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达加斯加纪行(二)奇灵地自然保护区

魏晋南北

奇灵地自然保护区位于马达加斯加西和南部相接地带,热带灌木林和针刺林覆盖这片土地,这片保护区的植物独有性是马达加斯加国家公园里面“本土化率”最高的,这里生活着11种哺乳动物(其中有四种狐猴),47种鸟类(其中33种当地独有)和23种爬行动物(全部当地独有),这里也是稀有的哺乳动物FOSA(马岛獴,据说是老虎的祖先)生活的主要地区。 奇灵地自然保护区距离穆龙达瓦约65公里,土路,行车需要2.5-3小时。 奇灵地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为72200公顷。成立于1997年,2006年开始向游客开放。 保护区的森林向导带领游客进入密林中寻找各种动物。 密林中的白蚁窝。 蜗牛空壳。 在奇灵地自然保护区,密林中生长着一棵公猴面包树,树身上斜长出的枝干,极像勃起的男性生殖器,且被人摸得油光发亮。这棵公猴面包树是当地人的树神,土著妇女经常来此求子,用手的抚摸来获得生育的力量。 猴面包树的果实是狐猴最喜欢吃的食物之一。 维氏冕狐猴为冕狐猴属的一种,主要分布于马达加斯加雨林、西部干燥落叶林和干燥针叶林中。体毛较厚而柔软,通常为白色,头顶、四肢和身体两侧则为褐色。与其他冕狐猴一样,它们的尾巴很长,用于平衡树丛之间的跳跃。 维氏冕狐猴是最大的狐猴之一,成年冕狐猴体长约为105厘米,其中一半为尾长, 重3 - 3.5公斤。成年后眼睛会变成琥珀色, 身体很高,以便适应丛林生活。 马岛獴是灵猫科隐肛狸属哺乳动物。外貌酷似迷你版美洲狮,嘴部形状类似于狗,体型矮壮结实,体重约为10-16千克,肩高37厘米,体长在61-80厘米。 雄性个体通常比雌性更大;体毛较短,呈现出棕红色的光泽;触觉灵敏的胡须长度和头骨长度一样;腿不长,但很强壮,爪子可以伸缩;尾巴非常长,可达80厘米。 马岛獴是整个马达加斯加岛上最大最凶的食肉动物,尽管它们属于灵猫科动物,但是却与猫亚科里面最大的猎食者美洲狮长得有些像,捕猎方式也有些像,都是独来独往靠伏击取胜。各种小型的哺乳动物、爬行动物等都是它们的猎食对象,甚至马达加斯加岛上一种名叫狐猴的小型灵长类动物也会沦为马岛獴的食物。 马岛獴1996年尚为“易危级”,而今已升为“濒危级”了。其数量减少的原因主要是生态破坏(马岛90%的森林已遭开发)。由于食物链的断裂,马岛獴找不到食物,便去吃鸡,它们便被作为偷鸡贼而大肆屠杀了。现残存的原始森林只有人类到达马达加斯加岛之前的8%,而在这个狭小之地,生活着不到3000只马岛獴。 鼬狐猴的体型比一般狐猴小,体长约25厘米,尾与身体等长。眼大鼻裸,体毛黄褐色。北部种类色泽偏灰;南部种类则偏浅淡;东岸的两种毛色较深,体型亦大些,体长在30厘米左右,尾则稍短。鼬狐猴具有特殊的消化系统,能将自己的粪便再次吃下,在盲肠中吸收其养分。这种"盲肠吸收型"动物,在灵长类中极为少见。 红额美狐猴(学名:Eulemur rufus):体长35-48厘米,体重2.2–2.3千克,尾长45–55厘米,超过体长,尾毛密而长,多呈扫帚状;眼大;被毛浓密,且具鲜明的颜色。 红额美狐猴栖息于热带雨林或干燥的森林或灌丛,也有的生活在竹林、芦苇区或无林的山地。 白天或夜间活动,吃昆虫、果实、芦苇、树叶,偶尔吃小鸟。单独或以家庭方式结群。有蛰伏现象。妊娠期120-150天,9-11月份产仔,每胎产1仔,18个月性成熟。 褐美狐猴(学名:Eulemur fulvus):是一种中等体型的狐猴。头体长43-50厘米,尾长41.5-51厘米,体重2-3千克。 褐美狐猴上体的颜色从棕色到黄色或黑色,背侧的毛色为棕灰色,腹侧则是灰白色,尾巴的颜色比较深,脸部略黑,口鼻和顶冠通常呈深色,由暗灰色至黑色,眼睛的上方有浅色斑,脸部周围均有毛须。下体稍灰白。耳朵周围、脸颊和下颏底下具苍白灰棕色的皮毛。尾巴毛皮浓密,在地面或树枝上运动时背部呈弓形。眼睛呈丰富的橙红色。 倭狐猴也有叫大眼睛狐猴。这种狐猴是夜行动物,生活在树洞里,白天很难看到。 回树洞里面睡觉了。 黑丝鹟(Phainopepla)是雀形目丝鹟科的鸟类。 黑头鸟 黄花梨树木。 奇灵地自然保护区面积很大,在森林向导的带领下。沿着密林中的小路寻找野生动物,短短的两个小时,能看到什么,看到多少?真的有点靠运气。狐猴是每个保护区都有,独有的是马岛獴,雄猴面包树。 摄影、编辑:魏晋南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