被定为世界文化遗产,克久拉霍最以为豪的性爱宗教建筑的精华所在。 克久拉霍寺庙群也被称为“性庙”,这是由于西庙群中规模最大的坎达里亚 · 摩珂提婆神庙外墙的雕塑充满了性的主题,露骨的性场景令人惊讶! 雕塑的场景与故事据说源自古印度著名的《爱经》内容,那是一部以经书形式写成的关于性爱、哲学与心理的著作,以哲学的形式诠释了性爱的姿态、性爱的技巧与性爱的和谐,因而受到了特别的尊重。 巨象神甘内沙(Ganesha)是印度教中备受尊崇的一个神灵。他被视为知识、智慧和艺术的守护神,也被广泛地认为是人们开始新的事业时的庇佑神。巨象神甘内沙在印度教各派别中都有着极高的地位,他的形象被祀奉在无数的庙宇和家庭中。 恒河神牛(Nandi)是印度教神话中的一种神兽,它是主神湿婆神(Shiva)的坐骑和忠实的伴侣。在印度教中,恒河神牛被视为神圣的动物,具有强大的象征意义。 在印度教神话里这头野猪是毗湿奴的化身,虔诚的印度教徒绝对不敢杀猪也不吃猪肉,在印度经常能看见野猪招摇过市,令伊斯兰教徒深恶痛绝。 克久拉霍的城市雕塑,为纪念建造寺庙群的劳工们。 古镇上的一座伊斯兰风格的建筑。 克久拉霍近郊农村。 村里的孩子们。 养蛇者,这种以为只有在电影中才能看到的镜头,现实中确实存在。 南亚特有的长尾猴。 在小镇上,偶遇一位在这里打工的大学生萨米特(Sumit),他邀请我们到他家中做客。 萨米特的母亲和姐姐。 和他们一起拣菜做饭。 晚上观看当地艺术团的表演。 克久拉霍是一座非常有特色的印度小镇,也是来印度必须打卡的旅游景点之一。离开克久拉霍,我们前往一个更加神圣的宗教之城——恒河边上的瓦拉纳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