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荆楚文化现场教学

讲台写春秋

<p class="ql-block">  荆楚大地,文化灿烂。8月4日上午,双牌二中和紫京教育集团强基计划华中师范大学培训班80余人去湖北省博物馆展厅参观学习曾侯乙墓出土文物展。学员们认真听课,仔细观察,酷暑时节,感受了一场文化盛宴和另一种课堂的美好时光。 </p> <p class="ql-block">  首先来到楮墨珍遗大厅,排队随讲解员依次进入,参观越王勾践剑。越王勾践剑引起了学员们广泛的关注和兴趣。讲解员说,这把宝剑是越王勾践赠送曾国国君姬乙的礼物。越王宝剑穿越了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剑身丝毫不见锈斑,金光闪闪,其上的花纹由金属锡制成,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这样的宝剑,不仅是一件兵器,更是一件艺术品,它的存在让人深刻感受到古代文明的辉煌和匠人的智慧。</p> <p class="ql-block">  第二站参观墓室缩小模型和真实棺椁。墓主居最大的东室,曾侯乙木棺,双重,尸体由多层丝织物包裹,墓主45岁左右。外棺有青铜框架,内棺外面彩绘门窗及守卫的神兽武士。东室放置主棺一具、陪棺八具;西室放置陪棺十三具;北室放置兵器、车马器及竹简;中厅大约是墓主人的音乐室、礼宾接待厅,内置大量礼乐器;在东室通往中厅的门洞处置放狗棺一具。地宫东西长21米,南北宽16.5米,距地表深13米,面积为220平方米。曾侯乙青铜架楠木彩绘主棺(分内、外棺)重达7000公斤,另有彩绘陪棺21具。陪葬者均为13-25岁女性。可看出当时殉葬制度的残酷。</p> <p class="ql-block">  曾侯乙墓博物馆的展品包括工艺精湛的青铜器、精巧华美的漆器、美仑美奂的玉器和光彩夺目的金器等,这些展品不仅展示了古代中国高超的工艺水平,还蕴含着古代社会的礼仪制度,构成了荆楚文化的华彩乐章。</p> <p class="ql-block">  第三站重点参观战国曾侯乙编钟。它的出土改写了世界音乐史,是中国迄今发现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气势最宏伟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观”、“文明古国的象征”。2002年1月,被国家文物局列入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文物目录。曾侯乙编钟是该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它代表了中国先秦礼乐文明与青铜器铸造技术的最高成就,被中外专家、学者称之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观”、“文明古国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  此外,曾侯乙墓博物馆还展示了楚国文化,楚国作为东方、也是世界上的大国存在了800年,楚文化与中原文化有着巨大的差异,楚人崇尚巫文化,喜欢漆器,崇尚龙凤。博物馆通过展示楚祭祀的场景和出土的龙凤玉器,向游客展示了楚国的历史和文化。</p> <p class="ql-block">  参观了精华展品,培训中心学员沉浸式感受到随州博物馆用曾侯乙编钟演奏的编钟乐舞,金石之声宛如天籁,动人心弦,好像与2000多年前的先民来了一场心灵交流。</p> <p class="ql-block">  培训班学员直观地感受到荆楚大地的辉煌历史,启迪人们更加珍惜现在,更好地创造未来。这不仅是一次对历史的探索,也是一次对文化自信的坚定和对干事创业热情的激发。</p> <p class="ql-block">  走出博物馆,夏日的阳光照着董必武题写湖北博物馆几个大字,熠熠生辉。(署名:培训班第三小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