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发和续写《我们的宣传队》(1、2、3)

济南农民夜深沉

  (2010-07-13 08:36:18) <p class="ql-block">       今年国庆节是我们炮兵67师宣传队建队40周年。</p> <p class="ql-block">       我虽然是1974年底才入伍进的炮兵67师宣传队,没有见证她的组建和早期辉煌,但是,却经历了宣传队的解散,品尝了告别的苦涩。十分有幸在这个充满活力的集体里度过了六年多的时光,把青春岁月最美好的年华留在了军营,留在了我们的宣传队。</p> <p class="ql-block">        情系秦皇岛,梦回北大营!割不断的思念之情难以忘怀啊。</p> <p class="ql-block">       三年前,刚刚开博后不久,先是撰写了《我们的新兵班》(1-5),接着,又写了《我们的宣传队》(1-6)。随着之后写作思路的调整,这个专题被后来的《战友啊战友》(1-16)和《回首军旅》(1-110)打断,就没有再继续写下去。后来,虽然经常写有关军旅题材的文章,总觉得没有把与我们宣传队关系密切的内容,系统的描绘出来。为了弥补这样的遗憾,决定续写《我们的宣传队》这个专题,同时,把以前的“冷饭”一起放在这里再预热一下,使之真正成为一个完整的系列,也算是农民献给炮兵67师宣传队建队40年的礼物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建队初期在山西省委党校内合影</p>       我们的宣传队(一)(2007-06-26 13:53:33) <p class="ql-block">       当兵六年是我这辈子最难忘的一段时光。而六年多的时间,又都是在宣传队度过的。宣传队给我留下太多太多的回忆,一段段往事并未因时间的流逝而淡忘,相反,随着年龄的增长,如烟往事更经常的浮现在脑海之中。</p> <p class="ql-block">       我们高炮67师宣传队组建于1970年10月3日,当时的背景是全国上下落实老人家“样板戏要普及,要提高”的最高指示,到处成立宣传队学演革命样板戏。(我那时正在上中学,学校宣传队排演的是《沙家浜》。那时候,全国不知上上下下组织了多少这样的宣传队,如今40岁以上的人无不记忆犹新。)   </p> <p class="ql-block">        我们师宣传队的招牌剧目是《智取威虎山》。1968年入伍的一批战友是挑大梁的骨干,当然,其中也有少数五几年的老同志和1971年入伍的新兵。那时的演出“盛况”我都是从老兵们那里道听途说来的。2000年宣传队建队30周年在济南组织聚会时,已经年过半百的老队员们又情不自禁的演起“打入匪窟”,陶醉在幸福的回忆当中。到1974年我们这批兵来宣传队时,早就不演样板戏了,取而代之的成了歌舞说唱节目,但建队时的元老还有不少,如“杨子荣、小常宝父女、座山雕、小炉匠”等都还在,老兵们还时常给我们摆摆龙门阵。</p> <p class="ql-block">       说实话,那时由未学过京剧的文艺骨干们排演的那些样板戏,水平能高到哪儿去呢?但无论是演的,还是看的,只要说起那段历史,无不眉飞色舞,这里的原因还是值得思考的。</p> <p class="ql-block">       我们1975年当兵时已是“文革”后期,八个革命样板戏一统天下的情况已然过去,我们宣传队除了来自专业剧团的马丽娜的京剧清唱“打不死的吴清华我还活在人间”(俗称“打不死”,唱了好多年,是宣传队保留节目之一)外,已经基本和京剧拜拜,以演出歌舞和说唱节目为主了,用现在的话说,属综艺类节目。</p> <p class="ql-block">       当时,宣传队是部队文艺活动的主力军,各部队都自下而上组建了不少,但像我们这样专业的业余宣传队,一般都是师以上单位组建的。说是专业,是因为从1973年开始,新队员就基本都是征召的文艺兵,而非从连队文艺骨干中选拔了;说是业余,是因为部队没有宣传队的编制,每个队员的户口(部队上叫实力)都在基层,比如我的实力就在626团,具体哪个连我到复员也不知道,因为我始终没去过。所以说,我们应该是一支专业的业余宣传队——水平是专业的,但编制是业余的。是不是有点拗口?</p> <p class="ql-block">       就在这个五六十人的小小宣传队里,我生活工作了2000多个日日夜夜,留下的则是永远难忘的记忆。</p>        我们的宣传队(二)(2007-07-02 14:12:56) <p class="ql-block">        我们高炮67师是驻秦皇岛的最高级别的部队,虽然也有海后这种师级单位,不过只是架子而已,没几个人。(农民重新发文时加注:后来的博中好友——来自海后的“良工”兄告诉农民:海后管理的地盘跨越几省,比我们67师大得多,尽管他们大院里的人并不多!恕农民孤陋寡闻啦,呵呵)至于驻秦皇岛的团级单位就太多了,陆海空三军应有尽有,至少几十家吧。而那时专业的部队宣传队就我们一家,加上当时秦皇岛地方上还没有歌舞团,我们便成了秦市唯一的“文工团”。那时,一提起北大营的1835(1975年8月1日后改代号为52977)宣传队,几乎无人不知。</p> <p class="ql-block">       顺便说说北大营。听说沈阳也有个北大营,但不知现在还是不是兵营。我们的北大营,位于秦皇岛海港区主城区北面,建于50年代,苏式兵营风格,大房间,洗脸台特别高,个小的要垫块砖才能够着,可能是因为老毛子个都比较高吧。这里是个名副其实的大兵营:高炮67师师部(司政后机关和师直属队)及所属的608团,还有66军197师的一个地炮团,北京军区的一个通信站。大院里面光军人就有好几千人,还有几个部队家属院,热闹的很。</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左侧二楼是宣传队的驻地</p> <p class="ql-block">       我们宣传队就住在一进大门的东大楼上,占了二层西面的一半。我们的日常生活主要就是排练、练功、演出。每年演出近百场,主要在秦皇岛市和津唐秦一线,北京和冀北也曾留下我们的足迹。除了在秦皇岛的演出外,一般每年巡回演出两至三轮,每次为时月余。我们还有自己的菜地,也不定期的参加劳动,新兵还要下连锻炼。但是,所有的活动都是以宣传队为主体的。</p> <p class="ql-block">       我们当兵时,电视还不普及,我们全队最初也只有一台黑白电视机,节目只有很少几个台。当时的业余文艺生活主要就是看电影和看演出。因此,宣传队每到一地,都是很受欢迎的。实事求是的说,我们的演出水平还是满足了当时的观众欣赏水平的,我们也为满足观众要求在不断努力。为了提高业务水平,每年演出之余,都要派部分同志去北京的专业文艺团体学习,如战友文工团、全总文工团、煤矿文工团、总政军乐团、中央音乐学院等,这些都是我们前往学习的单位。那时学习不要钱,可是老师们对解放军来学习,十分热情,教学很认真,对我们帮助极大。</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北京电影制片厂于洋、鲁非、马林老师来队指导</p> <p class="ql-block">       我们还经常请老艺术家来辅导,如北京电影制片厂的电影演员于洋、鲁非;中央戏剧学院著名导演罗锦麟;中国歌剧舞剧院合唱指挥史介绵、赵宋光夫妇;天津人艺的毕力导演;中央音乐学院著名小提琴教育家林耀基 ;至于战友文工团等其他文艺团体来的名家就数不胜数了......</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总政歌舞团团长、指挥李玉宁,当年是炮兵67师宣传队的大提琴演奏员。</p> <p class="ql-block">       我们宣传队自从演出综艺节目后,特色主要是声乐和话剧。女声独唱是有传统的,能歌者甚多,先后为省以上文艺团体输送了不少优秀人才:当年在天津与关牧村齐名的女中音杨勤调到中国歌剧舞剧院;济南的女中音李梅去了总政;济南的女高音王庆军、季英范和郑州的豫剧清唱演员柴建萍、手风琴手刘健都到了战友文工团;其他专业也有不少调到北京和各地文艺团体,前后从事专业的有二三十人。现在依然还活跃在一线有点名气的如总政歌舞团的指挥李玉宁,海政文工团的一级作曲王晓刚,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教授、为李娜《青藏高原》配器的郭小虎等等。他们是高炮67师的光荣,我们为他们自豪。</p> <p class="ql-block">      1977年后,我们在专家指导下,排演了不少话剧作品,如:《霓虹灯下的哨兵》,《没法说》,《相亲》,《野炊》等。尤其《霓》剧取得巨大成功,红遍津唐秦一线,也留下好多难以忘却的故事。建队30周年纪念册专门收录了一张此剧的全家福(上图)。</p>        我们的宣传队(三)(2007-07-08 10:33:14) <p class="ql-block">       部队的共性有许多,其中的两个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和“我们都是来自五湖四海”,宣传队当然也不例外。</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80年11月解散前在师部大礼堂前与师首长合影</p> <p class="ql-block">       我们宣传队建队到解散前后十年,编制尽管一直在四五十人左右,但是,曾经参加宣传队工作的战友足有一百多人,因为仅我所在的后面六年当中,接触的战友就有百人以上。年龄最老的丛中仕协理员是解放战争时期入伍的前辈,王奎元队长和指导员黎东举是1959年入伍的老同志,建队时的班底以68年的兵为主,后来每年或隔年陆续补充新人,最后一批兵是80年的,因为宣传队解散,只当了一年多的兵。从战友的角度讲,战友们入伍时间的跨度前后竟然有几十年!</p> <p class="ql-block">       我们高炮67师是在济南军区组建并曾经长期驻防山东,所以,山东籍的军人最多,当然,其他省份的也有,但数量有限。1966年援越抗美回国后不久,调往北京军区,驻防山西太原地区,我们宣传队就是部队在晋期间成立的。</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1975年入伍的部分新战友</p> <p class="ql-block">       前文已经介绍过,成立宣传队之初,是为了普及样板戏,队员都是从基层挑选的文艺骨干,也从太原、北京和山东招了最初的几名女兵,以解决演出急需。从1972年底开始,随着演出形式的变化,开始征召文艺兵。73年主要是天津和太原兵;75年主要是济南、郑州和唐山兵;77年则是济南、太原和秦皇岛本地的兵;80年是太原、北京、武汉、济南等地的兵。其他年份也有新人补充,但数量不多,有招收的文艺兵,也有从连队选的文艺骨干。</p> <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 justify;">解散时最后一次演出后的合影</p> <p class="ql-block">       需要单独提一句的是,除了招新兵外,78-79年前后,河北昌黎县炮五师和驻太原的山西省军区宣传队先后解散,部分同志调入我们宣传队继续从事部队基层文艺工作,当然,这些同志的籍贯和入伍地就是他们的家乡河北和山西了。总起来说,我们队是以北方兵为主,主要演出地区是山西、北京、天津、河北一带。</p> <p class="ql-block">       部队上一直提倡搞五湖四海,反对“老乡观念”,不知现在是否还是这样。其实,老乡观念是根深蒂固的,反也没有用,关键是要把握一个度。俗话说得好:“老乡见老乡,两眼泪汪汪;一听要借钱,马上变了腔”。所以,老乡不能不讲,但部队上最讲的还是战友情。</p> <p class="ql-block">       我们队的战友来自全国各地,使得战友们经常争执的话题就是“谁不说咱家乡好”,但从来就没有胜者。其实,都是祖国的山和水,哪儿的风景都很美。由于有了各地战友,我们早早品尝了各地的美味特产,才有了后来走到哪里都有亲人的幸运。我们听惯了各地的乡音,学会了各地的方言。虽然这些年大家天各一方,但心永远是连在一起的。当兵,才使我们拥有了这宝贵的财富,一生富足。</p>     宣传队的十年历史是短暂的,它的成立和解散都是形势的需要。当年,亲历宣传队解散的我曾沮丧过,有一种被抛弃感。如今,几十年过去,经历了更多的风风雨雨,悲欢离合,我对这一切都已释然。尽管六年多的时间只是人生的一小段,但宣传队对于我的影响,将是终生的。也许,有这个感觉的并非我一人,我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