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拜藏传佛教格鲁派神圣六大主寺之五:西藏拉萨甘丹寺

连生

<p class="ql-block">接上一篇:礼拜藏传佛教格鲁派神圣六大主寺之四:日喀则扎什伦布寺……</p> <p class="ql-block"> 云端上的祖庙一一甘丹寺</p><p class="ql-block">2012年7月6日,我们根据自己在西藏安排的日程,去了藏传佛教格鲁派的第六个大寺一一甘丹寺。甘丹寺因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的祖庙!</p><p class="ql-block">去前,曾向拉萨当地的中青旅打听过,如包车去要1500元。后又听酒店服务台信息,大昭寺门口每天有去甘丹寺的班车。于是就在大昭寺广场外路边向公安岗亭里值勤民警咨询,拉萨的民警非常热情亲切,服务态度真的太好,他非常详细地告诉了班车出发时间、上车站点,还特意指给我们看,让我们十分感激和高兴。</p><p class="ql-block">7月6日一早5点半,我们从电影宾馆门口打的,司机熟门熟路将我们送到了大昭寺广场附近去甘丹寺的班车旁。</p><p class="ql-block">虽然拉萨当地的实际时差有2小时,但清晨6点不到的大昭寺广场上已有许多来叩长头的藏民,石板铺设的广场上已人流涌动,都朝着大昭寺虔诚地叩拜而去,场面壮观。</p><p class="ql-block">由于我们没预先订位,藏族大巴司机用汉语给我们指定了中排座位,不一会,车坐滿了,一车人就我们俩是进藏游客,其余都是当地藏族同胞了。</p> <p>在清晨的公路上,过往的车并不多,却见有不少虔诚的藏民们正一边沿路行走,一边三步一小拜九步一叩头地朝拜。</p> <p>车沿着拉萨河南岸边的318国道一路向东,此时才知原来也是前几天去林芝时往返途径的这条路。</p><p>车开出拉萨市区,约个把小时,来到一处山脚下的荒草滩旁停了下来,司机让全年人下车,不少女藏民跑到远处去方便了,过了约十来分钟,司机又用藏语招呼上车,此时才开始买票:18元/人(含往返)。</p> <p>绵延不断的群山在拉萨河谷两岸起伏,云雾不时飘浮在空荡的河谷之中。虽说甘丹寺距拉萨仅47公里,但班车也开了近一个半小时,才见318国道4591~4592公里之间拐向甘丹寺的分岔路囗。</p><p>车行驶到达孜县拉萨河南岸的旺波日山下,头伸出车窗外,根本看不见高山顶云雾之上的寺院群落,眼前呈现的只有密密麻麻依着山势斜坡而建的"之"字型汽车道,盘旋着指向云雾的高处,真是"天路"啊!</p> <p>不停地换档,不停地180度转弯,吃力地爬坡,约半小时才总算接近建在旺波日(也有介绍称旺古尔山与贡巴山两座山顶之间山坳处)上的甘丹寺。我们由于坐的是藏民进寺朝拜的班车,所以连50元/位的香火券门票也免了。</p> <p>为什么甘丹寺会建于此?传说当时格鲁派创始人宗咯巴大师正为建寺选址发愁,主意难定之机,此时突然飞来一只乌鸦:叼走了他头上的帽子,飞走了,宗咯巴带领子弟追赶到此,见乌鸦把帽子扔在这旺波日山半山上。宗咯醒悟,认为这就是佛的旨意:在此建寺,于是即定了寺址,开工营建。</p> <p>山顶的寺院群外,停有一辆消防车,据消防官兵介绍,他们由山下派驻此,食物由山下送达,人也定时轮班,我问他们,甘丹寺究竟有多少高?他们肯定地回答,有4700米!我有点不解,为何所有的网上查阅都说是3800米呢?</p><p>站在云海里的甘丹寺旁,朝山下望去,若隐若现的低处的拉萨河谷,百思无解,据称,拉萨河谷低洼之处为3730米,开了近半小时车,爬了不知多少个"之"字形坡道,说什么也何止才上升70米?也许消防员们沒蒙我。</p><p>当我站4700米高度上竟然一点头不晕,气仅略喘,难道进藏后十来天已适应了高原了?……也许是受到神的力量支撑?一一因为这是我一生中所来到的建在最高的寺院:一座天上的神殿!</p> <p>甘丹寺,是拉萨三大寺之一,建于明代永乐七年(1409年),由格鲁派创始人宗咯巴大师亲自筹建,是藏传佛教格鲁派六大寺中建寺最早的首座寺院,据称有僧侣4千。</p><p>甘丹意为"喜悦“,"兜率天",甘丹寺全称直译:"喜足尊胜洲“,又称噶丹寺,还被称为甘当寺、噶勒丹寺、噶尔丹寺、具善寺、板乐寺等,清雍正十一年(1733年清世宗赐名《永泰寺》。</p><p>由于甘丹寺由宗喀巴大师亲自筹建,建立最早,不同于其它大寺宗咯巴大师的弟子所建,所以甘丹寺地位特殊,称之祖庙。</p><p>宗咯巴大师是甘丹寺首任赤巴,达赖与班禅都是宗咯巴大师的弟子转世活佛,宗教地位上赤巴与其不相上下。甘丹寺赤巴的法座继承并不采用转世制度,而来用辩经方式推举出德高望重的高僧继任,据介绍已传承了102代。甘丹寺内供奉着宗咯巴大师的肉身灵塔丶法座与寝宫。还供奉着甘丹寺历代赤巴的肉身灵塔九十余座及收藏着明代以来的文物、工艺品。</p> <p>宛如大象头部的旺波日山上宏伟的甘丹寺建筑群,据介绍,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门面积达7.75万平方米。其形式与布达拉宫略同,其经楼、佛像、幢幡、宝盖等与大、小昭寺相似。 </p><p>甘丹寺主要建筑有措钦大殿、羊八犍经院、绛孜扎仓经院)、夏孜扎仓(经院)、宗咯巴灵塔祀顾、宗咯巴寝殿及23个康村、20个米村等组成。</p><p>其中,处于甘丹寺挮将建筑分布中线水平位置上,从左向右分布着夏孜扎仓、羊八犍经院、措钦大殿、宗咯巴寝殿(金顶、白色外墙)赤妥康。</p><p>其中最大的经堂措钦大殿,建于1409年,43.8x44.7米,立柱108根,可同时容纳3300名僧人入内诵经。1720年在藏王主持下加盖了金顶。</p><p>位于甘丹寺中央的金顶下红色外墙四层大殿是护法神殿:羊八犍经院,面积800平方,72根立柱,1409年始建1416年建成,1610年四世班禅主持加盖金顶。殿内后墙有从印度羊八犍之地运来巨石一块,故殿名称1"羊八犍"经堂。</p> <p>甘丹寺的二个大扎仓(经堂)也是从事宗教活动的主要建筑。</p><p>其中:夏孜扎仓,称东顶僧院,由宗咯巴亲传弟子夏尔巴.仁钦坚赞印建,有1000平方米,88根立柱,可容1500名僧人同殿诵经。</p><p>还有:绎孜扎仓,称北顶僧院,由宗咯巴亲传弟子霍尔顿.朗嘎白哇兴建,也曾是甘丹寺第二任赤巴克主杰的寝殿。面积930平方米,84根立柱,也可容1500名僧人同殿诵经。</p> <p>下图为甘丹寺内供奉的宗咯巴大师金像、肉身灵塔等。</p><p>藏传佛教格鲁派创始人宗咯巴大师(1357~1419),本名罗桑扎巴,后尊为宝贝佛爷"杰仁波且"。生于青海湟中县宗咯,自幼接受宗教教育,16岁至西藏地区拜名家为师,1376年起师从二位大学者贡噶贝和仁达瓦.番奴洛廹,潜心研习佛理,25岁正式出家。</p><p>1393年宗咯巴大师从宗教活动中逐步开始倡导以业守戒律为核心的宗教改革,对藏传佛教及历史产生了深刻影响。自1409年甘丹寺起建,藏传佛教格鲁派正式形成,开始逐渐成为藏传佛教中主流与最具影响力的宗教文化一脉。</p><p>从公元11世纪起,藏传佛教有宁玛派(红教),噶举派(白教),萨迦派(花教),1409年,宗咯巴创立了黄教(格鲁派),影响广度与深度最大。</p> <p>宗咯巴大帅寝殿</p> <p>措钦大经堂内</p> <p>甘丹寺内供奉的未来佛强巴金佛像(弥勒佛)与许多佛像,工艺精湛,令人赞叹,过目难忘。</p><p>甘丹寺的大殿里有一根柱子十分奇特,柱头距地坪竟然有一掌厚的空隙,凡来甘丹寺朝拜者都来此柱底摸一下,以祈祷平安吉祥。</p><p>甘丹寺还收藏着纯金汁书写的全套《甘珠尔》和《丹珠尔》藏文大藏经,价值连城,十分珍贵</p> <p>寺内各殿中还供奉着士本寺历代赤巴的金像与肉身灵塔九十余座。</p> <p>各大殿内唯有酥油灯常明,我们跟随着同车来寺朝拜的藏民走过一座又一座大殿小殿,我们也和他们一样,双手合十,向佛像和各位大师金像朝拜。</p><p>只见藏民们在酥油灯里添加他们随身携带上山的酥油,有拿着盛放着液体状酥油的铝水壶或热水瓶,有/手捧大纸袋,袋里装着凝结成半固牛体的酥油。他们小心翼翼,态度虔诚,口中念念有词,同时在各像的玻璃供箱里敬上一角纸币,以表敬意。</p><p>我夫人是第二次进藏,上次是上世纪九十年代,事隔已近13年,她说,藏胞们生活条件比以前大为改善了,身上的衣服不少都是呢料子了,的确凉,他们中不少男的已穿了西装,女的虽然外套仍是藏式,但呢裤丶呢裙、皮靴,以及背上小姓娃的缎子衣服,无不显露出他们生活质量的提高……。</p> <p>寺内参观时遇上不少僧人,年纪有老有小,向他们问路,不少人不知是听不懂我们的普通话,还是我们听不懂他们说的藏式普通话,只能用肢体语言比划取代了。当我们分手时,他们都双手合十,道声:扎喜德勒!</p><p>据称,甘丹寺法定僧人有3300人,但通常会4千左右,高峰时曾有6千人。若高的山上这么多人生活,物资补给确实困难,大部靠山外运来,不知古代在缺乏运输设备下如何解决。</p> <p>我们看到甘丹寺有僧人正在画寺院内墙上的璧画,这些以神话为脚本的彩色图画十分艳丽,形像生动。但由于我们对藏传佛教文化的知识浅薄,只能看个热闹,而不能讲出其典故。</p> <p>我们俩气喘嘘嘘沿着一幢寺内建筑旁小道台阶,爬上甘丹寺北面的最高处残墙边,见到高处的许多老建筑已经倒塌废弃或荒凉,断璧残垣,瓦碌散落,在已600余年的自然磨损下,在如此高山之上仍保持着主要建筑的完好,巍峨屹立,已实属不易了。</p> <p>站在旺波日山顶上向北坡下眺望云雾散开时山下的拉萨河谷,大有在飞机上腑看大地之感。</p><p>空荡宽阔的河谷上吹来的强劲高原之风,气流从甘丹寺北背面山脊上滑向片南面,一丁儿没让朝阳南山坡上的寺院建筑饱受风桑一一甘丹寺的古人巧妙选址充分利用了地理优势选址令人叫绝!也怪不得在山下拉萨河南岸318国道上抬头根本看不见山上寺院雄伟群落之影,更何况还有层层云雾,更增加了甘丹寺的神秘!</p> <p>我俩在甘丹寺大致游了一圈,有些小经堂有小喇嘛把守,只有男的可进去,女的被挡在外,可能是某种戒规,也不便寻问。</p><p><br></p><p>山上天气变化多端,时而一场大雨,时而云雾散去露出太阳,不一会又浓云笼罩,细雨飘洒,石阶上滑滑的,走路要十分当心。</p><p>我们还遇见三位穿色彩出跳滑雪衫的欧州游客,在本土导游陪同下参观,看来老外也真能玩。</p><p><br></p><p>中午时,我们找了块平整的台阶坐下,把拉萨买的面包,还有在电影宾馆附近菜场熟食店里买的42元一斤的超好吃正宗五香牛肉,当午饭用了,还有一听啤酒,真好。因为去看了山上的简易对外饭饭店,实在条件差,饭菜很可能吃不惯,自带的干点强多了。</p> <p>下午1点半,班车司机约定的上山原车乘客集合返回。司机记性真好,一车近40个人,没记错一个。</p><p>停车场边的消防车上消防官兵正吃着山下专车送上来的白馍与菜肴,剩余的都让一大群早已围在旁边等候的狗狗们吃了。山上的狗狗也知道这时辰这里有食吃。大概闻到我们包里的牛肉香,狗狗们又围着我们不停摇尾巴求食,我们赶紧拿出剩下的牛肉与面包喂它们,我夫人还特意去专门去喂那条可能受了伤、落在后面那条瘦小的。</p> <p>再见了!天上的神殿:甘丹寺!</p><p>又是盘山路,不停换挡丶180度转弯,不停刹车……,终于又回到了拉萨河南岸的318国道旁,向西拉萨方向返回。</p><p>没料到车距拉萨约20公里时,竟然开拐进了公路边的达孜县老城区,在一所学校(达孜小学?中学?忘了记)旁停了车,原以为是中途休息,可全车的藏民们都下车直径向里走去,我们也跟着他们,原来里面又有一座藏传佛教寺院一桑呵寺!</p> <p> 达孜桑阿寺</p><p>桑阿寺,据介绍,由宗咯巴1419年创建,已近600年历史。属甘丹管辖。</p><p>桑阿寺占地15.2亩,建筑面积2343.8平方米。</p><p>寺内供奉有六尊主佛,有释迦牟尼佛祖丶金刚神像,还有宗咯巴大师及五世达赖的金像等。到了桑阿寺才知有这样一个传说:"去了甘丹寺不去桑阿寺等于朝佛没有圆满",修行与朝拜只走了一半……。</p><p><br></p> <p>桑阿寺并不大,但据介绍有喇嘛三十余人,过去曾有百余人,目前是达孜县城内主要藏传佛教寺院。</p><p>约半个多小时后,我们又随藏胞们上车向拉萨继续返程了。这18元车资竟然让我们拜访了甘丹与桑阿二座寺院,虽无导游讲解,但通过网上与当地人的沟通交流,增加了对藏文化的进一步了解。</p> <p> 文成公主奠基的小昭寺</p><p>沿着拉萨河我们又返回,下午约四点回到了拉萨市区。</p><p>我们从大昭寺广场原上车处下了车。下午四点的拉萨太阳光仍十分强烈,相当我们上海下午2点,于是赶紧再去一个备选之处一一小昭寺。在询问警察后,在八廓街北约500米就是《小昭寺》了。</p><p>通往小昭寺的那条小街上被设置成一条步行商业集市,与大昭寺旁的八廓街有点性质类似,只不过小昭寺这里以日用百货、服装鞋帽箱包等为主,工艺纪念品为副,与八角街略有区别。这里人流密集,商业气氛织热,叫卖声此起彼伏,人来客往,相当热闹。</p> <p>穿过熙熙攘攘商业街约几百米,就见到寺门并不张扬的小昭寺了。</p><p>小昭寺:括介绍,由文成公主(625~680)奠基,建于公元641年,面积约4千平方米。</p><p>据传,文成公主护送释迦牟尼12岁等身像路过这里时,木车轮陷入了泥沙地,文成公主经历算,决定在此建寺,小昭寺与大昭寺同时开建,同时竣工,同时开光。大小昭寺建设时,由文成公主亲临指导,融洽了多元的藏汉文化,寺院大门朝东,以寄托对东土大唐的父母思念。并将12岁佛主等身佛像供奉于小昭寺。</p><p> 小昭寺主殿四周与大昭寺结构类同,四周环绕着转经筒与长廊。据称,小昭寺历史上曾遭多次焚毁,现存的建筑大多是后来多次修复中重建的。与大昭寺一样,都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p>据介绍,小昭寺的地位很高,不仅是汉藏人民团结的像征,并且开寺初期也有汉僧主持。</p> <p>小昭寺内供奉着多座佛像,但最珍贵的还是那尊释迦牟尼八岁等身佛像。佛像座于主殿内,四周由铜帘保护,我们像去大昭寺朝拜一样,怀着十分崇敬的心情,双手合十,跟随着人们转圈和深深躹躬朝拜。</p><p>据传,公元七世纪,松赞干布迎娶尼泊尔尺尊公主(?~649),这尊释迦牟尼亲自开光的佛主8岁等身像由她从尼泊尔带到了西藏拉萨,供奉于大昭寺内。公元710年,大唐金城公主(698~739)进藏后,将原文成公主带进西藏、将原供奉于小昭寺内、原由印度国王赠与大唐的、并由释迦牟尼亲自开光的12岁等身像,从小昭寺请到了大昭寺,与大昭寺的8岁等身像互换。从此两尊佛像便易寺而居了。</p><p>另据传,文革时,虽然周总理一再指示保护,但西藏的文物仍遭受破坏,据传小昭寺的8岁佛主等身像曾被人锯开破坏,后经抢救修复才得保护。</p> <p>从小昭寺原路穿过商业集市步行街,街边的商摊上,各种日用百货鞋帽服饰堆积如山,听摊主口音都是来自四川、河南等地方的居多。</p> <p>出了小昭寺,我们在大马路的商业街上向大昭寺走去,街上两边开滿各种大小商号,人流如织,一派大城市景象。</p><p>路上在一家成都老板开的店铺里吃了碗龙抄手(馄饨),随后在好几家西藏土特产商店附近边走边逛。</p><p>我们忽然见,强烈阳光下的街中央,一位高大年轻的交通民警态度和蔼、小心翼翼、仿佛搀扶自己老母亲一样搀扶着一位一手持小转经简,一手持拐杖、矮小纤瘦略带佝偻、滿头白发的藏族老太太穿过马路!这一刻,我惊住了,被眼前一幕定格了,竟然忘了把这记录到我的小相机里,但这拉萨街头一景成了我西藏之旅中永恒在心灵震憾的记忆!内心深处不由自主的呼喊:扎喜得勒!</p><p><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