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陵镇中心小学马丙新数学名师工作室——学习《2022版新课标》之亮点

丽薇

<p class="ql-block">  课程标准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是双减政策下学校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前提,新课程顺利实施的保障,是教师教学的根本依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2年版新课标》改革的重大亮点,就是强调了实际生活和数学相结合的能力,研制了学业质量标准。引导和帮助教师把握教学深度与广度,增强了指导性,注重实践教学评一致性。明确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怎么教?</p> <p class="ql-block">  一、明确界定了数学核心素养内涵。</p><p class="ql-block"> 2022版新课标新增了核心素养内涵,用“三会”具体来概括。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会用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达现实世界。</p><p class="ql-block"> 这三会描述的数学导向很明确,就是让数学回归现实世界,回归实际应用,不要再去钻研那些偏怪题了,未来的考核应用类的题目会增强,相关学科联合类的题目会增多。</p> <p class="ql-block">  核心素养的基本特征是?内涵的一致性,表现的阶段性,表述的整体性。小学阶段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从而让学生增强符号意识,数感,量感,空间观念,几何直观这些核心素养,从而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让学生会用数学的思维思考现实世界。增强学生推理能力和运算能力,将说明逻辑推理的严谨性。让学生会用数学的语言表述现实世界,从而增强学生的模型意识,数据意识,体现数学模型的广泛性。</p> <p class="ql-block">  二、调整细化的学段的划分。</p><p class="ql-block"> 2022版新课标分了三个学段。第一学段为一、二年级要求学生能在教师的指导下,从日常生活当中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第二学段为三,四年级,要求学生尝试从生活当中独立的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索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学段为五、六年级,要求学生在真实的情境当中发现和提出问题,探索运用基本的数学关系以及集合直观、逻辑推理等其他的学科知识相互关联。</p> <p class="ql-block">  每个学段有学业目标和评价标准,分级越细就越容易操作,阶段衔接也就会更加合理,比如:明确了一年级上学期的这个衔接学段的要求,1.要认识20以内的数,会20以内数的加减法,并且明确说明不含退位减法。2.能辨认物体和简单图形的形状。3.会简单的分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数学学习产生兴趣并树立信心。如此细化的要求,我们就不用担心说学龄前不学数学,上小学以后就跟不上了。学前需要掌握的能力有指挥棒了,该怎么准备?准备到个什么程度,家长和老师就都不用焦虑。</p> <p class="ql-block">  三、结构化整合课程内容</p><p class="ql-block"> 学段目标在知识技能方面难度有所下降,把一些知识的学习转移到了初中,但是在问题解决方面的难度则大幅度的提升。</p><p class="ql-block"> 比如说:2022版的新课标把小学的复数方程反比例给挪到了初中。初中还增加了尺规作图的要求等,从整体来说,小学侧重经验的感悟。一见到过,认识他就行了,初中是需要对概念有所理解,能运用,即更加注重这个素养方面的要求。</p><p class="ql-block"> 不是,小学阶段数学知识的学习变少了。但对于这个数学知识到底在现实生活中能够解决什么样的问题,数学和其他学科知识如何串联乃至于题目的表述是不是能看懂?就成为了未来拉开差距的地方。过去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只刷题的孩子就要吃亏了,如果基本生活常识是缺失的,那么如何将数学知识和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起来呢?所以新课标更注重课程结构化的整合。</p> <p class="ql-block">  四、趋向多学科融合,注重实际应用。</p><p class="ql-block"> 2 022版新课标中更加明确了使命题的规划,各学段各单元给出的样题非常好,呼应了前面所说的解决活中的问题。这样的数学学习目标明确,原则上客观题分值要低于主观题。多学科整合减少技能熟练性的题目,课标中给出的数学样题,包括了多学科多领域,学生需要具备通识才能更好的理解并解决问题。</p> <p class="ql-block">  五、增加学业质量标准,形成教学评价闭环。</p><p class="ql-block"> 2022版的新课标对于学习内容的评价 有了明确规定,建议直接给出了教学评价建议和学业考试水平建议。特别是学业考试水平,建议直接指出要遵循课标要求,严格依标命题,规范命题管理,加强质量监测,明确考试是不能超课标这个纲的,也就是学什么你就考什么。这跟过去的考什么学什么大不一样。</p> <p class="ql-block">  “新课标、新理念、新课堂”,我们将继续以学习和研究的新姿态走上教学之路。积极进取,开拓创新,不断提升自我,尽快适应新课标的要求,为学生打造高效自主的课堂,永远做学生立德树人之路上的助力者。</p>

新课标

数学

学段

学生

素养

学业

要求

明确

教学

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