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Day 6 柳州-阳朔-桂林254km 早晨打车去了青云早市,好吃的真是多,在这里见到了弄弄的人间烟火气 好吃的东西太多,忘记拍照了,彩色糯米饭,水晶虾饺,芝麻糊和玉米汁,米粉,猪肉铺,蒸板栗,各种螺蛳卤味,香迷糊了,走不动了,柳州真的好吃的太多太多,来一次肯定是不够的。 去了柳州博物馆,简单了解了柳州的历史,因为柳江的关系过去就是一个北通贵州,南达海上的贸易重镇,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文化。主要由苗族、侗族、壮族和瑶族四大少数民族,以前对这些少数民族没什么概念,现在基本能够从服饰和建筑分辨出来主要的少数民族了。唐宋八大家之一,柳宗元在此执政期间,也实行了很多促进发展的政策,让柳州得以休养生息,获得发展。 柳宗元赠给好友刘禹锡的当地的砚台让柳砚因此闻名遐迩。 窗花也是柳州当地的一大特色 接着又去了柳州工业博物馆,作为一个机械专业出身的人,这里有种亲切感。 最早的蒸汽机车 这个我太熟悉了,20世纪50年代发过的压力机,已经做得很精密了。 柳州有着深厚的工业底蕴,无论从最早的手工业,还是民国时期柳州都是广西的工业重镇。 洋务运动的也在这里留下了痕迹 柳州差一点就是广西的省会城市 当时进口了很多国外的先进设备,可见当时柳州的发展眼光与实力 第一辆柳州生产的木炭汽车,以木炭作为动力的汽车,后来还一度成本公共交通工具 战争一度将柳州的工业基础几近摧毁 新中国柳州工业再出发 丰收牌农用机械 我觉得柳州工业博物馆还是很勇敢的,能够正视这段历史,令人钦佩 柳州也曾拥有很多内迁的军工三线企业 柳州最著名的就是号称神车的五菱汽车了。一开始就是靠着模仿日本的K-car小车起来的,小巧轻便,实用能拉货,很符合经济起步阶段的社会需求。 现在也越来越多元化 这款是模仿雪铁龙的车 这里展示了80年代青年结婚的布置,感觉就是我小时候的家 两面针牙膏、广西金嗓子都是柳州的著名企业 柳工是国内工程机械行业的佼佼者 现在的五菱小电车,满大街都是,据说像好的企业,入职先送一辆 柳江全貌 博物馆出来,看到路牌有我名字命名的路,跟这里有缘啊 中午再吃一顿螺蛳粉、干捞、炒螺蛳粉、螺丝鸭脚煲,比昨天夜市上的差一些,但也还可以。 下一站,阳朔,前一天八点准时抱着手机抢了遇龙河竹筏票,提前填好信息,不然来不及,30秒内,几千张票秒没,遇龙河最值得的就是水厄底,没别的,水厄底码头到综合码头是最精华段,其它的不是时间太长,就是没有冲坝,要不就是来分散游客凑数的。这是筏工说的。 当天被景区通知设备故障建议退票,还有点遗憾,想着来都来了去码头看看吧,结果设备修好了,赶上了最后一波,停好车1分钟队都没排直接检票进,只能说上帝眷顾我,2人一筏,要称体重,两人体重不能超过160kg,否则只能单人乘坐。 桂林山水甲天下,阳朔山水赛桂林,一点不假,阳朔真的是好山好水,层层叠叠错落有致,人在画中游。 人到综合码头下,我又找了个组电瓶车的大哥10元载我去水厄底取车,途中遇见骑单车的老外,租电动车的大哥主动用英语打招呼,结果人家中文还挺好。 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驱车1.5小时走县道,到漓江东侧去到20元背景地打卡,到的时候已经快天黑了,20块已经看不清了,隐约能看见山的形状,还是能感受到它的美,像幅泼墨山水画。 晚上到达桂林,直接去日月双塔公园逛了逛,拍照打了个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