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承德市,位于河北省东北部,是连接京津冀辽蒙的重要节点,具有“一市连五省”的独特区位优势。承德市总面积3.9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为335.44,承德历史悠久,1703年清康熙帝在此修建避暑山庄,1733年雍正帝取“承受先祖德泽”之意,设立承德直隶州,始称“承德”。承德是河北国际旅游城市、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园林——避暑山庄、世界最大的皇家寺庙群——外八庙等。</p> <p class="ql-block"> 承德避暑山庄,又名“承德离宫”或“热河行宫”,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双桥区,是清朝皇帝为避暑和处理政务而修建的皇家园林,始建于1703年,历经康熙、雍正、乾隆三朝,耗时约90年完成。这座园林占地约564万平方米,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古典皇家园林,也是世界文化遗产和国家5A级旅游景区。</p> <p class="ql-block"> 承德避暑山庄是一个集历史文化、自然风光和避暑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旅游景区,对于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欣赏古典园林艺术以及享受自然美景的游客来说,是一个不可多得的目的地。图为这里游客如织。</p> <p class="ql-block"> 避暑山庄的 铜狮是皇上威严的象征。寓意:狮为百兽之王,显示帝王的威严,它既是皇权的象征,又起到镇魔避邪作用。这是一对差点被外国侵略者盗去的青铜狮。</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避暑山庄的设计巧妙地融合了中国地理形貌,包括西北山区、东南湖区和北部平原区,展现了南秀北雄的园林风格。山庄内的建筑以自然为师,不假雕饰,与周围环境和谐融合。康熙亲写的牌匾“避暑山庄”。</p> <p class="ql-block"> 澹泊敬诚”殿不仅是皇帝举行重大国事活动的地方,也是皇帝修身养性、不忘先祖嘱托的象征。这里的“澹泊”指的是对名利不介怀,而“敬诚”则是对个人修养的最高原则,表达了一种对天下善良的情怀和对所有事情保持恭敬的态度。</p> <p class="ql-block"> 承德避暑山庄不仅以其宏伟的规模和精美的建筑著称,还因其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受到重视。山庄分为宫殿区、平原区和山区,拥有康熙三十六景和乾隆三十六景,共计72景,每景都有其独特的历史背景和文化意义。例如,丽正门象征着封建统治的权威,而“烟波致爽”则以其自然美景著称。山庄内的建筑和景观不仅展示了中国古代建筑的精湛技艺,也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精髓。</p> <p class="ql-block"> 皇帝的宝座一一龙椅。</p> <p class="ql-block"> 四知书屋,在承德避暑山庄澹泊敬诚殿后。是一座5间大殿,康熙帝曾题名“依清旷”,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又增题“四知书屋”。四知取《周易-系辞》“君子知微、知彰、知柔、知刚,万夫之望”之意。</p> <p class="ql-block"> 是康熙36景第八景,登临此楼可观赏避暑山庄整个苑山景区。西看山峦叠嶂,苍松翠柏,北望草原辽宽,树木青青。东观湖光山色,洲岛错落。早午晚景色各异。康熙说此处是云山胜地。</p> <p class="ql-block"> 贵妃的住处。</p> <p class="ql-block"> 盛开的滿塘的荷花,妆点着这300年的湖园。</p> <p class="ql-block"> 周继红、崔筱联在荷花湖边留影。</p> <p class="ql-block"> 湖边路上,两块景点门牌。</p> <p class="ql-block"> 除了嘉兴的烟雨楼,承德避暑山庄内也有一座烟雨楼,它是乾隆皇帝为了在不能南巡时仍能欣赏到江南的美景而仿建的。这座烟雨楼四面临水,一碧无际,每当山雨湖烟之时,景色更加美丽。</p> <p class="ql-block"> 透过烟雨楼西南角的门洞,湖上雾漫,状若烟云,别有一番景色。</p> <p class="ql-block"> 湖北边看烟雨楼:黄顶红柱,静卧水中,倒影涟涟,扬柳衬托,好一幅美丽的画卷。</p> <p class="ql-block"> 在避暑山庄不远处,山上一块象冼衣服的棒捶,耸立在山顶。</p> <p class="ql-block"> 湖光山色,令人陶醉。</p> <p class="ql-block"> 湖泊区向后就是平原区,这里绿树成荫,草原翠绿,看了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 康熙三十六景的第十七景。坐此亭中北望万树图,南望湖光碧水,山清水秀,令人叹为观止。</p> <p class="ql-block"> 仿江苏镇冮市金山公园打造的景点金山寺。</p> <p class="ql-block"> 承德热河不仅是中国最短的河流(90米),还是一处具有重要历史和文化价值的景点,河水恒温冬暖夏凉,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参观体验。图为热河石碑牌和水车。</p> <p class="ql-block"> 图为许毅和杨吟托在烟雨楼留影。</p> <p class="ql-block"> 许毅在烟雨楼北看到倒影处留影。</p> <p class="ql-block"> 崔筱联在烟雨楼北看到倒影处留影。</p> <p class="ql-block"> 崔晓联个人在公园留影。</p> <p class="ql-block"> 周继红个人在公园留影。</p> <p class="ql-block"> 筱联在避暑山庄牌匾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杨吟托、崔筱联夫妇在避暑山庄牌匾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塞罕坝上草原,位于河北省承德市丰宁满族自治县,又名京北第一草原,南距北京285公里,是离北京最近的天然草原。这里水草丰茂,绿草如茵,野花遍地,成群的牛羊在草原上悠闲的觅食,美景如诗如画,成为北京人避暑休闲的后花园。这里夏季无暑,清凉宜人,一年中最高气温24℃左右,是中国北方旅游、休闲、避暑、度假的首选之地。</p> <p class="ql-block"> 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位于河北省承德市围场县北部,北邻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克什克腾旗,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处。是清代皇家猎苑——木兰围场的一部分。为防沙尘暴对北京的侵袭,国家从上世纪50年代起就调集人力,植树造林,这代人献了青春献终身,献了终身献子孙,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这里终于变成国家森林公园。我们到塞罕坝大草原,一路日睹了这一伟大工程。现在被誉为“河的源头,云的故乡,花的世界,林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 坝上风景大道,全称为“国家一号风景大道”,东起塞罕坝国家森林公园,西至丰宁满族自治县大滩镇的风景大道,全长180公里。这条风景大道串联起坝上四大草原,整合了草原、森林、山地、湿地、湖泊等多种自然资源,形成了一条集自然观光、文化体验、旅游服务于一体的旅游线路。是体验中国北方自然风光和多元文化的绝佳去处。</p> <p class="ql-block"> 我们乘座汽车翻山越岭,中午时时分,来到塞罕坝,当地牧民按习俗,在草原歌曲声中,举办了斟白酒、献哈达仪式,草原姑娘送给游客最美好的祝福!中午,评尝了草原美食羊竭子。</p> <p class="ql-block"> 塞罕坝木兰围场天气晴朗,这里真有一种天高云淡的感觉,气温宜人,空气清新,能见度极髙。小集镇上,真是花的世界,人间天堂。</p> <p class="ql-block"> 首先,我们来到敖包,按照当地的习俗,左三圈,右三圈,双手合十,敬献哈达,举行了祈祷、祭祀活动。</p> <p class="ql-block"> 顺着围场的土路,我们来到月亮湖,欣赏这里的美景。</p> <p class="ql-block"> 无边的大草原,映衬在蓝天白云下,野花碧草,一望无际,给人以美的享受。</p> <p class="ql-block"> 草原马踏水花是一种传统的文化活动,主要在内蒙古地区的草原上举行。这项活动涉及骑马的人在草原上奔驰,通过扬鞭策马,你追我赶的方式,使得马蹄在浅水中飞溅起水花,形成一种独特的景观。马踏水花活动不仅是一种娱乐活动,也体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以及草原文化的深厚底蕴。上述情景只作看到牌子,了解一下。</p> <p class="ql-block"> 蒙古草原射箭活动是蒙古族传统的运动项目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文化意义。</p><p class="ql-block"> 射箭作为蒙古族传统的“男儿三技”包括搏克(摔跤)、赛马和射箭三项主要活动。射箭比赛不仅展示了蒙古族人民的体育技能,也是他们文化和生活方式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这次游客每人分十支箭玩射,参加射箭活动是今生第一次。看,杨吟托正在谢箭。</p> <p class="ql-block"> 许毅正在射箭。</p> <p class="ql-block"> 崔筱联正在射箭。</p> <p class="ql-block"> 周继红正在射箭。</p> <p class="ql-block"> 髙尔夫球对大家却较陌生,坝上草原开展这项球类活动是千载难逢的,很多人没碰过髙尔夫球,这次打髙尔夫球玩有生以来又是第一次,每人5个球,大家玩得很开心。</p><p class="ql-block"> 看:杨吟托正在挥杆击球。</p> <p class="ql-block"> 崔筱联正在挥杆击球</p> <p class="ql-block"> 许毅正在挥杆击球。</p> <p class="ql-block"> 周继红正在挥杆击球。</p> <p class="ql-block"> 蒙古人称是马背上的民族,无论是过去打仗,赶路,放牧,他们都离不开马。这次到草原,有机会打破我们没有骑过马的空白,体检了一次骑马活动。</p><p class="ql-block"> 图为4人分别在草原上骑马行走。</p> <p class="ql-block"> 杨吟托正在骑马行走。</p> <p class="ql-block"> 许毅正在骑马行走。</p> <p class="ql-block"> 崔筱联正在骑马行走。</p> <p class="ql-block"> 周继红正在骑马行走。</p> <p class="ql-block"> 滑道运动是这次草原上一个惊险项目,坐在高处彩虹滑道上,向下坡高速滑行,以此寻求刺激和快感。由于我们几人年龄较大,防止心脏压力无法承受,故未参加这一活动。</p> <p class="ql-block"> 游客正在草原自由观看牧民的民族舞表演。。</p> <p class="ql-block"> 崔筱联、周继红二人在围场留影。</p> <p class="ql-block"> 崔筱联在围场个人留影。</p> <p class="ql-block"> 周继红个人在围场留影。</p> <p class="ql-block"> 在围场游玩了各个项目后,我们参加了观看了大型马术表演,舞台在大型蒙古包下和连着舞台的沙丘上。演出气势恢宏,惊心动魄,各种高难度的马术动作轮番表演,给几千名游客享受了一场精美的视觉盛宴。</p> <p class="ql-block"> 马术队据说请外蒙人员参加,演出精彩纷呈,目不暇接,有追赶套马的,有在高速奔跑中換骑,有在奔跑中捡球体、哈达,有马背上站立、倒立,有一人两条腿站在两匹马背上奔跑,有在奔跑中相互穿插,变换队形等,使观众感叹不以,互动、惊叫,鼓掌致意!</p> <p class="ql-block"> 几千名游客观众,挤在观众席,兴致勃勃观看演出。</p> <p class="ql-block"> 骆驼也参加了马术表演。</p> <p class="ql-block"> 骑着马的牧羊人,正在赶着几百上千只羊通过主席台,象千军万马,浩浩荡荡,十分壮观。</p> <p class="ql-block">演出在演员们多次的谢幕中结束。</p> <p class="ql-block"> 游览进入最后一天行程,我们分乘吉普车,深入到旅游大巴无法去的乌兰布大草原,观看这里的原始草原、部落景点,享受这里的原始风光。据说这里是内蒙古自治区,靠近外蒙的锡林郭勒盟。</p> <p class="ql-block"> 来到第一个景点,大家爬上山坡髙处,一览众山土丘,青草覆盖。风儿轻拂,空气清鲜,一幅美丽画卷呈现在眼前。</p> <p class="ql-block"> 四人在小山顶观景并留影。</p> <p class="ql-block"> 杨吟托个人在山坡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 许毅个人在小山坡上留影。</p> <p class="ql-block"> 蓝天白天下,草原上长滿牛羊吃的青草,一片生机盎然。</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大同小异的草原风光,只不过看到成群的牛在幽闲的吃着草,使我想起小时读的诗句:“风吹草低见牛羊”的景像。</p> <p class="ql-block"> 成群的老牛,在草原上幽闲吃草,成为草原一道风景线。</p> <p class="ql-block"> 这里每年的无霜期只有70多天,供牛羊吃的绿草也只有这个期间生长,漫长的冬天主要靠储存干草。种植人吃的食物只有一季马铃薯,应该说,这里风景好,但气侯条件还是恶劣的。</p> <p class="ql-block"> 许毅、杨吟托个人和牛群同框留影。</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我们乘着吉普车 奔驰在在这沟沟壑壑,髙低不平的大草原上,在一块相对平坦的地方停下观看。插在地上的五星红旗,在风中猎猎着响,象征着这祖国美丽的土地。-</p> <p class="ql-block"> 四人在小山坡下留上这美丽的舜间。</p> <p class="ql-block"> 成片的大草原,偶尔裸露一块黄沙山丘,象大自然有意留下给人们践涉沙地,滑沙、玩沙的地方。这就是我们深入到原始草原的第四站。</p> <p class="ql-block"> 我们和其它游客一起,在沙地上艰难行走,坐专用工具滑沙,捧沙远扔,尽情地玩耍,享受着这大自然给人们不一样的恩赐。</p> <p class="ql-block"> 杨吟托男士在滑沙玩耍。</p> <p class="ql-block"> 许毅男士在滑沙玩耍。</p> <p class="ql-block"> 崔筱联女士在滑沙玩耍。</p> <p class="ql-block"> 周继红女士在滑沙玩耍。</p> <p class="ql-block"> 崔筱联和周继红二位女士,穿着蒙古族的服装,在蒙古锡林郭勒大草原拍照留念。</p> <p class="ql-block"> 蒙古包是牧民的主要生活场所,大量的游客涌进,只能用蒙古包接待,两人一个相当于标准间的蒙古包,包内没一间洗脸池、抽水马桶、洗澡间,丕有一大间摆两张床。条件虽简单,还有虫子爬,但大多游客还是有生以来第一次住蒙古包,也算体验了一次不同的接地气的生活。</p> <p class="ql-block"> 大蒙古包为公共生话区。</p> <p class="ql-block"> 许毅在自己居佳的蒙古包前留影。</p> <p class="ql-block"> 用于饭堂的大蒙古包内景。</p> <p class="ql-block"> 晚上,当地按照习俗还举办了一场大型歌舞篝火、焰火晚会,游容客们随着音乐与之互动,围着篝火,随着音乐节奏,转圈呐喊,施放焰火,观场热闹非凡。</p> <p class="ql-block">一趟河北行就此结束了,明天将乘汽车丶高铁回到温馨家。</p><p class="ql-block">盛谢这几天大家的相互陪伴!</p><p class="ql-block">感谢大家提供的照片和录相!</p><p class="ql-block">感榭大家对文字的修致校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