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小离家老大回,家乡巨变梦蹉跎,——甲辰龙年返乡崇明游记

兔洋洋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摄影/制作:兔洋洋</p><p class="ql-block">作品主人翁:季任钧—夫人杨正芳</p><p class="ql-block">内容口述:季任钧</p><p class="ql-block">文字整理:禾子</p> <p class="ql-block">我的老家是在长江口一个美丽富饶的岛上,它是祖国第三大岛——崇明岛。</p> <p class="ql-block">我是家里最小的男孩,排行老四。虽然不是在老家出生,但在抗日战争后期,随母亲躲避日寇,回到崇明老家上了两年小学,对家乡尚有一点印象。</p> <p class="ql-block">抗战胜利后随父母定居上海。解放后随父亲工作调动到北京上学,中专毕业后分配的北京团市委工作,在国家号召向科学进军时考入北京大学,毕业后分配到天津南开大学工作直到退休。</p> <p class="ql-block">今年我已经八十八岁了,虽然退休后随同儿子和女儿定居上海,却因为各种原因,一直未能回家乡看看。今年五一节前夕,在西安的侄子来上海看望我们,他说可以带我们一同回崇明看看。这样,我们在侄儿和侄媳妇陪同下,圆了回老家的梦。</p> <p class="ql-block">崇明岛是长江三角洲的冲积岛屿,地处长江口,是中国第三大岛(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p> <p class="ql-block">崇明岛形如一春蚕,东西长,南北狭。现有面积为1267平方公里,海拔3.5~4.5米。在它的旁边还有横沙、长兴两岛。</p> <p class="ql-block">4月27日一早,侄儿和侄媳妇开车来上海家中接我和老伴,为了方便出行,女儿还借了部轮椅放到车上。</p> <p class="ql-block">上海到崇明岛有两种交通方式:坐轮渡登岛或乘公交车(或自驾开车)走长江隧道+长江大桥到崇明。我们今天自驾走上海长江隧桥。</p> <p class="ql-block">上海长江隧桥是上海长江大桥、上海长江隧道的统称,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隧桥结合工程。于2009年10月31日通车。</p> <p class="ql-block">上海长江大桥全长16.65公里。隧桥相加全长25.5公里。驶出8.85公里的隧道,远看长江大桥像条彩带,将崇明岛和长兴岛连为一体。</p> <p class="ql-block">经过一个半小时的车程,我们顺利到达位于崇明城桥镇油车湾114号侄儿的舅母家(童家老宅)。我们稍事休息就开车前往老宅所在地“界沟沿”。</p> <p class="ql-block">根据我大哥1998年所写的《季氏家世》描述:“祖居地所谓'界沟沿'地址,来源于新宅居处在北面通大道边有一条东西流向的大河名'界沟沿'。”</p> <p class="ql-block">“我们幼年住的地方已是新居,原来祖辈是住在新居不远的季姓家族一个集居点'老宅'上,只有四间草屋,后来迁新居后,出租给同姓宗族了。”</p> <p class="ql-block">“已建成的新居是一个暂时为三面环水的大四合院住宅,有一长溜较高的大竹篱笆墙和篱笆门,篱笆外有一条进出宅院的东西通道。”</p> <p class="ql-block">长竹篱笆向西去经西宅沟头一条小石桥,再向西走二百多米即到一条南北公用小路,我们要去老宅和新宅后翠竹园或到界沟河北面就走这条小路。</p> <p class="ql-block">如今时过境迁,2007年二哥二嫂及儿子彤彤和女儿泽泽及在浙江的侄儿侄女,曾经开车回崇明寻访过老宅,那时大树还在,院墙房屋已成废墟。三年前区政府启动城中村改造,季姓家族集居点已经被拆迁,印象中的四合院荡然无存。我们在尚未完工交付的商品楼前拍照留念,算是涉足了老宅。</p> <p class="ql-block">离开老宅,我们在油车湾东口的油车湾桥下车,步行从油车湾街绕行到商品楼南面,大哥家世中描述的南北小路还在。走进去面对荒芜的农田,当年穿行小路去海滨小学上学的情景浮现在脑海。</p> <p class="ql-block">1942—1946年我就读于在育麟桥路上的崇明海滨小学,现在原址已改成光明彩钢瓦厂。</p> <p class="ql-block">1946—1947年我就读于崇明桥镇小学,因为时间关系没有到镇上去寻找校址。后来侄儿他们找到位于桥镇川心街150号的桥镇小学,也刚刚被拆迁撤校,只留下门口的旧宣传牌。</p> <p class="ql-block">中午和侄儿舅母一家聚餐,他们专门点了崇明特色菜肴:蛋饺、炸烤子鱼(凤尾鱼)、清蒸刀鱼、草头烧饼、红烧肉闷蛋等,让我尝到小时候家乡菜的味道。</p> <p class="ql-block">餐后侄儿的表弟带我们到崇明文庙,也是当年大嫂求学就读的崇明学宫参观。学宫位于上海市崇明区城桥镇鳌山路696号,距崇明南门码头仅二三百米。门前是二株有350年历史、三人合抱的银杏树。</p> <p class="ql-block">崇明学宫是现今上海仅存的三座学宫(孔庙又称文庙)之一,其余两座为嘉定孔庙、上海文庙。如今,这里也是崇明区博物馆,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棂星门前守门的是一对大石狮,气势恢宏。棂星又名天田星,古时,天子祭天,先祭棂星。崇明学宫以棂星门作为正门,意思指尊孔如同尊天,显示了孔子在人们心中至高无上的地位。</p> <p class="ql-block">崇明学宫正门前左右两侧有两个高大古朴的牌坊。西边的牌坊上一面镌刻着“道冠古今”,意思是孔子学说与儒家思想是古今最高的;一面镌刻着“朝宗”,意思是朝拜宗师。东边的牌坊上一面镌刻着“德配天地”,意思是说道德相等于天地;一面镌刻着“学海”,意思是学术的海洋。</p> <p class="ql-block">崇明学宫是元泰定四年(1327年)始建的庙学合一的建筑群。自宋、元至明代中叶,崇明诸沙饱受海潮侵袭,州、县治城五迁六建,学宫也随之屡建屡圮。今之崇明学宫为明天启二年(1622年)由知县唐世涵在城壕外东南隅重建,其后又经历多次修缮。</p> <p class="ql-block">学宫最大的建筑是大成殿,仿佛寺庙中的大雄宝殿。这是祭祀孔子的地方。东庑西庑原是72高徒的宿舍,现在是崇明岛史及一些崇明出土的古代器物陈列。大成殿后的两幢建筑是崇明民俗陈列馆。</p> <p class="ql-block">博物馆内列有“崇明岛的形成与发展”、“馆藏文物”、“自然博物”三个展览,较为系统地介绍了崇明的悠久历史和文化遗产,学宫中最有特色的当数古船陈列室和崇明民俗陈列馆这两处地方。</p> <p class="ql-block">参观完崇明学宫,过马路步入南门瀛洲公园。瀛洲公园建于1983年,由周谷城题写园名。相传在东海之中有一瀛洲仙岛,是神仙居处,明朝朱元璋赐名“东海瀛洲”,从此,崇明岛名古瀛洲。</p> <p class="ql-block">穿过公园,我们登上观光大堤。</p> <p class="ql-block">2000年10月20日全面竣工的沿江景观大堤被誉为东海瀛洲“长江明珠”。景观大堤西起“亚通”三号码头,东至瀛洲公园东侧,全长670米。大堤中段的标志性建筑是气势恢宏的九个罗马式拱门,拱门正前方的堤岸上竖立的是一尊4.8米高的花岗岩碑雕,正是昴首挺立的崇明岛图形。</p> <p class="ql-block">我们在刻有“崇明岛”三字的崇明岛图形石碑前拍照留念。观看了刻在背面的《崇明海塘碑记》碑文,撰写人为季振邦,碑文书写人为徐俊,皆崇明人。</p> <p class="ql-block">碑文赞到:“东海水深而泽厚,长江浪激而灾重。是以崇明以水成岛,以堤为障。无水便无东海瀛洲出世,有堤才有长江明珠闪光。”</p> <p class="ql-block">漫步在沿江观光大堤上,只见水天一色茫茫无际,虽是长江,却有大海的辽阔;虽有大海的浩淼,但江风拂面却是一股说不清的柔情荡漾,没有一丝海水的苦涩。观赏长江南岸远景,上海钢城宝钢高炉依稀可见;涛涛江水拍岸,习习微风吹来,令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离开长江大堤,我们返回油车湾侄儿舅母家,本来他们要留我们住下,但老话说“七十不留宿、八十不留饭、九十不留坐”,我们毕竟已经年逾九十,有自己的生活习惯,就婉言谢绝了。与他们合影留念后,稍稍休息即开车启程,原路返回上海市区静安国际广场家中,结束了这次崇明之旅。</p> <p class="ql-block">据上海市政府规划,未来还要修跨越长江的沪崇启铁路,届时上海到崇明更加方便快捷,我可以再回家乡看看。</p> <p class="ql-block">终于能回到小时候生活的地方,看一看曾经的老宅,走一走乡间的小路,尝一尝家乡的味道。参观几百年前的崇明学宫,游览千年的长江大堤,感受几个世纪以来崇明岛翻天覆地的变化。感慨万千,套用贺知章的《回乡偶书》纪念此次思乡之旅:</p><p class="ql-block">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腿脚衰。</p><p class="ql-block">离别祖居岁月多,家乡巨变梦蹉跎。</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整理于:2024-06-02</p><p class="ql-block"> 发布于:2024-10-16</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