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奥运随感之十:透过奥运看传媒

秋树

<p class="ql-block">  看了这么多天奥运会,看到了许多新科技、新成绩、新项目、新理念、新精神,就像个“万花筒”,反映出方方面面的变化。有个方面也逐渐引起我的关注和思索。那就是记者和解说员。</p><p class="ql-block"> 媒体和记者是奥运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要通过他们把比赛全面客观地传递到全球和自己国家观众面前,还带去了有意思的故事和有深度的分析,让读者观众从广阔的视角和深入的内涵去体验、享受奥运。</p><p class="ql-block"> 然而不得不说,有的记者的表现差强人意,与运动员群体的表现不在一个水平线上。</p> <p class="ql-block">  先看几个事例:</p><p class="ql-block"> 中国跳水队陈芋汐/全红婵夺得女子双人10米跳台冠军后,来到采访区接受采访,一位操南方口音的记者抢先问了全红婵一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记者:“我可以问一个你弟弟的问题吗,他现在跳水训练如何?”</p><p class="ql-block"> 全红婵:“不要问关于奥运会比赛之外的问题!”</p><p class="ql-block"> 这个不切题的提问顿时引起的尴尬,却没能让那位记者意识到并迅速调整,提出点有意义的话题,他反倒拿出记者通常都有的“穷追不舍”的职业习惯,又抢着提出第二个问题:</p><p class="ql-block"> “你在练三米板吗?”</p><p class="ql-block"> 全红婵一脸诧异和惊愕,反问道:</p><p class="ql-block"> “我是跳台的,你问我练不练三米板?”</p><p class="ql-block"> 全红婵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脸是转向一边的。显然她对那位记者的无知和无聊感到无奈。</p><p class="ql-block"> 运动员参加完比赛,在混合采访区接受采访的时间很短,通常只选择与本场比赛和个人技术发挥的有关问题提问。那位记者不仅“离题万里”,还影响了其它记者的提问,也使刚比赛完的运动员极其不快。</p><p class="ql-block"> 我很怀疑那位记者此前是干习惯了市井娱乐小报、搜花边新闻的“狗仔”?他的总编辑怎么会选派他来巴黎?要知道,巴黎可是世界体育媒体界的老前辈、国际体育界和体育迷十分尊重的法国《队报》集团的大本营哦!奥运会上也聚集了全球最棒的媒体人。派这样的记者到那里露怯,实在不明智。</p> <p class="ql-block">(中国队第17金:樊振东获得乒乓球男单金牌,实现大满贯)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有天看游泳比赛,一位解说游泳的女士,讲解的倒是不错,很专业,但是她动不动就激情澎湃,高声呼喊,而且不带标点符号,尖利的音调让人消受不了;旁边那位男解说虽然声调不高,却老是“喋喋不休”,我就把电视音量关了。</p><p class="ql-block"> 她高喊冲刺加油的,必定是本国运动员。有“倾向性”可以理解,但他们不是普通的欣赏者,而是帮助观众观赏比赛的“领路人”,应当给观众留一点安静观赛和思考的空间。</p> <p class="ql-block">  有一次看赛艇比赛,解说员是个男士,慢慢悠悠,声调平缓,有时甚至听不清他嘟囔了些什么,好像在叙述一个与己无关的事情。与前面那位兴奋型的女主持的风格形成强烈反差。我真担心他会睡着了,也担心观众会被他一点激情没有的解说,当成了午夜催眠曲睡着了。</p><p class="ql-block"> 电视转播是视听并举的传播形式,根据场面变化、选手表现,不断调整解说节奏和声调,快慢结合,张弛有度,既调动观众观赛兴趣,又与观众融为一体,形成“隔空互动”,是一个主持人应当具备的基本职业素养。</p><p class="ql-block"> 我对赛艇一点不熟悉,不知有哪些因素会影响运动员?更不知比赛时技战术是如何实施的?本想观赛扫扫盲,提高点欣赏能力。可是听了解说,一点也感觉不到赛艇运动的力与美、技术技巧、激情和智慧究竟在哪里?</p> <p class="ql-block">  还有一次,观看的项目我都记不清了,只清晰地留下主持人给我的印象。那位男主持在赛前和赛中,只要一有空档,就大讲特讲他所转播的那个项目的一些基本知识、技术、战术,这本是好事,可以帮助观众了解这项运动。但他置比赛场面变化于不顾,一味絮叨他的理论知识,他使用的语言又多是专业术语、专用名词,我这个略懂一些体育的人听起来都觉得费劲,太累,不知那些不熟悉体育、只看热闹的观众感觉如何?他把现场解说,当成了“专业知识讲座”啦。看来赛前是做了不少功课,但肯定是从教科书上扒下来的,与比赛实际脱节,让人觉得啰嗦唠叨,比赛归比赛,讲课归讲课,搞得风马牛不相及。</p><p class="ql-block"> 还有,我注意到一些媒体对奥运会的报道,不乏花里胡哨的噱头铺排和平淡泛泛报道,少见独到深入、有趣耐读的文字。甚至可从制作的标题,看出编辑的“孩子气”和“娃娃腔”。要不就是干巴巴的表扬,缺少信息量的消息。没有展现出体育竞技的丰富性和含纳的审美价值,真不如一些运动员自己写的文章真实、好看。</p><p class="ql-block"> 这些表象背后,都与记者的素养有很大关系。</p><p class="ql-block"> 我认为,体育竞技有其特殊性,绝大多数人是通过媒体了解比赛的,因此记者或解说员,就成了引导观众分享比赛的关键人物。他们的素养、能力决定着赛事转播质量以及媒体的水准。以个人之见,干这个行当,至少应当具备这几个方面的素质。</p><p class="ql-block"> 第一位的是专业素养。分新闻素质和体育素质两方面。驾驭文字和语言表达的能力就不必说了,它是最基础的一项技能。对不同体育项目的知识、规则、特性、规律的了解,对运动员技战术、状态特点的把握,都是不可或缺的“打底子”的素质;竞技是以人为中心的,人是有思想情感和个性的,起码得懂点基本的体育心理机制,熟悉人物背景情况,了解其个性特点。</p><p class="ql-block"> 前面提到的法国《队报》,之所以深受全球媒体人、体育爱好者的尊敬和喜爱,不只因为它创立于1900年,是全球体育媒体界德高望重的“老爷爷”,更重要的是,一百多年来,它坚持严谨、专业、客观、公正风格,以新闻报道的独家性、赛前信息的丰富性、赛况传播的即时性和解析评论的专业性等独特品质,成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最有权威性的体育媒体。</p><p class="ql-block"> 因为它有一支专家学者型的记者评论员队伍,写出的报道、做出的评析,既真实丰富,又具前瞻性和洞见性,连国际资深的体育行家,对它也颇为尊重和重视。</p><p class="ql-block"> 要做一个不随俗的优秀体育记者,应当多多学习它的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p> <p class="ql-block">(中国队第18金:刘洋卫冕男子吊环冠军,中国体操获巴黎奥运首金)</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第二是文化含量。运动员的技战术表现、风格特点、比赛策略、精神风貌等等,都是文化范畴的东西。记者或解说员如果能在比赛中,敏锐地观察和感知到并变成新闻作品及时传达给观众,可以算称职的记者。但是这远远不够。</p><p class="ql-block"> 其实,文化的范畴可以扩大到风土民情、历史人文,人物背景,有助于深入理解赛事和运动员,能为读者观众提供更广阔的视角和丰富的信息。但是多数记者只是就比赛写比赛、说比赛,外延的东西太少了。当今世界已进入多元化时代,读者观众对奥运会的认知和眼界也发生巨大的变化,应给予他们高雅的、大容量的信息和有见地的评析,不能把体育赛事搞成追逐八卦的娱乐新闻。</p> <p class="ql-block">  第三是记者的采访策略。报道有前、中、后几个阶段,不能一股脑地乱抓新闻,应循着赛事节奏谋划进行。倘若那位采访全红婵的记者不那么唐突提问,而是等她空闲了,再做深入采访,完全可以写一篇反映运动员成长历程的好通讯,也可将她如何影响、带动弟弟走上跳水运动道路的细节写进文章里,会使文章增加真实的生活气息和感人的美学成分。可是那位记者却将自己的奥运之旅做砸了。</p><p class="ql-block"> 第四是有为无为的问题。文章不是写的长才显功夫,解说也不是说的多才有能力。清晰、准确、流畅的讲解,会帮助观众听得更清楚明白。而简洁、生动、有感染力的语言,能激发观赏的兴趣、美感和情感。但是这种表达应当与观众情感建立联系,不能只顾自己抒发,而不顾及观众感受。</p><p class="ql-block"> 有时要有所为,带动引领观众,有时却不为,要少说不说,让观众专注于比赛,独立欣赏和判断。不能不劳,也不能代劳。常言道“此时无声胜有声”,就是这个道理。这对记者就提出了广博的知识储备和丰富的职业技巧经验的要求。</p> <p class="ql-block">  第五是客观立场问题。真实、客观、公正,是新闻的生命线,而分析评论也是深入解读事件不可缺少的重要手段。每个记者都是有思想情感的人,也有所代表的媒体和国家,自然会有情感和立场的流露,但要建立在真实客观公正这个基础上,不偏袒任何一方,这样能够让观众更好地理解比赛的真实情况。自己拥戴的队伍队员什么都是好的优秀的,赞扬有加,别的队伍队员做的再好也无视无态度,不是称职记者应取的立场。</p><p class="ql-block"> 第六是亲和力问题。无论文章还是解说,都应当与读者观众建立一种联系,这种联系就是亲和力。职业素养高的演员在这方面就有很强的意识。</p><p class="ql-block"> 体育竞技不是政坛博弈,也不是商战竞争谋略,一个好的记者或解说员,通过文字和话语,真实地传达赛事进展情况,又有自己的见解分析,读之听之好像是一同观赏赛事的朋友、伙伴,自然就将距离拉近了,读者观众也会被带入理解、享受赛事的情景中,有助于增强观众的参与感和对记者解说员的认同感。</p> <p class="ql-block">  那么媒体人是如何看前面说的那位记者呢?</p><p class="ql-block"> 针对奥运采访报道中出现的一些现象和问题,一位大型通讯社体育主管在社交圈直言:“这样的记者还能采访奥运会?中国奥委会该清理门户了。”</p><p class="ql-block"> 的确,那样的记者及工作态度,既伤害被采访人,也有损记者形象,一定也写不出什么像样的报道。有关方面应当考虑,对采访奥运会等顶级赛事的媒体筛选和甄别,用不着一窝蜂都扑上去报道。其实也有借奥运报道之名,去旅行游玩的记者。</p><p class="ql-block"> 有体育专业人士也指出:“运动员特别不喜欢那种不做功课就来采访、还嬉皮笑脸的,顿时没了对话的念头。”</p><p class="ql-block"> 你看,不尊重自己的职业,还不懂得如何尊重别人,怎么能取得运动员的信任?又怎么能在奥运媒体比拼的大战中,找到自己的阵地呢?</p><p class="ql-block"> 体育记者,不能满足于抄战况、报成绩、甚至搞八卦,把自己等同于跑会议、跑简讯的通讯员;对体育没有感觉没有爱,就无法感知它的内涵外延的精神力量和美学价值,更无法用自己的笔或嘴,将这种力量和价值传递给读者观众。</p> <p class="ql-block">(中国队第19金:由徐嘉余、覃海洋、孙佳俊、潘展乐组成中国队,获男子4x100米混合泳接力金牌,打破美国队40年垄断)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8月3日下午,奥委会主席巴赫到访央广总台设在巴黎的奥运前方转播中心,当他得知央广总台各平台奥运传播触达人次已突破200亿次大关时,甚为欣喜,高度肯定了总台在奥运转播报道工作上所做的工作,称赞说这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他还指出:“巴黎奥运是一届更年轻、更城市、可持续的奥运会”。</p><p class="ql-block"> 近几年巴赫多次到中国来,都要专门到各大媒体进行洽谈交流,这反映了巴赫对媒体参与奥运是极其关注和重视的。</p><p class="ql-block"> 由此可见,奥运会的精彩成功与否,不只在于运动员的表现和破纪录的数量,也不仅看开闭幕式和赛事组织管理的水准,还要看参与其中的记者、媒体的表现。</p><p class="ql-block"> 毫无疑问,来自全球各个国家地区的媒体和记者,对奥运会的贡献是巨大的,对于传播奥林匹克精神和文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p><p class="ql-block"> 奥运会也是全球媒体的盛会,是各国媒体和记者展示的舞台,不应仅仅看做是一些宣传工具和一次宣传机会。因此,对参与奥运报道的媒体和记者应当有所选择。</p><p class="ql-block"> 我们要建设体育强国,单从竞技体育这个角度而言,不仅要衡量奥运金牌奖牌的多少和含金量,还应像选拔奥运参赛队员那样,选出真正热衷体育文化和奥林匹克精神、专业素质高、有情怀理想的记者参与到奥运报道工作中,培养打造一支思想理念过硬,科技手段发达,有国际视野和专业能力,在全球有很强影响力的媒体队伍。</p>