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2024年7月27日,在印度新德里召开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通过决议,将“北京中轴线——中国理想都城秩序的杰作”列入《世界遗产名录》。</p> <p class="ql-block">作为一个北京人,有意无意或自觉不自觉间、都会拍摄和积攒些与中轴线有关的片子。当然,无从谈起什么决定性、更谈不上什么珍贵,无非是情趣所致或一些记忆而已,下面的有些片子却另当别论。</p> <p class="ql-block">影友刘锦标和其师傅、亦是前辈的赵树强先生,分别于1954和2011年,同在天安门城楼上、中轴线的这个核心位置、拍得的天门广场,如今看来,便不是什么情趣所致了,应该堪称相当珍贵!</p> <p class="ql-block">我喜欢或是亦只能以平民视角、再以一种看似漫不经心地构成方式,拍些自认为接地气的片子。因为现在的摄影,远非半个世纪前的样子了,即,至少也得是半职业化……时下,摄影已很平民化、以至娱乐化了。</p> <p class="ql-block">这张太和门前、两位匆匆赶去上班的人的片子,仿佛注入了那么点故事情节,它很容易让人联想到宣统皇帝溥仪,还有那个唯有他才可在龙脉上骑车的时代——</p> <p class="ql-block">自古故宫便有大内禁地之说,现在不也是得先预约、再层层过卡入内吗。门口等待是必须的,与鸽子相对而立的片刻,不产生艳羡之情吗?此刻此地,若论自由自在、与它俩无可比拟了吧?</p><p class="ql-block">呵呵!</p> <p class="ql-block">自幼的灌输中,登攀一词似乎深刻而不容磨灭。偶然在这么个地方、尊贵且至高无上的概念里,有这么个甭提多合情理的哽的出现;简直是忒好玩儿了!拍照,就是瞬间的怦然一念间。</p> <p class="ql-block">交泰殿在乾清和坤宁宫之间,方形、屋顶采用黄琉璃瓦四角攒尖式,顶部有盘龙衔珠藻井,地面铺金砖。拍它是因人多很难拍得,再者,让我想起当年能进到里面、并可近距离仔细观瞧象征皇权的那25方玺印的日子……</p> <p class="ql-block">喜欢摄影的人在中轴线范围,拍得更多的当属故宫,故宫拍得最多的当非角楼莫属。每个人最想拍的角楼各有所属,我当然希望拍得别人没拍过、或拍不到的角楼。一个雪天、一只八哥算不算是成全了我——</p> <p class="ql-block">对于一个城市的发展,民间是没有什么话语权的。可他们却爱褒贬自认为的是与非!我应该算个老北京,因为爷爷十几岁来的北京,爸妈都出生在北京。我当然对老北京有所了解亦更有所怀念……</p> <p class="ql-block">上面这幅由赵树强先生1961年,在正阳门城楼上、向北所拍的天安门广场的片子,很直观地再现了当初的天安门广场之上,曾少了什么和多了些什么……倘若,一直算计到如今的话,再后来又多了什么,这条轴线便成了穿越历史的线索。</p> <p class="ql-block">上世纪50年代中后期,我已经记事了。东千步廊后边的一个院子,便是我待过的幼儿园。还能记得好天气的午后,阿姨会带我们去看在建的纪念碑……那时那里,每逢节庆时,礼花的施放就在我们幼儿园院里,节后每当捡到礼花残片时可高兴了……</p> <p class="ql-block">信息化的当下,不难在网络上看到许许多多、不仅是有关中轴线今昔的图片,甚至还包括视频。正是这种缘故,再拍的动力便显得不足了。三年疫情期间拍了不少、几乎见不到几个人的广场,现在觉得也算挺难得的。</p> <p class="ql-block">赵树强先生1954年和锦标友2012年,分别在前门楼子上边向南,拍下的前门大街这一段中轴线,变化也是惊人的大。其实,中间很长一段时间,大街上的牌楼是被拆除掉了的。老照片可以清晰地看到当时的有轨电车,是可从牌楼下钻过的。</p> <p class="ql-block">无论前门大街改造前、还是改造后的褒贬不一声中,我只想记住的是;月盛斋卖的烧羊肉汤拌面条好香、盛锡福从不含糊的优质的帽子、以及当年抽调到国庆筹备(美术)组时,在“力力”餐厅吃派饭(现在叫工作餐)的情景等,许许多多的往事许许多多的快乐……</p> <p class="ql-block">赵树强先生1955年、与影友刘锦标2011年、分别在鼓楼上向南所拍的地安门外大街这段中轴线,自元代(1267年)始建从未改变,这一重要的始建阶段历史遗存,为明清北京城延续元大都中轴线提供了物质见证。</p> <p class="ql-block">中轴线在我们的概念中;南起永定门,北止钟鼓楼。其实,早于明清的元朝,便在此建都。位于地安门外大街中段的万宁桥,始建于至元22年(1285年),所以这段地安门外大街,便是最早的中轴线的起源。因此,也是我特意在鼓楼上,又拍了它一回的缘故。</p> <p class="ql-block">7.8千米中轴线北端点的钟楼,始建于元代,明清两代曾进行过修缮和重建。北京人比较习惯于称钟鼓楼,概因两楼仅相距百余米吗?也未可知。过去,钟鼓楼具体的敲法讲究颇多,没太仔细研究。不过,拍摄时我是刻意重合了二者。</p> <p class="ql-block">我不太喜欢拍风景或建筑的时候(无人)呈空镜头!可拍这张永定门时确实等了挺久,就是不见一人,可想见其重建恢复后的关注度!抑或与此相关,这个起点也成了此文“倒插笔”的终点。</p> <p class="ql-block">有种“中轴线延长”之论,显然是想把奥运村归入到中轴线的范畴。我以为这不应该是当代人的所思所想与所作所为。</p><p class="ql-block">我们不能保证过去不做错什么、也没法决定将来该与不该做什么、那就最好把握住现在……!</p><p class="ql-block">2024/08/05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